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管理员: @gledos_green

爱发电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零预热宣发的游戏

2019年2月4日,Apex 在 EA 没有任何预热宣发的情况下,将游戏发布到了 PC、PS4 和 Xbox One。随即有许多知名主播开始直播 Apex,这些都是 EA 预先安排的。而这样的宣发在 72 小时里,达成了一千万游戏玩家。

不知道 The Finals 是否受到 Apex 的启发,The Finals 虽然早已因为内测而公布了游戏信息,但是在 TGA 2023 上宣布游戏即刻可游玩,算是没有设立发布时间,专门预热。随后两周累积突破了一千万游戏玩家。

另外还有 Hi-Fi Rush、《密特罗德究极复刻版》、Deltarune Chapter 1/2 都是突然发布的,没有搞什么预热、预购之类的宣发活动。这些游戏的共同点,都是开发者对游戏很有信心,不过对于 Apex 而言,这还有好处。

Apex 是大逃杀类游戏,但当时各种大逃杀让玩家审美疲劳了,如果 Apex 还要预热,可能只会让玩家感到「又是一款大逃杀游戏」。而在发布时,玩家立刻就能玩到,各大主播也在直播该游戏,或许就会让玩家想要先尝试一下了。

近期流行的 撤离射击游戏,同样有些同质化,可能让玩家审美疲劳。也许这些游戏会学习 Apex、The Finals 那样,用零预热宣发策略来规避玩家社区的不满情绪。

稍早前,ARC Raiders 泄漏了神秘倒计时网页,终点是 2025年6月6日,这天是「夏日游戏节」。也许 ARC Raiders 会在这天宣布个大消息,比如游戏立刻上线吧。

#游戏
音乐鬼裁:其二

其一在 2022 年的微型博客 里提过,是 Omae wa mou 这首歌。它的旋律复制了「东方 Project」的同人曲,MV 的舞步是「布卡漫画」的加载 GIF,封面是《悠哉日常大王》的角色,还有《北斗神拳》「你已经死了」的台词采样。

可能是几乎没有原创内容,对「东方 Project」的同人曲『タイニーリトル・アジアンタム』的改进,仅仅加了些鼓点,所以最后被下架了。用音乐鬼裁来形容 Omae wa mou 的作者,应该很有趣。

Cry For Me (feat. ami) - Michita 同样是借来的旋律,原曲是泽野弘之的 0001。但标题也表明了 ami 是演唱者,改编曲子的是 Michita。而 Michita 之前先做了无人声版的 Ozora Crystal,所以 Cry For Me (feat. ami) 这首歌大概算三创。

之后有人上传音乐到视频平台,并使用《蓦然回首》电影截图制作了封面(BV1KdSmYyEyY),目前播放数接近一千万。算是传播很广的渠道了,也为这首音乐带来了非官方,但印象深刻的封面。

借来的旋律,被别人强加的封面,组成了这首歌。不过 Michita 借用的旋律不多,编曲也做了许多工作,所以应该算合理使用(只是这种事情还是写在显眼的地方好些)。可能侵权的封面是第三方上传者做的,与 Michita 无关,所以不会像 Omae wa mou 一样被下架吧。

附言:利用二次元封面吸引人来视频网站听音乐,最早大规模这么做的,可能是 Nightcore 类音乐。

#音乐
代肝游戏

2025年5月23日,gledos 在闲鱼上找到一个招募代肝《暗区突围:无限》的俱乐部。考虑到之前玩了约 60 小时的帐号,租出去只赚了 230 多元,确实太奴隶,所以打算找个好一些的试试。

《暗区突围:无限》的代肝被叫做跑手,目标是尽可能带回高价值的物品。价格是 10 元 100/120 万科恩币,根据保险箱大小来决定。常见的订单是 80 元 1000 万(六格保险),时限通常是一天。

