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时期的特别食物

困难时期,人们会食用部分可食用的野草、树皮和内脏等替代食物。但也存在一些特别的食物,它们的原料就是某种食品,只是二次加工后变得更加诱人。

三年困难时期 的上海,虽然不至于吃不上饭,但也遭到了食物配给。比如 肉类需要凭票购买,还有东西是很难买到,比如牛奶。

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奶源不足,文革期间的牛奶,甚至比三年困难时期更难获取。所以有人选择购买大白兔奶糖,用热水将几颗大白兔奶糖化开,代替牛奶

美国也有相似的情况。1930 年的秋天,当时苹果价格高达 50 美分一个,做苹果派通常需要两个或以上的苹果,而 1933 年联邦最低时薪为 25 美分。可能做个苹果派,半天的工资就用掉了。

有人可能找到 1887 年的食谱 ,这是因为运输、储存能力不够强大而缺少苹果,而开发的模拟苹果派菜谱。原理是使用饼干与柠檬汁来模仿苹果味,就能在苹果昂贵的时候吃到苹果派。

Ritz 饼干推出于 1934 年,在大萧条的恢复期诞生,价格仅需 19 美分,并在 盒装的背面 印上了模拟苹果派的食谱。虽然它不在 1929 ~ 1933 年的大萧条核心时间,但深深的影响了许多人,以至于一些食谱网站,以为 Ritz 在大萧条时期发明了这一食谱。

参考了食事史馆的视频《满目萧然 吃饭要紧——美国大萧条时的奇葩食物》,以及食来话长的《大萧条时期人们的求生食谱大公开,如何以简陋食材创造生存奇迹!【食来话长】》。

#考据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