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复杂的 URL 书写
之前 提到过域名系统,简单提到了根域名可以表示为一个
发现了什么吗?域名是从右往左书写的,即从小到大……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这跟电子邮件有关,早期的邮箱 像这样:
Tim Berners-Lee 在面对「如果有机会重新开拓网络历史」的问题时中这么说:「我会省略双斜线,因为没有必要。此外,我会将域名按相反的顺序排列,按大小顺序排列」比如
Arch Linux 有着这样的哲学:「如果你尝试隐藏系统的复杂性,于是就得到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
我觉得 URL 就是一个过于复杂,充满历史包袱的系统,而 Chrome 对 URL 的简化,无疑是火上浇油,让规则变得更加复杂了起来。
相关链接:ELI5: Why are DNS addresses "backwards"?
#原理 #历史 #考据
之前 提到过域名系统,简单提到了根域名可以表示为一个
.
,一级域是 com
,二级域名 google.com
。发现了什么吗?域名是从右往左书写的,即从小到大……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这跟电子邮件有关,早期的邮箱 像这样:
NAME@MIT-XX
,DNS 建立后就变成了这样:[email protected]
,毕竟阿帕网是美国主导的网络,所以地址习惯上也延续了这点,习惯将 .com.google.www
这样的正序,反向写成了 www.google.com.
。Tim Berners-Lee 在面对「如果有机会重新开拓网络历史」的问题时中这么说:「我会省略双斜线,因为没有必要。此外,我会将域名按相反的顺序排列,按大小顺序排列」比如
http://bcs.org.uk/members
会变为 http:uk/org/bcs/members
。Arch Linux 有着这样的哲学:「如果你尝试隐藏系统的复杂性,于是就得到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
我觉得 URL 就是一个过于复杂,充满历史包袱的系统,而 Chrome 对 URL 的简化,无疑是火上浇油,让规则变得更加复杂了起来。
相关链接:ELI5: Why are DNS addresses "backwards"?
#原理 #历史 #考据
匿名者Q 是在 2017年 开始活动的人,因为自称了解许多机密、内幕,所以被人所知。
匿名者Q 最初活动在 4chan,然后是 8chan/8kun。这些都是类似于 2ch 的讨论版,同样使用 Tripcode 作为签名。但是 Tripcode 是基于 DES/crypt(3) 的老旧加密方式,只要有不错的显卡,就能轻松的碰撞出相同的结果。
所以 yan 破解并公布出了 匿名者Q 使用过的 Tripcode,这证明了任何人都能冒充 匿名者Q,尤其是 匿名者Q 自认为对抗的「深层政府」。
匿名者Q 发送过一些看起来像是加密过的信息,比如「282-18-2983821-2817239u721」,但去掉减号后,就感觉是左手右手分别敲击键盘得到的结果,从 热力图 来看也是这样。匿名者Q 的「加密信息」比起精心加密的密码,更像从键盘上随便敲击出来的。不过也不能确定发送这些「加密信息」的人,是否是最初的 匿名者Q。
#历史
「真实」的蝉3301
蝉3301 是在 2012年 开始活动的组织,因为发布了多个谜题被大众所得知,这些谜题涉及隐写术、数据转换、文件分析等。
蝉3301 并不信任 Twitter、Reddit 等社交网站,所以 蝉3301 使用了 PGP 对发布的谜题以及公告进行签名,比如有人使用 3301 这个名字入侵了数据库,蝉3301 就使用了 PGP 签名的公告否认了这个攻击。所以可以说没有人能冒充 蝉3301。
但也因为这点,有人泄露了邮件,让其他人稍微了解了一些 蝉3301。2014年1月30日,有人在 pastebin 上面发送了一个文本,整理后发现是一个包含签名的信件,而校验签名后确认了这就是 蝉3301 的信件。
