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如要评论,需先加入 @gledos_science_rebirth 群组,直接在评论里点击加入,是看不到验证码的。
管理员: @gledos_green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如要评论,需先加入 @gledos_science_rebirth 群组,直接在评论里点击加入,是看不到验证码的。
管理员: @gledos_green
人定胜天,吗?
「人定胜天」曾经是许多社会动员、社会运动的底层逻辑,比如 农业学大寨、除四害 以及 修建标准很低的大坝 等。当时的除四害计划,原本打算在 10 年或更短的时间里,消灭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
不过除四害的主要成效,还是几乎灭绝了麻雀,然后导致害虫增多吧。好在「人定胜天」还是有不少积极的成果,包括使用法制来规范最低限度的道德,使用科技来补足肉体的缺陷等。但对于人类自身的基本喜恶,真的能靠自由意志来压吗?
虽然人们的审美各有差异,会随着时代而变化,但各年代最知名的明星,大体上符合多数人的审美。既然有美的标准,那么也会有丑的判断。容貌焦虑困扰了许多人,所以护肤、化装以及医美的市场十分庞大。
对于可能是 演化心理学,所带来的 外貌吸引力,靠主观意志来压制本性,还是太难了。1967 年,曾有人挑战过苗条审美,电台主持人 Steve Post 在中央公园举办了接受肥胖运动,算是肥胖者的骄傲活动。(body positivity)
不过效果很微妙,也许能减轻肥胖者的身体焦虑心态,从而减轻焦虑和抑郁。但针对肥胖者的歧视,还是存在许多。并且,该理论也让部分危害健康的肥胖者,缺乏改善体重的动力。
即便大多数人都认可,不能嘲笑别人的身体特征,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是正确的。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也许新左派觉得老左派的方法不对,自己上就能解决 跨性别 群体受歧视的问题,实现正确了。可惜现在看来,这可能又会是一次重蹈覆辙。
附言:审美受本性,大约是受基因控制。跨性别群体同样是因为基因,而表现出不同于大众的特质。所以让大众接受跨性别的难度,也许就像让跨性别群体接受 扭转治疗 一样困难。所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许只有实施大规模的基因疗法,修改外貌吸引力等底层本性了吧。
#杂谈 #性别议题
   「人定胜天」曾经是许多社会动员、社会运动的底层逻辑,比如 农业学大寨、除四害 以及 修建标准很低的大坝 等。当时的除四害计划,原本打算在 10 年或更短的时间里,消灭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
不过除四害的主要成效,还是几乎灭绝了麻雀,然后导致害虫增多吧。好在「人定胜天」还是有不少积极的成果,包括使用法制来规范最低限度的道德,使用科技来补足肉体的缺陷等。但对于人类自身的基本喜恶,真的能靠自由意志来压吗?
虽然人们的审美各有差异,会随着时代而变化,但各年代最知名的明星,大体上符合多数人的审美。既然有美的标准,那么也会有丑的判断。容貌焦虑困扰了许多人,所以护肤、化装以及医美的市场十分庞大。
对于可能是 演化心理学,所带来的 外貌吸引力,靠主观意志来压制本性,还是太难了。1967 年,曾有人挑战过苗条审美,电台主持人 Steve Post 在中央公园举办了接受肥胖运动,算是肥胖者的骄傲活动。(body positivity)
不过效果很微妙,也许能减轻肥胖者的身体焦虑心态,从而减轻焦虑和抑郁。但针对肥胖者的歧视,还是存在许多。并且,该理论也让部分危害健康的肥胖者,缺乏改善体重的动力。
即便大多数人都认可,不能嘲笑别人的身体特征,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是正确的。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也许新左派觉得老左派的方法不对,自己上就能解决 跨性别 群体受歧视的问题,实现正确了。可惜现在看来,这可能又会是一次重蹈覆辙。
附言:审美受本性,大约是受基因控制。跨性别群体同样是因为基因,而表现出不同于大众的特质。所以让大众接受跨性别的难度,也许就像让跨性别群体接受 扭转治疗 一样困难。
#杂谈 #性别议题
非典型自慰方式与性别认同
注意,本文含有大量 NSFW 内容。
中国、土耳其 的两篇研究早泄的报告指出,近期使用阴茎进行非典型自慰方式的受试者,其早泄、勃起功能障碍的概率更高。而受试者们,近期一个月使用非典型自慰方式的流行率,在 10 % 左右。
