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Gibberlink
上个月,两个 AI agent 相互聊天的视频,在网络上很火热。视频模拟了酒店接待 AI agent 与预订酒店的 AI agent 交流,在意识到对方也是 AI 后,发起了使用 Gibberlink 模式的提议。于是两边开始使用人类听不懂的语言,交流酒店预订事宜。
不过对技术不太了解的人,可能会对此很警觉,认为两个 AI 可能会使用用户无法理解的语言,讨论其它的事情……《福布斯》杂志也发布文章,着重描述了 Gibberlink 引发人们的担忧及其原因,最后提到监管 Gibberlink 和 AI 技术但不能扼杀创新。
不过对于了解软件的人,对此就没有什么担心。比如 Telegram 新闻频道「风向旗参考快讯」评论里,没人认为有风险。毕竟目前 AI agent 并不像 AI 一样是个黑箱,各种功能都还是人为设计的,包括开源的 Gibberlink。
Gibberlink 需要担心的问题,可能是隐私吧。假设像演示中一样,在电脑上预约,用手机的 AI agent 交流,就需要开启喇叭。也许公共场所的其它人就能录下,并翻译为原文。好在 Gibberlink 基于的 ggwave 支持端到端加密,花些时间自动交换公钥后,还能防止通话被电信公司窃听。
#技术
上个月,两个 AI agent 相互聊天的视频,在网络上很火热。视频模拟了酒店接待 AI agent 与预订酒店的 AI agent 交流,在意识到对方也是 AI 后,发起了使用 Gibberlink 模式的提议。于是两边开始使用人类听不懂的语言,交流酒店预订事宜。
不过对技术不太了解的人,可能会对此很警觉,认为两个 AI 可能会使用用户无法理解的语言,讨论其它的事情……《福布斯》杂志也发布文章,着重描述了 Gibberlink 引发人们的担忧及其原因,最后提到监管 Gibberlink 和 AI 技术但不能扼杀创新。
不过对于了解软件的人,对此就没有什么担心。比如 Telegram 新闻频道「风向旗参考快讯」评论里,没人认为有风险。毕竟目前 AI agent 并不像 AI 一样是个黑箱,各种功能都还是人为设计的,包括开源的 Gibberlink。
Gibberlink 需要担心的问题,可能是隐私吧。假设像演示中一样,在电脑上预约,用手机的 AI agent 交流,就需要开启喇叭。也许公共场所的其它人就能录下,并翻译为原文。好在 Gibberlink 基于的 ggwave 支持端到端加密,花些时间自动交换公钥后,还能防止通话被电信公司窃听。
#技术
Smooth Motion
NVIDIA 提高帧数的功能 DLSS,属于单独训练模型,所以支持的游戏有限,如今仅 不到 400 个。对于主要玩知名大作的玩家而言,性价比不错。但也有许多玩家和游戏,无法使用到 DLSS 功能。这让 NVIDIA 的 DLSS 功能,无法彻底杀死对手。
不过就在昨天,NVIDIA 突然为 RTX 50 系列发布了 Smooth Motion 功能。该功能被暗示为 DLSS 的替补,原文是「对于未支持 DLSS 帧生成功能的游戏,NVIDIA Smooth Motion 为增强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的体验提供了新选项。」
「该技术的原理是在两帧之间插入由 AI 推理而生成的帧」「通常可将帧率提高一倍」,跟 AMD 的 AFMF 功能似乎相同。这种在两帧间插入一帧 AI 帧的情况,是否会带来明显延迟,还有待测试。但适用范围,可比 DLSS 广多了。
SM 支持任意 DirectX 11、12 的游戏,常见的现代游戏基本都支持。只是目前启用 SM 需要在 NVIDIA App 里设置,部分游戏可能无法直接设置。
SM 理论上会增加延迟,因为需要显卡读取到第 2 帧,才能输出 AI 制作的 1.5 帧,那么应该会带来一帧的延迟。尚不明确 NVIDIA 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许即将面世的,类似于 VR 的重投影技术 的 Reflex 2 能够缓解。
#原理 #技术 #游戏
NVIDIA 提高帧数的功能 DLSS,属于单独训练模型,所以支持的游戏有限,如今仅 不到 400 个。对于主要玩知名大作的玩家而言,性价比不错。但也有许多玩家和游戏,无法使用到 DLSS 功能。这让 NVIDIA 的 DLSS 功能,无法彻底杀死对手。
不过就在昨天,NVIDIA 突然为 RTX 50 系列发布了 Smooth Motion 功能。该功能被暗示为 DLSS 的替补,原文是「对于未支持 DLSS 帧生成功能的游戏,NVIDIA Smooth Motion 为增强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的体验提供了新选项。」
「该技术的原理是在两帧之间插入由 AI 推理而生成的帧」「通常可将帧率提高一倍」,跟 AMD 的 AFMF 功能似乎相同。这种在两帧间插入一帧 AI 帧的情况,是否会带来明显延迟,还有待测试。但适用范围,可比 DLSS 广多了。
SM 支持任意 DirectX 11、12 的游戏,常见的现代游戏基本都支持。只是目前启用 SM 需要在 NVIDIA App 里设置,部分游戏可能无法直接设置。
