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刚公布两周多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提及的理论很有意思。前半部分是给 Joel Mokyr 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解释,后半部分给了 Philippe Aghion 与 Peter Howitt,以表彰他们用数学模型验证了 创造性破坏理论

通常提起工业革命,通常就会想到是新机器主导了生产力的提升。不过 Joel 认为,工业革命(经济增长)需要三个重要条件,分别是实用知识、技术能力和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制度。

具体来说,古代的生产与研发端往往是分离的。手工艺者就按照祖辈传下来的手法来做,而学者又是在解释过去的东西。又因为缺乏现代商业,有创意的人难以贷款、融资。以及缺乏专利等相关法律的保护,所以导致缺乏创新。

所以现在这个保护创新者权益的营商环境,商业与科研结合的现代社会,就能源源不断的带来创新,也就带来了增长。这也是 Joel 解释工业革命发生在西方,而非东方的原因。Joel 即将发售的新书《通往繁荣的两条道路:1200-2000 年欧洲和中国的文化与制度》,也会就该问题深入。

Philippe 与 Peter 的工作就相对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首先介绍一下创造性破坏理论:商业世界没有限制新产业的发展,所以财富不太可能长期掌握在同一个人或团体手中。(来自〈为什么黑帮不能管理高科技?〉)

因此,很难有人能一直拥有优势,所以人们原意通过创新去尝试做第一名。创新也会带来新的变化,包括社会流动与生产力都会提高。而威权体制倾向于国有、专营等方式抢夺各行业的第一名,这就会导致创造性破坏被抑制。没人原意创新,那么社会流动会减弱,生产力也停滞。

Philippe 与 Peter 用数学模型来验证了这个理论,并能观察创新与研发投资之间的关连。两个理论都算是对创造性破坏理论的补充,创造性破坏理论来自奥地利经济学家 Joseph Schumpeter,灵感来自马克思。只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会不断出现危机,最终崩溃,而 Joseph 认为会不断再生,并会不断提高生产力。

#社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