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蓝光与噪音

使人致病的病原体,损害视网膜健康的蓝光,以及吵闹的噪音,都是人们想要躲避的隐患。但是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使用防蓝光眼镜,以及降噪耳耳机的保护下,似乎又出现了新问题。

1989 年,David Strachan 提出了过于干净的环境,人体免疫力会有些问题的「卫生假说」。比如过敏、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较高,但发展中国家里似乎没有如此明显。

不过卫生假说并没有显著的证据来证明,可能只有一些「因为经常吃华莱士,所以现在不容易腹泻了」的感觉。感觉似乎在某些疾病、症状里,能够「锻炼」出抗性。

防蓝光眼镜算是眼镜厂商推广的产品,仅有暴露剂量过大的动物实验能证明蓝光的明显危害,以及睡觉前佩戴防蓝光眼镜能帮助睡眠的研究。但如果一整天都带上过滤比例较高的防蓝光眼镜,那么有益的蓝光也会被过滤掉。

日间太阳的蓝光,能对昼夜节律产生积极影响。季节性情感障碍 也被认为能使用光疗法治愈,如蓝光。这些都是蓝光的积极作用,所以还是应该在安全的情况下接触适量的蓝光。

最后是近年流行的降噪耳机,它对于嘈杂的城市来说,是相当有用的商品,但也带来了意外的后果。就像是多年失明的人,在通过手术后重获光明,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让大脑学习阴影、反光等画面。

听觉也可能有类似的机制,需要在一定程度的噪音下训练,才能获得辨识声音的能力。而缺乏该能力,就算是 听觉处理障碍(APD),《剧场版魔法禁书目录:恩底弥翁的奇迹》里的主角莎特奥拉·塞昆西亚,大概就是该障碍的艺术化表达。

最近,Sophie 被确诊为 APD,但在上大学前没有相关征兆。于是医师推断,这可能是每天最多使用 5 小时降噪耳机的结果。国家卫生服务的听力学部门也告诉媒体,近期确诊 APD 的患者在增加,而这可能与降噪耳机有关……

灵感来自「TODAY 看世界」的视频《拯救耳膜卻損害大腦? 降噪耳機恐讓這種聽力障礙找上門? 專家憂「聲音泡泡」影響大腦發展?》 | #症状 #杂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