SM 理论上会增加延迟,因为需要显卡读取到第 2 帧,才能输出 AI 制作的 1.5 帧,那么应该会带来一帧的延迟。尚不明确 NVIDIA 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许即将面世的,类似于 VR 的重投影技术 的 Reflex 2 能够缓解。
#原理 #技术 #游戏
VR 的重投影技术
2013年2月,约翰卡马克在博客写下了《延迟缓解策略》这篇关于 VR 的文章,文章里讨论了造成 VR 游戏高延迟的可能性,以及缓解延迟的方法,而最后一个方法就是时间扭曲技术 (Timewarp)。
就像是远程控制其他的电脑时,鼠标的指针其实是客户端制作的版本,不然一去一回的延迟会造成鼠标指针不跟手的情况,而这种分离视角也是相似的玩法,如果 VR 的游戏帧速不够显示器刷新率,那么静止的画面会按照玩家的视角重新投影。
不过在 2013年8月,约翰卡马克加入 Oculus VR 公司之后,这篇文章就被删除了,2014 年 Oculus 就推出了此功能。之后各个厂商分别以自己的名称,实现了这一技术,Oculus 的叫做 Timewarp、Asynchronous Timewarp、Asynchronous Spacewarp,HTC Vive 的叫做 Reprojection、Asynchronous Reprojection、Motion Smoothing,PSVR 的叫做 Temporal Reprojection。不过这些技术之间有些差异,其中 Asynchronous Spacewarp 和 Motion Smoothing 有补帧的效果。
YouTube 的 2kliksphilip 频道制作了一个演示程序,可以在普通的电脑环境下测试,即使是每秒 15 帧的游戏,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升到每秒 60 帧,毕竟让玩家最难受的还是不跟手,最后 2kliksphilip 也希望此功能能让 FPS 游戏也用上。
🔗参考资料 | #游戏 #技术
2013年2月,约翰卡马克在博客写下了《延迟缓解策略》这篇关于 VR 的文章,文章里讨论了造成 VR 游戏高延迟的可能性,以及缓解延迟的方法,而最后一个方法就是时间扭曲技术 (Timewarp)。
就像是远程控制其他的电脑时,鼠标的指针其实是客户端制作的版本,不然一去一回的延迟会造成鼠标指针不跟手的情况,而这种分离视角也是相似的玩法,如果 VR 的游戏帧速不够显示器刷新率,那么静止的画面会按照玩家的视角重新投影。
不过在 2013年8月,约翰卡马克加入 Oculus VR 公司之后,这篇文章就被删除了,2014 年 Oculus 就推出了此功能。之后各个厂商分别以自己的名称,实现了这一技术,Oculus 的叫做 Timewarp、Asynchronous Timewarp、Asynchronous Spacewarp,HTC Vive 的叫做 Reprojection、Asynchronous Reprojection、Motion Smoothing,PSVR 的叫做 Temporal Reprojection。不过这些技术之间有些差异,其中 Asynchronous Spacewarp 和 Motion Smoothing 有补帧的效果。
YouTube 的 2kliksphilip 频道制作了一个演示程序,可以在普通的电脑环境下测试,即使是每秒 15 帧的游戏,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升到每秒 60 帧,毕竟让玩家最难受的还是不跟手,最后 2kliksphilip 也希望此功能能让 FPS 游戏也用上。
🔗参考资料 | #游戏 #技术
令状金丝雀 (Warrant Canary)
该技术,或者说技巧是用来规避《爱国者法案 (美国)》禁止服务提供商声明自己收到了必须披露用户数据的行为。
具体原理是公开一个声明,当收到法院的必须披露用户数据的行为时,就撤掉这个声明或者停止更新这个声明。
而现在,可以使用一个独立的 PGP 来签名,来增加令状金丝雀的适用范围。因为 PGP 通常不会被要求提供给法院,这样还能防止网站被接管却不能声张的情况。
之所以称之为「令状金丝雀」,这源自于 20世纪 的采矿业,当时有个发现有毒气体泄露的办法,就是将金丝雀以及其他的小型恒温动物带入矿洞,由于鸟类更敏感,所以这能给矿工增加生存的机会。
#原理 #技术 #隐私
该技术,或者说技巧是用来规避《爱国者法案 (美国)》禁止服务提供商声明自己收到了必须披露用户数据的行为。
具体原理是公开一个声明,当收到法院的必须披露用户数据的行为时,就撤掉这个声明或者停止更新这个声明。
而现在,可以使用一个独立的 PGP 来签名,来增加令状金丝雀的适用范围。因为 PGP 通常不会被要求提供给法院,这样还能防止网站被接管却不能声张的情况。
之所以称之为「令状金丝雀」,这源自于 20世纪 的采矿业,当时有个发现有毒气体泄露的办法,就是将金丝雀以及其他的小型恒温动物带入矿洞,由于鸟类更敏感,所以这能给矿工增加生存的机会。
#原理 #技术 #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