然后俱乐部会抽成 20 %,2000 万以上的订单抽成为 15 %,累积接单 3000 元会晋级为资深跑手,减去 5 % 的抽成。而要加入跑手,需要给电脑桌面、主机拍照,目的应该是粗略检查是否有外挂、DMA 之类的痕迹(但这确实粗糙)。审核通过后缴纳 100 元押金,就能开始接单了。

gledos 接了 1000 万的订单,在花费超过 6 小时的跑刀后,终于完成了订单,赚取了 64 元(80 × 80 %)。这比最低时薪还低,确实比较奴隶,但比之前的情况好一些。

#故事
一场奇怪的微波炉事故

几天前用微波炉加热粽子时,将粽叶去除并盖上了锅盖。但碗有点小,粽子接触锅盖的顶部金属,最终毁掉了锅盖。

之前聊过,微波炉在部分情况下,可以使用金属容器、制品。但粽子角接触到金属把手的玻璃锅盖后,似乎对其产生放电,将金属部分的玻璃打了个洞……

玻璃盖除了中间的一个洞,刚开始开始还是完整的,但温度降下之后就碎裂了。而在清理时,玻璃渣可能扎到手,导致手指痛了两天。好在第三天没有感到不适了。

之所以会扎手,确实是没有做好保护。一般情况下,较厚的塑料袋套着手,就能较安全的捡玻璃(当然,更好的方法是较厚的湿纸巾)。但 gledos 找了个快递的塑料袋,这个非常薄,于是便破裂了……

图片:让 ChatGPT 生成的,粽子在微波炉中的示意图,粽叶与锅盖空隙大概是 AI 为了美观加上的,实际上并没有。

#故事
无处不在的叠甲

现在视频平台上的影片,作者在发表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前,常会说一段冗长的免责声明。内容无非是自己的事实判断可能不准确,或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不是标准答案,观众可以对此保留。

但说起叠甲最多的领域,可能还是发展百余年的商业吧。Apple 官网查看最新的 iPhone 16,其宣传页中的脚注有 19 条,共计 3295 个单词。其它品牌也差不多,HUAWEI Mate 70 的脚注有 14 条(1643 字),Google Pixel 9 的脚注有 11 条(403 词),Xperia 1 VII 确实没有脚注。※

※ 但旁注达到了 43 条,共 2013 字。

广告上会有「广告创意,仅为示意,请以实际体验为准」,抽奖活动会有小字写上「最终解释权归〇〇所有」,游戏启动界面会有光敏性癫痫警告,软件的用户协议也会有大量免责条款,叠甲无处不在。

按商业的免责声明发展过程来看,现在几乎没有公司不使用免责声明。那么未来的 UGC 影片,免责声明可能也会成为标配吧(笑)。还可以推广到其它领域,比如聊天前先交换并签署彼此设计的「聊天协议」,二手交易时签署完整的合同,以及使用 性同意 App 来防止欺诈。

#杂谈
《闪耀!优俊少女》恢复更新、上架以及变化

2023年9月7日,大陆版官方发布暂时关闭客户端下载入口的预告,理由是「技术升级需要」。但有流言认为理由是送审版本与上线版本不同,所以导致非公开的处罚。

2025年5月21日,《闪耀!优俊少女》发布了更新预告,即将开启活动,并恢复官网的客户端下载入口。但 UI 中的英文、角色立绘、场景模型,以及比赛名称、NPC 名称和道具名称将会被调整。这些变化大概有以下几类:

1. 禁止外语:英文转中文,尽量避免出现英文。日语常用,现在汉语少用的「一心同体」也被替换。详情规则、细节可阅读〈游戏禁止外语〉博文。

附言:《西游记》第 032 回 摘录:「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2. 禁止兽人:马蹄图形以及文字被替换,虽然兽耳还被保留,但尾巴被移除。并且场地上体现赛马的起跑闸门也被移除。详情规则、细节可阅读 ggame〈禁止人外〉条目。

