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特化的智能手机

电脑最初用于科学计算,之后延伸到多媒体、无纸化办公等领域。之后真正意义的游戏 PC,需要等到显卡出现。现在的 PC 大致可以分为办公、游戏和工作站三种特化类型。

之所以要将设备特化,而不使其成为擅长全领域的水桶,主要还是价格问题。几乎完美的顶端手机突破了一万,显然不是大多数消费者原意购买的。在部分硬件降级、升级后的特化产品,往往才能获得更多的商业价值。(即刀法精湛)

智能手机除了水桶型的旗舰机型,现在也有游戏、摄影、外形(折叠屏)等特化版本。游戏特化版会将资源投入 SoC、散热等方面,摄影特化即镜头,其它硬件可能降级。

除了硬件,软件的特化也很流行。比如为视觉障碍者提供屏幕朗读等功能,为老年人提供长辈、极简、简易等模式,为汽车驾驶提供驾驶模式,为企业用户提供工作配置文件(可以用 Insular 实现自建工作配置文件)。

不同职业的用户,对手机的需求也有差异,但可能是市场太小,之前没有厂商做。直到一年前,vivo 给 Y200 系列添加了职业模式,实际上是为网约配送员准备的功能,具有全局亮度增强、通话自动免提、湿手触控、延迟熄屏时间以及自动抢单等功能,算是有心了吧。

不知道未来是否还会有厂商,推出有用的职业模式。但针对手机测评的 特调,还是算了吧,这单纯就是作弊。

#杂谈
手机卡托

过去手机背板可拆卸时,电池、Micro SD 卡与手机 SIM 都可以较轻松的拆卸。但在 iPhone 4 让手机一体化,使用卡托安装 nano-SIM 卡之后,许多手机也使用了相同的方案。

使用卡托能增加手机一体化程度,从而让手机更薄,防水防尘也更容易实现。iPhone 首先使用的「卡针弹出式卡托」,需要使用原装的卡针,或者 iPhone 官网推荐的回形针 取出卡托,可惜不是那么方便。

另一个卡托方案,是日本手机公司索尼和夏普使用的「软塞式卡托」。卡托外的挡板有个凹槽,用指甲扣开后,就能取出卡托,不需要其它工具。只是挡板会大一些,并且能看到明显缝隙。

稍早前,有人在 OPPO Find 系列产品负责人周意保的新浪微博下提问:「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这个手机卡针迟迟都没有厂家取消?」这句话字面意义是取消随机附带的卡针,然后周意保就以字面意义回复:「用户真的不容易找到能取卡的工具」,之后讨论变成了人身攻击……

更符合逻辑的理解,大概是取消卡针弹出式卡托方案,使用其它的方案吧。因为流行了 10 多年的卡针方案,让大多数人将其当作理所当然,所以造成了某种误解。

#杂谈
透明度机制带来的泄密

部分游戏在韩国较晚发售,可能与韩国游戏分级和管理委员会(GRAC)经常泄漏游戏有关。2023 年,《荒野大镖客》在 GRAC 网站上显示通过评级,这被玩家认为即将发售移植版。除此之外还有「GTA III」《使命召唤:现代战争 2 重制版》等游戏都被 GRAC 泄漏。

营业性演出需要提交演员实名等信息备案,但相关工作人员似乎没有保密义务,或者有人渎职,导致偶像团体 THE9 中,使用艺名的偶像暴露了真名。

许多地区的政府机密文件,有解密时间要求。比如美国因为 第 13526 号行政命令,导致机密文件在没有保密必要后,须尽快解密。1975 年之前的美国外交档案,在 2013 年时,约 95 % 已解密并对外开放。

这些解密的政府机密文件,因为经过重重审查,所以不会泄漏重要情报。但是为了在未来解密,不少政府雇员会参与保存、整理文件的过程,就增加了泄漏风险。比如维基解密的大量文件,就来自内部吹哨人的泄漏。

