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复制提醒
最近看到个 梗图,意为不确定 Ctrl + C 快捷键是否成功复制到内容,于是多复制几次。输入文字的光标会闪烁,调整音量时会提示当前音量,这样的人机交互符合直觉,所以复制后没有提醒,确实有些不便。
比如一些软件、网站禁止复制,或者单纯是软件出现了 bug 所导致的无法复制。如果复制成功能显示提醒,应该是不错的系统交互逻辑。原生 Android 的剪贴板编辑器,就能在复制文字后浮现在左下角,点击还能快速编辑刚复制的文字。
可能是需求太过小众,Windows 开源软件仅找到了 ClipboardNotifier,剪贴板被覆盖时,屏幕下方就会出现图标提醒。不过图标没有淡入淡出、任何可修改的设置,只能算够用吧。
附言:使用 GPT 生成了个 AHK 脚本,效果可能不错。
#软件
最近看到个 梗图,意为不确定 Ctrl + C 快捷键是否成功复制到内容,于是多复制几次。输入文字的光标会闪烁,调整音量时会提示当前音量,这样的人机交互符合直觉,所以复制后没有提醒,确实有些不便。
比如一些软件、网站禁止复制,或者单纯是软件出现了 bug 所导致的无法复制。如果复制成功能显示提醒,应该是不错的系统交互逻辑。原生 Android 的剪贴板编辑器,就能在复制文字后浮现在左下角,点击还能快速编辑刚复制的文字。
可能是需求太过小众,Windows 开源软件仅找到了 ClipboardNotifier,剪贴板被覆盖时,屏幕下方就会出现图标提醒。不过图标没有淡入淡出、任何可修改的设置,只能算够用吧。
附言:使用 GPT 生成了个 AHK 脚本,效果可能不错。
#软件
浏览器选择器
可能因为兼容性、隔离工作区等原因,设备上安装多个浏览器,是常见的情况。但系统往往对多浏览器不友好,Windows 必须设置个默认浏览器,Android 可以不设置,每次点击链接后选择需要的浏览器,但无法看到链接内容。
因此诞生了「浏览器选择器」,将其设置为默认浏览器后,打开链接时,会先启动选择器。选择器的页面里有多个浏览器可供选择,并能显示 URL,供使用者检查。
Windows 上有多款浏览器选择器,经过简单测试,最好用的大概是 Hurl。只是它仅适用于 Win 10/11,并且需要安装 100+ MiB 的 .NET 8 Desktop Runtime 和 Windows App Runtime。
Android 上就是 LinkSheet 了,设置里还能移除淘宝、网易云音乐等恶意声明浏览器的情况。以及具有 ClearUrls、FastFoward 功能,前者删除跟踪参数,后者提取重定向部分链接。
附言:gledos 使用多浏览器,主要原因是「基于浏览器代理规则」。比如 Windows 上 Edge 直连,Firefox 与 Chrome 走代理,这样不用维护代理规则,更直觉。
#软件
可能因为兼容性、隔离工作区等原因,设备上安装多个浏览器,是常见的情况。但系统往往对多浏览器不友好,Windows 必须设置个默认浏览器,Android 可以不设置,每次点击链接后选择需要的浏览器,但无法看到链接内容。
因此诞生了「浏览器选择器」,将其设置为默认浏览器后,打开链接时,会先启动选择器。选择器的页面里有多个浏览器可供选择,并能显示 URL,供使用者检查。
Windows 上有多款浏览器选择器,经过简单测试,最好用的大概是 Hurl。只是它仅适用于 Win 10/11,并且需要安装 100+ MiB 的 .NET 8 Desktop Runtime 和 Windows App Runtime。
Android 上就是 LinkSheet 了,设置里还能移除淘宝、网易云音乐等恶意声明浏览器的情况。以及具有 ClearUrls、FastFoward 功能,前者删除跟踪参数,后者提取重定向部分链接。
附言:gledos 使用多浏览器,主要原因是「基于浏览器代理规则」。比如 Windows 上 Edge 直连,Firefox 与 Chrome 走代理,这样不用维护代理规则,更直觉。
#软件
看到拼多多上,看到一种奇怪的商品,其名为的 ADHD 辅助透明书签。这是 18 × 6 厘米的染色塑料片,铺在书页或显示器上使用,入封面图所示。
稍微查了查原理,发现是 1983 年,Helen Irlen 提出的概念。Irlen 将 阅读障碍 命名为了 Irlen 综合征。只要通过使用彩色覆盖层或戴着彩色眼镜,可以过滤让大脑不适的色彩。
Irlen 随即成立了 Irlen 研究所,靠贩卖彩色眼镜赚钱。然而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据支持,并且其诊断标准非常低,患病率约超过 20 %。所以被认为是利用焦急的父母,而骗钱的伪医学。
