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dos 的微型博客
「作者已死」 首先「意图主义」是以作者的表达为中心,而「反意图主义」则是以读者的解读为中心。那么就很容易知道罗兰·巴特的著名言论「作者已死」是支持读者的解读。 「尾田就是个画漫画的,他懂个P的海贼王」这个知名梗,其实也描述的是这一理论,不过对于连载作品来说,作者也许还不算死吧…… 主要参考自林斯諺的《作者已死:評論藝術作品,需要看作者臉色嗎?》 #原理 #梗
解读塑造作品

某个作品的作者无意创作了一个作品,对于作者来说这就是随意制作,但是被观众认为富含深意,甚至称为某个题材的议题被引用的固定素材。

漫画「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就是这样的作品,作者彼得·施泰纳对互联网并不太感兴趣,也没打算绘制一副具有深意的作品。不过该作品大受欢迎,并成为了当时的流行模因,关于互联网隐私的议题也经常出现这句话。

因为这个句式很有趣,所以也诞生了各种相似句式的作品:

+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法官(2002, 探讨在法院使用网络资料的论文)
+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机器人(2005, 描述泛滥的机器人)
+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不在美国(2009, 介绍 Proxy 的使用)
+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名记者(2011, 对网络新闻的质量恶化表示遗憾)

🔗参考资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