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造英雄

有人去抢救发生车祸的伤员,但是因为不够专业或者过失,拖动卡住的伤员时,导致伤员脊柱受损,下半身瘫痪。但伤员想要赔偿,该怎么办?即便汽车之后着火,如果放任不管,伤员就会死亡。

好撒玛利亚人法》是为帮助他人者提供免于起诉的盾牌。这样人们在帮助别人前,就不会对潜在的赔偿要求而恐惧。许多地区都有类似的法律,不过美国 每个州 的《好撒玛利亚人法》都有些差异,几乎相同的是在使用 AED 时,必须持有证书才能免责。

不过,仅仅是免责,还不足以带来舍己为人的英雄。比如警察、消防员等涉及公共安全的人员因公殉职后,如果家属主要获得 30 年当地平均工资的 褒扬金,并且只有被评选为烈士才能获得(一年大概 300 个名额),这也会对英雄的出现带来阻力。

这时就需要筹款活动,让大家用物质支持,来肯定英雄的贡献。比如警察 乔纳森·迪勒 在与疑犯交火时中弹受伤,最后抢救无效而殉职。于是迪勒家人获得了超过了 200 万美元的筹款,以帮助 1 岁左右的儿子,以及妻子。

如果有人拒绝接受回报,其实不利于英雄的出现。有个故事叫做「子贡赎人」,可以很好地解释: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国家遇见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垫钱赎回奴隶,回国后到国库报销。

据说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回一位鲁国奴隶,事后不去报销以显示自己的道德高尚。孔子知道后严厉训斥子贡,担心此后当鲁国人在其他国家再见到鲁国人被卖作奴隶时就会犹豫。他们自己掏钱赎鲁国奴隶,如果回到鲁国向官府报销就会背上不道德的名声,这就会增加更多的困扰,从而会有更多的鲁国奴隶无法得到赎回。鲁国鼓励大家赎回在外为奴的国人,就需要考虑到不能增加行善者的负担,否则就被「道德绑架」。


附言:见义勇为称号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先进个人、模范与英雄。模范的奖金为 4 万元,英雄的奖金不低于 10 万元。

附言 2:为不是英雄的英雄:胡友平,献上 🕯,R.I.P.

#杂谈 | 有用 GPT-4o 润色(link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