这里的非典型自慰方式,包括挤压、压迫床板、夹腿、间接摩擦等。而在 MtF 社区里,中文、英文 社区都对非典型自慰方式有热烈的讨论。根据评论来看,使用非典型自慰(含曾经)的 MtF 占比非常大。
虽然有社交网络存在容易放大某一群体的可能,但关于 MtF 更倾向于使用非典型自慰方式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一些支持它的证据。比如因 性别焦虑 而对生殖器焦虑,不愿轻易触碰性器官,所以使用非典型自慰方式。(少数 MtF 选择戴贞操锁,以此缓解生殖器焦虑)
MtF 倾向非男性化的自慰方式,而与 MtF 相反的 FtM 群体,倾向男性化的自慰方式。在 reddit 的 FtM 板块里,有 FtM 讨论了自慰方式:像刻板印象的顺男一样,自慰时观看色情电影;将假阴茎或震动棒反拿,然后像撸阴茎一样自慰等。
最后是非二元性别,MtX 与 FtX,但因为群体少导致讨论也少,所以看不出显著的自慰方式趋势。不过确实也存在困扰,reddit 上有两位非二元性别表示,在自慰时会感到矛盾、奇怪。
对多数人都能轻易做到的自慰,却在跨性别群体中有较大的阻碍,真不容易,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合适的自慰方法。
#性别议题
   注意,本文含有大量 NSFW 内容。
中国、土耳其 的两篇研究早泄的报告指出,近期使用阴茎进行非典型自慰方式的受试者,其早泄、勃起功能障碍的概率更高。而受试者们,近期一个月使用非典型自慰方式的流行率,在 10 % 左右。
这里的非典型自慰方式,包括挤压、压迫床板、夹腿、间接摩擦等。而在 MtF 社区里,中文、英文 社区都对非典型自慰方式有热烈的讨论。根据评论来看,使用非典型自慰(含曾经)的 MtF 占比非常大。
虽然有社交网络存在容易放大某一群体的可能,但关于 MtF 更倾向于使用非典型自慰方式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一些支持它的证据。比如因 性别焦虑 而对生殖器焦虑,不愿轻易触碰性器官,所以使用非典型自慰方式。(少数 MtF 选择戴贞操锁,以此缓解生殖器焦虑)
MtF 倾向非男性化的自慰方式,而与 MtF 相反的 FtM 群体,倾向男性化的自慰方式。在 reddit 的 FtM 板块里,有 FtM 讨论了自慰方式:像刻板印象的顺男一样,自慰时观看色情电影;将假阴茎或震动棒反拿,然后像撸阴茎一样自慰等。
最后是非二元性别,MtX 与 FtX,但因为群体少导致讨论也少,所以看不出显著的自慰方式趋势。不过确实也存在困扰,reddit 上有两位非二元性别表示,在自慰时会感到矛盾、奇怪。
对多数人都能轻易做到的自慰,却在跨性别群体中有较大的阻碍,真不容易,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合适的自慰方法。
#性别议题
性抑制
最近流行的「性压抑指数计算器」开源测试,其中一个实例已有超过 6.6 万 人得到测试结果。不过网站翻译存在问题,因为这个调查问卷使用的 SIS/SES 量表,含义是 Sexual Inhibition Scales、Sexual Excitation Scales(性抑制量表、性兴奋量表)。
这与中文社区里常提到的性压抑(sexual repression)完全不同,性压抑是未能表达的饥渴,而性抑制大致约等于性冷淡,无论这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因此,感觉自己更性压抑的人,也许会得低分(较少压抑),而相较性冷淡的受试者,分数反而会很高(较多压抑),让人感到迷惑。
作者其实在 网页 里提到,该测试的原理:「性压抑是指个体对性冲动、性欲望和性行为的系统性抑制,通常源于心理、社会文化和道德因素的综合影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性抑制是正常的,但过度压抑可能影响心理健康。」也能看出网站中的性压抑,与网络社区的性压抑含义不同。
虽然词语用错了,但测试者只要仔细阅读网站内容,应该也能发现问题,所以作者应该不是故意蹭热度吧。只是该网站目前未被百度等境内搜索引擎收录,导致有人贩卖链接,赚取了超过 4000 元……这就是 GFW 的力量么……
利益相关:gledos 在测试后发现性压抑指数达到 81,处于很高水平,感觉可能有什么弄错了,于是研究了一下该测试背后量表的具体含义。
链接:谷粒的「性压抑指数计算器」实例 | lamos22 的 开源仓库。
#症状 #符合 #性别议题
   最近流行的「性压抑指数计算器」开源测试,其中一个实例已有超过 6.6 万 人得到测试结果。不过网站翻译存在问题,因为这个调查问卷使用的 SIS/SES 量表,含义是 Sexual Inhibition Scales、Sexual Excitation Scales(性抑制量表、性兴奋量表)。