信件的内容是比较震撼的,这是写给通过游戏的人的邮件,「我们是一个国际集团,我们没有名字,我们没有标志,我们没有会员名册,我们没有公共网站,我们不宣传自己」「我们是一群与您一样,通过完成这次招聘竞赛证明自己的人」「我们被共同的信念吸引到一起」。全文可以到 cicadasolvers 阅读,PGP 公钥在 这里 。
#历史 #原理 #隐私
蝉3301 是在 2012年 开始活动的组织,因为发布了多个谜题被大众所得知,这些谜题涉及隐写术、数据转换、文件分析等。
蝉3301 并不信任 Twitter、Reddit 等社交网站,所以 蝉3301 使用了 PGP 对发布的谜题以及公告进行签名,比如有人使用 3301 这个名字入侵了数据库,蝉3301 就使用了 PGP 签名的公告否认了这个攻击。所以可以说没有人能冒充 蝉3301。
但也因为这点,有人泄露了邮件,让其他人稍微了解了一些 蝉3301。2014年1月30日,有人在 pastebin 上面发送了一个文本,整理后发现是一个包含签名的信件,而校验签名后确认了这就是 蝉3301 的信件。
信件的内容是比较震撼的,这是写给通过游戏的人的邮件,「我们是一个国际集团,我们没有名字,我们没有标志,我们没有会员名册,我们没有公共网站,我们不宣传自己」「我们是一群与您一样,通过完成这次招聘竞赛证明自己的人」「我们被共同的信念吸引到一起」。全文可以到 cicadasolvers 阅读,PGP 公钥在 这里 。
#历史 #原理 #隐私
打印机 MIC 被发现的过程
打印机的 Machine Identification Code 最早公布于 PC World 的文章,由 Peter Crean 在 2004年 披露。该技术在当时已经在部分机器上使用了十多年,不过直到被相关人员披露,才让大众知道。
随后电子前线基金会 (EFF) 进行了跟进,试图研究 MIC 编码方式。由于施乐的打印机的 MIC 很容易取得,所以 EFF 就开始施乐打印机的 MIC 解码 项目了,数个月后 EFF 就破译了施乐打印机添加的 MIC。
最后发现 施乐的打印机的 MIC 包含打印机序列号、打印时间以及一个未知的值。
#原理 #隐私
打印机的 Machine Identification Code 最早公布于 PC World 的文章,由 Peter Crean 在 2004年 披露。该技术在当时已经在部分机器上使用了十多年,不过直到被相关人员披露,才让大众知道。
随后电子前线基金会 (EFF) 进行了跟进,试图研究 MIC 编码方式。由于施乐的打印机的 MIC 很容易取得,所以 EFF 就开始施乐打印机的 MIC 解码 项目了,数个月后 EFF 就破译了施乐打印机添加的 MIC。
最后发现 施乐的打印机的 MIC 包含打印机序列号、打印时间以及一个未知的值。
#原理 #隐私
开曼群岛、阿根廷与冰岛
标题中的三个地区,都是比较特殊的地方,因为开曼群岛有着大量的公司(比本地人口都还多);阿根廷的 Steam 玩家非常多,冰岛有超过本地人口的微信用户(夸张)。
开曼群岛有 6 万人左右,但公司数量达到了 10 万,这是因为开曼群岛是知名的避税地,所以变成这样主要是开曼群岛政策的原因。
阿根廷有 4500 万人左右,但 Steam 玩家数量却明显多,是因为这里是 Steam 低价区,许多玩家选择阿根廷作为账号区域,然后就能享受低价的游戏。这跟阿根廷与 Steam 都有关系。
冰岛有多少人就不用说了,有流言称微信有 1000 万用户将位置填写为冰岛,虽然没有什么可信度,但确实许多人都注意到微信位置是冰岛的人,有点多……
#原理
标题中的三个地区,都是比较特殊的地方,因为开曼群岛有着大量的公司(比本地人口都还多);阿根廷的 Steam 玩家非常多,冰岛有超过本地人口的微信用户(夸张)。
开曼群岛有 6 万人左右,但公司数量达到了 10 万,这是因为开曼群岛是知名的避税地,所以变成这样主要是开曼群岛政策的原因。
阿根廷有 4500 万人左右,但 Steam 玩家数量却明显多,是因为这里是 Steam 低价区,许多玩家选择阿根廷作为账号区域,然后就能享受低价的游戏。这跟阿根廷与 Steam 都有关系。
冰岛有多少人就不用说了,有流言称微信有 1000 万用户将位置填写为冰岛,虽然没有什么可信度,但确实许多人都注意到微信位置是冰岛的人,有点多……
#原理
虽然世界上发生的事情都能用冰冷的统计数字来表示,比如越南战争造成了百万人的死亡。但真正引发大规模反战想法的是一些纪实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阮玉鸾 当着媒体与下属的面,亲自处决了被俘的越共游击队领袖的照片。事后才知道这名越共游击队领袖在不久之前处决了阮玉鸾下属全家等「反革命分子」。
