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管理员: @gledos_green

爱发电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机密代号

机密的人员、项目等,往往需要代号来防止意外暴露。比如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这是美国陆军核武器计划的代号。其它地区也有使用代号,不过以数字为代号有些特色。

一号机密: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发起了清党第一期。中共中央机关转入地下,秘密工作委员会在上海成立,并下设文件保管处,中央文库就此建立。中共中央秘书处规定:中央下发、各地上报的文件,均实行「三套制」:共产国际、中央文库与中央领导人批办(由中央特科处理)各三份。

不过顾顺章叛变后,中央特科的负责人出于安全,选择了烧毁档案。仅剩下了中央文库的档案,也许因此,该档案之后的代号就是「一号机密」。

「34 号」是食品特供机构,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访华元首,以及类似国宴这样的重大国事活动提供安全的食品保障。出于保密的需要,一直以来,这里只能用「北京市东城区锡拉胡同 34 号」的门牌号码「34 号」来命名。

404:1950 年代,一个以核工业为主的城市开始在甘肃修建。之后这里进行了核试验,因此被严格保密,对外称为甘肃矿区,而熟悉这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四〇四厂的人,称这里为 404 或核城。

ggame
从 WEA 到 E911

无线紧急警报是美国基于小区广播,由信号塔一对多,向所有手机用户发送警报的系统,简称 WEA。该功能要求所有手机都要支持,并且用户不能禁用该功能,只要收到 WEA,即便手机出于静音模式,也会响起警报声。

国家安全、迫在眉睫的威胁、公共安全以及绑架儿童,这些情况会通过 WEA 进行警报通知。只是飓风、海啸等灾害是地区性的,为了测试整个国土陷入危险中时,WEA 是否能正常工作,于是便有了 WEA 全国性测试。

第一次测试发生在 2018年10月3日,预计全美 75 % 的手机能收到该警报。但信息标题是总统警报(Presidential Alert),让人以为是特朗普亲自发布的内容,于是之后便更名为了国家警报。

但这引起了一些争议,因为购买手机的时候,也没有说过这种有侵犯个人空间感的功能。而这个不能关闭的功能,给人有些「电幕」的监视感,以至于有人称该功能,含有监听功能。

John McAfee,也就是知名杀毒软件 McAfee 的创始人,表示 总统警报与手机中的 E911 芯片相关,他们能读取位置、麦克风和相机等功能。不过并没有证据能证明这点,并且 E911 的原理也无需芯片。

E911 是增强型 911(Enhanced 911)的意思,拨打 911 的设备会发送更多背景信息给公共安全应答点,比如 GPS 等信息。同时运营商也会出力识别设备地址,通过信号塔的三角定位,在六分钟内识别到设备位置,然后将位置发送给应答点。

与 WEA 相同,E911 同样是联邦法规要求,不能关闭的功能。EFF(电子前哨基金会)曾对 E911 有隐私风险担忧,不过之后没有后续消息了,也许比起 E911,还是 SS7 协议 漏洞的威胁更大吧。

#隐私
自体 Wi-Fi calling

Wi-Fi calling 又叫做 VoWiFi ,即 Wi-Fi 之上的通话。它能让运营商完全不依靠基站,只是使用 Wi-Fi 来验证身份、通话,从而降低运营商与用户的成本,甚至能避免昂贵的漫游费用。

所以现在许多便宜的境外电话卡,都是利用 VoWiFi 实现的(避免漫游费用)。但这只能在 Wi-Fi 环境下使用,还是有些不方便,苹果似乎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让 iPhone 支持了 Wi-Fi Calling using Cellular Data 功能。

该功能可让 SIM 卡 A 使用 SIM 卡 B 的蜂窝数据,为 A SIM 卡开启 Wi-Fi Calling,即自体 Wi-Fi calling,而无需真的连上 Wi-Fi。这似乎是 iOS 13.5 新增的功能(2020年5月),只是 相关讨论较晚

Android,或者说 AOSP 没有这项功能,但 Google 为 Pixel 做了个独占的功能,叫做 Backup Calling(备用通话)。该功能与 iPhone 相似,只是之后被隐藏,Pixel 手机要启动该功能可能需要查看 攻略

三星也有备用通话,但在 部分地区 似乎被停用了,所以讨论相当少,修改固件 可能能够使用。另外,Xiaomi 14T Pro(Redmi K70 至尊版的海外版本)有同样的功能,叫做「通話輔助」。有 国行的小米用户,在设置里看到了相同的选项,但未能成功启用,尚不明确为什么失败。

