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CSGO 中的突击点系列地图

突击点系列地图是由 瑞典🇸🇪 玩家 Oskmos 所制作,是大型开放式的人质解救地图,每名 CT 都可以选择四个不同的突击点进入,由于双方都有「突击定时器」机制的存在,T 阵营基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得最佳的位置。[图1]

关于「突击定时器」的解释: 双方出生点都不在游戏区域中,而是一个购买装备与选择传送点的缓冲存在。

突击点系列地图有两张,分别是《突击点》与《突击点2》,主要是模型细节上有许多变化,不过《突击点》地图已经被移除,因为 CSGO 通常只会保留少量大行动带来的新地图。

最近 CSGO 在大行动中新推出 —— 《突击点2》 与 防爆盾 (目前仍在测试阶段的防御道具) 也许预示着 CSGO 将修复人质解救地图存在的平衡性问题,甚至能将《突击点2》地图添加到国际赛事上。

[图2]: Oskmos 制作的街景, thewhaleman 添加了角色。

[图3]: 《突击点2》的地图

额外信息: CSGO那些被轮换掉的经典地图

#游戏
街机游戏中的吸引模式 (Attract Mode)

该模式常见于街机游戏,通常在街机空闲时会自动播放游戏画面或者 OP 动画,目的也正如其名,是吸引客户。

关于播放自动的游戏内容的就比较麻烦了,通常有这几种情况:

- 「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游戏,可以使用 AI 进行操作,比如吃豆人与各种格斗游戏。
- 画面丰富的游戏会播放已经录制好的控制器操作,有时会录制几套不同的操作,好让演示效果呈现的更好。
- 如果是含有随机性的游戏,比如一些游戏会生成一个种子值,那么在播放录制内容时需要固定种子值。

除了街机游戏,许多日本家用机 / PC 游戏也会含有吸引模式,比如任天堂的许多游戏以及文字 AVG 类型的游戏。

资料来源: 1, 2

#游戏 #原理 #考据
Windows 替换 Emoji 字体

由于 Windows 系统缺少了很多 Emoji,所以尝试替换。目前似乎比较流行的选择是使用名为 Twitter Color Emoji SVGinOT Font 提供的字体与方法,这个 Emoji 字体也是全平台支持的,是源自于推特的 Emoji 。

不过大概只有 UWP 软件与 Firefox 有良好的支持,Chrome/Chromium 有 BUG 所以基本不支持。

这里可以查看全部 Emoji: https://unicode.org/emoji/charts/full-emoji-list.html

封面图分别是 UWP 软件 —— 哔哩哔哩 Lite 与 Firefox 。

额外信息: Windows 有绝大部分鞋子的 Emoji,除了人字拖鞋「🩴」。

#工具
动画《Sonny Boy》中宇宙的形状

最后一集中,出现了一个像是甜甜圈形状背景在不断的变换。[视频1]这应该来源自拓扑几何中的 Clifford torus ,这是一个四维的图形。[视频2]

宇宙的形状 虽然到现在仍是未解之谜,不过有一个名为 Three-torus model of the universe (三维环面宇宙模型) 的理论,宇宙的形状就是「甜甜圈」,这个模型的曲率为平坦 (高斯曲率为0),符合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的测量结果。

相关科普视频: 《What If the Universe Was Shaped Like a Donut?》《We likely live in one of these 18 universes

#动画 #原理 #考据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大図鑑] パソコン美少女ゲーム歴史大全1982-2000》(電腦美少女遊戲歷史大全) —— パソコン美少女ゲーム研究会【編・著】

这是于 2000 年出版的游戏图鉴,内容为 PC 美少女游戏从 1982 年到 2000 年的历史。此书内有大量的 #NSFW 内容,请注意。

#书籍 #历史 #游戏 #备份 来源自: exhentai
《[大図鑑] パソコン美少女ゲーム歴史大全1982-2000》(電腦美少女遊戲歷史大全) —— パソコン美少女ゲーム研究会【編・著】

格式为 .jpg 的单页扫描,分辨率为 1208 x 1540 左右,共 193 页。

#书籍 #历史 #游戏 #备份 来源自: exhentai
大図鑑_パソコン美少女ゲーム歴史大全1982_2000.zip
91 MB
温度感知的问题 —— 其二

人与人对温度的感知各不相同,通常跟 新陈代谢、身高、性别 有关。

新陈代谢率越高,核心温度自然越高。
身高越高,这使血液循环热量越难。

由于激素的影响,通常女性与男性的脂肪与肌肉的比例会有明显的不同,新陈代谢率也不同。这会导致对温度感知的差异较大。

有一项 不够严谨的报告 称,三分之一的夫妻会因为暖气温度产生争议。

参考资料: 1, 2, 3

#症状 #不适用 #原理 #性别议题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