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管理员: @gledos_green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管理员: @gledos_green
请问谁手上有游戏书籍?
包括并不限于『杂志』『攻略本』『设定集』『XX大全』
我们准备打算在 TG 上制作一个『游戏书籍 Hub』,专门存储游戏方面的书籍。
并尽可能在稳定保存的环境下,以供大家未来阅读、怀念、和研究游戏发展史。
但是,我们现在发现许多网上的老杂志链接已经失效,我们已经难以寻回。
若是你手头上有相关的资料,请务必联系我:
@ntcubic
希望大家能帮忙传播、询问下。
过去与传承
之前提到了 法律便签本,这中配色以及装订方式的便签本,成为了一些便签软件的图标(或者深受影响)。其实还有许多现代的软件会使用过去的东西作为图标或者相关设计,比如音乐软件。
Apple Music 现在使用的是音符,前身使用的是 iPod 作为图标,Deezer 使用的是常见的音乐可视化效果,YouTube Music 使用的是唱片(不过现在修改了颜色,有点不像了)。
还有一些常见的传承设计,用软盘做保存图标,用文件夹表示资源管理器,用电话座机听筒代表通话功能,用一个像磁带的符号表示语音留言,用信封来表示电子邮件。但拟物图标可能有个悖论,就是当图标中的物件变得不再常用,学习成本反而就变高了……
🔗参考资料 | #历史
之前提到了 法律便签本,这中配色以及装订方式的便签本,成为了一些便签软件的图标(或者深受影响)。其实还有许多现代的软件会使用过去的东西作为图标或者相关设计,比如音乐软件。
Apple Music 现在使用的是音符,前身使用的是 iPod 作为图标,Deezer 使用的是常见的音乐可视化效果,YouTube Music 使用的是唱片(不过现在修改了颜色,有点不像了)。
还有一些常见的传承设计,用软盘做保存图标,用文件夹表示资源管理器,用电话座机听筒代表通话功能,用一个像磁带的符号表示语音留言,用信封来表示电子邮件。但拟物图标可能有个悖论,就是当图标中的物件变得不再常用,学习成本反而就变高了……
🔗参考资料 | #历史
这是 YouTube 上面的多人合作运营的音乐频道,专门上传「高质量游戏原声」音乐,实则是标题作品风格的另一首歌,或者混搭 (mashup) 音乐,而音乐通常是梗区或者其他有趣的歌曲。
这种风格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混搭音乐的作者,比如 JerryStuff (Ro) 创作的《The Pierrot of Chaos and the Revolving World - Touhou 15 ~ Legacy of Lunatic Kingdom》就直接使用的是《东方绀珠传》的封面,这首克劳恩皮丝,以及《Deltarune》中的 Jevil 主题曲混合的版本也非常酷。
相关微型博客:游戏作品中的疯狂小丑们 | #音乐
《偶像梦幻祭》的玩家公开信
2020年4月11日,日服更新了第四章,但玩家发现里面的台词提到了共产主义退场,所以使一些玩家愤怒,随后官方移除了共产主义这个词语。
但没有明确的交代,所以就有玩家制作了公开信,要求游戏的母公司 —— 乐元素,给玩家一个明确的交代。
这封公开信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事件本身,然后是愤怒的原因,接着是诉求,最后是反驳一些替《偶像梦幻祭》解释的言论以及抽奖环节。诉求具体是要求剧情主笔「日日日」道歉,然后日本乐元素检讨自己的审核问题,最后是北京乐元素检讨自己。抽奖环节是为了让话题传播开,所以只要转发就能参与抽奖,总现金达到了 3500 人民币以上,还有许多实物奖励。
全部的九页长图可以进入 ggame 的 偶像梦幻祭条目 查看,也可以进入 Telegram 补充频道 查看,花了些时间才从 Archive Today 打捞上来,即使如此还是缺了第八页的下版部分,略遗憾。
额外内容:一年之后,又出现了一封公开信,不过做工就没有这个精细了。
#ggame #游戏
2020年4月11日,日服更新了第四章,但玩家发现里面的台词提到了共产主义退场,所以使一些玩家愤怒,随后官方移除了共产主义这个词语。
但没有明确的交代,所以就有玩家制作了公开信,要求游戏的母公司 —— 乐元素,给玩家一个明确的交代。
这封公开信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事件本身,然后是愤怒的原因,接着是诉求,最后是反驳一些替《偶像梦幻祭》解释的言论以及抽奖环节。诉求具体是要求剧情主笔「日日日」道歉,然后日本乐元素检讨自己的审核问题,最后是北京乐元素检讨自己。抽奖环节是为了让话题传播开,所以只要转发就能参与抽奖,总现金达到了 3500 人民币以上,还有许多实物奖励。
全部的九页长图可以进入 ggame 的 偶像梦幻祭条目 查看,也可以进入 Telegram 补充频道 查看,花了些时间才从 Archive Today 打捞上来,即使如此还是缺了第八页的下版部分,略遗憾。
额外内容:一年之后,又出现了一封公开信,不过做工就没有这个精细了。
#ggame #游戏
因为经常误操作,按下 Insert 键,然后键入文字时就会将文字之后的内容消除,所以需要停用 Insert 键,随后找到了 sharpkeys 这个开源的工具,它能够将键盘进行映射,我将 Insert 键映射到了空键,所以就不会导致问题了,我也不会使用含有 Insert 键的组合键,所以应该没有副作用。
sharpkeys 的原理是修改注册表,所以理论上不会增加延迟,不过只支持一键对一键的映射,并且完成设置后,需要重启电脑才能生效。
GitHub 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randyrants/sharpkeys
#工具
《Why Explore Space?》是 Ernst Stuhlinger 博士给 Mary Jucunda 写的回信,在 1970 年左右被 NASA 发表。但大部分地方只能找到 2012 年,由 Letters of Note 发布的版本,原始版本似乎就消失了一样,就连英文维基百科引用的资料,也是 LoN 的版本。
LoN 是在线的信件博物馆,收集了许多信件,并公开在网络上,不过没给出原始来源(比如信件的图片),所以我又找了找,终于找到了应该是 1970 年的出版物,不过当时版本的配图与现在版本的不一样,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之后就如前文所说,2012 年 LoN 再次出版了此故事,然后「译言网」的用户 kelejiabing 迅速制作了中文翻译版,随后各大平台也有转发,就让这个故事在中文地区变得流行了起来。
可惜这个故事中,显微镜的发明过程,与主流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异,或许这就是 NASA 不再将此故事作为航天宣传的原因吧。(比如成为了某种黑历史)
🔗 出版物 PDF | #考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