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满抗日
这是一个较陌生的词语,因为清帝退位后的动乱时期,其关键词是抗日、内战。不过孙中山在革命党里传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思想,流行的时间也不算短,从 兴中会 1895 年的誓词开始,到 1912 年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宣布 五族共和 才结束。
这段 排满 时期,有造成许多死亡,因为革命党人很会宣传。比如革命党人编写了伪书《灭汉种策》,假托满人的口吻,介绍了对汉族进行种族灭绝的企图(什么《锡安长老会纪要》本地化版本),从而给大众植入虚假的仇恨。
好在 1912 年后大缓和了矛盾,但在 1932 年,满洲国建立后,需要想个适合传播的口号、纲领来反对满洲国。结果不知道是因为满洲国的「反满抗日罪」在前,还是游击队的「反满抗日」说法在前,总之,这段时间在满洲国的抗争,就叫做反满抗日了……
比如东北抗日联军政委 赵一曼,在 1936 年的遗书里提到自己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只是反满抗日在现在有些歧义,之后就没有怎么提及吧。
但在 2013 年,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历史博物馆(事业单位)在 网站 里提到《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名是《反满抗日义勇军进行曲》之后,2015年8月 开始,中国新闻网、辽宁日报(人民网转发)和 凤凰网 等各大官媒、准官媒也这么说,就让人费解了。
唯一有些联系的情况,大概是在 2015年8月,新华网报导了过去的座谈会上的演讲内容。其中就提到了赵一曼的遗书,所以是不是媒体工作者看到反满抗日后,便来了写作灵感……可惜资料确实少,完全没有能证明《反满抗日义勇军进行曲》存在的证据。
#历史
这是一个较陌生的词语,因为清帝退位后的动乱时期,其关键词是抗日、内战。不过孙中山在革命党里传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思想,流行的时间也不算短,从 兴中会 1895 年的誓词开始,到 1912 年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宣布 五族共和 才结束。
这段 排满 时期,有造成许多死亡,因为革命党人很会宣传。比如革命党人编写了伪书《灭汉种策》,假托满人的口吻,介绍了对汉族进行种族灭绝的企图(什么《锡安长老会纪要》本地化版本),从而给大众植入虚假的仇恨。
好在 1912 年后大缓和了矛盾,但在 1932 年,满洲国建立后,需要想个适合传播的口号、纲领来反对满洲国。结果不知道是因为满洲国的「反满抗日罪」在前,还是游击队的「反满抗日」说法在前,总之,这段时间在满洲国的抗争,就叫做反满抗日了……
比如东北抗日联军政委 赵一曼,在 1936 年的遗书里提到自己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只是反满抗日在现在有些歧义,之后就没有怎么提及吧。
但在 2013 年,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历史博物馆(事业单位)在 网站 里提到《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名是《反满抗日义勇军进行曲》之后,2015年8月 开始,中国新闻网、辽宁日报(人民网转发)和 凤凰网 等各大官媒、准官媒也这么说,就让人费解了。
唯一有些联系的情况,大概是在 2015年8月,新华网报导了过去的座谈会上的演讲内容。其中就提到了赵一曼的遗书,所以是不是媒体工作者看到反满抗日后,便来了写作灵感……可惜资料确实少,完全没有能证明《反满抗日义勇军进行曲》存在的证据。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