随便找了两个研究 Irlen 综合症的论文,论文 1 的实验有 36 个儿童,其中一半没有阅读障碍,结论是改善了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性能。论文 2 的实验,仅有 3 名被独立诊断的阅读障碍患者,结论是可能有效,但不排除安慰剂效应。
不过没不要买昂贵的彩色眼镜,现在基本是电子阅读,那么给设备安装个滤镜软件就好。Windows 可以用免费的 ColorVeil,Android 用开源的 Red Moon。就算无效,也不花钱对吧。
附言:像图中条状的彩色滤镜效果,可能起到某种分区效果,也许能帮助定位吧。看浏览器内容时,用 userscript 应该能做出类似的效果。
#症状 #软件
Android 的自我调试
个人电脑用户已经习惯了自我调试,简单的有 360 断网急救箱、软媒电脑医生等修复工具。这些工具有权限修改系统,从而修复错误或调试系统。但手机用户,似乎就不能自我调试了。
Android 要修改网络连接状态(generate_204)、锁定 CPU/GPU 的频率,以及卸载、停用系统软件等,通常都需要高过用户的权限,才能调试。不过 Android 专门给了个 adb 调试功能,只要有台 PC,就能修改。
但这也表明了 Android 设计者的态度,那就是用户不能直接用手机来调试手机。好在没有完全封堵 Android 的自我调试通道,首先是 Android 在 9(Pie)版本里添加了网络 adb,即让局域网设备调试。那么用户连入一台路由器,就能用 Termux 来自我调试 adb 了。
然后是获取 root 权限,几乎就没有什么是不能修改的了。只是刷机失败,设备变砖了(bootloop),似乎就只能连接 PC,在 fastboot 尝试救砖。
好在还有第三方开发者,制作了好用的软件实现自我调试。第三方恢复模式 TWRP,大约可以当作 winPE 这种能维护系统的工具。如果是模块导致的变砖,那么可在 TWRP 里执行 mm 工具,停用有问题的模块。
现在更是有自动救砖模块,神仙自动救砖(KernelSU 自带部分功能)能在长时间无法启动后,禁用所有模块,还是无法启动,就会解冻 app。所以至少在调试功能里,Android 能独立使用,不需要 PC 辅助,具有安全感了。
#软件
个人电脑用户已经习惯了自我调试,简单的有 360 断网急救箱、软媒电脑医生等修复工具。这些工具有权限修改系统,从而修复错误或调试系统。但手机用户,似乎就不能自我调试了。
Android 要修改网络连接状态(generate_204)、锁定 CPU/GPU 的频率,以及卸载、停用系统软件等,通常都需要高过用户的权限,才能调试。不过 Android 专门给了个 adb 调试功能,只要有台 PC,就能修改。
但这也表明了 Android 设计者的态度,那就是用户不能直接用手机来调试手机。好在没有完全封堵 Android 的自我调试通道,首先是 Android 在 9(Pie)版本里添加了网络 adb,即让局域网设备调试。那么用户连入一台路由器,就能用 Termux 来自我调试 adb 了。
然后是获取 root 权限,几乎就没有什么是不能修改的了。只是刷机失败,设备变砖了(bootloop),似乎就只能连接 PC,在 fastboot 尝试救砖。
好在还有第三方开发者,制作了好用的软件实现自我调试。第三方恢复模式 TWRP,大约可以当作 winPE 这种能维护系统的工具。如果是模块导致的变砖,那么可在 TWRP 里执行 mm 工具,停用有问题的模块。
现在更是有自动救砖模块,神仙自动救砖(KernelSU 自带部分功能)能在长时间无法启动后,禁用所有模块,还是无法启动,就会解冻 app。所以至少在调试功能里,Android 能独立使用,不需要 PC 辅助,具有安全感了。
#软件
孤岛 app
Android 上有 Google Play 等,手机内置的 app 商店,用户可以下载需要的,挑选有趣的 app,并且让商店自动更新 app。这些商店需要开发者认证后才能上架软件,但有开发者出于一些原因,没有上架到主流的 app 商店,所以通过其它渠道分发 app。
F-Droid 是知名的 FOSS app 商店,对隐私在意的开发者与用户会使用它。但还是有不符合 F-Droid 要求,或者单纯是开发者认为这很麻烦,所以没有上架到任何 app 商店。就将这种 app 称作孤岛 app 吧,意为与主流生态隔离的 app。
这些孤岛 app 虽然能从 GitHub、作者的个人网站下载,但也缺乏被 app 商店自动更新的功能。如果打开 app 的间隔较长,比如一个月运行一次,可能每次打开都会弹出更新,这种体验确实有些糟糕。
如果像订阅 RSS 一样,观察到 GitHub 仓库发新版本,然后脚本选择合适的 apk 进行安装,那么就能让孤岛 app 自动更新。开发者 imranr98 大概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制作了 Obtainium。