附言:虽然不是算透明度机制,但还是有点关联,那就是 Google 地图的热门时段功能。Google 会根据位置记录等信息,推断商家的热门时间、等待时间和访问时长等情况,并呈现在地图 app 里。而五角大楼附近的披萨店出现异常热门情况,就说明他们加班情况明显,国际局势可能会有大动向,这被叫做「披萨指数」。

#杂谈
不熟悉的最昂贵

CG 电影,以及早期有较精致 3D 角色建模的游戏,基本发源于欧美,且是主流族裔的手中。因此这些地区主流作品主要出现「白人」,从业者可能缺少其它族裔建模的经验。

《寂静岭》开发者佐藤隆善,在采访中提到:「另一个挑战是,尽管所有角色都是高加索人,但我身边真的没有高加索人可以参考——我很难推测头骨的形状。日本几乎是一个单一种族的国家。」

哔哩哔哩 UP 主「小怂猫人」在视频《为何游戏里的黑人很贵,白人却不值钱?》里也提到,跟(国内)游戏美术朋友聊天后,得知黑人的成本很高,能做好黑人模型的基本上都是高级 3D 设计师。

不过也存在一些客观原因,黑人头发呈密集卷曲状,即便是现在的高级显卡,也有许多挑战,因此游戏里的黑人大多数都是脏辫发型。肤色也是个问题,为了适配色域有限的 SDR 环境,可能需要调整皮肤材质、光照以及着色器等细节(电影拍摄也可能需要特殊处理)。

附言:想起了电影《变种异煞》(千钧一发/Gattaca)里的台词:「我们被科学所歧视」,这里大概是「我们被技术所歧视」。

#杂谈
航空行李

2025年2月17日,达美连接航空 4819 号班机 发生了事故。飞机在跑道上翻覆,并冒出火焰,好在乘客在空中乘务员的引导下全部疏散,无一人死亡。但是疏散期间,有人携带了行李 造成了拥堵……

旅游业专家 Gary Leff 表示,由于飞机倾覆,乘客无法进入行李架拿取行李,所以在这次事件中,拿走的行李比以往都要少。为什么许多人在危机时刻,都会带上行李?即便有能抗风险的 保险

行李中可能有充满回忆的物品,设备中未备份的数据,亦或是在理赔范围之外的珠宝、现金等。不过关键可能是理赔的复杂性。虽然航空行李有被上保险,但索赔上限只有数千,达美航空最多只承担国内 4700 美元,国际 1519 SDR(目前约 2031 美元)的责任。

1519 SDR 来自《蒙特利尔公约》,这是大多数航空公司签署的公约,用来保护乘客与航空公司。公约规定的赔偿金额,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 SDR(特别提款权),而公约不认可精神损害赔偿金。

假设行李价值少于索赔上限,物品丢失也不会造成精神损失,那么在危机的时候,能否安心放弃行李?可能还是有点难度,因为索赔可能还需要乘客证明,出示每件物品的购买证明

如果航空公司将理赔上限提高到更合理的价格,增加理赔范围,或是第三方航空行李保险来补充,可能这样才能给人放弃行李的底气,从而降低疏散的耗时,以及整体风险吧。

附言:造成死亡,飞机仅剩下残骸的空难,家属除了能获取乘客死亡赔偿,理论上也能申请丢失行李索赔,不过没能查到案例。

#杂谈
左手乐器

乐器跟其它用品一样,主要为右手用户设计,因此也许可以说,这些都是「左利手障碍用品」。虽然有 研究表明,知名的左撇子钢琴音乐家,在右手测试里与右撇子同样出色,没有劣势。

但这毕竟研究的是知名音乐家,而非初次尝试乐器的人。并且钢琴相对而言,对左右手的要求相对平衡,只是常见的乐谱更多让右手演奏(贝多芬的 32 首钢琴奏鸣曲,左手有 122,650 个音符,而右手是 133,064 个音符)。

而吉他、小提琴这类乐器的左右手就不对称了,于是便有了左手吉他、小提琴,看起来就是原本乐器的镜像版本。但由于左手吉他较少生产,以及学习、维修资源与右手版本不同,所以还是有许多左利手选择了右手吉他。