这与中文社区里常提到的性压抑(sexual repression)完全不同,性压抑是未能表达的饥渴,而性抑制大致约等于性冷淡,无论这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因此,感觉自己更性压抑的人,也许会得低分(较少压抑),而相较性冷淡的受试者,分数反而会很高(较多压抑),让人感到迷惑。
作者其实在 网页 里提到,该测试的原理:「性压抑是指个体对性冲动、性欲望和性行为的系统性抑制,通常源于心理、社会文化和道德因素的综合影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性抑制是正常的,但过度压抑可能影响心理健康。」也能看出网站中的性压抑,与网络社区的性压抑含义不同。
虽然词语用错了,但测试者只要仔细阅读网站内容,应该也能发现问题,所以作者应该不是故意蹭热度吧。只是该网站目前未被百度等境内搜索引擎收录,导致有人贩卖链接,赚取了超过 4000 元……这就是 GFW 的力量么……
利益相关:gledos 在测试后发现性压抑指数达到 81,处于很高水平,感觉可能有什么弄错了,于是研究了一下该测试背后量表的具体含义。
链接:谷粒的「性压抑指数计算器」实例 | lamos22 的 开源仓库。
#症状 #符合 #性别议题
她改变了厨房:厨房工作台面的高度标准化
过去,厨房工作台面高度没有明确标准,瑞典、美国 等地的一些台面很低。在厨房制作饭菜,需要经常弯腰、驼背。原因可能是会人体工程学的人,对厨房不感兴趣……直到 Christine Frederick 对厨房工作台面进行标准化。
Christine 对泰勒主义(科学管理)很感兴趣,泰勒在制造业通过研究工作流程等手段,来提升效率,其中最知名的手段是流水线分工,有不少争议。但泰勒通过统计各项工序的时间等实验,研究提高效率的方法,是不错的方法。
Christine 也对厨房效率很感兴趣,因此她在家中开设了基于泰勒主义的 Applecroft 家庭实验站,研究增加厨房效率的方法。除了研究各种家用电器与食品的高效使用方法,Christine 也设计出了极具统治力的样板厨房。
过去的家庭厨房由各种零散的部分组成,或者该称为模块化。而 Christine 将一切化为整体,所有东西都是嵌入式的,燃气灶、碗柜、水槽等厨房用品都在一个平面上。这样风格统一,高度也符合人体工程学(当时为 31 英寸,之后增加到 36 英寸)。这样的设计,成为了未来厨房的基础方案。
附言:也许是因为男性也开始走进厨房,以及平均身高的提升,所以日本在原本流行的 80 cm 标准厨房工作台面高度外,增加了 85 与 90 cm 共三档高度。
附言 2:水槽与燃气炉一样高,用起来其实也有点难受,因为通常需要弯腰。有种设计方案,让水槽高过燃气炉 5 cm 来避免弯腰,这应该是个好主意。
#考据 #性别议题
   过去,厨房工作台面高度没有明确标准,瑞典、美国 等地的一些台面很低。在厨房制作饭菜,需要经常弯腰、驼背。原因可能是会人体工程学的人,对厨房不感兴趣……直到 Christine Frederick 对厨房工作台面进行标准化。
Christine 对泰勒主义(科学管理)很感兴趣,泰勒在制造业通过研究工作流程等手段,来提升效率,其中最知名的手段是流水线分工,有不少争议。但泰勒通过统计各项工序的时间等实验,研究提高效率的方法,是不错的方法。
Christine 也对厨房效率很感兴趣,因此她在家中开设了基于泰勒主义的 Applecroft 家庭实验站,研究增加厨房效率的方法。除了研究各种家用电器与食品的高效使用方法,Christine 也设计出了极具统治力的样板厨房。
过去的家庭厨房由各种零散的部分组成,或者该称为模块化。而 Christine 将一切化为整体,所有东西都是嵌入式的,燃气灶、碗柜、水槽等厨房用品都在一个平面上。这样风格统一,高度也符合人体工程学(当时为 31 英寸,之后增加到 36 英寸)。这样的设计,成为了未来厨房的基础方案。
附言:也许是因为男性也开始走进厨房,以及平均身高的提升,所以日本在原本流行的 80 cm 标准厨房工作台面高度外,增加了 85 与 90 cm 共三档高度。
附言 2:水槽与燃气炉一样高,用起来其实也有点难受,因为通常需要弯腰。有种设计方案,让水槽高过燃气炉 5 cm 来避免弯腰,这应该是个好主意。
#考据 #性别议题
竟有如此的歧视
摩托车 UP 主「百万骑行装备」,在抖音粉丝达到 30 万时,开启了女装活动。之后决定女装骑摩托车,结果 遭遇了赤裸裸的歧视。
UP 主曾听妻子说过,自己骑摩托车时经常被别车、故意不打转向灯、恶意变道,甚至连路人都会伸手吓人……但 UP 主当时觉得可能是别人真的没注意,导致的疏忽。结果自己女装骑行的半天里,便遇上了三次恶意驾驶行为,这绝非偶然。
对于此等歧视,UP 主提出了女骑手须准备好行车记录仪或运动相机,遇到恶意的汽车直接报警,也提到了穿衣自由。不过在下一期视频,介绍了一位女骑手的评论「平时把身体裹得严实,长发也藏到头盔里,骑行起来就安全了许多」,让 UP 主感觉十分悲哀。
之前一些营销号,炒作过女骑手因为自己技术不好,于是把自己送走的情况。UP 主觉得也许有人技术确实不行,但是否存在恶意别车等行为,增加了事故率?毕竟自己只是稍微女装骑行了一下,就遭遇了多起恶意行为。
