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首刑、切腹与介错
提起军国主义时期日本军队的暴行,斩首大概是绕不开的话题。大清国末年受到西方的影响,就已经开始减少斩首改用枪决了,而西方国家也是如此(只是法国停止斩首有点晚,1977年9月 仍然对 Hamida Djandoubi 使用了断头台……)。
当时大多数地区,都认为斩首是极具羞辱、残暴的处决方式,但对日本来说,情况有些特殊。江户时代武士的切腹相当于平民的斩首刑,算是武士阶级的特权,但因为难度太大,所以基本都需要介错人,即用刀刺向腹部后立刻斩首。
也许是开始学习西方,日本明治 6 年(1873 年)废除了切腹。但武士道文化的流行,让有着特权属性,又有许多忠义之士使用切腹的光荣故事的切腹,变得十分具有吸引力,所以在二战期间的日军将领中,有多人选择了切腹自杀。
冲绳岛战役指挥官之一的 牛島満,被美军包围后,选择在指挥所内切腹自杀,副官随后执行了介错(斩首)。不过也有 阿南惟幾 与 大西瀧治郎 出于惩罚自己的目的,不主动使用介错,前者在切腹 100 分钟后昏厥,被妹夫割断颈部血管,后者撑了约 10 小时才死亡。
对于当时大多数地区的人来说,斩首敌人算是侮辱、亵渎,但对于有些复古情节的日本军人而言,也许这样的处决或许是比较中立态度,也许跟枪决相当。当然,就像是看待一些边远的,还在自愿人殉的族群一样。这样的行为,或许符合他们的规则,但在别人的土地上非法这么做,那就要受到惩罚了,毕竟这是犯罪,也忽视了其他族群对此的态度。
附言:这里只是提出一种视角,一种以文化差异来解释斩首处决与介错的微妙关联。不过具体战犯们对斩首刑的态度如何,大概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如果认为是在用自己的行为,可以在未来换取完美的世界,那么就更可怕了。因为这与许多最严重的恶行一样,都是以为自己在做好事,实际上是在做坏事,而这样的行为比单纯的坏人干坏事,破坏力会更巨大。一点的浪漫主义,并不能帮助战犯缓解这些罪行,但至少可以让人认识战犯们复杂而又普通的人性一面,而不是简单地异化为魔鬼或是神祇。
#杂谈
提起军国主义时期日本军队的暴行,斩首大概是绕不开的话题。大清国末年受到西方的影响,就已经开始减少斩首改用枪决了,而西方国家也是如此(只是法国停止斩首有点晚,1977年9月 仍然对 Hamida Djandoubi 使用了断头台……)。
当时大多数地区,都认为斩首是极具羞辱、残暴的处决方式,但对日本来说,情况有些特殊。江户时代武士的切腹相当于平民的斩首刑,算是武士阶级的特权,但因为难度太大,所以基本都需要介错人,即用刀刺向腹部后立刻斩首。
也许是开始学习西方,日本明治 6 年(1873 年)废除了切腹。但武士道文化的流行,让有着特权属性,又有许多忠义之士使用切腹的光荣故事的切腹,变得十分具有吸引力,所以在二战期间的日军将领中,有多人选择了切腹自杀。
冲绳岛战役指挥官之一的 牛島満,被美军包围后,选择在指挥所内切腹自杀,副官随后执行了介错(斩首)。不过也有 阿南惟幾 与 大西瀧治郎 出于惩罚自己的目的,不主动使用介错,前者在切腹 100 分钟后昏厥,被妹夫割断颈部血管,后者撑了约 10 小时才死亡。
对于当时大多数地区的人来说,斩首敌人算是侮辱、亵渎,但对于有些复古情节的日本军人而言,也许这样的处决或许是比较中立态度,也许跟枪决相当。当然,就像是看待一些边远的,还在自愿人殉的族群一样。这样的行为,或许符合他们的规则,但在别人的土地上非法这么做,那就要受到惩罚了,毕竟这是犯罪,也忽视了其他族群对此的态度。
附言:这里只是提出一种视角,一种以文化差异来解释斩首处决与介错的微妙关联。不过具体战犯们对斩首刑的态度如何,大概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如果认为是在用自己的行为,可以在未来换取完美的世界,那么就更可怕了。因为这与许多最严重的恶行一样,都是以为自己在做好事,实际上是在做坏事,而这样的行为比单纯的坏人干坏事,破坏力会更巨大。一点的浪漫主义,并不能帮助战犯缓解这些罪行,但至少可以让人认识战犯们复杂而又普通的人性一面,而不是简单地异化为魔鬼或是神祇。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