《BanG Dream!》旗下的「RAISE A SUILEN」乐队在 采访 里,透露了乐队的 Raychell、小原莉子是左利手,但使用了右手贝斯与吉他。小原莉子表示当时不知道有左手吉他,所以买了把右手吉他。

教学者以及琴行可能不会提醒存在左手乐器,这就让本就小众的左利手(超过 10 %),变得更不可见。那么只能自己动手了,1960 年代,当时几乎没有左手吉他,于是 James Hendrix 将吉他琴弦 反着安装,当作左手吉他来演奏。

James Hendrix 凭借自己独特的演奏方式,以及实验性的音乐风格,成为了传奇。可能因此,左手吉他才逐渐有了铺货,成为了左手用户能够选择的乐器。

附言:左利手使用口琴时,可以将口琴 反向握持,这样左手就能操作半音阶口琴的推杆。也有右利手选择反向握持,理由 是自学时不知道方向,之后习惯了……

附言 2:操作吉他需要左手全部的手指,而右手用假肢也能弹奏。如果是左手存在残疾,但右手功能完整,那么左手吉他就是不错的选择。两只手都无法操作吉他,也有 Mark Goffeney 使用双脚弹奏吉他的例子。

#杂谈
练习用乐器配件

乐器演出时,出于降低音量的表达目的,于是 弱音器 便诞生了。之后因为夜间在居民区练习时,需要降低乐器的音量,所以也被用于练习使用。

常见的弦、管乐器都有弱音器,比如古筝的叫做「古筝止音条」,吉他的是「弱音垫」,二者都能降低琴弦震动,使声音变小变闷。缺点是琴弦震动变小,导致手感差异,以及难以判断音调是否准确。

但也有一些乐器缺乏弱音器,如簧片类型的口琴、单簧管,近年才出现了较昂贵的弱音器商品。铃木口琴推出了「忍SHINOBIX」套件,能适配部分铃木口琴,将音量从 80-90 dB 降低到 60-70 dB,约降低 80 %。原理大概与枪支的消音器原理相似,因为都有大量空仓结构。

单簧管的弱音器 ClariMate,将其安装在单簧管吹口后,就能将乐器变成「电单簧管」(电吹管),带上耳机就能练习了。不过仍然存在手感差异,因为是电子设备,所以还有部分识别问题。

附言:「忍SHINOBIX」还是太贵了,12 孔半音阶用的配件 SNB-48CVS,其价格是 9,350 日元。最便宜的口琴消音方案还是用毛巾,包裹住口琴背面

#杂谈
电梯相关的两个故事

1960 年代,新加坡的 组屋(公共房屋)开始安装电梯。但政府拨款不足,以及厂商技术有限,导致电梯停的位置总是过高过低。于是只能让电梯在每隔一层或两层停,从而降低控制电路的负担。(故事来自 林德义 听说的传闻)

现在有钱了,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便启动了 电梯翻新计划。为老旧的组屋,补贴安装电梯系统的成本。

1990 年,《美国身心障碍者法》(ADA)规定,美国所有三层及以上层数的公共建筑,无论层数的医疗、交通与零售设施,都应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无障碍设施。

一些身障活动人士认为,之所以能通过该法案,是因为稍早前的「国会大厦爬行」。几十位身障者放下拐杖,离开轮椅,徒手爬上国会大厦的许多级阶梯。

欧美国家大多都有类似的要求,英国:两层以上,法国:住宅超过两层,澳大利亚:高于三层公寓

但东亚对此没有那么重视,并且标准说明里往往指提到了老年人,而缺少了身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层或高度超过 16 米(旧版标准)四层或高度超过 10 米(新版标准),日本:超过 31 米、三层(老年人住房法律),韩国:六层以上,越南:五层以上

#杂谈
帮助旅游业的作品

日本的动画和漫画产业,为旅游业提供了不少帮助。2018 年共有 3000 万外国游客到日本旅游,其中 14 % 是因为二次元而来。如果是前往取景的地方,就会称作「圣地巡礼」。