这种事情,在虚构故事里并不少见,比如幻想中世纪背景的《辰星降临之国的妮娜》,女主曾在贫民窟靠男装保护自己。只是现在的社会中还有如此明显的歧视,实在是令人遗憾,以至于有些怒不可遏。对立从来不是口头挑起的,它就存在于那里,发现/指出问题,然后尝试改进,才是好对策。
附言:有人在《那些粉色小车所承受的恶意》视频下,介绍了同事遇到情况:媳妇的车总剐蹭,以为是技术问题。有次汽车坏了,于是借媳妇的粉蓝渐变哆啦A梦痛车,结果被人恶意剐蹭,对面还很嚣张……
#社会 #性别议题
   摩托车 UP 主「百万骑行装备」,在抖音粉丝达到 30 万时,开启了女装活动。之后决定女装骑摩托车,结果 遭遇了赤裸裸的歧视。
UP 主曾听妻子说过,自己骑摩托车时经常被别车、故意不打转向灯、恶意变道,甚至连路人都会伸手吓人……但 UP 主当时觉得可能是别人真的没注意,导致的疏忽。结果自己女装骑行的半天里,便遇上了三次恶意驾驶行为,这绝非偶然。
对于此等歧视,UP 主提出了女骑手须准备好行车记录仪或运动相机,遇到恶意的汽车直接报警,也提到了穿衣自由。不过在下一期视频,介绍了一位女骑手的评论「平时把身体裹得严实,长发也藏到头盔里,骑行起来就安全了许多」,让 UP 主感觉十分悲哀。
之前一些营销号,炒作过女骑手因为自己技术不好,于是把自己送走的情况。UP 主觉得也许有人技术确实不行,但是否存在恶意别车等行为,增加了事故率?毕竟自己只是稍微女装骑行了一下,就遭遇了多起恶意行为。
这种事情,在虚构故事里并不少见,比如幻想中世纪背景的《辰星降临之国的妮娜》,女主曾在贫民窟靠男装保护自己。只是现在的社会中还有如此明显的歧视,实在是令人遗憾,以至于有些怒不可遏。对立从来不是口头挑起的,它就存在于那里,发现/指出问题,然后尝试改进,才是好对策。
附言:有人在《那些粉色小车所承受的恶意》视频下,介绍了同事遇到情况:媳妇的车总剐蹭,以为是技术问题。有次汽车坏了,于是借媳妇的粉蓝渐变哆啦A梦痛车,结果被人恶意剐蹭,对面还很嚣张……
#社会 #性别议题
《孤独摇滚!》编剧吉田恵里香的争议
2025年8月16日,《孤独摇滚!》编剧吉田 恵里香在 ANIME FANTASISTA JAPAN 2025 上,讲述了动画和表达的危害性。其中提到自己消除了《孤独摇滚!》的噪音(ノイズ)。比如后藤一里在 EP.2 开头泡澡时,原作是全裸的,而动画版被吉田恵里香修改为了身穿死库水(学校泳装)。
以及「女孩们互相评论彼此的胸部大小」的场景,演奏乐器时胸部的起伏(不确定是否是指《孤独摇滚!》漫画的内容,还是单纯举例)。吉田给出的理由是:除非(性描写)是作品的卖点,否则只是噪音。以及没有性描写,是给自己孩子看的重要标准。(吉田孩子目前 5 岁左右)
最后是流媒体不像需要购买的小说,观看门槛太低,所以需要考虑儿童观众。但自己并非不会去做 R18 作品,只是需要有足够好的年龄验证系统等机制,确保未成年人不会看到。自己还担心激进分子有所行动(比如宫崎勤),导致二次元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
由于吉田恵里香的说法,似乎将原作者的创作的内容比作噪音,所以 一些观众 觉得吉田不尊重作者。不过这个问题,因为有个意外的场外因素,所以让此事变得更复杂。
哔哩哔哩的正版《孤独摇滚!》动画,有 7 处删减,4 处字幕和谐以及 1 处画面和谐(来自 番剧删减表)。看来编剧吉田,还算不上极端。所以,对于接受或默许了哔哩哔哩删减《孤独摇滚!》动画的观众,也许没必要将矛头对准吉田吧,毕竟哔哩哔哩还将泡澡时的死库水镜头给删减了……
吉田在动画放送的两年后,才透露自己对作品的调整,确实有些晚,还有些邀功的意味(因为子标题为〈《孤独摇滚!》在争夺霸权动画的过程中剔除了噪音〉)。但吉田至少透露了《孤独摇滚!》动画修改的细节,也就承担了责任,并传达了自己的想法,有沟通还是很不错的。
只是说法有点过火了,如果能以更平和的方式来交流,或许就不会引发如此的争议了。最后是一个小问题,吉田在 ANIME FANTASISTA JAPAN 2025 的演讲并没有公开全文,只有 KAI-YOU 网站 上的摘要。所以以此来解读吉田的想法,还是太片面了。
#动画 #性别议题
   2025年8月16日,《孤独摇滚!》编剧吉田 恵里香在 ANIME FANTASISTA JAPAN 2025 上,讲述了动画和表达的危害性。其中提到自己消除了《孤独摇滚!》的噪音(ノイズ)。比如后藤一里在 EP.2 开头泡澡时,原作是全裸的,而动画版被吉田恵里香修改为了身穿死库水(学校泳装)。
以及「女孩们互相评论彼此的胸部大小」的场景,演奏乐器时胸部的起伏(不确定是否是指《孤独摇滚!》漫画的内容,还是单纯举例)。吉田给出的理由是:除非(性描写)是作品的卖点,否则只是噪音。以及没有性描写,是给自己孩子看的重要标准。(吉田孩子目前 5 岁左右)
最后是流媒体不像需要购买的小说,观看门槛太低,所以需要考虑儿童观众。但自己并非不会去做 R18 作品,只是需要有足够好的年龄验证系统等机制,确保未成年人不会看到。自己还担心激进分子有所行动(比如宫崎勤),导致二次元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
