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游戏伴侣程序 Game Companion Apps

这是游戏配套手机 APP,比如 GTA:V 的配套 APP —— GTA:iFruit,自定义车牌 就得靠它了。RDR2 也推出了配套 APP,叫做 RDR2: Companion,如果在平板电脑上使用,那么效果就像 DS、WiiU 一样。[图片]

也许是 WiiU 影响了游戏市场,又或者是想要增加用户黏度,让玩家不在游戏机前也能投入到游戏中,2013年 E3 出现的《刺客信条IV:黑旗》「全境封锁」《看门狗》《战地4》《僵尸围城3》《天命》《使命召唤:幽灵》均提供游戏伴侣程序。这个独特的游戏伴侣 APP 风靡一时,不过随后就平淡了下来。毕竟如果开发 3D 地图以及有趣的玩法,那么成本就不会太低,现在 使命召唤伴侣程序 仅提供好友组队、聊天、小队锦标赛以及查看战绩功能。已经删减了《使命召唤:幽灵》伴侣程序的 3D 角色模型、更换装备这种功能了。

#游戏 #历史
游戏中的转描 ——《舞力全开》

《舞力全开》(Just Dance) 是育碧推出的体感游戏,销量非常之高,其中在 Wii 平台上销售的 2 与 3 代都差点超过 1000 万的销量,是 Wii 游戏销量最高的第三方游戏。

《舞力全开》的视频是精心制作的,可以说正是这个视频,才让《舞力全开》从各种跳舞游戏中脱颖而出。而这个视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转描」,比如替换颜色、描边、光晕等效果,[视频1]以及将舞蹈演员张大的嘴巴修小……[图片2]

#游戏 #原理
游戏中的转描 ——《黄昏症候群》

《黄昏症候群》(トワイライトシンドローム)是 1996~2000年 的 PS1 游戏,使用了更现代化的技术来做转描,有搭建了 蓝幕 的摄影棚与更稳定的机位,[视频1][视频2]所以带来了更好的效果,比起《波斯王子》来说,颜色的提升是最大的,因为《波斯王子》的转描没有保留颜色。

《黄昏症候群》中文剧情讲述,推荐博伟君的视频:《【读品】作死趣味十足的童年阴影!《黄昏症候群》日式怪谈探索篇讲述(花子)

#游戏 #历史
游戏中的转描 ——《波斯王子》

《波斯王子》(Prince of Persia) 是 1989年 在 Apple II 平台发布的游戏,人物动作使用了转描技术实现真实的效果,并且 1984年 的《空手道》(Karateka)也是游戏人 Jordan Mechner 制作的。

《波斯王子》的转描制作原理:首先拍摄动作素材,然后在电视上显示这段录像,接着使用赛璐璐或者类似的材料进行描绘。[视频1][图2]然后使用 VersaWriter 这个古老的数字绘图板,将赛璐璐上的画面画进电脑里。[图3]

之后的名作《另一个世界》(Another World) 也是受到《波斯王子》的启发,制作了更加精美的画面。[图4]最后 Jordan Mechner 在 2001年 与育碧合作,参与了《波斯王子:时之沙》的制作,然后就没有参与游戏制作了。

#游戏 #原理 #历史
游戏中的转描 —— 序

转描原意是旋转扫描,具体使用的是「旋转镜」(rotoscope) 进行追踪照片描边,虽然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这个机器了,但这个行为的名称仍然保留了下来,就像动画制作里的「摄影」一样。

转描最初主要用在动画上,迪士尼的长篇电影《白雪公主》就使用了大量的转描,《恶之华》《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都是全部使用了转描,「辉夜大小姐」S1E03 的 ED 也使用了接近转描的制作流程。

现在因为 3D 电影、游戏相对更主流,所以转描基本被更具工业化的「动作捕捉」给取代了,目前只有少量的作品仍主要使用转描技术。

#原理 #动画 #游戏
儿歌系列 ——《春天在哪里》与作曲人潘振声

《春天在哪里》的原名是《嘀哩嘀哩》,没错,视频网站 dilidili 名称的来源 就是这首歌,虽然是因为侵权问题而特意找的。

由于未知的原因,《春天在哪里》这个名称取代了《嘀哩嘀哩》,不过现在可能会用括号、引号来同时展示这两个名称。

根据《北方音乐》杂志 2007年 第6期 的采访《孩子们的"一分钱"爷爷——访原宁夏音协主席、作曲家潘振声》来看,《嘀哩嘀哩》创作自一个不平凡的年代,因为已经十年没有创作歌曲了,所以潘振声想到能够再为孩子们创作歌曲,是非常兴奋与激动的,然后把心中的积累的情感都投入到了《嘀哩嘀哩》的曲中。

#歌曲 #历史 #儿歌
摘录.png
160.7 KB
孩子们的“一分钱”爷爷——访原宁夏音协主席、作曲家潘振声.pdf
99 KB
2021 年频道的归档整理
#年度清单