可以预见 Obtainium 的复杂性,因为得识别版本号(如开发者乱写的 1.2-4),过滤各种 CPU 架构等。主流 app 商店是让 app 遵守自己的规则,而 Obtainium 只能去适配开发者的习惯。
好在目前 Obtainium 的效果不错。比如没有登录 app 商店的漫画软件 Mihon,添加仓库链接后就能自动识别,并正常更新。缓解了使用时,还要花时间更新的卡顿感。最后感谢 Obtainium 作者,以及分享该工具的「川陀大学图书馆」频道。
Obtainium 可以在 F-Droid 下载(下载链接),享受商店的自动更新。也可以从 GitHub 下载的版本,但不确定 Obtainium 能否自己更新自己。
#软件
Android 上有 Google Play 等,手机内置的 app 商店,用户可以下载需要的,挑选有趣的 app,并且让商店自动更新 app。这些商店需要开发者认证后才能上架软件,但有开发者出于一些原因,没有上架到主流的 app 商店,所以通过其它渠道分发 app。
F-Droid 是知名的 FOSS app 商店,对隐私在意的开发者与用户会使用它。但还是有不符合 F-Droid 要求,或者单纯是开发者认为这很麻烦,所以没有上架到任何 app 商店。就将这种 app 称作孤岛 app 吧,意为与主流生态隔离的 app。
这些孤岛 app 虽然能从 GitHub、作者的个人网站下载,但也缺乏被 app 商店自动更新的功能。如果打开 app 的间隔较长,比如一个月运行一次,可能每次打开都会弹出更新,这种体验确实有些糟糕。
如果像订阅 RSS 一样,观察到 GitHub 仓库发新版本,然后脚本选择合适的 apk 进行安装,那么就能让孤岛 app 自动更新。开发者 imranr98 大概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制作了 Obtainium。
可以预见 Obtainium 的复杂性,因为得识别版本号(如开发者乱写的 1.2-4),过滤各种 CPU 架构等。主流 app 商店是让 app 遵守自己的规则,而 Obtainium 只能去适配开发者的习惯。
好在目前 Obtainium 的效果不错。比如没有登录 app 商店的漫画软件 Mihon,添加仓库链接后就能自动识别,并正常更新。缓解了使用时,还要花时间更新的卡顿感。最后感谢 Obtainium 作者,以及分享该工具的「川陀大学图书馆」频道。
Obtainium 可以在 F-Droid 下载(下载链接),享受商店的自动更新。也可以从 GitHub 下载的版本,但不确定 Obtainium 能否自己更新自己。
#软件
Windows 难以预期的输入法状态
Windows 系统在近几年似乎存在某种 bug,表现为 输入法的状态难以预期。比如打开网页准备搜索些中文内容,结果发现是英文键盘,需要手动切换到中文拼音。这时在回复 IM 软件留言时,键盘仍然是英文状态。(亦或者情况刚好相反)
不过,类似输入法的大写锁定(Caps Lock)键,就不容易出现这种尴尬问题。因为大写锁定键是开关类型,除非手动关闭,否则将持续以大写工作。并且键盘上会有指示灯,能够一目了然现状。
对于不容易分清当前输入法的情况,有开发者制作了指示器。ImTip 就是这样的开源软件,会在光标右上方显示「EN 🌙」「中 🌕」这样的内容,表示输入法以及半角、全角符号情况。类似的软件还有「中英文实时提示 InputTip」,用不同颜色的小圆点表示输入法。
这种光标附近的指示器,确实有效解决了当前输入法状态不明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部分软件无法正常显示。也许类似大写锁定键的开关类型,会比较符合直觉,具体设置如下:
调整输入法排列为「英语(美国)」「简体中文」,然后设置默认输入法为「英语(美国)」,并将「允许我为每个应用窗口使用不同的输入法」取消勾选。
此时可能解决难以预期这个问题,至少不使用快捷键,输入法就不会切换,也不会因为打开新软件而切换。缺点可能是需要习惯,开机后默认英文的情况,但输入法应该不会乱变了。
#杂谈 #软件
Windows 系统在近几年似乎存在某种 bug,表现为 输入法的状态难以预期。比如打开网页准备搜索些中文内容,结果发现是英文键盘,需要手动切换到中文拼音。这时在回复 IM 软件留言时,键盘仍然是英文状态。(亦或者情况刚好相反)
不过,类似输入法的大写锁定(Caps Lock)键,就不容易出现这种尴尬问题。因为大写锁定键是开关类型,除非手动关闭,否则将持续以大写工作。并且键盘上会有指示灯,能够一目了然现状。
对于不容易分清当前输入法的情况,有开发者制作了指示器。ImTip 就是这样的开源软件,会在光标右上方显示「EN 🌙」「中 🌕」这样的内容,表示输入法以及半角、全角符号情况。类似的软件还有「中英文实时提示 InputTip」,用不同颜色的小圆点表示输入法。
这种光标附近的指示器,确实有效解决了当前输入法状态不明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部分软件无法正常显示。也许类似大写锁定键的开关类型,会比较符合直觉,具体设置如下:
