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虚假」的乐器 —— 尖叫鸡
尖叫鸡是近年的流行玩具,能够发出滑稽的声音。2017年12月1日,Big Marvel 上传了名为《Alan Walker - Faded 'Chicken Band Ver' (Cover by Big marvel)》的作品,这带来了许多人参与进尖叫鸡音乐的创作,现在该视频已有 1.7 亿次的播放数。
不过 Big Marvel、Chickensan、TwoSetViolin 等尖叫鸡音乐的创作者的视频,能看他们的尖叫鸡在呼、吸时,都在发声,标准的尖叫鸡只能在吸气的时候发声。
EMCproductions 给出的解决办法是给一只鸡安装两个发声器,这样呼吸都能有声音了,不过实际上不需要这么做,因为尖叫鸡的结构注定了难以调整声音,只需要直接使用 人力VOCALOID 的方式,通过软件将每次的叫声手动调音,就能做出了尖叫鸡唱歌的效果。
#原理 #音乐 以上原理由 EMCproductions 发现并做成了视频
尖叫鸡是近年的流行玩具,能够发出滑稽的声音。2017年12月1日,Big Marvel 上传了名为《Alan Walker - Faded 'Chicken Band Ver' (Cover by Big marvel)》的作品,这带来了许多人参与进尖叫鸡音乐的创作,现在该视频已有 1.7 亿次的播放数。
不过 Big Marvel、Chickensan、TwoSetViolin 等尖叫鸡音乐的创作者的视频,能看他们的尖叫鸡在呼、吸时,都在发声,标准的尖叫鸡只能在吸气的时候发声。
EMCproductions 给出的解决办法是给一只鸡安装两个发声器,这样呼吸都能有声音了,不过实际上不需要这么做,因为尖叫鸡的结构注定了难以调整声音,只需要直接使用 人力VOCALOID 的方式,通过软件将每次的叫声手动调音,就能做出了尖叫鸡唱歌的效果。
#原理 #音乐 以上原理由 EMCproductions 发现并做成了视频
Tiago Rossi
Tiago Rossi 是射击教练,28 岁的他在 3月8日 前往乌克兰并加入军队。
但在 3月14日,Tiago Rossi 在 instagram 上传了视频,视频中的他表示军营被俄军轰炸,死去了不少人,现在正在乘车前往后方休整,之后再参与救援行动。
以上信息是使用 Youtube 自带功能,将葡萄牙语翻译的,可能不准确。这是该视频的 Youtube 地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TkFRVSvGG4
目前 Tiago Rossi 已将 instagram 账号 隐藏,Youtube 频道 也删除了,因为许多人的嘲笑。
#考据
Tiago Rossi 是射击教练,28 岁的他在 3月8日 前往乌克兰并加入军队。
但在 3月14日,Tiago Rossi 在 instagram 上传了视频,视频中的他表示军营被俄军轰炸,死去了不少人,现在正在乘车前往后方休整,之后再参与救援行动。
以上信息是使用 Youtube 自带功能,将葡萄牙语翻译的,可能不准确。这是该视频的 Youtube 地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TkFRVSvGG4
目前 Tiago Rossi 已将 instagram 账号 隐藏,Youtube 频道 也删除了,因为许多人的嘲笑。
#考据
国民护卫队与执法记录仪
2004年 的《半衰期2》(Half-Life 2) 出现了 国民护卫队 这一敌人,玩家可以直接听到他们的战术交流与死亡音效。具体来说,当国民护卫队的血量归零时,玩家就会听到心类似电监护仪发出的 心跳停止的声音。不过为什么戈登弗里曼能够听到敌人内部的广播就不知道了……也许是游戏性考虑,毕竟国民护卫队的这种特殊死亡音效会带来特殊的氛围感。
执法记录仪基本上都能录像、录音,不过 BodyWorn 公司设计了一些新功能,比如 2017年出现的 BodyWorn Down 功能会检测警察是否长时间卧倒,通常是 15 秒,当警察无法回应 BodyWorn 的提醒时,就会开启录制功能并上传 GPS 等信息到指挥中心。还有 智能皮套传感器,能记录拔枪时间,自动通知附近的其他警员,以及激活执法记录仪的录制功能。
BodyWorn 是默认一直录制的,但会一直删除两分钟前的视频,直到进入录制模式,才会保存录制的视频,这跟隐私以及容量有关。
#游戏 #原理
2004年 的《半衰期2》(Half-Life 2) 出现了 国民护卫队 这一敌人,玩家可以直接听到他们的战术交流与死亡音效。具体来说,当国民护卫队的血量归零时,玩家就会听到心类似电监护仪发出的 心跳停止的声音。不过为什么戈登弗里曼能够听到敌人内部的广播就不知道了……也许是游戏性考虑,毕竟国民护卫队的这种特殊死亡音效会带来特殊的氛围感。
