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管理员: @gledos_green
闰年问题

电脑系统中的时间计算,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比如 2000 年的千年虫,以及未来 2038 年的 Unix 时间戳问题。

好在千年虫以及 Unix 是可预测的,只要软件更新相关兼容功能,就不会发生宕机、错误等问题。然而 闰年问题 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只有时间来到 2月29日 或者闰年的最后一天,程序才可能出现故障。

1996年12月31日 00:00,新西兰铝冶炼厂 的 660 台电脑全部宕机,原因是程序无法处理一年的第 366 天,所以闰年的最后一天不会工作……由于没有程序来调节问题,最终导致了 100 万美元的损失。

2000年12月31日,挪威铁路公司的列车无法运行。问题与铝冶炼厂相同,好在工程师临时将时钟调回一个月,这才启动了列车。

2008年12月31日,微软的 Zune 30(MP3)完全卡住,一整天都无法使用。而 Zune 30 刚发售两年。

2010年3月1日,索尼的 PS3 厚机错误的以为这天是 2月29日,然后导致网络连接错误。

每次闰年(甚至不是闰年),总会有程序发生各种错误。即使在 2020 以及 2024 年,情况也没有好转。就在昨天,新西兰许多加油站的自助支付终端都出现了问题。所以这算是每 4 年一次的程序故障日吧。

#Wikipedia
手机 Wi-Fi 禁止令中的漏网之鱼

之前提过 Wi-Fi 手机被禁止,但实际上还是有漏网之鱼,并且还是两部。

2005年10月,国行明基 P50 开始发售。手机存在 Wi-Fi 芯片,只是被软件屏蔽,于是有人开发了破解工具,国行明基 P50 就能用 Wi-Fi 了。

有人认为明基戏耍了信息产业部,所以信产部之后提高了审查要求,直接停止检测含有 Wi-Fi 芯片的手机。比如国行明基 P50 的后继机型 P51,就缺少了 Wi-Fi 芯片,无法再通过破解工具恢复 Wi-Fi 功能。

2008年12月,由于尚未取得进网许可证书,魅族 M8 开始以「公测版」的名义销售。消费者 测试员需要缴纳「定金」,然后获取包装上印有「本产品为非卖品,仅供测试使用」的「魅族 M8 公测版」。

对于手机送审时,因为含有 Wi-Fi 芯片而不过审,只能用测试版发售的问题。时任魅族 CEO 的黄章辩解道:「申请入网许可流程当中可没有这样(禁止手机含有 Wi-Fi 硬件)的规定,至今也没找到任何入网许可文件有这样的规定,在申请过程中才被告知这无条文的规定」。

而在公测版发售前,内测版的测试员已经开发了解除限制的工具,公测版一发售,就能使用 Wi-Fi 功能。所以明基 P50 与魅族 M8 都算是禁止令中的 Wi-Fi 手机。

附言:稍后魅族 M8 去除了 Wi-Fi 芯片,获得了入网许可,但商店里还在出售公测版 M8,甚至销售人员当场就会帮你安装「第三方补丁」。

ggame | #WLAN
问题 3:禁止令的持续时间是?

回答 3:禁止令的开始时间,应该在 2003 年之后,第一部 Wi-Fi 手机试图获得「入网许可证」,需要泰尔实验室检测。但是泰尔实验室不会给含有 Wi-Fi 功能的手机检测,所以 Wi-Fi 手机无法获得「入网许可证」,这是种潜规则。

2009年4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集了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在「闭门会议」中宣布今后的 2G、3G 手机都可以使用 WAPI 技术,但是没有提及 Wi-Fi 相关的话题。数日后,这个「闭门会议」被手机厂商透露给媒体,中国电信表示目前设备厂商大力推出 Wi-Fi/WAPI 双模兼容型产品。

所以禁止令的终止时间是 2009年4月17日。在工信部允许手机使用 WAPI 技术的时候,Wi-Fi 手机禁止令也就稀里糊涂的取消了。

ggame | #WLAN
关于 Wi-Fi 手机禁止令的一些问题

2009 年之前,行货手机没有 Wi-Fi 功能。不过年代久远,细节已经被遗忘,没有人记录这一事件,只有模糊的群体记忆认为这与 WAPI 有关。这一点也不酷,所以 gledos 在收集整理了许多关于 Wi-Fi 手机的资料,尝试弄清楚其中的一些问题:

问题 1:禁止国行手机内置 Wi-Fi 功能,是否有法律、规定支持?

