粮票的痕迹

曾经粮票是作为限购策略,能应对资源短缺的情况。虽然粮票早已停止使用,但痕迹依然存在。

面食店,比如面条、饺子等食物,往往会使用「两」作为量词,比如「二两重庆小面」。不过这种量词很年轻,因为其他东亚地区都没有使用,而具体的原因,就是受到粮票影响。

过去要去餐馆购买饺子,除了要付钱,还需要支付粮票,所以造就了这一特殊的量词。不过现在的「两」往往不与实际重量挂钩了,成为了小中大碗的另一种写法。

附言 1:粮票换的面条,比面值更重一些,因为含有水分。

附言 2:同等两数的饺子理论上比面更多,因为这里的两仅仅指面粉含量。

附言 3:抄手的性价比较高,因为抄手的皮很薄,所以一两的数量会多些。(这是四川流行的食物,类似于馄饨,也是三年自然灾害的重灾区。)

参考了一些澎湃新闻的《“一两”包子、“二两”饭,到底有多少?》文章。

#历史 #原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