由于吉田恵里香的说法,似乎将原作者的创作的内容比作噪音,所以 一些观众 觉得吉田不尊重作者。不过这个问题,因为有个意外的场外因素,所以让此事变得更复杂。
哔哩哔哩的正版《孤独摇滚!》动画,有 7 处删减,4 处字幕和谐以及 1 处画面和谐(来自 番剧删减表)。看来编剧吉田,还算不上极端。所以,对于接受或默许了哔哩哔哩删减《孤独摇滚!》动画的观众,也许没必要将矛头对准吉田吧,毕竟哔哩哔哩还将泡澡时的死库水镜头给删减了……
吉田在动画放送的两年后,才透露自己对作品的调整,确实有些晚,还有些邀功的意味(因为子标题为〈《孤独摇滚!》在争夺霸权动画的过程中剔除了噪音〉)。但吉田至少透露了《孤独摇滚!》动画修改的细节,也就承担了责任,并传达了自己的想法,有沟通还是很不错的。
只是说法有点过火了,如果能以更平和的方式来交流,或许就不会引发如此的争议了。最后是一个小问题,吉田在 ANIME FANTASISTA JAPAN 2025 的演讲并没有公开全文,只有 KAI-YOU 网站 上的摘要。所以以此来解读吉田的想法,还是太片面了。
#动画 #性别议题
Collective Shout
最近 NGO 团体 Collective Shout 使部分 Steam、
而此事件起源自 CS 要求 No Mercy 下架,因为 CS 认为该游戏将强奸和乱伦色情描写作为娱乐,助长了物化女性、性暴力的意识。而 Steam 并没有可靠的年龄认证,来确保未成年人不会接触到。因此先向 Steam 发电子邮件,但 Steam 忽略了这些邮件。在事件的两个月后,CS 才开始向支付处理商发送电子邮件施压。
这么看来,CS 的行为还是有些礼貌的吧,不过 No Mercy 已经在事发不久,便下架了游戏。只是 Steam 对此事的沉默,似乎激怒了 CS,于是 CS 的支持者开始要求 Gabe Newell 删除所有强奸/乱伦的游戏。
CS 的想法当然很荒谬,因为年龄限制永远无法完美实现(哪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 CS 永远有理由要求下架未成年不宜的内容。而关于犯罪题材的作品是否会导致犯罪这个问题,仅仅是 CS 的价值判断而已。哪怕是封禁一切犯罪题材的电影、小说和游戏,应该也不会对犯罪率带来正面的影响。
所以 CS 的所作所为,仅仅是自我满足而已。本来小众的 No Mercy 游戏也因为 CS 的吵闹,而变得知名起来,各个盗版网站上都有相关资源下载。而当合法的,没有任何人受到伤害的虚构作品都消失后,对这类题材感兴趣的人,是否会去暗网?用着 CS 没法写邮件监管的加密货币,「支持」有人受到伤害的真实犯罪内容……
附言:CS 官网 首页的第一个社论是「禁止在 X 上发布色情内容」,下面的横幅介绍了自己的成果,包括拆除厌恶物化女性的广告板,下架性感儿童服装(热裤、微镂空上衣、含有胸垫的服装)、下架性暴力游戏等。创始人 Melinda Tankard Reist 是位反堕胎女权主义者、反色情活动家。
#考据 #性别议题
   最近 NGO 团体 Collective Shout 使部分 Steam、
itch.io 游戏被下架的事情,有较激烈的讨论。不过视角主要都在游戏开发者等受害者上,还是需要看看 CS 自己对此的说法。而此事件起源自 CS 要求 No Mercy 下架,因为 CS 认为该游戏将强奸和乱伦色情描写作为娱乐,助长了物化女性、性暴力的意识。而 Steam 并没有可靠的年龄认证,来确保未成年人不会接触到。因此先向 Steam 发电子邮件,但 Steam 忽略了这些邮件。在事件的两个月后,CS 才开始向支付处理商发送电子邮件施压。
这么看来,CS 的行为还是有些礼貌的吧,不过 No Mercy 已经在事发不久,便下架了游戏。只是 Steam 对此事的沉默,似乎激怒了 CS,于是 CS 的支持者开始要求 Gabe Newell 删除所有强奸/乱伦的游戏。
CS 的想法当然很荒谬,因为年龄限制永远无法完美实现(哪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 CS 永远有理由要求下架未成年不宜的内容。而关于犯罪题材的作品是否会导致犯罪这个问题,仅仅是 CS 的价值判断而已。哪怕是封禁一切犯罪题材的电影、小说和游戏,应该也不会对犯罪率带来正面的影响。
所以 CS 的所作所为,仅仅是自我满足而已。本来小众的 No Mercy 游戏也因为 CS 的吵闹,而变得知名起来,各个盗版网站上都有相关资源下载。而当合法的,没有任何人受到伤害的虚构作品都消失后,对这类题材感兴趣的人,是否会去暗网?用着 CS 没法写邮件监管的加密货币,「支持」有人受到伤害的真实犯罪内容……
附言:CS 官网 首页的第一个社论是「禁止在 X 上发布色情内容」,下面的横幅介绍了自己的成果,包括拆除厌恶物化女性的广告板,下架性感儿童服装(热裤、微镂空上衣、含有胸垫的服装)、下架性暴力游戏等。创始人 Melinda Tankard Reist 是位反堕胎女权主义者、反色情活动家。