附言:要想玩境外 SIM 卡还挺麻烦的,部分运营商 Wi-Fi calling 的域名还被 GFW 屏蔽了,还需配置上代理才能正常使用的样子。

#技术
手机可变刷新率

由于 Android 手机系统强制使用了垂直同步与三重缓冲,所以用户基本无法感知到画面撕裂的情况,手机厂商也就没有动力使用完整的 VRR 技术了。但是出于省电,当呈现的画面不需要高刷新率时(如 24 fps 的视频),让屏幕降低刷新率,是个好方法。

2020年8月,三星发布的 Galaxy Note20 Ultra,是首部搭载了 VRR 功能的手机。虽然听起来跟显示器、电视的 VRR 相似,但它适配的是画面更新速率而非 GPU。因为它是档位切换,有 30/60/90/120 Hz 四个大档位,以及档位下的数个小档位。

2021年9月,iPhone 在 13 Pro(Max)推出了 ProMotion 功能。虽然同样是档位切换,但好在数量足够多,分别有 10/12/15/16/20/24/30/40/48/60/80/120 Hz 这些档位。

不过中低端手机较少跟进,这时因为手机的 VRR 显示需要特别的屏幕,是使用了全新 LTPO 材料的 OLED。原本 OLED 使用的是 LTPS,但 LTPS 不擅长低刷,而 LTPO 材料更全能,甚至能实现 1 Hz 的刷新率。

2022年9月,iPhone 14 Pro(Max)推出了全天候显示(Always-on Display​​)功能,简称 AOD。AOD 利用了 1 Hz 的刷新率,让手机待机时,也能低功耗的显示时间、壁纸和消息。(一小时约 1 % 的耗电)

直到 2024 年,Android 15 才在其内核中加入了真正意义的 VRR 功能,名为 adaptive refresh rate(自适应刷新率,简称 ARR)。Google 表示这能进一步降低功耗,以及档位切换带来的卡顿感,只是目前还没有 Android 手机用上该技术,也不知道 LTPO 屏幕的手机能否靠系统更新获得该功能。

#技术
GitHub 再次限制大陆用户

19 天前,大陆 IP 访问 GitHub 时,会出现访问受限的情况,之后 GitHub 修复了这个错误。但现在又出现了相似的访问受限问题。

最近这两天,访问 GitHub 文件原始内容时(raw.githubusercontent.com 域名),当浏览器的 user agent 含有 zh_CN 语言,可能会显示「Access to this site has been restricted.」「Access has been restricted」这样的访问受限提示。

有人推测 GitHub 这是为了反爬虫,所以封锁了 IP 有风险 + zh_CN 语言的访问。由于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间歇性被墙,许多大陆用户都在使用代理访问,而这些代理的 IP 评分低,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吧。

目前的缓解方式为更换更干净的 IP,或者修改浏览器的 user agent(比如修改浏览器语言)。

#即时消息
可变刷新率技术词汇表

可变刷新率(Variable Refresh Rate)技术,简称 VRR。该技术将显示器恒定的刷新间隔解绑,不再是显卡等显示器,而是显示器等显卡,从而解决画面撕裂、输入延迟问题。只是这项技术的发展不平衡,还有许多别名:G-SYNC(NVIDIA)、FreeSync(AMD)、Adaptive-Sync(DisplayPort)和 AdaptiveSync/MediaSync(VESA)。

2013年10月,NVIDIA 推出了 G-SYNC 显示技术,算是最早的 VRR 解决方案。但该技术成本高昂,以至于 NVIDIA 最初想要分别售卖显示器与 G-SYNC 模块,让手头有点紧的玩家能在未来升级。该模块像一张小型显卡,插在显示器里即能激活 G-SYNC 功能。

2019 年,NVIDIA 勉强承认了 G-SYNC 的商业失败,未来将允许显示器同时支持 FreeSync 以及 G-SYNC,并且任何含有 FreeSync 功能的显示器,也能支持轻量版的 G-SYNC Compatible(无芯片)。

FreeSync 是 AMD 推出的 VRR 技术,在 2015 年发布。由于它基于显示器 DisplayPort 接口的扩展协议 Adaptive-Sync,显示器厂商因此不需要什么额外成本与授权,便能生产出支持 FreeSync 技术的显示器,随后占领了市场。

