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异步

视听不同步,不是很常见的情况,可能只有蓝牙耳机编码延迟,是平常可能容易注意到的视听异步。不过由于解码器差异,甚至是电气结构也会带来延迟,只是过于微小,所以应该无法察觉。

那么视听异步问题有多严重,才会被发觉?欧洲广播联盟推荐的差异,是在 +5 ms 与 -15 ms 以内。即声音在画面前 5 ms,与声音在画面后 15 ms。只要在 +40 ms 与 -60 ms 以内,就不算电视台事故。

而蓝牙编码的延迟有许多超过 100 ms,所以多数人都会察觉这种延迟,但也有缓解方法。只要都延迟相近的时间,那么也能实现同步。蓝牙有个 AVDTP 1.3 协议,该协议的 延迟报告 功能,能让耳机将延迟发送到设备,如果播放设备、软件支持,就会调整延迟实现同步。(但也可能报告的延迟太高,导致 音频比更画面快的情况。)

不过该功能仅对视频有效,需要实时播放的游戏,就没法利用了。Michelle Annett 搭建了个高性能数字画板,最低延迟仅 1 ms,然后面向测试人员时,使用各种不同的延迟。结果发现,在特定情况下用户能区别低至 1 ms 与 2 ms 的延迟,所以不能给画面添加过多延迟。

在音频有延迟的情况下玩游戏,多少延迟会被感知以及产生负面影响?Topi Kaaresoja 的实验表明低至 19 ms,大多数人会在 70 到 100 ms 延迟时出现负面影响。(附言:触觉/震动的「主观同时性」低至 5 ms)

参考了一些 David Halbhuber 的论文 The Effects of Auditory Latency on Experienced First-Person Shooter Players。该论文研究 CSGO 的耳机延迟影响,发现 40 ms 几乎不影响,更高的 270 ms 会带来明显的紧张和消极影响,但缺乏中间数据,因为这是仅有 28 人参与的小型实验。

#scienc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