整理了 3 个多小时。
一条条记录看下来,经常被自己发的梗图和自己说的画笑到。

另外就是重新看回这些写的思考、NTGN与游戏设计,真的自己都佩服自己,原来我这么有深度🤣

不多说,这次的归档整理除了方便大家,更多的也是为了方便未来我自己找回以前的一些想法和方向

我的很多想法,肯定有不对的,过段时间后肯定有些会变得很荒谬。
但这不是我们停下思考、发表意见的原因。正是因为思考了、发表出来,吸收大家的意见,才能让这个想法更成熟、更多样化。

发表在这里的想法,并不是写论文,也不是非要他人赞成
。很多时候仅仅只是草略的方向、方案。不完善有错漏视野狭窄是非常正常的——毕竟大部分都是蹲坑想的,我也不是百科全书。

希望大家以后能多多互动。

思考篇

NTGN篇

游戏设计篇

历史考究篇
歌词制作工具 lrc-maker

首先介绍一下 lrc 歌词文件,该文件跟 ass/srtk 字幕文件有明显的差异,因为 lrc 格式通常不会有持续时间,只要时间到了就会跳转到下一行歌词。并且也不会有定义字体,显示位置的标记。lrc 格式源自模拟 卡拉OK 的软件,之后 Winamp 的歌词插件推广了 lrc 格式,然后 Lyrics 以及之后的 ID3v2 标准可以将 lrc 内嵌进歌曲中。

lrc-maker 是基于网页的工具,所以全部能够使用 Chrome/Firefox 的设备都能使用,不过因为需要使用到键盘,所以最好在 PC 上使用,使用教程就在 Github 仓库的维基 里。

从 lrc 相关的软件、使用厂商来看,主要还是非英文地区使用较多,比如 lrc 格式的发明者是郭祥祥;各种中文音乐软件;中文 MP3 播放器;两款开源的 lrc 制作工具;索尼 WALKMAN ® 等等。

#音乐 #工具
儿歌系列 ——《找朋友》寻找作者的故事

1998年1月1日,伊利集团使用儿歌《找朋友》作为元旦广告的一部分,所以尝试寻找原作者,以防止侵权风险,但是查阅了一些资料,都无法找到作者,所以只得在报纸上公开刊登寻作者的广告,并先向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交纳版权费。

1998年1月21日,记者找到了作者林绿,采访得知该歌曲诞生的目的是普及群众性的集体舞,所以标题名为《好朋友集体舞》,并且没有正式发表。林绿认为这首歌之后被推广开来,广为流传。根据油印歌片的复印件,只能认为曲作者是林绿,因为歌词差异过大,所以词作者另有他人。

1998年3月18日,宋扬向报社打来电话,也称自己是词曲作者,并给出了出版物等证据。

1998年5月,报纸找到了更合理的故事,这首歌曲源自 1949年 的匈牙利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钱明说:「开始只有几个去过匈牙利的同志跳,后来大家都跟着学,不一会就都会跳了。」

这可能是因为某种「无意识借用」,即把曾经听过、见过的东西,当作自己想到的,一些 知名的音乐人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历史 #音乐 #原理 #儿歌
游戏操作速度

最早的世界知名速度型玩家,当属 Hudson Soft 的「高橋名人」,他能做到每秒 16 次连发,即使已经在 50 岁后,也能做到每秒 12~13 次。

之后统计操作速度的单位主要是「每分钟操作数」(Actions Per Minute; APM),这项数据主要用在即时战略与格斗游戏,甚至《星际争霸Ⅱ:自由之翼》也内置了 APM 统计功能。不过由于 APM 会统计玩家热身、失误的操作,所以排除掉无用的操作,才是更有效的 APM。

#游戏 #原理
Little Dragon Tales: Chinese Children's Songs

这是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上海复兴方案)乐队的专辑,包含了 12 首儿歌,全部重新调整了曲风,并且由 叶氏加拿大儿童合唱团 进行演唱。该专辑在 豆瓣评分 高达 9.0。

《卖汤圆》《泥娃娃》《恭喜恭喜》等歌曲都非常棒,并且这些儿歌都是较古老,基本都是 20 世纪 30~50 年代的作品,所以承载了许多世代的记忆。

#音乐 #历史 #儿歌 Youtube 试听地址
鼠标左右键的声音

鼠标的左右键可能会有不同的声音,比如雷蛇 DeathAdder Elite 设计了不同的按钮上盖结构,所以使声音有所不同。又或者是微动开关之间有差异,比如 CHERRY DG6 的性能是 1.50N ±0.10N,有一些误差,所以声音可能有差异。

#原理
[Nukige Group] Steam Banned and Removed Games List

这是 Steam 群组 Nukige 创建的数据库,Nukige 的意思是「抜きゲー」,即拔作。该数据库已经收录了超过一千个 Steam APP ID,包括游戏本体以及 DLC。

Nukige Steam 群组的目标是 Nukige Revolution,让审查制度不再像往常那样严格,主要的实现方式是制作更硬核、更出名的色情游戏。

为了了解 Steam 的审查力度变化,Nukige 管理员创建了收录被 Steam 上被封禁的游戏 Google 表格,利用其自动化功能,能相对简单快速的制作出了数据库。我也通过此数据库,发现了《噬梦者第一章》这款游戏,该游戏之所以接近两年没有任何更新,是因为开发者直到 2021年11月 才被释放。

#游戏 #清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