回答 1:禁止国行手机内置 Wi-Fi 功能没有任何公开的规定支持,这属于潜规则。

问题 2:运营商是禁止令的支持者、反对者?

回答 2:2007 年开始,各大运营商投入建设各种公共 Wi-Fi,默许水货 Wi-Fi 手机使用。之后 2009 年,电信也放风说 Wi-Fi 手机在技术上没有障碍,但是否推出 Wi-Fi 手机,取决于政府态度。

2009 年,联通允许水货 iPhone 使用联通 3G,甚至成立专门的适配部门,并把联通版本的 iPhone 定价设为高出水货 1000 元。(高价策略能吸引人办理合约机,但也看起来是支持水货手机和 Wi-Fi 功能。)

甚至当时出现了传闻,中国移动已成功游说相关部门,只允许移动做 Wi-Fi 手机(移动当然澄清了没有这回事)。而工信部电信管理局相关人士对「为什么不放开 Wi-Fi 手机的问题」表示:「敏感话题」,不愿意多谈。

所以看起来运营商支持手机内置 Wi-Fi 功能。即使 VoIP 会让电信公司营收下降,但新的收入来源:3G 网络,也在 2009 年上线了。
WAPI 的安全性

WAPI 想要成为世界性的标准,不过在 2003 年显然不可能被接受。因为在 2006 年之前,WAPI 的加密算法 SM4 还未公开。各国厂商想要生产支持 WAPI 技术的设备,就必须与被授权加密算法的公司合作生产。而合作就意味着芯片设计会被技术转让走。

WAPI 芯片,其实是将加密算法直接内置到硬件芯片中,即芯片支持硬件 SM4 加密(硬件加速)。然而硬件比起软件实现,没有增加安全性,增加的是「特许经营权」。

在 2003 年左右的主流媒体报导中,WAPI 是为了应对 Wi-Fi 的 WEP 加密漏洞,而诞生的。可以说 WAPI 是为安全而生的技术。不过「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官网工作组背景介绍里没有这种说法,只有「为了推动网络化建设,提高我国在无线 IP 方面的国际地位……」之类的说法。

其实「安全性」是很好用说法,因为当时刚加入 WTO,如果马上就用贸易壁垒违约就太难看了。所以需要经常提「安全」,这是合理的壁垒,就像不同地区的路由器功率会有差异一样。

不过「安全牌」真的太多啦,比如 HTTPS、VPN、TPM、Tor、DNSSEC、ESNI、ECH、DNSCrypt、DoT 和 DoH,为了安全也应该一视同仁大力推广对吧,而不是禁止与限制这些安全技术。

ggame | #WLAN
WAPI 的一些细节

WAPI 是「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组长「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持有的技术专利。WAPI 与 Wi-Fi 的差异仅在验证方式,所以当时常见的使用 WEP 验证方式的路由器,只要为其编写、刷入支持 WAPI 功能的固件,就能当作 WAPI 路由器使用。

2003年11月26日,国家标准委的《关于无线局域网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的公告》表示数天后的 12月1日,禁止 Wi-Fi 设备的进口、生产和销售,只能使用 WAPI。国家标准委副主任宿忠民在之后称,本来是不打算设立宽限期的,但还是作出了让步,允许已经进口、生产、签署合同的公司到 2004年6月1日,之后不会作出任何让步。