#考据 #性别议题
为什么性教育?
2020年5月3日,哔哩哔哩发布了《后浪》宣传片,其中有句对年轻人说的「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这种概念大概与满足成人年龄后,拥有完整的法律权利或义务有关。
达到成人年龄后,其监护人的监护权会消失。原本需要与监护人商讨的重大决定,可以独自决定,同时拥有婚姻权。(新加坡人可能有点难过,因为成人年龄是 21 岁……)
但这种满足成人年龄,然后解锁各项权利的粗狂设计,相当不完美。为什么需要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比如 分娩教育课,能帮助正在怀孕的母亲学习相关知识,但通常只有孕妇或备孕者才参加。
让性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实主要与艾滋病、意外怀孕有关。英国在一些学校发放避孕用品,欧洲性教育标准 里,表示要减少艾滋病、意外怀孕。如果没有较大的艾滋病、意外怀孕风险,宗教等一些保守力量,应该会让性教育延后吧。
因为风险,而让异性恋的性教育进入了基础教育,那么同性恋是否也能获得同样的「豁免」呢?毕竟缺乏相关的性教育,也许会让同性恋群体身患性病的比例增加。悲观的看,这种风险只会让同性恋群体被污名化、边缘化,让性少数群体的处境更难……
#思考 #性别议题
   2020年5月3日,哔哩哔哩发布了《后浪》宣传片,其中有句对年轻人说的「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这种概念大概与满足成人年龄后,拥有完整的法律权利或义务有关。
达到成人年龄后,其监护人的监护权会消失。原本需要与监护人商讨的重大决定,可以独自决定,同时拥有婚姻权。(新加坡人可能有点难过,因为成人年龄是 21 岁……)
但这种满足成人年龄,然后解锁各项权利的粗狂设计,相当不完美。为什么需要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比如 分娩教育课,能帮助正在怀孕的母亲学习相关知识,但通常只有孕妇或备孕者才参加。
让性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实主要与艾滋病、意外怀孕有关。英国在一些学校发放避孕用品,欧洲性教育标准 里,表示要减少艾滋病、意外怀孕。如果没有较大的艾滋病、意外怀孕风险,宗教等一些保守力量,应该会让性教育延后吧。
因为风险,而让异性恋的性教育进入了基础教育,那么同性恋是否也能获得同样的「豁免」呢?毕竟缺乏相关的性教育,也许会让同性恋群体身患性病的比例增加。悲观的看,这种风险只会让同性恋群体被污名化、边缘化,让性少数群体的处境更难……
#思考 #性别议题
感觉处理敏感度 (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下面的文字均来自叶彤、何资桥和陈超男的论文《中国大学生感觉处理敏感度现状:性别与文化差异》,论文的分发协议为 CC BY 4.0。
感觉处理敏感度是 Aron 等人在 1997 年提出的一种人格或气质特点,具有高感觉处理敏感度的个体被称为高敏感者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
高敏感者对内部和外部刺激都非常敏感,包括环境敏感、社交敏感、情绪敏感和生理敏感等。这种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既有利也有弊。高敏感者更容易察觉环境中的细节;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受到环境的“侵犯”——在高刺激的环境中容易感到心烦意乱和疲惫不堪。她使用 DOES 来描述高敏感者,D (Depth of Processing) 指更深入地处理信息,O (Over-stimulation) 指容易受到过度刺激的影响,E (Emotional Reactivity) 指更强烈的情绪反应,S (Sensing of Subtle) 指更易感知事物的细节。因此,如何利用高敏感的长处和规避高敏感的短板是高敏感群体的终生课题。
---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美大学生感觉处理敏感度差异显著。相较美国大学生,中国大学生感觉处理敏感度普遍偏高,尤其在“细节处理”的维度。这可能源于东西方文化对于“敏感”的接纳度的差异。研究表明,文化背景对儿童的气质类型的发展会产生影响。在西方社会,“敏感”可能被贴上“内向”、“害羞”、“拘束”等消极色彩的标签;但在东方社会,同样“敏感”的应对方式,则可能有不同评价。比如,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害羞的特质更有利于团队合作,害羞的个体也被认为有更高的领导能力。