巡礼是和制汉语,其中文含义是朝圣。所以许多古老的宗教典籍,大概是首批帮助旅游业的作品,如犹太教的所罗门圣殿(及其遗址)。因为古代交通不发达,旅游不是常见的活动,所以大概只有出于信念或重大利益,才会去见见书中的地方。

《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传很广,也许激发了欧洲人的探索欲望,可能帮助了旅游业吧。创作者明确有意帮助旅游业的,是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钟楼怪人)。雨果对「巴黎圣母院」古建筑有感情,当时巴黎圣母院被「修缮」成了丑陋、更加破败的状态,因为彩色玻璃被换成白玻璃,精美的哥特式古老祭坛也被去掉。好在本书发布后,大家重新重视起了古建筑保护,巴黎圣母院也成为了法国知名景点,经常在法国必去景点里,排名靠前。

为了帮助旅游业,那么作品也需要透露具体地名,或是给出较明确的景观。如果全是架空的城市名称,就算靠外部的宣传来补充,就像是「京海市」的原型广东江门,也会损失许多游客机会吧,外国观众更是不容易吸引来。

附言:游戏机禁令(及其相关游戏限制),可能导致了 GPU 芯片产业缺乏发展空间。而各种潜规则导致虚构作品避免使用真实地名,让旅游业难以获得文娱作品的加成,二者有些相似。比起一眼就能看到头的计划,还是无法预测的命运之舞台,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吧。

#杂谈
性能过剩?

摩尔定律 称集成电路规模大约每两年翻一番,虽然现在速度有些降低,但每三年都能用上性能明显更强的硬件,这点暂时没有问题。那么现在最强的硬件,不考虑寿命,能用十年而不被淘汰吗?

杰文斯悖论 是个关于经济、社会的悖论,内容是「燃料效率的提高,往往会增加(而不是减少)燃料使用」。原因是新的技术导致价格、利润下降,以及产量提升,于是燃料消耗量又提升了。而电脑硬件也有相似的情况。

1995 年的 维尔特定律,算是对摩尔定律的补充,内容大致为硬件运行速度变快,而软件运行速度不断变慢。比尔·盖茨更是提出了盖茨定律「商业软件的速度,通常每 18 个月就会减慢 50 %」。

因此有人开玩笑,发明了 安迪和比尔定律「安迪给予的,比尔拿走」。意为当时英特尔 CEO 安迪·格罗夫提供的硬件,微软 CEO 比尔·盖茨的系统就全拿走,因为系统软件对硬件利用率不够,所以没有给用户充分利用硬件的空间。(现在也许可以说「SoC 给的,张小龙拿走」)

以现在的开发环境来看,各种开源的库可能便于开发,但性能往往没有专门自制的好。流行的编程语言中,有许多较慢速的,如 Python、Ruby 等。编解码器的进化,带来了更具压缩率的清晰图片、声音和视频,但也对性能有些要求。

并且在个人设备上运行大型模型的 AIPC、AI 手机,看起来是流行趋势。所以暂时看不出软件整体有不添加新功能,维持现在复杂度的情况,那么硬件性能应该不会过剩,因为现有的软件不断减速,还有新兴吃掉大量性能的软件出现。

#杂谈
保护设备的配件

给书包书皮,给手机贴膜,都是常见的保护所有物方法。有人甚至连家电上的保护膜也不愿意撕下,直至老化到无法撕下……

从统计资料来看,北美有 75 % 的智能手机拥有者,使用使用保护壳,但更多是个性化的装饰壳,而不是黑色单调的防摔壳。大陆单就手机膜的渗透率,高达 90 %,其它保护设备的配件,也能轻易在大陆的店商平台找到,看起来更重视保护这个属性。

这种差异,可能与消费文化有关。现在手机的更换时间大约是 3 年多一些,但曾经许多商品都是用到报废,或是性能无法满足时,才会更换(微信、淘宝等 3A 级 app,可能缩短了手机更换时间)。