现在的「八孩之母」与「李莹」的对比照片,也有一些背后的故事,根据对比图的原作者所说,其实并没有使用专业的修复工具,而是使用「你我当年」这款非专业鉴定的软件,而这款软件曾经有默认给模糊照片 添加双眼皮 的情况,所以真实的相似度多半没有这么高,但这张照片确实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这起事件。
封面图来自《奇幻自卫队》第 103 话,对比照片背后的故事来自《坐澳觀天第657期》。
#原理 #历史
老游戏保护的法律问题
Internet Archive 是知名的档案馆,许多老游戏都被上传到上面,但很显然,这些游戏绝大多数都不合法,所以 IA 会受到被起诉的压力。
不过好在 IA 目前只有 Nintendo Power 杂志被要求下架,其他的游戏相关的内容基本没有大量下架。
合法保护,大概只有游戏公司自己或者聘请第三方进行存档。其中 EA 有着非常完善的存档机制,专业负责存档的团队会保护游戏的全部资料。而暴雪的 "Starcraft Gold Master Source Code" 光盘曾经被个人收藏家获取,然后暴雪通过法律途径找了回来。
如果不进行违法分发,只是收集其实也是合法的,Video Game History Foundation 就是这样的 NPO。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不过只要收集到了这些内容,就能等到版权失效。
主要参考资料:A lawsuit against the Internet Archive threatens vital gaming history
#Save #游戏 #历史
Internet Archive 是知名的档案馆,许多老游戏都被上传到上面,但很显然,这些游戏绝大多数都不合法,所以 IA 会受到被起诉的压力。
不过好在 IA 目前只有 Nintendo Power 杂志被要求下架,其他的游戏相关的内容基本没有大量下架。
合法保护,大概只有游戏公司自己或者聘请第三方进行存档。其中 EA 有着非常完善的存档机制,专业负责存档的团队会保护游戏的全部资料。而暴雪的 "Starcraft Gold Master Source Code" 光盘曾经被个人收藏家获取,然后暴雪通过法律途径找了回来。
如果不进行违法分发,只是收集其实也是合法的,Video Game History Foundation 就是这样的 NPO。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不过只要收集到了这些内容,就能等到版权失效。
主要参考资料:A lawsuit against the Internet Archive threatens vital gaming history
#Save #游戏 #历史
正如之前介绍的各种防盗版,或者说复制保护。所以这些游戏的保存与保护是比较困难的。首先是介质,这些 PC 老游戏常用 卡式录音带 以及软盘都不适合长期保存,最好提取介质中的源文件到多个硬盘上保存,而这就遇到了一个问题 ——「复制保护」。
复制保护狭义上就是指用户无法将介质上的内容复制到硬盘上,虽然理论上磁带的内容所见即所得,但还是有人发明了合适的「复制保护」功能,Apple II 游戏上最常见的是 E7 bitstream,简单来说就是游戏可以读取,但复制时会出错。[图片]
所以要保存这些游戏,大概率需要有破解保护程序的技能。将游戏做到干净的破解后,才能保护这些游戏,让这些游戏能够被未来的人玩到、看到。虽然还是有一些公司会推出重制版、移植版,但毕竟跟最初的原版有差异,所以这些存档团队、个人会拼命的保存这些游戏,为了让历史中的游戏是可玩的,而不是游戏历史书上的几句话、一个标题。The Ultimate Tape Archive Team 直接保存了 1500 款 Commodore 64 的游戏,非常厉害。
主要参考资料:Confessions of a Disk Cracker: the secrets of 4am.
#Save #游戏 #历史 其他链接: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