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管理员: @gledos_green
打字技能等级

许多人,比如黄晓明,他不擅长打字,严格地说,是不擅长使用实体全尺寸 QWERTY 键盘 打字。[视频1]那么理应有某种技能证书存在,方便个人提高打字技能以及面试官确认能力。

菲莎河谷大学的继续教育课程中,就有键盘输入的课程,并且如果要开始 Nursing Unit Clerk 等课程,就需要先获得每分钟 30 个单词的速度,才能报名。[图片2]

中文有 TQC 中文输入技能认证,错误率低于 10%,速度为 15 字/分钟就能拿到实用级 C1 证书,进阶级 C2 证书需要速度 30 字/分钟,专业级 C3 证书需要速度 80 字/分钟。

#原理
全球统一游戏译名

Pokémon 在 2016年2月 的直面会 上,正式推出了「精灵宝可梦」作为游戏封面的中文译名,理由如图所示,「我们希望将已成为世界共同语言的『Pokémon』之音更广的传播出去,故此次中文标题中也加入了『Pokémon』的发音」。[图片1]

这样的命名除了避开「商标流氓」抢注了大量译名,以及统一了不同地区差异化的译名,也有助于提高品牌的国际化程度,相关的维基百科词条是 Glocalization(全球本地化),既有全球化的思维,也要有本地化的行动。不过之后「精灵」一词被 偷偷删去,只留下「宝可梦」作为游戏标题,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许多的游戏都会统一译名,比如我整理了维基百科上的魔兽世界全语言清单,59 种语言只有 6 个使用了 World of Warcraft 之外的译名。[图片2][文档3]

#游戏 #考据
数字世代的迷信

软件版本号是便于区分不同版本的标记,现在通常使用 语义化版本 (semver),格式为 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订号。比如 Minecraft 1.2.5 意味着正式版本,第三个次要版本,第五个修订版本。

但是一些公司或者开发者比较迷信,比如 Microsoft Office 2007 的版本号是 12,但后继产品 Microsoft Office 2010 的版本号就不是 13,而是 14 了。

除了微软,知名的还有 SUSE Linux Enterprise,它在 12.5 版本后直接跳到了 15.0 。其他软件的迷信可以前往 维基百科 查看。

所以苹果公司使用 iOS 13 与 iPhone 13 命名其实也是顶着较大的压力,sellcell 通过 3000 人的调查也发现有 18.3% 的人不会购买被命名为「iPhone 13」的手机。

#考据
游戏伴侣程序 Game Companion Apps

这是游戏配套手机 APP,比如 GTA:V 的配套 APP —— GTA:iFruit,自定义车牌 就得靠它了。RDR2 也推出了配套 APP,叫做 RDR2: Companion,如果在平板电脑上使用,那么效果就像 DS、WiiU 一样。[图片]

也许是 WiiU 影响了游戏市场,又或者是想要增加用户黏度,让玩家不在游戏机前也能投入到游戏中,2013年 E3 出现的《刺客信条IV:黑旗》「全境封锁」《看门狗》《战地4》《僵尸围城3》《天命》《使命召唤:幽灵》均提供游戏伴侣程序。这个独特的游戏伴侣 APP 风靡一时,不过随后就平淡了下来。毕竟如果开发 3D 地图以及有趣的玩法,那么成本就不会太低,现在 使命召唤伴侣程序 仅提供好友组队、聊天、小队锦标赛以及查看战绩功能。已经删减了《使命召唤:幽灵》伴侣程序的 3D 角色模型、更换装备这种功能了。

#游戏 #历史
游戏中的转描 ——《舞力全开》

《舞力全开》(Just Dance) 是育碧推出的体感游戏,销量非常之高,其中在 Wii 平台上销售的 2 与 3 代都差点超过 1000 万的销量,是 Wii 游戏销量最高的第三方游戏。

《舞力全开》的视频是精心制作的,可以说正是这个视频,才让《舞力全开》从各种跳舞游戏中脱颖而出。而这个视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转描」,比如替换颜色、描边、光晕等效果,[视频1]以及将舞蹈演员张大的嘴巴修小……[图片2]