FreeSync 早期没有强制认证,任何厂商都能自称兼容 FreeSync,但这导致了一些质量问题,之后才有强制认证。也许因此,有未经认证的显示器 自称支持的是 Adaptive-Sync 技术,不敢提 FreeSync 与 G-SYNC,但实际效果没有什么差异。

AdaptiveSync/MediaSync 是 VESA(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分别针对游戏、视频的 VRR 认证标准。VESA 更常见的是认证是 DisplayHDR 400,但 AdaptiveSync/MediaSync 目前还没有几款产品支持。

最后是游戏机与电视领域的 HDMI Forum VRR,大致能与支持 FreeSync 的显示器兼容,但新版 PS5 似乎需要 HDMI 2.1 接口才能开启 VRR。HDMI 2.1 接口成本昂贵,所以许多显示器仅支持 HDMI 2.0 接口,这样能将钱用在刀刃上,但也就不太支持游戏机的 VRR 了。

附言:手机也有 VRR 技术,不过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 #技术
收益与捐赠情况披露(2025年4月)

2025年4月,本频道通过捐赠获得了一些收益,情况如下:爱发电 448 元(爱发电将收取 6 % 手续费)。谢谢大家的对频道的捐赠。

如果想要支持该频道,可以到 gledos 的爱发电页面进行捐赠 <https://afdian.com/a/gledos>。捐赠者能够加入 Insiders 频道,提前一段时间看到 07:30 发布的微型博客,以及少量被放弃的选题。

#透明度
HDR 的潜在推动者

2015 年,HDR10 媒体配置文件标准发布,稍后 HDR 显示器的认证要求也随之发布,HDR 电视便出现了。但到现在已经过了 10 年,HDR 的普及程度还是很低,常见的设备类型里,只有手机 HDR,因为 Galaxy 的首先适配而普及。

但出于兼容性等情况的考虑,HDR 功能在手机中的呈现率不高。比如微信没有完全支持用户上传 HDR 照片,其它 IM 软件 Line 和 Telegram 更是完全不支持。

即将在 2025年6月5日 发售的 Switch 2,如果没有意外,也会像 Switch 一样卖出超过 1 亿台。而 Switch 2 支持 HDR10 协议,即便是掌机模式的 LCD 显示器也能显示 HDR 内容(虽然没有 DisplayHDR 400 这样的认证标识)。

Switch 2 将会是一个巨大的 HDR 平台,也许中小型游戏开发者会更积极的考虑 HDR 功能。甚至 Switch 2 出现类似 Windows 10/11 的 Auto HDR,或者 NVIDIA 的 RTX HDR 那样,是能自动将 SDR 的游戏画面转为 HDR 的功能,只是这种可能性很低。

只是 Switch 2 的 HDR 功能可能被忽视,比如无法实现 HDR 截图、录像等,第三方为了游戏为了性能而停用 HDR 功能。那么可能还需要 10 年,到那时候,HDR 才会出现在大部分游戏中吧。

#游戏 #杂谈
阴兵

玩持续运营游戏,或者购买游戏主机,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投资。因为如果选错,可能玩不了多久,没有盈利能力的游戏、主机很快就会退市。细节可查看微型博客〈不是股东的股东〉。

炫耀玩家人数,是游戏公司常见的提高玩家、投资者信心的手段。比如《穿越火线》的「三亿鼠标的枪战梦想」,PSN 的每月活跃用户 1.23 亿等。

只是这个数量经常有水分,前者仅仅记录的是注册用户,所以工作室和有多个 QQ 号的玩家,会放大这个数量。索尼的 PSN 并不等于 PS4、PS5 游戏机玩家的数量,还包含 Steam 版《地狱潜兵2》绑定了 PSN 的玩家。

这些手段算是调整统计口径,所带来的增益,但也有人单纯的创造数字,即阴兵。游戏预注册奖励的阴兵是最常见的,许多游戏上架前会设立预注册玩家数量奖励,达到数百万就奖励些道具。

目前预约阴兵最离谱的,可能是《数码宝贝:源码》。它的预约奖励最高是八百万玩家,结果现在 超过千万玩家预约。不过百度贴吧仅有 1264 个关注者,TapTap 的关注数量有 31 万,但下载量只有 11 万。