2004年4月 中旬,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将前往华盛顿,与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和商务部长埃文斯,就反倾销、汇率操纵等问题进行会谈。

2004年4月22日,会议达成协定,将无限期推迟强制实施的 WAPI 标准。

ggame | #WLAN
Wi-Fi 名称的未解之谜

WLAN 是无线局域网的简称。802.11 是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技术标准编号,是 WLAN 的实现方式之一。

另一个公司联盟也尝试设计自己的 WLAN 标准,名为 HomeRF,不过联盟最终于 2003 年解散,HomeRF 也消亡。

支持 802.11 的设备出现后,WECA(无线以太网兼容性联盟)意识到 802.11 不适合作为商品宣传,需要一个好名字。于是请品牌咨询公司 Interbrand 创建了 Wi-Fi 名称,之后 WECA 也更名为了 Wi-Fi 联盟。(IBM 就是 Interbrand 公司命名的)

(WLAN 规范由 IEEE 负责设计。非盈利组织 Wi-Fi 联盟管理 Wi-Fi 的商标名称、标志和认证工作。)

一些设备,可能会以 WLAN 替代 Wi-Fi。德国 普遍有这种情况,原因未知。还有大陆版 iPhone 在 WAPI 推行时期,也有相同的情况。

原则上,Wi-Fi 并不是 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度)的缩写。因为 Interbrand 将 Wi-Fi 解释为蹭热度 Hi-Fi 的热度,实际上没有含义。

Wi-Fi 联盟里的老派技术从业者,可能不太接受生造的,没有意义的词语。于是在早期推广 Wi-Fi 技术时,曾在白皮书中写下过「Wireless Fidelity」,不过现在已经不再提及了。

博客作者 Cory Doctorow 认为 Wi-Fi 不能有含义,原因与商标申请有关。因为商标需要与产品没有联系,才容易获得。比如 GPT 是技术缩写,这可能就是申请商标失败的原因。NFC(近场通讯)这三个字母也没有获得商标。

所以你认为 Wi-Fi 是否具有 Wireless Fidelity 含义?

参考了 Bitbi 的博文《Wi-Fi 是什么的缩写?》。

#考据 #WLAN
微型图片

最小的 GIF 格式图片,仅有 35 bytes,面积是 1 × 1 px。

这种图片在曾被用来作为 网络信标,一些网站、电子邮件中会含有透明的图片。用户阅读电子邮件时,活动时间、IP 地址等信息就会被记录。是一种险恶的滥用行为,现在常见邮箱基本都不会默认加载外部资源,所以基本不用担心了。

更早之前,CSS 还没有垄断网页样式的时期,人们可能会使用各种 GIF 格式图片来设计网页样式。比如深色背景其实是 1 px 图片平铺出来的,或者使用不同大小的图片来排列组装网页(这被叫做 垫片 GIF)。

现在即使没有什么其他的作用,还是有人,比如像 Jon Sneyers,仍在继续探索各种图片格式的最小情况, 因为这也是学习图像格式规范的好方法。

附言:jasode 发现 Hacker News 至今仍在使用垫片 GIF,可以在源码里搜索「s.gif」,就能看到。

awesome-minimalist
育碧游戏标题问题

从育碧游戏《彩虹六号:围攻》在 Y3S4 更新中,能看出育碧对待审查很认真。但育碧面对游戏标题时,还是挺糊涂的。

Riders Republic 直译是「骑手共和国」,不过前作 Steep 被翻译成了《极限巅峰》,所以该作翻译成《极限共和国》很合理。不过简中译名最终选择了《极限国度》,繁中才是《極限共和國》。

Watch Dogs: Legion 被翻译成《看门狗:军团》或者《看门狗:自由军团》都比较合理,前者是直译,后者结合了游戏剧情,直观的介绍了游戏中主角的目的。

但是育碧选择的简中标题是《看门狗:军团》,繁中标题是《看門狗:自由軍團》。不清楚育碧为什么要做出这种割裂的事情。毕竟简中社区容易知道繁体中文的译名是《看門狗:自由軍團》,从而发现简中译名缺少了「自由」……并且译名差异也不助于品牌国际化。

