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觉
联觉 是一种感知现象,是单种感知会诱发多种感知的体验。比如看到数字、日期时,会自动感到某种颜色、空间位置或情绪。或者听到不同的声音时,会感到不同的色彩、情绪甚至是味道。
可能是分享这种感觉,容易被当作比喻,所以系统性的研究较晚。比如为什么 tone color(音色),是用颜色来描述声音,这真的只是个比喻么……
色觉辨认障碍(色盲)在 1794 年被正式的研究,公认的联觉理论更晚一些,起源自 1812 年的医生 Georg Tobias Ludwig Sachs,他在论文里描述了一例彩色元音幻觉。
之后越来越多的联觉被发现,目前至少有 80 种类型。但可能是联觉没有什么明显坏处,未被当作疾病,所以没有深入研究的动力。有个联觉很有趣,是能将听到的文字变成视觉的「字幕联觉」,有人吃了有毒的蘑菇,也能看到字幕。二者之间,可能有一些共通的原理吧。
有位五重联觉的 Solomon Shereshevsky,他并没有超忆症,但依靠这五重联觉,几乎能够记住任何事情。另外拥有色觉联觉的色觉辨认障碍者,能够看到被染色的的数字,但这种颜色无法被确认,于是这种颜色被称为 火星色彩。
目前联觉拥有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明,较小样本的研究里认为是 4.4 %。占比最大的是色觉联觉,较稀有的是听觉诱发触觉、镜像触觉(能感知到他人的触觉)等。
附言:动画《奇巧计程车》中,主治医生认为主角有某种联觉。
#症状 #不符 #wikipedia
联觉 是一种感知现象,是单种感知会诱发多种感知的体验。比如看到数字、日期时,会自动感到某种颜色、空间位置或情绪。或者听到不同的声音时,会感到不同的色彩、情绪甚至是味道。
可能是分享这种感觉,容易被当作比喻,所以系统性的研究较晚。比如为什么 tone color(音色),是用颜色来描述声音,这真的只是个比喻么……
色觉辨认障碍(色盲)在 1794 年被正式的研究,公认的联觉理论更晚一些,起源自 1812 年的医生 Georg Tobias Ludwig Sachs,他在论文里描述了一例彩色元音幻觉。
之后越来越多的联觉被发现,目前至少有 80 种类型。但可能是联觉没有什么明显坏处,未被当作疾病,所以没有深入研究的动力。有个联觉很有趣,是能将听到的文字变成视觉的「字幕联觉」,有人吃了有毒的蘑菇,也能看到字幕。二者之间,可能有一些共通的原理吧。
有位五重联觉的 Solomon Shereshevsky,他并没有超忆症,但依靠这五重联觉,几乎能够记住任何事情。另外拥有色觉联觉的色觉辨认障碍者,能够看到被染色的的数字,但这种颜色无法被确认,于是这种颜色被称为 火星色彩。
目前联觉拥有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明,较小样本的研究里认为是 4.4 %。占比最大的是色觉联觉,较稀有的是听觉诱发触觉、镜像触觉(能感知到他人的触觉)等。
附言:动画《奇巧计程车》中,主治医生认为主角有某种联觉。
#症状 #不符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