调整输入法排列为「英语(美国)」「简体中文」,然后设置默认输入法为「英语(美国)」,并将「允许我为每个应用窗口使用不同的输入法」取消勾选。
此时可能解决难以预期这个问题,至少不使用快捷键,输入法就不会切换,也不会因为打开新软件而切换。缺点可能是需要习惯,开机后默认英文的情况,但输入法应该不会乱变了。
#杂谈 #软件
本地双人合作 3A 游戏流行的时期
曾经流行添加本地双人合作的模式(后文简称 co-op),甚至开发难度很高的 3A 游戏,也选择加入 co-op。比如下面的清单:
2008:《使命召唤:战争世界》
2009:《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生化危机5》
2010:《神鬼寓言3》《细胞分裂:断罪》《凯恩与林奇2:伏天》
2011:《战地3》《传送门2》
2012:《生化危机6》
2013:《细胞分裂:黑名单》
其中一些游戏,能明显看出为 co-op 投入了许多资源,比如能体验到独立剧情。甚至《生化危机5》直接以 co-op 来设计,缺少第二位玩家时,会让机器人来操控 2P 的角色。
也许是 co-op 的投入多,而玩家群体对此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含有 co-op 的 3A 游戏越来越少。仅支持 co-op 的 3A 游戏更是屈指可数,但也让人印象深刻,这就是 2021 年的《双人成行》。
以上没讨论到任天堂的游戏,是因为任天堂许多游戏都有 co-op,并且没有卷开发成本,所以往往不会被称作 3A。而在强调分享的 Switch 上,更是「变本加厉」,甚至会强行添加,比如《超级马里奥:奥德赛》的合作模式非常鸡肋,仅仅是为了 co-op 而 co-op。
虽然现在一些 PC 游戏仅支持本地局域网 co-op,不支持本地分屏。但是能用开源软件 Nucleus Co-Op 实现分屏,只需要一些输入设备,就算只有一个显示器也能分屏。主要涉及的技术是:同时确保游戏窗口具有焦点,键鼠和手柄只会向其中一个窗口传输信息,以及多开游戏并处理模拟局域网。(这种软件如果能早点出现就好了)
#游戏 #软件 #杂谈
曾经流行添加本地双人合作的模式(后文简称 co-op),甚至开发难度很高的 3A 游戏,也选择加入 co-op。比如下面的清单:
2008:《使命召唤:战争世界》
2009:《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生化危机5》
2010:《神鬼寓言3》《细胞分裂:断罪》《凯恩与林奇2:伏天》
2011:《战地3》《传送门2》
2012:《生化危机6》
2013:《细胞分裂:黑名单》
其中一些游戏,能明显看出为 co-op 投入了许多资源,比如能体验到独立剧情。甚至《生化危机5》直接以 co-op 来设计,缺少第二位玩家时,会让机器人来操控 2P 的角色。
也许是 co-op 的投入多,而玩家群体对此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含有 co-op 的 3A 游戏越来越少。仅支持 co-op 的 3A 游戏更是屈指可数,但也让人印象深刻,这就是 2021 年的《双人成行》。
以上没讨论到任天堂的游戏,是因为任天堂许多游戏都有 co-op,并且没有卷开发成本,所以往往不会被称作 3A。而在强调分享的 Switch 上,更是「变本加厉」,甚至会强行添加,比如《超级马里奥:奥德赛》的合作模式非常鸡肋,仅仅是为了 co-op 而 co-op。
虽然现在一些 PC 游戏仅支持本地局域网 co-op,不支持本地分屏。但是能用开源软件 Nucleus Co-Op 实现分屏,只需要一些输入设备,就算只有一个显示器也能分屏。主要涉及的技术是:同时确保游戏窗口具有焦点,键鼠和手柄只会向其中一个窗口传输信息,以及多开游戏并处理模拟局域网。(这种软件如果能早点出现就好了)
#游戏 #软件 #杂谈
SNI 伪装工具:Sheas-Cealer
域前置(domain fronting)能绕过部分 GFW 封锁,比如 Signal 曾尝试使用域前置绕过俄罗斯的网络审查。原理是发布虚假的,SNI 扩展信息里不包含上了名单的域名,以绕过深度包检测。
原理上,大多网站都能用域前置绕过 GFW,比如 Google、Pixiv、Steam 和 Telegram。所以曾经有开发者 Xmader 制作了 revolter-firefox 浏览器,自带不发送 SNI 功能。然而开发者在 2019年10月 前删库,原因不明。
好在有开发者,继续开发了简单、通用的 Windows SNI 伪装工具:Sheas-Cealer。一个软件加上 Chromium 系列浏览器,配置也很简单,就能实现裸连 Google、Pixiv、Steam 和 Telegram 的效果,并且能轻松添加新域名。