Skull and Bones 一开始还没有官方译名,育碧反而在新浪微博上征集译名,并提到「译名中不能出现『骨、骸、死』等字眼」。说明《骷髅与骸骨》这样的直译是不行的,而这个问题可能与审查有关。最终选择了《碧海黑帆》这个简中名称。

ggame | #游戏
技术的中立性

可能是「黑猫白猫论」的影响,「技术中立原则」(菜刀理论)在中文社区中经常出现。大意是:「〇〇能助人,也能害人,而决定权在使用者,所以〇〇是中立的。」比如菜刀。

这个理论可能起源自 1984 年的「索尼诉环球城市影业案」。当时索尼的录影带的复制功能,被一些用户用来复制受版权保护的电影。于是索尼被告上法庭,经过多次裁决,最终于最高法院获得了无罪判决。

所以「技术中立原则」是一种法律概念,意为不能因为一项技术存在非法、恶意的用途,而禁止该技术。比如 端到端加密 技术,显然会被恐怖分子、欺诈师和黑客等团体使用,用来作为犯罪沟通的一部分。但因为「技术中立原则」,在法制健全的地区,不会轻易的禁止该技术。

而尼尔·波兹曼在其传播学著作中,提到技术没有中立性。比如古腾堡的印刷术毁灭了宗教的霸权,枪炮让骑士阶级变得模糊。人类选择的媒介,亦决定了人类的未来。

也许二者其实并没有冲突,法律上的「技术中立原则」,以及尼尔提出的技术具有某种倾向性,都可以同时存在。

附言:灵感来自温竣岩的视频:
钟表削弱上帝,电视毁灭文明——二十分钟读懂《娱乐至死》
网络和短视频是如何毁灭儿童的?——50分钟读懂《童年的消逝》

#杂谈
「毙掉」

设计的方案被否决,往往会使用「毙掉」这种说法。这个词语源自英文「shoot down」,原意是击落敌机(或其他飞行物),之后衍生为射倒敌人以及否决方案,理论上这个词语源自世界大战之后。(因为空战始于一战)

虽然作品被「毙掉」是比喻,但有时却是写实。电影《秦颂》的导演周晓文,在作品被封禁的多年后,透露了当时的情况:携带枪支的武警包围了北京电影洗印厂,封存了尚未寄出的电影拷贝。并于第二天下达了禁止放映的命令。

这就是真的被士兵「毙掉」的作品了,并且惩罚还没有结束。两个月后导演带着《秦颂》参加了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但是不请自来的代理人让导演撤掉电影。在电影节的主席回绝了撤片要求后,代理人阻挠试图采访导演的记者,并制止导演出席电影节典礼。

附言:之后《秦颂》的封禁被解除,但导演似乎就没有再拍摄高投入的电影了。

ggame
噪音的安全范围

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噪声与听力损失呈正相关,这一现象在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广泛验证,因此 隔音耳塞 在此期间开始逐渐发展。然而,目前尚无确切可靠的标准和研究,明确什么响度的噪声会导致听力损失。

相对较为普遍的噪声安全规范来自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被称为 暴露限值(REL)。简而言之,每天工作 8 小时的情况下,全时间噪音在 85 分贝以下。

然而 NIOSH REL 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REL 被视为美国行业的强制要求,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然而,「法律对人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其要求往往不够严格。此外,数据中的 85 分贝是在每周包括双休日的情况下计算的,即每周 40 小时的噪声暴露。如果工作时间为 996,那么暴露限值应该降低到约 82 分贝。

即使如此,仍存在潜在问题,即 NIOSH REL 只能在职业生涯的四十年中保护工人免受听力损失,具体来说,是仍能理解他人的话语。......这么来看,这一标准意外地很低。尽管如此,仍有约 8 % 的工人未被成功保护,出现了严重的听力损失情况,需要助听器。(也许类似于 可见光范围,个体差异较大)

