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处理敏感度 (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下面的文字均来自叶彤、何资桥和陈超男的论文《中国大学生感觉处理敏感度现状:性别与文化差异》,论文的分发协议为 CC BY 4.0。

感觉处理敏感度是 Aron 等人在 1997 年提出的一种人格或气质特点,具有高感觉处理敏感度的个体被称为高敏感者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

高敏感者对内部和外部刺激都非常敏感,包括环境敏感、社交敏感、情绪敏感和生理敏感等。这种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既有利也有弊。高敏感者更容易察觉环境中的细节;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受到环境的“侵犯”——在高刺激的环境中容易感到心烦意乱和疲惫不堪。她使用 DOES 来描述高敏感者,D (Depth of Processing) 指更深入地处理信息,O (Over-stimulation) 指容易受到过度刺激的影响,E (Emotional Reactivity) 指更强烈的情绪反应,S (Sensing of Subtle) 指更易感知事物的细节。因此,如何利用高敏感的长处和规避高敏感的短板是高敏感群体的终生课题。

---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美大学生感觉处理敏感度差异显著。相较美国大学生,中国大学生感觉处理敏感度普遍偏高,尤其在“细节处理”的维度。这可能源于东西方文化对于“敏感”的接纳度的差异。研究表明,文化背景对儿童的气质类型的发展会产生影响。在西方社会,“敏感”可能被贴上“内向”、“害羞”、“拘束”等消极色彩的标签;但在东方社会,同样“敏感”的应对方式,则可能有不同评价。比如,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害羞的特质更有利于团队合作,害羞的个体也被认为有更高的领导能力。

除此之外,感觉处理敏感度也存在男女性别差异。中国女大学生普遍比中国男大学生感觉处理敏感度更高;但在德国社区样本中,德国女性的感觉处理敏感度是低于德国男性的。这同样可能源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对男女性别的期待与要求不同。研究表明,个体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压力,会倾向于做出符合社会环境的判断和行为。比如,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女生通常认为温顺、文静、腼腆、胆小、敏感等;而男生则被认为大胆、开朗、鲁莽、草率等。这种对“敏感”的不同态度同样会影响个体性格的发展

#论文 #症状 #性别议题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