原理是 Chromium 系列的 --host-rules 参数:
上面的启动项里,将
Sheas-Cealer GitHub 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SpaceTimee/Sheas-Cealer。需要注意的是,软件 UI 不够易懂,需要点击左上角的按钮,切换到「文件路径」,填写浏览器的路径才能开始使用。
附言:SNI 伪装工具还有 Accesser 和 GotoX,但是用法相对复杂一些,可能需要多种软件配合使用。
附言 2:原理真的很简单,GPT-4o 也可以轻松制作一个网页版:Chrome 域前置启动项生成器,填入 Sheas-Cealer 的 YAML 格式规则,应该就能在其他平台使用了。
#软件
域前置(domain fronting)能绕过部分 GFW 封锁,比如 Signal 曾尝试使用域前置绕过俄罗斯的网络审查。原理是发布虚假的,SNI 扩展信息里不包含上了名单的域名,以绕过深度包检测。
原理上,大多网站都能用域前置绕过 GFW,比如 Google、Pixiv、Steam 和 Telegram。所以曾经有开发者 Xmader 制作了 revolter-firefox 浏览器,自带不发送 SNI 功能。然而开发者在 2019年10月 前删库,原因不明。
好在有开发者,继续开发了简单、通用的 Windows SNI 伪装工具:Sheas-Cealer。一个软件加上 Chromium 系列浏览器,配置也很简单,就能实现裸连 Google、Pixiv、Steam 和 Telegram 的效果,并且能轻松添加新域名。
原理是 Chromium 系列的 --host-rules 参数:
chrome.exe --host-rules="MAP example.com example.org" --host-resolver-rules="MAP example.org 192.0.2.0" --test-type --ignore-certificate-errors
上面的启动项里,将
example.com
映射到 example.org
,然后 example.org
解析到 IP 192.0.2.0
,最后是忽略证书错误。但是不知道是错误还是特性,浏览器会发送 example.org
的 SNI 扩展信息请求,从而实现轻松伪装 SNI。Sheas-Cealer GitHub 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SpaceTimee/Sheas-Cealer。需要注意的是,软件 UI 不够易懂,需要点击左上角的按钮,切换到「文件路径」,填写浏览器的路径才能开始使用。
附言:SNI 伪装工具还有 Accesser 和 GotoX,但是用法相对复杂一些,可能需要多种软件配合使用。
附言 2:原理真的很简单,GPT-4o 也可以轻松制作一个网页版:Chrome 域前置启动项生成器,填入 Sheas-Cealer 的 YAML 格式规则,应该就能在其他平台使用了。
#软件
擦肩通信
3DS 有个 擦肩通信 功能,在休眠状态下依然会启用 Wi-Fi,与其他休眠的 3DS 交换数据。可以交换其他玩家的名片,部分游戏也能使用擦肩通信,比如《超级马里奥制造》能使用擦肩通信分享关卡。
擦肩通信,可以看作不断发送与接收信息的 AirDrop。理论上也能用来做通讯软件。最早这么做的可能是 FireChat,它在 2014 年发布,能通过蓝牙和 Wi-Fi 传递消息。在网络受到严重中断的地区,比如当时的伊拉克比较流行。
不过现在 FireChat 已经停止更新,如果要使用这类擦肩通信软件,开源的 Briar 也许是比较好的选择。
这类软件,通常有公共频道和私人消息两种模式,发送可以广播信息到公共频道,附近的接收者就会得到这些信息。也能以端到端加密发送信息给指定联系人。
#原理 #软件
3DS 有个 擦肩通信 功能,在休眠状态下依然会启用 Wi-Fi,与其他休眠的 3DS 交换数据。可以交换其他玩家的名片,部分游戏也能使用擦肩通信,比如《超级马里奥制造》能使用擦肩通信分享关卡。
擦肩通信,可以看作不断发送与接收信息的 AirDrop。理论上也能用来做通讯软件。最早这么做的可能是 FireChat,它在 2014 年发布,能通过蓝牙和 Wi-Fi 传递消息。在网络受到严重中断的地区,比如当时的伊拉克比较流行。
不过现在 FireChat 已经停止更新,如果要使用这类擦肩通信软件,开源的 Briar 也许是比较好的选择。
这类软件,通常有公共频道和私人消息两种模式,发送可以广播信息到公共频道,附近的接收者就会得到这些信息。也能以端到端加密发送信息给指定联系人。
#原理 #软件
待办事项是常用的于时间/任务管理的工具,比如购物清单,又或者是最近热播的动画《僵尸 100~在成为僵尸前要做的 100 件事~》中,主角设立的 100 件任务,都属于待办事项。
