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惑罪与极端化
煽惑罪(incitement)大致与教唆罪相同,需要明确的指示犯罪行为或计划。比如甲告诉乙:「去杀死丙」,并提供了谋杀计划,那么甲可能就会获得煽惑罪。
但是,如果甲只是经常告诉乙:「丙不该待在这个世界上」「丙死掉才对大家都好」「我们与丙的仇恨不可能消解」等仇恨言论。在 10 年,甚至更久的仇恨薰陶下的乙,终于有一天杀死了丙,那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了,甲达不到煽惑罪的定罪标准。
之所以煽惑罪的范围如此小,是因为假如 Alice 说自己厌恶 Bob,然后 Bob 遭到袭击,Alice 就被以煽惑罪获刑,这也太离谱了。但完全不管也不可能,目前可以用反仇恨言论、保护儿童等规则来缓解。
一些地区禁止对于国家、种族、族裔、宗教、阶级和性别等仇恨言论,只是美国比较特殊,因为需要满足「明显而即刻的危险」「真实恶意原则」等规则,才会单纯以言论来定罪。(但现在的美国,可能会推行缩限第一修正案的规则)
然后是关于 保护儿童,如果对儿童灌输仇恨言论,那么可能会因为对儿童进行心理虐待,所以被剥夺抚养权。只是已经成年并生活在美国的人,可能在面对这个极端化的世界时,会很无力。因为光是避免被他人的二手仇恨所影响,就已经耗尽精力。
曼森家族 是美国知名的邪教组织,领导者曼森在不安、迷茫的时代,用各种手段控制信徒。其中一个手段是声称种族间的战争即将到来,这既是末日审判,曼森通过虚构敌人、灾难,并声称自己是救世主来控制成员,最终让曼森家族杀死了超过 9 人。
好在曼森家族规模很小,如果是媒体、社交媒体和 KOL 等大体量的内容传播者,其发布的诱导言论、仇恨言论,其影响可能就很大了。但出于言论自由,随意删除掉可能不是最好的办法,而透明的讨论、注释也许能缓解问题,详情可参考之前的博文〈自由表达之平衡〉。
#社会
煽惑罪(incitement)大致与教唆罪相同,需要明确的指示犯罪行为或计划。比如甲告诉乙:「去杀死丙」,并提供了谋杀计划,那么甲可能就会获得煽惑罪。
但是,如果甲只是经常告诉乙:「丙不该待在这个世界上」「丙死掉才对大家都好」「我们与丙的仇恨不可能消解」等仇恨言论。在 10 年,甚至更久的仇恨薰陶下的乙,终于有一天杀死了丙,那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了,甲达不到煽惑罪的定罪标准。
之所以煽惑罪的范围如此小,是因为假如 Alice 说自己厌恶 Bob,然后 Bob 遭到袭击,Alice 就被以煽惑罪获刑,这也太离谱了。但完全不管也不可能,目前可以用反仇恨言论、保护儿童等规则来缓解。
一些地区禁止对于国家、种族、族裔、宗教、阶级和性别等仇恨言论,只是美国比较特殊,因为需要满足「明显而即刻的危险」「真实恶意原则」等规则,才会单纯以言论来定罪。(但现在的美国,可能会推行缩限第一修正案的规则)
然后是关于 保护儿童,如果对儿童灌输仇恨言论,那么可能会因为对儿童进行心理虐待,所以被剥夺抚养权。只是已经成年并生活在美国的人,可能在面对这个极端化的世界时,会很无力。因为光是避免被他人的二手仇恨所影响,就已经耗尽精力。
曼森家族 是美国知名的邪教组织,领导者曼森在不安、迷茫的时代,用各种手段控制信徒。其中一个手段是声称种族间的战争即将到来,这既是末日审判,曼森通过虚构敌人、灾难,并声称自己是救世主来控制成员,最终让曼森家族杀死了超过 9 人。
好在曼森家族规模很小,如果是媒体、社交媒体和 KOL 等大体量的内容传播者,其发布的诱导言论、仇恨言论,其影响可能就很大了。但出于言论自由,随意删除掉可能不是最好的办法,而透明的讨论、注释也许能缓解问题,详情可参考之前的博文〈自由表达之平衡〉。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