执法记录仪基本上都能录像、录音,不过 BodyWorn 公司设计了一些新功能,比如 2017年出现的 BodyWorn Down 功能会检测警察是否长时间卧倒,通常是 15 秒,当警察无法回应 BodyWorn 的提醒时,就会开启录制功能并上传 GPS 等信息到指挥中心。还有 智能皮套传感器,能记录拔枪时间,自动通知附近的其他警员,以及激活执法记录仪的录制功能。
BodyWorn 是默认一直录制的,但会一直删除两分钟前的视频,直到进入录制模式,才会保存录制的视频,这跟隐私以及容量有关。
#游戏 #原理
游戏中的「无何有之乡」
「无何有之乡」一词来自庄子的《逍遥游》,意思是没有任何东西的地方。泛指无实有的境界。原文是「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东方妖妖梦》的一面主题曲的标题是『無何有の郷 ~ Deep Mountain』,即无何有之乡。ZUN 使用了一个典故,就让幻想乡变得虚幻、深邃了起来(笑)。
《Another Eden》里面的角色伊丝卡,对《逍遥游》等古籍的致敬就挺多的,比如伊丝卡的技能「槐安一梦」「南柯一梦」「无何有之乡」「蝴蝶一梦」「万物齐同」与「垂天之云」。
《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将 无何有之乡 作为特殊的挑战空间,作为 1.0 正式版本的特色之一更新。
#清单 #游戏
「无何有之乡」一词来自庄子的《逍遥游》,意思是没有任何东西的地方。泛指无实有的境界。原文是「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东方妖妖梦》的一面主题曲的标题是『無何有の郷 ~ Deep Mountain』,即无何有之乡。ZUN 使用了一个典故,就让幻想乡变得虚幻、深邃了起来(笑)。
《Another Eden》里面的角色伊丝卡,对《逍遥游》等古籍的致敬就挺多的,比如伊丝卡的技能「槐安一梦」「南柯一梦」「无何有之乡」「蝴蝶一梦」「万物齐同」与「垂天之云」。
《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将 无何有之乡 作为特殊的挑战空间,作为 1.0 正式版本的特色之一更新。
#清单 #游戏
放肆游戏(不謹慎ゲーム)
因为重大案件、社会事件而制作的,令人不安的游戏,可能就属于「放肆游戏」(不謹慎ゲーム)。
比如『旅客機でGO!』是模拟 911 事件,通过操作飞机来造成不同的结果;『霞ヶ関地下鉄サリンゲーム』是模拟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由玩家选择在什么地铁站投放毒气。
显然,「放肆游戏」带来了许多恶意,所以制作者基本只通过匿名论坛传播。不过还是有一些游戏不只是单纯的恶意。
比如「佐藤宣行撲滅委員会」的游戏『~飢餓母娘~宇都宮女児凍死ゲーム』,制作原因是罪犯量刑过低,有关部门疏忽,从而想要让人们深刻的记住这一事件。
「放肆游戏」的风潮结束于 2000年 左右,所以这些游戏主要在 Windows 95/98 平台,也有部分 PC-98 平台。臭名昭著 SFC 游戏《HK97》也被分类到「放肆游戏」之中。
本文信息主要来自 Hiroki Yoshida 的文章 ——《No.168 不謹慎ゲーム》;不謹慎ゲーム倉庫
#游戏 #历史
因为重大案件、社会事件而制作的,令人不安的游戏,可能就属于「放肆游戏」(不謹慎ゲーム)。
比如『旅客機でGO!』是模拟 911 事件,通过操作飞机来造成不同的结果;『霞ヶ関地下鉄サリンゲーム』是模拟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由玩家选择在什么地铁站投放毒气。
显然,「放肆游戏」带来了许多恶意,所以制作者基本只通过匿名论坛传播。不过还是有一些游戏不只是单纯的恶意。
比如「佐藤宣行撲滅委員会」的游戏『~飢餓母娘~宇都宮女児凍死ゲーム』,制作原因是罪犯量刑过低,有关部门疏忽,从而想要让人们深刻的记住这一事件。
「放肆游戏」的风潮结束于 2000年 左右,所以这些游戏主要在 Windows 95/98 平台,也有部分 PC-98 平台。臭名昭著 SFC 游戏《HK97》也被分类到「放肆游戏」之中。
本文信息主要来自 Hiroki Yoshida 的文章 ——《No.168 不謹慎ゲーム》;不謹慎ゲーム倉庫
#游戏 #历史
短信保存时间(移动点对点短消息存储有效期)
手机短信会在运营商保存,然后发送给接收方。但当接收方手机关机时,自然运营商会试图与接收方手机进行通讯,当接收方手机上线后,运营商再把期间积攒的短信发送给接收方。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电信服务规范》,运营商的保存时间应该 ≥ 72 小时,不过 2012年的行业内的标准是 48 小时。
#原理
手机短信会在运营商保存,然后发送给接收方。但当接收方手机关机时,自然运营商会试图与接收方手机进行通讯,当接收方手机上线后,运营商再把期间积攒的短信发送给接收方。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电信服务规范》,运营商的保存时间应该 ≥ 72 小时,不过 2012年的行业内的标准是 48 小时。