文档、表格等办公软件有微软的 Office 套件垄断,但待办事项没有出现顶级的软件,结果就是各家的待办事项软件没有可以模仿的范本,所以不同的待办事项软件都有一些明显差异。
Todo.txt 是 Gina Tripani 设计的开放待办事项格式,主要目的是纯文本,所以可以在最普通的记事本上编辑。并且因为具有一些格式,所以也能在适配 Todo.txt 格式的软件中使用,这种性质跟 Markdown 相似。大致格式如下:
(优先级) 创建日期 描述 @情景 +任务 due:截止日期
除了描述,其他的部分都能省略,完成用 x 表示。Todo.txt 的格式细节和兼容软件,可以在 Todo.txt 官网 找到。
#软件
NVIDIA 控制面板的「管理 3D 设置」可能会卡顿,也没有搜索、导入导出配置的功能,很难进行设置(经典的硬件厂商做不好软件问题),于是有开发者自制了一个开源的配置文件编辑器,名为 Nvidia Profile Inspector,它不仅能替代 NVIDIA 不好用的「管理 3D 设置」,还能配置被隐藏的设置。
在被隐藏的设置中,有个叫做 Memory Allocation Policy(内存分配策略)的配置,默认是让程序自己决定分配策略,也可以选择积极分配,有两个视频认为则能解决低显存无法运行某些游戏的情况,甚至能够让需要大量内存的 AI 模型运行。
不过我没有测试出性能提高的情况,也许对软件或游戏有要求吧。
相关视频:爆显存怎么办?低显存的福音……, Low VRAM Fix On Low-End Cards
#工具 #软件
岛
Android 系统从 6.0 开始内置了工作空间功能,该功能本来是给企业用户提供工作专用空间的,在该空间内会与主要空间隔离,相当于一个虚拟机程度的隔离,并且可以一键停用空间。
这么酷的功能,当然也就有开发者来研究能否将此用在隐私保护、省电上,最早是「绿色守护」的作者 oasisfeng 制作了 Island,效果很棒,但现在软件停止了更新。
之后有开发者制作了 Insular 和 Shelter,前者是 Island 移除了 GMS 等专有组件的 FOSS 版本,后者是相同功能的 FOSS 软件,现在 Shelter 仍在更新,在 Android 13 上也能正常运行,只是有一些 Bug。
#软件
Android 系统从 6.0 开始内置了工作空间功能,该功能本来是给企业用户提供工作专用空间的,在该空间内会与主要空间隔离,相当于一个虚拟机程度的隔离,并且可以一键停用空间。
这么酷的功能,当然也就有开发者来研究能否将此用在隐私保护、省电上,最早是「绿色守护」的作者 oasisfeng 制作了 Island,效果很棒,但现在软件停止了更新。
之后有开发者制作了 Insular 和 Shelter,前者是 Island 移除了 GMS 等专有组件的 FOSS 版本,后者是相同功能的 FOSS 软件,现在 Shelter 仍在更新,在 Android 13 上也能正常运行,只是有一些 Bug。
#软件
电子邮箱版即时通讯软件
电子邮箱的共同点是都使用同类型的邮局协议,而收件箱、发件箱以及自动存档垃圾邮件的功能都算是是外在的界面,都可以改变。
即时通讯软件与协议关系不大,因为各个厂商间的协议都不兼容,所以它变成了一种设计,这种设计往往有以下特征:消息速度快、主动提醒强度高、聊天的集合不是信件主题,而是对聊天对象等等,所以短小的内容在即时通讯软件里比电子邮箱要简单方便。
但协议和设计方法并不冲突,所以也可以有即时通讯软件方便的设计,又使用电子邮箱的邮局协议的软件吧。2017 年有公司推出了 Hop 这个软件(之后改名为了 Spike Email),使用了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来制作电子邮箱软件。
Delta Chat 是后来出现的开源软件,自带端到端加密等功能,默认设置并不建议替代邮箱,而算是补充常规邮箱的软件。
#软件
电子邮箱的共同点是都使用同类型的邮局协议,而收件箱、发件箱以及自动存档垃圾邮件的功能都算是是外在的界面,都可以改变。
即时通讯软件与协议关系不大,因为各个厂商间的协议都不兼容,所以它变成了一种设计,这种设计往往有以下特征:消息速度快、主动提醒强度高、聊天的集合不是信件主题,而是对聊天对象等等,所以短小的内容在即时通讯软件里比电子邮箱要简单方便。
但协议和设计方法并不冲突,所以也可以有即时通讯软件方便的设计,又使用电子邮箱的邮局协议的软件吧。2017 年有公司推出了 Hop 这个软件(之后改名为了 Spike Email),使用了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来制作电子邮箱软件。
Delta Chat 是后来出现的开源软件,自带端到端加密等功能,默认设置并不建议替代邮箱,而算是补充常规邮箱的软件。
#软件
替代前端 alternative front ends