类似的情况,还有游戏里的世界、全服任务。只要有布置,基本不可能无法完成。其它领域也存在阴兵,比如视频、直播的观众数量,直播上的数字是「人气值」,并不是观众数量。亦或是假装有人气的假排队店铺,甚至是开发商也要演给购房者看。

#游戏 #杂谈
赛博种族主义

ROG 是华硕旗下的电竞硬件品牌,特点是性能和价格都很高端。但之后华硕为 ROG 品牌范围覆盖到了中高端的 STRIX 系列,这部分 ROG 产品会便宜一些,但性能也达不到真正的 ROG。

这被认为是消耗过去的品牌积累,做了某种贴牌生意。因此,这部分名分不对的 ROG 产品,在玩家群体里称作「混血 ROG」,与符合性能表现的「纯血 ROG」作区分。这种称呼会有一些歧视的含义,算是对华硕商业策略的吐槽。

理论上,纯血、混血这种有些种族主义的词汇,不能由商家提出。就像是许多低端配置的产品,在买家社区里自嘲为「乞丐版」,但商家不敢用这种有歧视意味的表述,而是使用「基础版」「青春版」这种中性的词语。

因为宣传新产品是纯血的,那么受众应该会联想到「之前的产品是混血,亦或是杂种?」虽然没有完全否定过去的产品,但也会影响到过去产品的形象吧。毕竟是曾经宣传为遥遥领先的产品,但现在却被视作过渡产品。

附言:满血、残血说法源自游戏,之后同样被用户用在软硬件上,用来吐槽同名不同性能的软硬件。同样,如果有商家宣传满血版本,那么之前的版本就是残血的么……

#杂谈
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去城市化

城市化 是为了提高人与人协作效率,而出现的解决方法之一。大型产业、市场与城市互相依靠,如果城市严重缺乏产业(公司、工厂和旅游资源),缺乏吸引力和工作机会,那么人口会逐渐流失,最终可能变成 鬼城

美国人比世界上任何其他人群,都更频繁地迁徙。由于就业、气候、退休和州法等因素,每年有 14 % 的美国人在迁徙。具体来说,人们从向沿海迁徙(加州除外),大城市向小城市迁徙,以及总体向东迁徙。

以上城市人口流失的情况,都算是 逆城市化。但在不同地区,还是有许多差异。因为医疗资源,户籍地址也会影响人们的迁徙选择。比如 三级甲等医院 的分布非常不均衡,大城市的户籍会有许多优点等。

所以这里出现大规模的逆城市化的可能性很小,除非像上次一样,再次出现上山下乡的运动。或者解决城市资源不平等以及户籍问题,并且推行远程办公,这样人们可能就不会聚集在大城市了。

去城市化最早源自 反城市主义,那是 17、18 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的人们运营混乱,导致城市卫生、治安等状况恶劣。于是有人将罪责指向城市,认为城市孕育了污染、罪恶和贫困等苦难,用文字、文学作品来反对城市。

不过,也有人不使用文字,而是其它的手段来反对城市。比如纳粹德国试图拆掉柏林,新建一座 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维希法国的贝当元帅,有放弃工业 重回农业国 的计划,目的是回归传统(有点太保守了)。

好在这些计划都没有实现,柏林和巴黎至今仍在运转。只是有人真的实现了去城市化,红色高棉的波尔布特实施的 零年政策,目标是将一切重置,然后从零开始制作新世界。整体上是很有难度的事情,但只将一切推倒,制作地狱可太容易了……

#杂谈 #wikipedia
易普症(yips)​

职业赛事大满贯的高尔夫球运动员 Tommy Armour,在 1940 年代之后经常放弃锦标赛,Armour 对此的解释是自己患上了 易普症,这也是他发明的词语。

人们对易普症的了解不多,经验丰富的运动员突然且无法解释地失去技能,可能就会称作易普症。比如击球时出现无法抑制的抽搐、摇晃、紧张等情况,导致实力无法发挥。

以开创性的医学研究和治疗而闻名的梅奥诊所,有对易普症做出简单研究。对 2630 名高尔夫球锦标赛运动员的问卷调查,有近一半表示有易普症,当推杆距离球洞近 1 米时,容易引起易普症反应。

高尔夫球运动员有大量的易普症,可能是因为易普症的影响没有那么强,高尔夫是比较慢速的运动,运动员有充分的时间调整自己。但是像棒球这种高速运动,一旦出现易普症,成绩就会迅速下滑,最终不得不结束职业生涯。