也不排除是禁止赌马,所以将与马相关的内容都移除了。但如果真的是禁止赌马,那么所有真实的赛马竞赛名称,都应该被修改。

3. 修改胸部:大和赤驥不明显的乳沟被完全遮住,琵琶晨光、名将户仁和胜利奖券的胸部被缩小。

4. 不提及宗教内容:将文本中的「美丽天使」被替换为「仙女」。

5. 不提及年龄相关内容:「长大」「成长」被换成了其它措辞。

6. 不提及国家:日本、美国、新西兰、阿根廷和沙特阿拉伯都被换成了其它措辞。

附言:原文的翻译方法,主要是使用民间约定俗称。比如「チャンピオンズカップ」仅有冠军杯的意思, 之所以叫做「日本冠军杯」,可能是前身为「日本盃泥地大賽」(ジャパンカップダート),也是国际赛事。 但日本一词被换成全国,那么感觉玩家扮演的角色,从原来的外国外来者视角,变成日本本地人视角了……

ggame
不是百科全书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算是架空小说,没有直接给出朝代。但以胡适为代表的红学家考证派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自然其中的背景描写,大多都是现实的,而非假象。

由于《红楼梦》含有大量贵族家庭结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以及宗法与等级制度等内容,因此有学者将《红楼梦》比作百科全书,并研究上述内容。

百科全书算是将各种书籍的重要部分汇总,但监考时,考官姚元之发现作弊的考生,总是夹带类似百科全书的应考书籍,于是奏请嘉庆帝 查禁此类书籍。百科全书的发展也就中断,直到清末才引进西式百科全书。

现在已经有了现代意义的百科全书,还有人人可编辑的维基百科,也许不会再有什么虚构作品被誉为百科全书了。并且现在的虚构作品出于规避风险的原因,可能不会直接提及现实中的人名、公司名与商品名。但这也许会给未来的读者带来困扰。比如在菠萝手机上使用 Goagle 搜索,以及 Skip 聊天……

附言:就算是摄影作品,也可能失真。因为商业用途的城市摄影,可能需要在图像处理中,移除品牌标志。

#杂谈
史塔西秘密文件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有巨量的秘密警察,每 63 名东德人中就有 1 人与史塔西合作。原因是逮捕和酷刑等公开迫害会让国际声誉下降,于是使用秘密警察偷偷骚扰被视为敌人的公民。而这需要足够了解目标,于是便通过秘密警察,收集了数百万人的资料。

之后两德统一,这些秘密文件的部分被销毁,但还有一部分被保存下来,转交给 斯塔西档案局。然后因为 转型正义,而开放查询服务,被害者可以申请自己的档案,从而了解秘密警察对自己做了什么,用真相换取和平。

类似的东西,这里也有,那就是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的存在并不是秘密,因为「处分计入档案」与「处分不计入档案」的说法比较常见。但人事档案里具体的内容,并不是非常容易。(需要在合适的时间提交申请)

不过 现在 的人事档案已经没有什么内容了,一般只是成绩单、体检报告、入团/入党申请书之类的内容,主要影响仅是考公务员。但在过去,一切职位都是「公务」的时候,人事档案里的内容可能就很多了,并且影响深远,并且是真的机密,个人无权查阅。

1955 年,作家杜高因为反胡风运动而被调查、劳改,直到 1979 年被平反才完全恢复自由。而在 1998 年,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李辉发现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上,出现了杜高的个人档案。

档案记录了杜高被调查期间,自己的检讨和交代,还有迫于专案小组压力下,许多朋友之间的相互检举揭发等内容。之后李辉将档案交给杜高,随后以标题《一纸苍凉——杜高档案原始文本》出版了全文。

#杂谈
阶级成分与政治正确

2007年6月,博主 阮一峰 在查阅国家标准时,意外发现了编号为 GB 4764-84 的《本人成分代码》。其中写着:1 工人、2 社员、3 农民、4 雇农、5 贫农……23 资本家……28 地主、29 富农……34 破落地主(破产地主)等内容。

这是公安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等信息数字化后,所设计的代码,作为过去 出身成分 的延续。不过 80 年代之后便没有什么用了,2005 年更是废止了 GB 4764-84,那么之前有什么用?