现在许多商业公司都靠广告盈利,其中就带来了隐私问题,面对这种问题,有一种相对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替代前端。
广义上的替代前端其实就是一个兼容原服务的软件、App 或网页,所以曾经流行过的第三方新浪微博也是一种替代前端,而 Telegram 的各种客户端也能算作替代前端。
常被冠以替代前端的服务,往往会对隐私有许多保护,比如推特的替代前端 nitter 会反向代理所有内容,用户查看的图片都来自 nitter 的服务器,而不是推特的服务器,所以是连访问者的 IP 都没有给推特。
GitHub 上面有两个仓库都在维护替代前端的清单,常见的服务基本都能在上面找到:
+ mendel5/alternative-front-ends
+ digitalblossom/alternative-frontends
Instagram 因为有严格限制爬虫、API 等策略,所以现已没有常规意义的替代前端,不过存在爬取了大量内容的镜像站……这点跟新浪微博很相似。
#软件 #网页 #清单
现在许多商业公司都靠广告盈利,其中就带来了隐私问题,面对这种问题,有一种相对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替代前端。
广义上的替代前端其实就是一个兼容原服务的软件、App 或网页,所以曾经流行过的第三方新浪微博也是一种替代前端,而 Telegram 的各种客户端也能算作替代前端。
常被冠以替代前端的服务,往往会对隐私有许多保护,比如推特的替代前端 nitter 会反向代理所有内容,用户查看的图片都来自 nitter 的服务器,而不是推特的服务器,所以是连访问者的 IP 都没有给推特。
GitHub 上面有两个仓库都在维护替代前端的清单,常见的服务基本都能在上面找到:
+ mendel5/alternative-front-ends
+ digitalblossom/alternative-frontends
Instagram 因为有严格限制爬虫、API 等策略,所以现已没有常规意义的替代前端,不过存在爬取了大量内容的镜像站……这点跟新浪微博很相似。
#软件 #网页 #清单
Spirit
这是一款能让游戏中的精灵在窗口上方动起来的软件,但是使用了易语言,所以 virustotal 的检测报告有超过三分之一认为这是恶意软件……
软件自带的精灵(主题)不够精致,所以我找了找素材,发现了 Sunnyside World 这套游戏素材,都是像素画风,而且非常精致。
这里使用了 ShareX 自带的图像分割器,然后使用 xnconvert 批量的对图片进行处理,因为 Spirit 不支持带有透明度的 png 图片,而是将 #ffffff 当作透明,所以需要使用工具将透明度的部分替换成 #ffffff,然后是将图像大小变更为 200% 以上,因为像素艺术在现在高分辨率的现在太小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Spirit 实际上是播放一张张图片,所以帧速低的动画会不跟鼠标,然后我就增加大量相同的帧,就像动画「一拍三」原理一样,让鼠标跟手了。
Spirit 官网地址 | 我转换的主题下载 | #软件 #主题 #工具 #像素艺术
这是一款能让游戏中的精灵在窗口上方动起来的软件,但是使用了易语言,所以 virustotal 的检测报告有超过三分之一认为这是恶意软件……
软件自带的精灵(主题)不够精致,所以我找了找素材,发现了 Sunnyside World 这套游戏素材,都是像素画风,而且非常精致。
这里使用了 ShareX 自带的图像分割器,然后使用 xnconvert 批量的对图片进行处理,因为 Spirit 不支持带有透明度的 png 图片,而是将 #ffffff 当作透明,所以需要使用工具将透明度的部分替换成 #ffffff,然后是将图像大小变更为 200% 以上,因为像素艺术在现在高分辨率的现在太小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Spirit 实际上是播放一张张图片,所以帧速低的动画会不跟鼠标,然后我就增加大量相同的帧,就像动画「一拍三」原理一样,让鼠标跟手了。
Spirit 官网地址 | 我转换的主题下载 | #软件 #主题 #工具 #像素艺术
马力欧自制地图的法律风险与规避
昨天提到了 SMW 的自制地图,其本质是对游戏进行反编译并修改部分内容,所以完成编辑后得到的游戏软件(ROM 文件)是存在法律风险的,直接分发的风险较高,于是分发的是 IPS 修补文件,用来给原游戏软件打上补丁。
IPS 被一些人认为表示的是 International Patching System(国际补丁系统),之所以没有确定,是因为这个文件格式的开发者不明……由于其存在设计上的问题,导致 16 MB 以上的文件可能不被支持,所以现在的用途很局限。