外国许多地区的以旧换新、运营商合约机,以及碎屏险等制度都很成熟、发达,稀释了用户保护设备的一些责任。而这里消费者权益曾经较低,手机设计缺陷导致硬件损坏容易自己承担(屏幕轻易漏液、20 厘米高度就摔碎屏幕等)。

较大的责任,也就带来了丰富的配件市场。保护壳、屏幕膜早已不能满足保护手机的需求,所以还有 USB Type-C 防尘塞、镜头膜,以及挂绳等。这里主要提一下镜头膜,它容易导致 镜头炫光、闪光灯衍射到镜头里等不良情况,不推荐使用。(环境对手机实在是苛刻,那就用防水袋吧)

不过现在碎屏险、延长保也普及了,所以不使用手机壳、屏幕膜的手机用户,也有了安全感。那么使用保护壳与贴膜的手机用户,应该不会再增加多少,甚至会减少吧。

附言:购买外版设备如 Nintendo Switch,其用户也常用保护壳与贴膜,其实是与责任有关。因为弄坏了返修很麻烦,还得邮寄到海外,或是自费寻找第三方维修者,所以用户需要主动承担保护设备的责任。

#杂谈
病原体、蓝光与噪音

使人致病的病原体,损害视网膜健康的蓝光,以及吵闹的噪音,都是人们想要躲避的隐患。但是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使用防蓝光眼镜,以及降噪耳耳机的保护下,似乎又出现了新问题。

1989 年,David Strachan 提出了过于干净的环境,人体免疫力会有些问题的「卫生假说」。比如过敏、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发达国家较高,但发展中国家里似乎没有如此明显。

不过卫生假说并没有显著的证据来证明,可能只有一些「因为经常吃华莱士,所以现在不容易腹泻了」的感觉。感觉似乎在某些疾病、症状里,能够「锻炼」出抗性。

防蓝光眼镜算是眼镜厂商推广的产品,仅有暴露剂量过大的动物实验能证明蓝光的明显危害,以及睡觉前佩戴防蓝光眼镜能帮助睡眠的研究。但如果一整天都带上过滤比例较高的防蓝光眼镜,那么有益的蓝光也会被过滤掉。

日间太阳的蓝光,能对昼夜节律产生积极影响。季节性情感障碍 也被认为能使用光疗法治愈,如蓝光。这些都是蓝光的积极作用,所以还是应该在安全的情况下接触适量的蓝光。

最后是近年流行的降噪耳机,它对于嘈杂的城市来说,是相当有用的商品,但也带来了意外的后果。就像是多年失明的人,在通过手术后重获光明,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让大脑学习阴影、反光等画面。

听觉也可能有类似的机制,需要在一定程度的噪音下训练,才能获得辨识声音的能力。而缺乏该能力,就算是 听觉处理障碍(APD),《剧场版魔法禁书目录:恩底弥翁的奇迹》里的主角莎特奥拉·塞昆西亚,大概就是该障碍的艺术化表达。

最近,Sophie 被确诊为 APD,但在上大学前没有相关征兆。于是医师推断,这可能是每天最多使用 5 小时降噪耳机的结果。国家卫生服务的听力学部门也告诉媒体,近期确诊 APD 的患者在增加,而这可能与降噪耳机有关……

灵感来自「TODAY 看世界」的视频《拯救耳膜卻損害大腦? 降噪耳機恐讓這種聽力障礙找上門? 專家憂「聲音泡泡」影響大腦發展?》 | #症状 #杂谈
人民日报的影印室

前人民日报的记者真瑜,在悉尼奶爸的 采访视频中,透露了许多有趣的媒体行业信息,其中就有人民日报的影印室。

2010 年在人民日报实习期间,真瑜看到了一楼的影印室(也叫收发室、材料室)。这是特别大的房间,存放着世界各地当天的报纸,包括台湾与美国的。真瑜之后在新华社工作,也见到了类似的内参室。

