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作品与群体精神面貌

Evangelion、《空之境界》这样从上世纪 90 年代,延续到 21 世纪的日本作品。其早期的内容很压抑、悲观,但之后的续作变得更积极、乐观。这与作者的心境变化有关,但也体现了人们在 90 年代丢失信心,21 世纪后逐渐重拾信心的精神面貌。

各种类型的作品,出现概率本来都是相等的。但是由于群体的精神面貌,创作者、消费者可能倾向某种类型,从而让某种类型成为主流或变得显眼。算是经历了一次筛选,才被大众看到。

东欧地区的游戏,也有类似的,体现群体精神面貌的情况。提起东欧游戏,知名的有《这是我的战争》《逃离塔科夫》《天国:救赎》《潜行者》「地铁系列」《武装突袭》《坦克世界》《原子之心》等。

在东欧游戏里,武装冲突是主要的主题,故事几乎都发生在战争交火区,或者战后求生。并且 20 多年来,没有明显变化,基本都是浓厚的现实主义、晦涩的剧情、压抑的氛围、内敛的情感。(部分描述来自 GameLook

即便是近期火爆的俄罗斯独立游戏《米塔 MiSide》,也具有强烈的虚无主义感。故事里缺乏关爱并被抛弃的人与程序,并没有迎来相互理解的结局,反而是在互相不信任下,走进了充满遗憾的坏结局。

附言:日本在 90 年代流行生存恐怖类型的游戏,应该也与当时的群体精神面貌有关。不过缺乏言论自由的地方,作品就不能反映群体的精神面貌了,因为作品经过了两次筛选。

灵感来自「克罗斯ChrisWayne」解读《空之境界 未来福音》,以及「瓜滋滋永不言弃」解析《米塔 MiSide》 | #游戏
特化的智能手机

电脑最初用于科学计算,之后延伸到多媒体、无纸化办公等领域。之后真正意义的游戏 PC,需要等到显卡出现。现在的 PC 大致可以分为办公、游戏和工作站三种特化类型。

之所以要将设备特化,而不使其成为擅长全领域的水桶,主要还是价格问题。几乎完美的顶端手机突破了一万,显然不是大多数消费者原意购买的。在部分硬件降级、升级后的特化产品,往往才能获得更多的商业价值。(即刀法精湛)

智能手机除了水桶型的旗舰机型,现在也有游戏、摄影、外形(折叠屏)等特化版本。游戏特化版会将资源投入 SoC、散热等方面,摄影特化即镜头,其它硬件可能降级。

除了硬件,软件的特化也很流行。比如为视觉障碍者提供屏幕朗读等功能,为老年人提供长辈、极简、简易等模式,为汽车驾驶提供驾驶模式,为企业用户提供工作配置文件(可以用 Insular 实现自建工作配置文件)。

不同职业的用户,对手机的需求也有差异,但可能是市场太小,之前没有厂商做。直到一年前,vivo 给 Y200 系列添加了职业模式,实际上是为网约配送员准备的功能,具有全局亮度增强、通话自动免提、湿手触控、延迟熄屏时间以及自动抢单等功能,算是有心了吧。

不知道未来是否还会有厂商,推出有用的职业模式。但针对手机测评的 特调,还是算了吧,这单纯就是作弊。

#杂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