因此,可以说噪音的安全范围标准目前尚未制定,或者非常不完善。

附言:gledos 讨厌噪音,所以在电影院看电影,使用吹风机时,都带上了隔音耳塞。

#杂谈
Doomer 与后朋克音乐

Doomer 最初源自末日网站,Paul Chefurka 是其中比较知名的意见领袖。主要思想是人口过多而资源越来越少,最终人类会失去一切,所以算是某种环保主义,但是表现更悲观,因为接近「末日准备者」。

之后 Doomer 的含义,被 Wojak 漫画影响,衍生出了 Doomer Girl/Guy。这时的 Doomer 就往「虚无主义」与「丧」靠近了,与之前靠近的「末日准备者」逐渐断开联系。(也许是悲观到,连自救也失去意义了)

之后,有人为俄罗斯后朋克音乐配上 Doomer Guy 或 Wojak 的配图,比如现在 1900 万观看量的音乐合集 Russian Doomer Music vol.3 (Superior),所以俄罗斯的后朋克音乐也就有了新的名称:Doomer Music。

附言:因制造业转移,而本地未进行有效的产业升级,导致工业城市逐渐衰败。其实就是 产业空心化,在美国这类地区被称为 铁锈地带,而俄罗斯的产业、精神空心化情况也很严重,可能就导致了 Doomer Music 的创作与流行吧。

#Wikipedia
医生被限制的权利

二战后,因为纳粹德国,以及大日本帝国陸軍 731 部队医生的罪行(未经受试者同意的人体实验、酷刑、谋杀等),所以世界医学协会(WMA)研究起了医学道德,并于 1948 发布了《日内瓦宣言》。

《日内瓦宣言》改编自《希波克拉底誓词》,主要是将内容现代化。重要的内容都有保留,比如保守患者的秘密,不因患者身份、职业而区别对待,以及保持良知。

虽然《日内瓦宣言》不像《日内瓦公约》那样具有强制性,不过 WMA 的会员国,往往会让医学生做出宣誓。比如吸收部分了《希波克拉底誓词》《日内瓦宣言》的《中国医学生誓言》,其中提到「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

可是《日内瓦宣言》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没有出现在《中国医学生誓言》中。那就是「我将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与尊严」。这句话后来在《东京宣言》得到了更多的解释。

东京宣言》是 1975 年由 WMA 制定的一套国际准则,主要内容是医生应拒绝对囚犯或被拘留者实施酷刑、侮辱或残忍待遇,以及不应对绝食者(非自杀目的),使用强制喂食(鼻饲)。

即使《东京宣言》同样并非强制规定,但医生对患者的态度,确实有些微妙的转变。比起拯救生命,医生更应该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与尊严。这在一些 协助自杀(安乐死)案例中也能发现这种态度。

所以标题中的医生被限制的权利,就是作恶,以及无条件救人的权利。

#Wikipedia
手机曾经常见的功能

手机的功能不断在变化,新功能不断加入,但也有一些功能被抛弃。但被抛弃的原因,可能很复杂。

【可拆卸电池】智能手机为了追求轻薄等原因,所以移除了可拆卸电池功能。这增加了手机维护难度,其中一部分消费者选择购置新机,而不是更换电池,这可能就是厂商的想法。(保外更换电池的价格比较昂贵)

手机轻薄设计,还带来了不防摔、电量低的问题。所以现在许多手机,将防摔功能转嫁给了手机壳,将电量低转嫁给快冲和磁吸无线移动电源。也许这就算是模块化设计吧。

【FM 收音机】这曾经是 Android 手机的标配,理由可能是供应商的蓝牙和 Wi-Fi 模块包含了 FM 收音机功能,顺手就能给手机添加 FM 收音机功能。即使是 iPhone,也在 7 代之前含有 FM 收音机功能模块,只是没有软件适配。