猜测是世界各地的雇员或兼职人员,购买最新的本地报纸后,传真回报社吧。这些资料似乎不能随意带出,也许有些类似于 朝鲜的内部书,但不会那么严格吧。

附言:真瑜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凤凰网和凤凰卫视工作过,之后为「看中国」撰稿(未参与练功),现在是美国之音通过第三方人力资源聘用的撰稿人。他表示在官媒工作过的媒体人,最想去的不是纽约时报、福克斯之类的私企,而是隶属于政府的美国之音。

#杂谈
民调评级

民意调查能够表明大众对某事的意见,这对总统预测有帮助。但在 2016 年,以及之后的主流美国总统民调,与结果差别都较大。但也有一些准确率高的民调。

2024 年,知名的数据分析师和统计学家 Nate Silver,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了 pollster ratings(民调评级)。作者对各个做民调的机构进行评级,以历史准确性和透明度来评价。

最准的是 AtlasIntel,然后是马奎特大学法学院、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锡耶纳学院合作的民调也还不错,但 CBS 新闻/纽约时报合作的民调,其偏差就较大。

Silver 对民调的评级很有参考价值,犯错太多的民调机构,其数据就需要多加审视。同时该民调评级的可靠性,也在被网友审视,也许算是某种民调评级的评级吧。

#杂谈 Silver Bulletin pollster ratings, 2025 update
「二元」「三元」哲学所带来的思维惯性

阴阳是古代中国流行的哲学观念,它可能影响了许多人的思维方式,比如中医用阴阳二气理论来解释人体生理功能。以及用表里来形容人的行为与内心等。

而基督教流行的地区,三位一体的概念深入人心。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心理模型,现代国家的统治模式「三权分立」,以及各种由三个词语组成的内容,如《枪炮、病菌和钢铁》自由、平等、博爱等 三法则

也因为这种差异,导致英文世界里,没有精确描述「里世界」的词语。只能使用 otherworld 形容,但含义接近冥界、异界。而东亚这边应该都了解表与里是相对,所以里世界与表世界有对应关系,是能轻易解读出来的。

因此,英文地区没法用表述表世界、里世界,《寂静岭》的表里世界被命名为雾世界(fog world)与异界(otherworld)。《里世界郊游》也被翻译为了 Otherside Picnic

#杂谈
轮班的闹钟与勿扰

现在手机都能设置勿扰(防打扰)功能,对于时间规律的学习、工作,能轻松设置一周五、六天的勿扰与闹钟,并在休息日设置合适时间的闹钟。但是白班、夜班两班倒,或是三班倒的轮班制工作,似乎就没有简单的配置方法了。

Jankan 在 iPhone 上用快捷指令做了个 轮休自动闹钟,可以安排工作日自动打开对应闹钟的效果。ColorOS 在自带的时钟里也有支持,甚至能编辑出「上三休三,白、夜班一个月倒一次」这么复杂的闹钟。

不过上述功能都不够通用,并且没有考虑到勿扰功能,入睡前还是需要手动设置勿扰模式。也许只能用快捷指令/tasker 之类的工具,来手动配置合理的勿扰时段吧。

#杂谈
危险的研究

做实验需要考虑规避危险,但为了避免最坏的结果,还是需要承担一些风险,这就是危险的研究。在曼哈顿计划里,面对烧掉大气层不为 0 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毁灭世界的核实验,还是被执行了。

转基因(如重组 DNA)也是危险的实验,这些未确认安全的实验品,不能泄漏到世界上,因为可能出现严重危害。因此需要为实验室设立生物安全等级(biosafety level,BSL),等级最高的是 BSL-4,也叫做 P4(P 指 pathogen 或 protection level)。

这些 BSL-4 实验室会研究埃博拉等,极度危险的病毒。同时 BSL-3 和 4 也会进行 病毒增益研究,这是通过各种方法增强病毒。能在病毒自然衍化前检查发病机理、传播性等细节,从而提前准备应对方法,如疫苗。