阶级成分至少影响了升学,开封育才中学高 59 届的一些学习优异的学生,没有接到高校录取通知。这是因为校方秘密对学生做了政审,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涉及「右派」,或有海外关系,那么就可能不被录取或降格录取。

而空出来的一些名额,就给了工农家庭出身或工农的学生。研究者 袁剑平 发现 1958 年河南省某市高考「不宜录取」的比例是 7 %,但工农学生的比例从 1953 年的 27.9 % 上升到了 1958 年的 55.28 %,1965 年更是达到 71.2 %。

这种基于成分的「录取歧视」,跟近年欧美的 DEI(多元、平等、包容)政策相似,都是好心办坏事。只是以不公平的行为,试图达成公平的结果,违反了程序正义,自然会造成许多撕裂。

只是在过去反对政治正确,可能会像 遇罗克 一样,被逮捕后判处死刑。而现在反对政治正确,最多也就被解雇、受到网络暴力。所以现在欧美社会的撕裂烈度有限,将过于冒进的结果平等主义,修复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程度,应该不会特别艰难。

#杂谈
报纸上的讣告

一些美剧、电影里,会出现主角在图书馆查阅之前的报纸,然后从出生、婚礼和 讣告 信息获得线索。也许是商业化、宗教的影响,欧美的当地报纸通常会有专门的出生、结婚和死亡栏目,用于刊登讣告等内容。

美国刊登讣告的价格在 200-500 美元 左右,这种属于死亡通知或纪念广告。如果死者足够知名,那么媒体会免费为其编写、发布讣告,甚至连 奥萨马·本·拉登 也有讣告。

东亚没有这种文化习惯,甚至《光明日报》曾有规定,副高职称以上人员逝世方可见报,讣闻报道是政治人物的专属。2005年3月29日,《新京报》创办「逝者」专栏,后改栏目为专版,才成为大陆第一个定期、整版报道普通人逝世新闻的报纸。

虽然报纸讣告挺有门槛,但在社交媒体上收集整理死者信息并发讣告,也许是个好主意。2011年7月,小林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一位媒体人去世的消息,于是想到做个专门搜集逝者信息的账号,能做到什么程度?之后小林创建了「逝者如斯夫dead」新浪微博,做赛博入殓师。

附言:英国曾经的讣告有个委婉的表述「他/她从未结婚」,用来暗示死者是同性恋。

#杂谈
拐弯抹角的电视节目放送放风

本文是《电视节目放送的临时变动》的补充。

2008年12月13日,这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日,CCTV6 放送了《日本沉没》。附言:CCTV6 的正式名称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电影卫星频道」。

2014年4月23日,美国总统访日,期间奥巴马表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当晚,CCTV6 临时更改节目单,将原本的《中华英雄》换成了《珍珠港》,内容是二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

2018年12月7日,CCTV6 放送了电影《勇士的奇遇》,讲述了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冒险、战争故事。这被认为是在映射正在发生的,示威游行变得暴力的黄背心运动。

2019年8月5日,反送中运动在香港开始,随后在 8月10日,CCTV6 播出了电影《我是你妈》。这被认为是给香港人释放信号,预告简介含有「我不是怕失去对你的控制,我是想参与你的成长」这样的说法。

2020年1月 的月底,丹麦的《日德兰邮报》发布了一幅讽刺漫画,内容是冠状病毒版本的五星红旗。很快在 2020年2月1日,CCTV6 播放了电影《1864》。电影讲述了 1864 年丹麦战败,并失去了 38.5 % 的人口与 40 % 的领土,这是丹麦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

2025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的代表在日内瓦会谈取得进展后,CCTV6 的节目单上出现了电影《纽约我爱你》。不过很快电影被修改为了意大利喜剧电影《欢迎到南方》,但在最后又换成了波兰的《茶花女》。

ggam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