还有种症状叫做 局部性肌张力障碍,这被认为可能与易普症有关联。这种症状是特异性的,患者只有在做某些特定活动时,才会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出现姿势失误、痉挛甚至震颤。可能是在音乐家领域出现较多,所以还有音乐家肌张力障碍这个子类别。

只是电子竞技领域没有听说易普症的存在,也许是电子竞技的历史还太短,或者是运动员的职业寿命太短吧。

#症状
为何而写微型博客

有些想要介绍 gledos 每天写微型博客的原因了,但内容有些沉重,无论是对 gledos 还是阅读者而言均是如此。总之随意选择是否阅读吧。

微型博客是从 2021 年的年中开始编写的,契机可能是 2021年2月3日 被喝茶了吧。(可见〈喝茶日志〉)当时心情很沉重,因此需要用表达来疏解,但直接写博客,产量还是太低,于是便有了微型博客。

gledos 有工作吗?实话是之前只做过十多天的日结的保洁工作,内容是清理楼盘展示用的样品间。样品间为了缩减时间,浓烈的油漆味、胶味还没消散,就需要用铲刀、抹布清理瓷砖、玻璃上的油漆点。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也许还得从更早的抑郁症说起。初二左右,gledos 的 阅读障碍 变得越来越明显,曾经每周都常去书店看书的 gledos,发现能够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少。

具体来说,曾经只有复杂的文学作品看起来头痛,但后来越来越多的书籍,都会让 gledos 非常头痛。加上大家熟知的「政治性抑郁」,导致 gledos 在初三时期开始长期休学。

好在还是完成了初中毕业,并考上了当地普通的高中。但高中依然遇到了许多障碍,学校恐惧症 变得非常明显,终于变成了辍学。

之后 gledos 一直在家里休息,期间确诊了抑郁症,算是给现状找到了个原因。然后吃了一段时间的盐酸舍曲林片,大概让抑郁症变得没那么严重了。

gledos 出生于 1999 年,生日之前也说过,与 世界人权日 是同一天,即 1999年12月10日。辍学时,大约是 2016 年的 16 岁,所以休息了 9 年的样子。

刚开始的几年确实主要在玩,但也想着要寻找谋生的手段,所以尝试建立博客。gledos 的 GitHub 是 2016-11-24 建立的(API 查询到的时间),之后在 2017年7月 开始写博客,但广告收益太少,所以没有坚持下去。

现在几乎回忆不起 2016 到 2021 年之间发生过的事情,也许是这段时间太过空虚吧。在被喝茶后,其实想着活着太累,没有未来也没有明天,所以打算写一年微型博客就自杀吧。

既然我现在还在写微型博客,那说明原计划并没有生效。gledos 确实是靠写微型博客,找到了自我,虽然仍旧没有未来,但有了明天的 7:30。而这一切,主要都是订阅者们的认可与鼓励,非常感谢大家 ❤️
塞钱箱里的外国硬币

京都每年的游客超过千万,寺庙和神社也是热门旅游地点,所以塞钱箱里总是有各种外币。纸币可以在日本本地的银行兑换,但硬币只能在发行地的银行兑换,这造成了一些困扰……

最后,这些外国硬币被捐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毕竟是国际组织,可以顺便在世界各地的银行兑换硬币。其它外国纸币可能会拿到「大黒屋」典当店,兑换成日元,也许是比银行方便吧。

高雄的寺庙也有类似的问题,于是三鳳宮想了个好主意,让日本游客以 1000 日元的纸币,来兑换等价的硬币。既能让寺庙获得方便兑换的纸币,游客也帮助了寺庙,还不需要捐钱,是完美的双赢。

附言:没查到大陆寺庙功德箱里的外国钱币如何处理,也许这不是寺庙主要的收入部分吧。

#杂谈
延时播出的直播

2007年2月27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群众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必须延时播出的通知》,要求所有群众参与的电视直播节目,一律延时 20 秒以上播出。如果单独直播,需延时 6 秒以上。

目前可考的 延时播出,源自 1950 年代的宾夕法尼亚州的 WKAP 电台。这是使用磁带实现的硬件延迟,同样是 6 秒延迟。不过使用它的原因不太明确,目前有两种说法,分别是 顺利播放电话访谈,以及绕过 FCC(联邦通信委员会)的限制。

关于顺利播放电话访谈,可能是电话嘉宾的声音直接呈现在广播里,声音会太小,所以录制后再次放送会有放大声音的效果。而绕过 FCC 的限制,似乎是因为当时 FCC 禁止直播电话访谈,而播放电话录音就能绕过……

之后延时播出开始普及,因为能轻松过滤直播节目中的脏话,或是不宜播出的意外内容。但这也带来了复杂的问题,所谓的直播节目可以被即时剪辑,那么是否还能传递出真实的节目?