#原理
奥斯本效应 (Osborne effect)
1981年,奥斯本计算机公司推出了初代便携式电脑 —— Osborne 1,特点是自带了许多软件,所以相当的划算。
但在 1983年,创始人早早的宣布了改良版产品 —— Osborne Executive 和 Osborne Vixen,这让 Osborne 1 销量锐减,因为消费者都在等待新的产品。
1985年,奥斯本计算机公司破产。
这就是 奥斯本效应,NVIDIA 的「老黄刀法」、游戏机的生命周期基本也有考虑到奥斯本计算机公司的情况,所以做了规避。不过最近出现了《Valve 已经在计划 Steam Deck 2》的新闻……
#原理 #游戏
1981年,奥斯本计算机公司推出了初代便携式电脑 —— Osborne 1,特点是自带了许多软件,所以相当的划算。
但在 1983年,创始人早早的宣布了改良版产品 —— Osborne Executive 和 Osborne Vixen,这让 Osborne 1 销量锐减,因为消费者都在等待新的产品。
1985年,奥斯本计算机公司破产。
这就是 奥斯本效应,NVIDIA 的「老黄刀法」、游戏机的生命周期基本也有考虑到奥斯本计算机公司的情况,所以做了规避。不过最近出现了《Valve 已经在计划 Steam Deck 2》的新闻……
#原理 #游戏
复杂的 URL 书写
之前 提到过域名系统,简单提到了根域名可以表示为一个
发现了什么吗?域名是从右往左书写的,即从小到大……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这跟电子邮件有关,早期的邮箱 像这样:
Tim Berners-Lee 在面对「如果有机会重新开拓网络历史」的问题时中这么说:「我会省略双斜线,因为没有必要。此外,我会将域名按相反的顺序排列,按大小顺序排列」比如
Arch Linux 有着这样的哲学:「如果你尝试隐藏系统的复杂性,于是就得到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
我觉得 URL 就是一个过于复杂,充满历史包袱的系统,而 Chrome 对 URL 的简化,无疑是火上浇油,让规则变得更加复杂了起来。
相关链接:ELI5: Why are DNS addresses "backwards"?
#原理 #历史 #考据
之前 提到过域名系统,简单提到了根域名可以表示为一个
.
,一级域是 com
,二级域名 google.com
。发现了什么吗?域名是从右往左书写的,即从小到大……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这跟电子邮件有关,早期的邮箱 像这样:
NAME@MIT-XX
,DNS 建立后就变成了这样:[email protected]
,毕竟阿帕网是美国主导的网络,所以地址习惯上也延续了这点,习惯将 .com.google.www
这样的正序,反向写成了 www.google.com.
。Tim Berners-Lee 在面对「如果有机会重新开拓网络历史」的问题时中这么说:「我会省略双斜线,因为没有必要。此外,我会将域名按相反的顺序排列,按大小顺序排列」比如
http://bcs.org.uk/members
会变为 http:uk/org/bcs/members
。Arch Linux 有着这样的哲学:「如果你尝试隐藏系统的复杂性,于是就得到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
我觉得 URL 就是一个过于复杂,充满历史包袱的系统,而 Chrome 对 URL 的简化,无疑是火上浇油,让规则变得更加复杂了起来。
相关链接:ELI5: Why are DNS addresses "backwards"?
#原理 #历史 #考据
匿名者Q 是在 2017年 开始活动的人,因为自称了解许多机密、内幕,所以被人所知。
匿名者Q 最初活动在 4chan,然后是 8chan/8kun。这些都是类似于 2ch 的讨论版,同样使用 Tripcode 作为签名。但是 Tripcode 是基于 DES/crypt(3) 的老旧加密方式,只要有不错的显卡,就能轻松的碰撞出相同的结果。
所以 yan 破解并公布出了 匿名者Q 使用过的 Tripcode,这证明了任何人都能冒充 匿名者Q,尤其是 匿名者Q 自认为对抗的「深层政府」。
匿名者Q 发送过一些看起来像是加密过的信息,比如「282-18-2983821-2817239u721」,但去掉减号后,就感觉是左手右手分别敲击键盘得到的结果,从 热力图 来看也是这样。匿名者Q 的「加密信息」比起精心加密的密码,更像从键盘上随便敲击出来的。不过也不能确定发送这些「加密信息」的人,是否是最初的 匿名者Q。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