不过伴随着 3.5 mm 耳机接口的消失,FM 收音机在旗舰手机中也不常见了,虽然实际上可以依靠金属边框作为天线,而不需要有线耳机作为天线。

流言 或阴谋论认为,电信公司会向手机厂商施压,要求禁用 FM 收音机功能,好增加流量使用率。

#流言
《明日方舟》修改武者相关内容

2024年1月31日,《明日方舟》在新浪微博预告了来自炎国(原型是中国)的新干员:左乐。次日 2024年2月1日,左乐被实装。

不过玩家发现干员左乐的分支职业「武者」,其英文和图标发生了变化,如封面图所示。

原本的 Musha 是「武者」的日文罗马音,图标看起来也像是日本武士刀,因为柄绳有菱形留空。

之前的「武者」干员们:宴、赤东、火龙S黑角来自东国(原型是日本),都使用东国刀(原型是日本刀);赫拉格来自乌萨斯(原型俄罗斯),不过仍然使用东国刀。

【猜想】这样的修改,可能出于以下原因之一:

+ 设计者考虑到分支职业「武者」与特定地区和武器的绑定关系不符合游戏性,因此在游戏设计中进行了一些包容性的修改。
+ 为了实现去日本化的目标,引入了「左乐」干员,稀释「武者」之前的东国风格。

其他细节:Musha 图标左下角的「水滴」形状有些像滴血,而 Soloblade 修改了「水滴」的位置,尚不明确这是否属于降低暴力的「和谐」。

ggame
Chooser

智能手机缺乏多点触控的操作体验,比如无法在相册多指选中图片,无法在文件夹里多指选中文件。主要的用途只有放大缩小图片,以及多指手势了(比如三指截图)。

不过偶尔还是有软件,探索了多点触控的新玩法,比如 Chooser 与 Slide to unlock。

Chooser 是基于多点触控的抽签软件,使用者将手指放上去,就算是加入抽签,然后软件会显示抽中的手指,非常直觉。还可以用来分组、排序等。

Slide to unlock 是基于多点触控的解密游戏,玩家需要使用合适的手法,解开各种谜题,而最大的阻碍就是手指会挡住其他手指的移动。

视频 1:Chooser 演示。
视频 2:Slide to unlock 演示,来自 Wallbay

#游戏
拉丁字母的流行率

索尼的 PlayStation 游戏机,其按钮印刷的标志是「○×△□」而不是「ABXY」,有一种理论认为:在不使用拉丁字母的地方,亦可选用符号,以体现某种国际化或语言中立性。那么是否有地区的居民不使用拉丁字母呢?

首先整理一下拉丁字母的主要使用途径吧:

1. 文字: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官方文字的地区,大约占 50 % 陆地面积。
2. 数学符号:绝大多数地区的数学教育众,拉丁字母被广泛使用,例如「a + b」。而不是采用本地语言的形式,如「甲 加 乙」。
3. 拉丁化转写:为促进国际交流,亦或者早期电脑仅支持拉丁字母的时候,将人名、地名拉丁化转写变得至关重要。

拉丁化转写,即「罗马化」。简中现在常用的拼音系统就算罗马化,几乎所有的非拉丁字母文字,比如俄文、日文等语言都有罗马化方案。

(不过 俄文(西里尔字母)的罗马化 不存在广泛使用的标准,至少存在联合国、苏联、测绘局、ISO、美国国会图书馆和俄罗斯护照等标准……碎片化有点严重。)

因此,理论上不存在不使用拉丁字母的地方,毕竟至少数学教育是全球通用的。反到是 ○ 与 × 在不同文化中,代表的含义存在差异,让玩家感到头疼。也许对于索尼来说,这并非问题,因为能起到防窜货的效果。(误)(现已全球化)

附言:设计师 解释这些符号是为了与众不同一些。三角代表视点:头部、方向,方框是纸:菜单、文档,○ 与 × 分别代表是与否。

#游戏 #考据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