不予播出》就是一款让玩家思考的反乌托邦游戏,玩家扮演电视台的导播、编辑,处理着节目放送的内容。无论是将自私自利的名人行为曝光在电视上,亦或是修剪掉负面情绪的内容,营造个稳定的美丽新世界,都由玩家来选择。

#游戏
实时博客

现在提起直播,往往会想到视频直播,但过去流行的还有广播电台直播,以及文字直播。文字直播是 web 3.0 之前常见的直播,主要内容是足球、篮球等运动,需要滚动更新内容的重大事件,也可能会使用文字直播。

这种文字直播,更准确的表述是 实时博客。网页会持续更新,新内容会注明时间与事件,比如「下午 12:10 基思·瓦兹从工党后座议员席上站起来……」。

但在网速可以满足视频直播之后,这类实时博客就衰弱了,仅有少量网站还在做实时博客。虽然网站变少,但相似的功能被微型博客继承了,无论是新浪微博还是 X,都有人通过滚动更新,来追踪一些事件。

只是实时更新的内容天生与审查不合,广电曾要求:有群众参与的电视直播节目,一律延时 20 秒以上。即使现在还是低速网络时代,考虑到实时博客可以轻松复制、截图,应该也会受到严厉的监管吧。

附言:实时博客或许出现得更早,早在 1930 年代就有足球杂志,将整场足球比赛以「时间:事件」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只要观看这本杂志,即便没有亲自在现场观看,还是可以像是亲眼看到比赛一样。

#杂谈
礼品卡产业链

在网上能买到一些礼品卡,比如 Steam、Apple 和 Google Play 的,但大多看起来没有明显手续费。比如 10 美元的礼品卡卖 70 元,甚至稍低于汇率。

原理是低价渠道,比如通过尼日利亚侨民需要向家里人汇款,但是可能因为没有正规身份,官方汇款公司麻烦以及汇率不合理的原因,而选择购买礼品卡,然后将卡交给尼日利亚本地的卡商(被叫做小黑),小黑再将钱给侨民的家人。

之所以弄得这么麻烦,是因为黑市汇率所带来的收益很可观。当地区有严格的外汇管制时,总会出现差异较大的黑市汇率。比如朝鲜的官方汇率在 2013 年,1 美元兑换 96 朝鲜元,但黑市上能换 8000 朝鲜元。

虽然尼日利亚的黑市汇率没有到朝鲜那样的地步,但小黑将礼品卡以 60 % 左右的面值价格出售,还是能够赚到钱。外国商贩会用 USDT 跟小黑交易,这个洗钱产业链大概就完成了。

只是 崧之莫公司,以银行汇款的方式与小黑交易,适用非法买卖外汇行为,被以非法经营罪,判处 20 名被告人被判处 7 年 6 个月有期徒刑至 5 个月拘役,并处 145 万至 14 万不等罚金。

附言:如果尼日利亚侨民及其家人会用 USDT,那么大概可以直接用 C2C 交易礼品卡,可以省下跟小黑交易的手续费。

附言 2:如果崧之莫公司选择不开设公司,在地下隐秘活动,并以 USDT 汇款,也许会更安全一些。

#原理
弄错马来西亚旗帜

2025年4月15日,马来西亚知名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与《光华日报》,分别错画与不完整刊登马来西亚旗帜 🇲🇾,正好让旗帜左上角的月亮消失了。当日中午,《星洲日报》立刻发文对此道歉,表示是在制图时无心所犯下的错误。

2025年4月17日,《星洲日报》对总编辑陈汉光和副编辑主任蔡淑姗采取停职处分,直到(内部问责)调查结束为止。同日(前后顺序不明),马来西亚警方对两人扣留以协助调查,当晚获准保释。

但耐人寻味的是,Internet Archive 在 2025年4月4日 保存《星洲日报》的「关于我们」上,总编辑的名字是郭清江,之后才修改为的陈汉光。

2025年4月18日,马来西亚首相安华表示,对任何国家而言,国旗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不要掉以轻心。以及这个错误并非小事,因此调查必须按照正当的法律程序进行,不得施加压力或采取过度方式。