#游戏 #原理
游戏中的转描 ——《黄昏症候群》

《黄昏症候群》(トワイライトシンドローム)是 1996~2000年 的 PS1 游戏,使用了更现代化的技术来做转描,有搭建了 蓝幕 的摄影棚与更稳定的机位,[视频1][视频2]所以带来了更好的效果,比起《波斯王子》来说,颜色的提升是最大的,因为《波斯王子》的转描没有保留颜色。

《黄昏症候群》中文剧情讲述,推荐博伟君的视频:《【读品】作死趣味十足的童年阴影!《黄昏症候群》日式怪谈探索篇讲述(花子)

#游戏 #历史
游戏中的转描 ——《波斯王子》

《波斯王子》(Prince of Persia) 是 1989年 在 Apple II 平台发布的游戏,人物动作使用了转描技术实现真实的效果,并且 1984年 的《空手道》(Karateka)也是游戏人 Jordan Mechner 制作的。

《波斯王子》的转描制作原理:首先拍摄动作素材,然后在电视上显示这段录像,接着使用赛璐璐或者类似的材料进行描绘。[视频1][图2]然后使用 VersaWriter 这个古老的数字绘图板,将赛璐璐上的画面画进电脑里。[图3]

之后的名作《另一个世界》(Another World) 也是受到《波斯王子》的启发,制作了更加精美的画面。[图4]最后 Jordan Mechner 在 2001年 与育碧合作,参与了《波斯王子:时之沙》的制作,然后就没有参与游戏制作了。

#游戏 #原理 #历史
游戏中的转描 —— 序

转描原意是旋转扫描,具体使用的是「旋转镜」(rotoscope) 进行追踪照片描边,虽然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这个机器了,但这个行为的名称仍然保留了下来,就像动画制作里的「摄影」一样。

转描最初主要用在动画上,迪士尼的长篇电影《白雪公主》就使用了大量的转描,《恶之华》《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都是全部使用了转描,「辉夜大小姐」S1E03 的 ED 也使用了接近转描的制作流程。

现在因为 3D 电影、游戏相对更主流,所以转描基本被更具工业化的「动作捕捉」给取代了,目前只有少量的作品仍主要使用转描技术。

#原理 #动画 #游戏
儿歌系列 ——《春天在哪里》与作曲人潘振声

《春天在哪里》的原名是《嘀哩嘀哩》,没错,视频网站 dilidili 名称的来源 就是这首歌,虽然是因为侵权问题而特意找的。

由于未知的原因,《春天在哪里》这个名称取代了《嘀哩嘀哩》,不过现在可能会用括号、引号来同时展示这两个名称。

根据《北方音乐》杂志 2007年 第6期 的采访《孩子们的"一分钱"爷爷——访原宁夏音协主席、作曲家潘振声》来看,《嘀哩嘀哩》创作自一个不平凡的年代,因为已经十年没有创作歌曲了,所以潘振声想到能够再为孩子们创作歌曲,是非常兴奋与激动的,然后把心中的积累的情感都投入到了《嘀哩嘀哩》的曲中。

#歌曲 #历史 #儿歌
摘录.png
160.7 KB
孩子们的“一分钱”爷爷——访原宁夏音协主席、作曲家潘振声.pdf
99 KB
2021 年频道的归档整理
#年度清单

整理了 3 个多小时。
一条条记录看下来,经常被自己发的梗图和自己说的画笑到。

另外就是重新看回这些写的思考、NTGN与游戏设计,真的自己都佩服自己,原来我这么有深度🤣

不多说,这次的归档整理除了方便大家,更多的也是为了方便未来我自己找回以前的一些想法和方向

我的很多想法,肯定有不对的,过段时间后肯定有些会变得很荒谬。
但这不是我们停下思考、发表意见的原因。正是因为思考了、发表出来,吸收大家的意见,才能让这个想法更成熟、更多样化。

发表在这里的想法,并不是写论文,也不是非要他人赞成
。很多时候仅仅只是草略的方向、方案。不完善有错漏视野狭窄是非常正常的——毕竟大部分都是蹲坑想的,我也不是百科全书。

希望大家以后能多多互动。

思考篇

NTGN篇

游戏设计篇

历史考究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