因为修补文件通常不包含原始游戏的 ROM,所以传播起来没有法律风险,不过视频就不同了,2008年5月13日,Niconico 动画上面的大量全自动马力欧被下架,这就没法规避了。
#音乐 #游戏 #软件 #历史
昨天提到了 SMW 的自制地图,其本质是对游戏进行反编译并修改部分内容,所以完成编辑后得到的游戏软件(ROM 文件)是存在法律风险的,直接分发的风险较高,于是分发的是 IPS 修补文件,用来给原游戏软件打上补丁。
IPS 被一些人认为表示的是 International Patching System(国际补丁系统),之所以没有确定,是因为这个文件格式的开发者不明……由于其存在设计上的问题,导致 16 MB 以上的文件可能不被支持,所以现在的用途很局限。
因为修补文件通常不包含原始游戏的 ROM,所以传播起来没有法律风险,不过视频就不同了,2008年5月13日,Niconico 动画上面的大量全自动马力欧被下架,这就没法规避了。
#音乐 #游戏 #软件 #历史
超级马力欧世界自制地图
NES/FC 时代的玩家已经开始反编译游戏,制作各种修改版的马力欧。来到 SNES/SFC 时代,超级马力欧世界(后文简称为 SMW)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并且有玩家开发了图形化的关卡编辑器 —— Lunar Magic,所以 SMW 成为了众多创作者活跃的游戏。
由于 Lunar Magic 能够自定义游戏的底层逻辑,可以分别定义瓷砖与性质,大概一些比较折磨人的版本给了『人生オワタの大冒険』(猫里奥)灵感吧。
在此期间,Niconico 动画开始流行「全自动马力欧」的视频,如果是音乐,则叫做「自動マリオシーケンサ」,但受限于 SMW 的音效系统,所以通常都是需要与原曲一同播放,还可能录制多段视频一起播放,就像 Red Zone,这是因为 SMW 的声音播放数量有限,所以多段视频就能增加同时出现的声音。封面视频既是全自动马力欧版的 Red Zone。
#音乐 #游戏 #软件 #历史
NES/FC 时代的玩家已经开始反编译游戏,制作各种修改版的马力欧。来到 SNES/SFC 时代,超级马力欧世界(后文简称为 SMW)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并且有玩家开发了图形化的关卡编辑器 —— Lunar Magic,所以 SMW 成为了众多创作者活跃的游戏。
由于 Lunar Magic 能够自定义游戏的底层逻辑,可以分别定义瓷砖与性质,大概一些比较折磨人的版本给了『人生オワタの大冒険』(猫里奥)灵感吧。
在此期间,Niconico 动画开始流行「全自动马力欧」的视频,如果是音乐,则叫做「自動マリオシーケンサ」,但受限于 SMW 的音效系统,所以通常都是需要与原曲一同播放,还可能录制多段视频一起播放,就像 Red Zone,这是因为 SMW 的声音播放数量有限,所以多段视频就能增加同时出现的声音。封面视频既是全自动马力欧版的 Red Zone。
#音乐 #游戏 #软件 #历史
Mario Paint 的遗产
DS 平台的 WarioWare D.I.Y 中的作曲模式,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而 Flipnote Studio 可能受其影响,并靠 DSiWare 的系统商店以及 DSi 内置的方式,成为了无数艺术家的回忆,即使是现在来到了桌面平台创作,也会使用 NDS 的分辨率和 Flipnote 风格制作。
Clipnote studio 是 Flipnote Studio 的 Windows 平台的精神继承者,是免费的,只是最后的更新是在 2019年12月22日,可能不会有更新了。
Lovely Composer 是作曲模式的精神继承者,有全桌面平台,不过这不是免费软件。封面视频是使用演示版播放内置的音乐,音效很有趣。
#寓教于乐 #游戏 #软件 #历史
DS 平台的 WarioWare D.I.Y 中的作曲模式,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而 Flipnote Studio 可能受其影响,并靠 DSiWare 的系统商店以及 DSi 内置的方式,成为了无数艺术家的回忆,即使是现在来到了桌面平台创作,也会使用 NDS 的分辨率和 Flipnote 风格制作。
Clipnote studio 是 Flipnote Studio 的 Windows 平台的精神继承者,是免费的,只是最后的更新是在 2019年12月22日,可能不会有更新了。
Lovely Composer 是作曲模式的精神继承者,有全桌面平台,不过这不是免费软件。封面视频是使用演示版播放内置的音乐,音效很有趣。
#寓教于乐 #游戏 #软件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