对于此事,马来西亚的《中國報》,甚至是事件中的《星洲日报》发文,表示此事是无心之过,已经在第一时间道歉修正。一些别有居心者将问题政治化,只是为了达到各自的利益,并不是在解决问题。

附言:有曾经在海外工作的华文媒体工作者,表示这些海外华文媒体都在大陆有团队,许多稿件都是大陆的作者提供的,这可能是导致旗帜问题的原因。使用 AIGC 创作素材的人,也没有仔细检查。

附言 2:马来西亚以及各个海外的大型知名华文媒体,较难看到文章编写者的名字,大多都是匿名。

ggame
身障反派

电影《过昭关》里,有个使用电子人工喉的养蜂人。这是给做了声带切除手术的人,恢复语言能力的设备。但声音是单调的及其声音,像早期的 TTS 音。所以主角刚开始感到害怕,熟悉对方后,才认识到对方是友善的人。

在虚构作品中,电子喉常被用来塑造反派角色,大概是机械化的声音能够带来冷酷、非人化等感觉。比如电影《舞校疑案》里,主角使用电子喉并乘坐轮椅,还是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患者……

不仅是电子喉,其它身障类型的反派,在过去的作品里也很常见。无论是坐轮椅的思考者(来自《闪电侠》),使用义肢的达斯·维达、Dr. No(来自 007),以及大量毁容的反派。同时也可能出现「因为残疾,所以邪恶」的剧情。

在中文作品里,这种身障反派也不少见。比如关于宦官祸乱朝政的故事,《笑傲江湖》里修炼了《辟邪剑法》和《葵花宝典》的岳不群、东方不败,《天龙八部》里毁容,口不能言,腿不能走的段延庆。

创作者当然不是为了歧视身障人士,而设计出这些身障反派。而是身障容易与痛苦联系,轻易能塑造出反派的仇恨,为其犯下的罪行给予动机。现在的创作者反省了过去的疏忽,所以尽量不会写出这样的身障反派。只是想要更进一步,创造身障的主角、英雄,就太难了,甚至适得其反让人厌恶。

附言:电影《过昭关》的大致剧情,是在 2010 年代听说劳改农场朋友的消息,于是带上孙子去见一面老友的故事。当时爷爷因为家庭成分不好,父母都死了,多亏劳改农场里几个朋友的照顾,才能活下来。

参考了 Naomi J. 的文章 Ableism and ‘The Flash’: What’s Wrong With Disabled Villains in Genre Fiction… and Where Have All The Disabled Heroes Gone? | #症状 #不符
游戏里的人权

2015年5月,在 MMORPG 游戏 Guild Wars 2 里,出现了公开羞辱的处刑。玩家 DarkSide 使用作弊软件传送到建筑物里,违规击杀了玩家并带走所有的装备。游戏的安全主管 Chris Cleary 随后介入此事,登上了 DarkSide 的帐号,在桥上脱下所有装备,跳下自杀。之后将其封号。

Chris Cleary 还将控制 DarkSide 脱衣、自杀的操作录制为视频,放在 YouTube 上,目前该视频有 200 万观看次数。DarkSide 违反了用户协议,使用第三方程序破坏了游戏原本的规则,封号是所有人都认可的惩罚。但游戏公司应该无权登录并拍摄羞辱视频,即便用户协议里有相关协议,这种公开羞辱还是有些出格了。

目前游戏对作弊者的处罚,除了直接封号,还有一些相似的操作。比如 Call of Duty(含 Warzone)之前会将外挂玩家组在一起玩,让外挂玩家在「神仙服」里互相伤害。或者使其 无法打开降落伞,以及将 伤害降低 到多个弹夹都无法杀死敌人。

Deadlock 会将对局里识别到使用外挂的玩家,变成无法攻击的青蛙,随后封禁。游戏公司这样的操作,虽然同样是羞辱,但外挂玩家至少可以离开游戏,终止这场处刑表演。所以这种幽默操作不会像 Guild Wars 2 一样,被认为有些出格。

用现实来比喻的话,Guild Wars 2 是在犯罪者睡着后,向大家昭告其的罪行并公开处刑。而 COD 和 Deadlock 是将犯罪者流放,或给予糟糕的装备的羞辱,犯罪者期间可以自杀。

#游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