强人工智能同样被认为是存在风险的研究,部分人甚至认为会带来人类灭绝的风险。不过风险程度究竟如何,尚不明确。只是这种状况,跟近 80 年前的曼哈顿计划时期有些相似。比起担心不可知的危险,还是先解决眼前的难题吧。

#杂谈
国家的奴隶

古希腊既是奴隶制国家,也有雅典城邦的特色民主,因此出现了真正意义国家公仆:demosioi。雅典会购买一些奴隶,训练后让其做警察、法院书记员、市政设施维护者等,较艰苦的公共职位。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更早时期,具有知识的专职匠人对政治带来了威胁。比如形成政治制度之外的势力,某种党阀,于是能解决该问题的 demosioi 出现了。

demosioi 是五百人议会的奴隶,所以完全受到五百人议会掌握。demosioi 只能提供被要求的服务,被完全排除在政治环境之外。这大概就是真正意义的国家公仆吧。

《民主反对专家:古希腊的公共奴隶》(保兰·伊斯马尔 著;张竝 译)这本书里介绍了该情况,Z-Lib 上有提供 PDF 扫描版。

#杂谈
所见不所得的手机数据

2025年1月,哔哩哔哩 up 主「新评科技」发布了对五台旗舰手机,做的 1000 次充放电循环实验。各手机显示的电池健康度如下:OPPO (97 %) > Honor (94 %) > Huawei (87 %) > VIVO (86 %) > Xiaomi (82 %)。

但手机电池的实际瓦时容量,以及续航(性能)都有衰减。所以常见手机的电池健康度,存在不准确情况。而在该实验中,差异最大的是 Honor 偏高了 13 %,OPPO 的偏差第二。

无法得知这是开发者疏漏导致的算法问题,还是刻意优化的结果。但该数据这与手机的电池保险相关,手机一年内的健康度掉到 80 %(亦或是购买了两年的电池保险),就符合《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厂商需要免费更换电池。

过去手机博主做测试时,给出平均帧、1 % low 与功耗数字,大概就能体现表现。但现在需要给出完整的帧数曲线,可能是博主碍于与厂商的关系,不会直接在节目里明说问题,但会展示出这个奇怪的细节。

极客湾在直播里提到了这种情况,那就是将屏幕提高 1 Hz 刷新率,并插入一帧重复帧,从而提高游戏平均帧。有的厂商没调整好力度,结果跑出了 60.4 帧的情况。因此软件读取的平均帧失去了作用,必须要检查曲线。

#杂谈
俄罗斯的征兵

俄罗斯有兵役制度,18 至 27 岁的男性公民,受到服兵役的约束。除非不满足一些情况,《兵役义务与服役法》里提到:残疾、疾病、照顾健康状况恶劣的家人,以及不可抗力,可不被征召或延期征召。

另外还有豁免条例:在另一个国家完成兵役,有科学学位,儿子/兄弟已经在服役期间丧生,服刑人员,有犯罪记录的人等。由于俄罗斯有行贿文化,所以有人直接 贿赂 医生、征兵委员会或是其它官员,来防止被征召。

不过贿赂存在风险,身体检测不合格,也许是较安全的避免征兵手段,比如近视。俄罗斯流行用 -3.0 D 这样写法的屈光度,来描述视力,换成中文流行的表述方法,就是 300 度近视(4.1 左右视力)。

但效果可能有限,因为俄罗斯对 -3 D 以内的视力,都算作 А 类「适合服兵役」。-3 到 -6 D 才算是 Б 类「少量适合服兵役」,可能会担任工程兵之类的兵种。-6 到 -12 属于 В 类「有限适合服兵役」,在和平时期免于征召。再高就是 Д 类「不适合服兵役」,理论上能高枕无忧了。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俄乌战争/特别军事行动之后,征兵年龄范围 扩大三年,30 岁以下的成年人也在征兵范围里。监狱里服刑的罪犯也被特赦,以加入瓦格纳集团 PMC。而在 2025 年交换战俘活动中,有位戴着厚厚镜片眼镜的 俄罗斯俘虏,表示自己的度数是 -17 D……

#杂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