除此之外,感觉处理敏感度也存在男女性别差异。中国女大学生普遍比中国男大学生感觉处理敏感度更高;但在德国社区样本中,德国女性的感觉处理敏感度是低于德国男性的。这同样可能源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对男女性别的期待与要求不同。研究表明,个体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压力,会倾向于做出符合社会环境的判断和行为。比如,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女生通常认为温顺、文静、腼腆、胆小、敏感等;而男生则被认为大胆、开朗、鲁莽、草率等。这种对“敏感”的不同态度同样会影响个体性格的发展
#症状 #未知 #论文 #性别议题
   下面的文字均来自叶彤、何资桥和陈超男的论文《中国大学生感觉处理敏感度现状:性别与文化差异》,论文的分发协议为 CC BY 4.0。
感觉处理敏感度是 Aron 等人在 1997 年提出的一种人格或气质特点,具有高感觉处理敏感度的个体被称为高敏感者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
高敏感者对内部和外部刺激都非常敏感,包括环境敏感、社交敏感、情绪敏感和生理敏感等。这种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既有利也有弊。高敏感者更容易察觉环境中的细节;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受到环境的“侵犯”——在高刺激的环境中容易感到心烦意乱和疲惫不堪。她使用 DOES 来描述高敏感者,D (Depth of Processing) 指更深入地处理信息,O (Over-stimulation) 指容易受到过度刺激的影响,E (Emotional Reactivity) 指更强烈的情绪反应,S (Sensing of Subtle) 指更易感知事物的细节。因此,如何利用高敏感的长处和规避高敏感的短板是高敏感群体的终生课题。
---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美大学生感觉处理敏感度差异显著。相较美国大学生,中国大学生感觉处理敏感度普遍偏高,尤其在“细节处理”的维度。这可能源于东西方文化对于“敏感”的接纳度的差异。研究表明,文化背景对儿童的气质类型的发展会产生影响。在西方社会,“敏感”可能被贴上“内向”、“害羞”、“拘束”等消极色彩的标签;但在东方社会,同样“敏感”的应对方式,则可能有不同评价。比如,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害羞的特质更有利于团队合作,害羞的个体也被认为有更高的领导能力。
除此之外,感觉处理敏感度也存在男女性别差异。中国女大学生普遍比中国男大学生感觉处理敏感度更高;但在德国社区样本中,德国女性的感觉处理敏感度是低于德国男性的。这同样可能源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对男女性别的期待与要求不同。研究表明,个体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压力,会倾向于做出符合社会环境的判断和行为。比如,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女生通常认为温顺、文静、腼腆、胆小、敏感等;而男生则被认为大胆、开朗、鲁莽、草率等。这种对“敏感”的不同态度同样会影响个体性格的发展
#症状 #未知 #论文 #性别议题
ggame 计划已运行了超过两年,累计了许多资料,不过没有搜索功能,所以在两个月前增加了按时间排序的功能,方便找到新创建或最近更新的条目,而条目之间的连接关系,但这缺少明显的视觉效果,所以新增了一个 theme 板块。
theme 板块用来将某一主题的条目联系起来,第一个 theme 板块页面就选择 LGBT 主题了,因为较完整的相关「研究」较少,很多资料简单的举例一二,但是可能不足以将此事定义为某种大规模审查。
现在这个 LGBT 主题收录了许多对 LGBT 内容的审查,算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吧。
🔗 #ggame 条目 #性别议题
性别议题 其三「妇女一词的含义」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里面提到了不满十四周岁,即为幼女,然后其余情况使用的是妇女一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里有这么一段话「禁止录用未满十六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其余的「女性」一词仅出现在〈第三章 文化教育权益〉中。
