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脱毛

出于美观,3000 年前的古埃及壁画上,就能看到没有体毛的人们。古罗马也同样流行这样的美学,人们使用浮石和剃刀来清理体毛。

之后,20 世纪开始流行无袖衣服:背心,所以人们有了脱手臂上的毛的需求。而稍后出现的核弹级泳衣:比基尼,让女性的脱毛需求上升到了顶点,但也为女性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不过,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然而刀片的效率低;脱毛膏可能让皮肤过敏,价格也不够便宜;蜜蜡脱毛的痛感可能很大,所以人们也在寻找其它方法。终于在 1996 年,激光脱毛 实现了商业化。原理是用特定波长与脉冲持续时间,来加热深色的毛囊,使其被部分或全部破坏。

虽然主要在加热毛囊,但附近其它组织也会吸收部分热量,所以会产生灼烧感。如果是浅色的毛发,那么设备将难以生效,而深色的皮肤需要特别的设备:Nd:YAG 激光 以及冷却皮肤的功能模块。

之后还出现了使用 强脉冲光 进行脱毛、嫩肤的设备,但原理跟激光脱毛类似,所以也被称作激光脱毛。并且这种设备可以小型化到移动电源的大小,所以有人想到将其制作成个人用的设备。

但需要注意能量密度 J/cm² 这项性能指标,通常需要 5 J/cm² 以上,才能起到破坏毛囊的效果,这也是会让皮肤出现痛感的能量密度(也许类似于打火机的电弧产生器带来的痛感)。因此需要缓解疼痛的方案,比如在接触皮肤的光头处,安装上制冷的模块(被称作冰点),这样就能起到冷敷镇痛的效果。

然而,只要有性能指标,就会出现各种虚标。有人 测试了大量网店出售的脱毛仪,结果发现大量的虚标,能达到 5 J/cm² 的设备较少。这可能跟新兴产品缺乏行业标准有关,以及目标用户的容易吃这样的虚标宣传吧……

#原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