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法试验、安慰剂与反安慰剂
现在测试药物效果等情况,往往会使用盲法试验。比如让病人不知道自己属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情况,这就是单盲实验。通过对比药物与安慰剂的效果,从而得知药物的有效性是否超过 安慰剂。
那么为什么常见的药物试验是双盲?这是因为 观察者偏见,观察者可能无意识的希望结果偏向自己的目标。比如分发药物的医生,如果知道自己分发的是安慰剂,可能就会无意表露出,可能缺乏药效的情绪。
关于安慰剂,还有一些有趣的特性,越是看起来「厉害」的药物,其效果越强,目前发现注射剂(惰性)> 胶囊 > 药片。并且发放者对病患表达关心、友好和同情,也能提高安慰剂的效果。
如果有人相信自己是圣女,自己的血液能治疗他人,同时被治疗者也如此相信,那么这会是相当有效安慰剂吧。不过安慰剂产生作用的机制尚不确定,也许有仪式感对精神带来的抚慰,从而影响身体。
反之,对药物的恐惧,亦或是对医生、药物不信任,也可能会降低真正药物的效果,这被叫做 反安慰剂效应。比如 COVID-19 疫苗临床试验时,有大量安慰剂接受者报告了不良反应,据此推算,大约有 2/3 的不良反应是反安慰剂效应带来的。
gledos 是容易自我暗示的类型,在看 美希命 制作的《命运石之门 0》中文剧情时,有评论说胃疼,结果 gledos 真的出现胃疼症状。所以大概很容易被(反)安慰剂影响吧,只要看过药物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多半就会出现不良反应。
#science
现在测试药物效果等情况,往往会使用盲法试验。比如让病人不知道自己属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情况,这就是单盲实验。通过对比药物与安慰剂的效果,从而得知药物的有效性是否超过 安慰剂。
那么为什么常见的药物试验是双盲?这是因为 观察者偏见,观察者可能无意识的希望结果偏向自己的目标。比如分发药物的医生,如果知道自己分发的是安慰剂,可能就会无意表露出,可能缺乏药效的情绪。
关于安慰剂,还有一些有趣的特性,越是看起来「厉害」的药物,其效果越强,目前发现注射剂(惰性)> 胶囊 > 药片。并且发放者对病患表达关心、友好和同情,也能提高安慰剂的效果。
如果有人相信自己是圣女,自己的血液能治疗他人,同时被治疗者也如此相信,那么这会是相当有效安慰剂吧。不过安慰剂产生作用的机制尚不确定,也许有仪式感对精神带来的抚慰,从而影响身体。
反之,对药物的恐惧,亦或是对医生、药物不信任,也可能会降低真正药物的效果,这被叫做 反安慰剂效应。比如 COVID-19 疫苗临床试验时,有大量安慰剂接受者报告了不良反应,据此推算,大约有 2/3 的不良反应是反安慰剂效应带来的。
gledos 是容易自我暗示的类型,在看 美希命 制作的《命运石之门 0》中文剧情时,有评论说胃疼,结果 gledos 真的出现胃疼症状。所以大概很容易被(反)安慰剂影响吧,只要看过药物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多半就会出现不良反应。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