好吧,不做谜语人了,这个议题源于在知乎看到有人说妇女是指 14 岁以上的女性,所以「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具有包容性的,并非必须是劳动中的成年已婚女性。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目前官方的中文翻译为「三八」国际妇女节或国际劳动妇女节,该节日的日本名称是「国際女性デー」,不过日本曾经使用过「国際婦人の日」,随后因为词语的包容性问题,已经逐渐替换为了女性。
2007年,张晓梅在两会提案《建议将「三八妇女节」更名为「三八女人节」》,CCTV 称此提案获得了 83% 的网友支持,不过就没有后文了。
#性别议题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里面提到了不满十四周岁,即为幼女,然后其余情况使用的是妇女一词。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里有这么一段话「禁止录用未满十六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其余的「女性」一词仅出现在〈第三章 文化教育权益〉中。
好吧,不做谜语人了,这个议题源于在知乎看到有人说妇女是指 14 岁以上的女性,所以「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具有包容性的,并非必须是劳动中的成年已婚女性。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目前官方的中文翻译为「三八」国际妇女节或国际劳动妇女节,该节日的日本名称是「国際女性デー」,不过日本曾经使用过「国際婦人の日」,随后因为词语的包容性问题,已经逐渐替换为了女性。
2007年,张晓梅在两会提案《建议将「三八妇女节」更名为「三八女人节」》,CCTV 称此提案获得了 83% 的网友支持,不过就没有后文了。
#性别议题
如图,这是 Reddit 的 /r/Games 横幅背景图片,一共有七个设备的形状,每个设备也用上了不同的旗帜配色,分别是:
1. Bisexual Pride Flag (双性恋骄傲旗)
2. Pansexual Pride Flag (泛性恋骄傲旗)
3. Transgender Flag (跨性别旗)
4. Rainbow flag (彩虹旗)
5. Asexual Pride Flag (无性恋骄傲旗)
6. Non-Binary Pride Flag (非二元骄傲旗)
7. Genderfluid Pride Flag (流动性别骄傲旗)
#清单 #考据 #性别议题
性别议题 其二「Ⅳ级体力劳动」
#历史 #原理 #性别议题
   《女矿工》节选自海风对《下矿工人可以是女性吗 具体有什么要求?》问题的回答。
大庄矿工人 邵梅荣
迎着灿烂的朝霞,
迈着矫健的步伐,
我们是光荣的女矿工,
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踊跃参与突击队,
夺煤大战把井下。
什么「妇女无用论」,
什么「黄毛丫头能干啥」,
谎言谬论脚下踏。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妇女撑起半边天,
煤海鏖战跨骏马。
......
#历史 #原理 #性别议题
性别议题 其一「词汇」
#论文 #研究 #性别议题
   另外,我用来写作这篇论文的文字处理器软件所内置的汉字输入库,也能够为这种不对称现象提供几个好的例证。这个软件包含的功能之一就是当用户输入一个特定汉字时,输入栏会自动跳出一列以该字开头的词汇或者短语。当我输入“男”字时,就自动跳出一系列词语如男人,男子等。这个清单很短,只有九个条目。但当我输入“女”字时,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长清单,包含女工,女兵,女神,女强人,女青年,女皇,女同志等等。汉语里的隐性性别歧视 作者:david-moser-(莫大伟)-密歇
...... 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带有前缀“女”的词汇会被规定单独成词。毕竟,“男”和“女”都可以作为词缀与任何职业和角色结合。要是“女工”被视为是独立的词条,为什么“男工”不是呢?如果可以将“女同志”作为特殊词条列出来,为什么对称词汇“男同志”却没有?英文词典中并不会收录“lady lawyer”或者“female doctor”这样的词条,这些通常被归为两个不同单词组成的复合词。为什么汉语词典要这么做呢?
#论文 #研究 #性别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