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收益与捐赠情况披露(2024年11月)

2024年11月,本频道通过捐赠获得了一些收益,情况如下:

+ 爱发电 捐赠:20 元/月,与上月相同。

谢谢大家的对频道的捐赠,这些支持将帮助 gledos 继续运营频道。

#透明度
高效的绝育

出于各种原因,人类对宠物、蚊子,甚至是人类自身执行过大规模绝育。那么这里有个关于效率问题,究竟是对雄性(男性)、雌性(女性)绝育,亦或者一起执行绝育的效率高?

对宠物进行绝育,就能防止意外繁殖,不给家庭添加新成员。即使宠物走丢了,也不会给城市带来大麻烦。最后也能起到一些预防疾病的作用。有人 检查了给流浪狗做绝育的数据,发现部分地区的执行比例是 1:1 左右,但也有部分地区的雌性绝育是雄性的十倍数量。所以兽医大体上倾向于给雌性做绝育。

给蚊子做绝育,是为了保护畜牧业,也有阻止疾病传播的考虑。原理是释放大量经过 SIT 处理,或是通过基因编辑,丧失生育能力的公雄性蚊子。之所以选择雄性蚊子,是因为雌蚊会吸血,雄蚊不吸血,以及雌蚊一生往往只交尾一次,而雄蚊可以多次,所以这应该是高效的选择。

为人类执行过大规模绝育事件(强制绝育),有基于优生学,而对部分遗传疾病患者执行绝育手术的。也有根据人口理论,认为需要控制人口,而强制执行绝育手术的。甚至是为了种族灭绝,而胁迫原住民执行绝育手术。(

那么出于控制人口的目的,如何分配绝育手术更有效?《2021 年中国卫生与计生年鉴》228 页的「计划生育手术情况」记录了 1991 年,放置宫内节育器:1228 万例,输精管结扎:238 万人,输卵管结扎:675 万人。看起来目标主要是为女性,手段主要是节育器,那么这是基于效率考虑的吗?

附言:节育器的原理是含铜部分能杀死精子,亦或者使用激素宫颈粘液变稠,阻止精子到达卵子。以及异物本来就会带来炎症反应,让白细胞增多,从而吞噬精子。

#杂谈
一些审查故事 VOL.4

1. COMICUP 原本一直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COMICUP 30 也是如此。CP30 原定于 2023年12月23日 ~ 24 日的上海,但之后延期,最后定在了 2024年10月3日 ~ 7 日(5 日除外)的杭州大会展中心。

关于无法在上海举办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主办方与上海政府交恶,导致被「拉黑」。理由是上次的 CP29 人数太多,为了防止踩踏,而停止安检,让上海政府非常担心发生事故。

2. 2024年7月 下旬,哔哩哔哩 UP 主「泛式」在直播中,讲述了自己为什么要制作(动画)中期吐槽视频。理由是哔哩哔哩经历了先审后播(导致许多动画观众失去了交流渠道),而自己的视频,至少能成为许多观众留下自己感想的区域。

3. 2024年11月25日,Iwara 的创作者 tututu 发布新作品《坏了,这个作者好像要似了doge》,在简介里介绍了被喝茶的故事。大致是被举报制作色情淫秽物品,但好在作者在住院,于是以没有作案时间,而没有被要求进一步调查。原因是有人将他的 ntr 作品发到 QQ 群,并介绍为纯爱游戏……

附言:该专题之前叫做〈近期的审查故事〉,但这次的时间不算近期,所以修改了标题。

ggame
全面而高质量的二创视频作品

二次创作视频,有许多种创作方向。例如「描改」通常是为 MV 重新绘制内容(如《节奏天国 Remix 10》的各种二创);或者是广义的「音 MAD」,将音频剪辑使其丰富音乐(如『危険な〇〇』);亦或者剧情向 AMV/MAD,虽然也有画面和音频剪辑或编辑,但主要为剧情服务。

那么将以上方向都「点满」,这样的作品虽然更难制作,但也更具能量。『魔女っぽいな』(像魔女一样啊)就是这样的作品,它以《海猫鸣泣之时》剧情要点,并以歌曲『神っぽいな』(像神一样呐)演唱出来。

但作者并没有简单为《像神一样呐》做填词,而是根据情绪做了许多调整,算是部分使用《像神一样呐》的旋律,所以首先在音乐上,就有新鲜感。然后是画面丰富,视频中使用了较复杂的摄影、特效,仿照游戏 UI,以及让漫画动起来。

视频还有个有趣的设计,规避了直接剧透的情况,完美一体这些内容都藏在了画面里,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知晓全局的玩家能理解到,但没有接触过的人应该看不出来。(除非看了弹幕、评论,亦或者逐帧仔细检查)

不过这样全面而高质量的二创视频作品,还是太少了。近期遇到的只有《蔚蓝档案》的『ブルアカイバー』和『ぶるーくらりん』,分别以音乐《催眠术》和《心跳不止》为基础,加入大量《蔚蓝档案》各方面的内容,所制作的二创作品。

#杂谈 #艺术
禁止和服的漫展

2024年7月13日,湖南举办的第 38 届长沙 ACC 动漫展。有人扮演网易游戏《阴阳师》中的角色参加(和服风格),但被保安告之不能入场。保安说已经在「入场须知」里提醒了,原文是「禁止穿着佩戴任何可能涉及敏感政治问题、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宗教问题的服饰来到现场。」但规则过于模糊,引发了一些讨论。

2024年7月20日 的山东济南的漫展上,有位身穿和服,cos 灶门祢豆子的参与者(来自《鬼灭之刃》),被保安阻拦并劝离。之后数月没有相关报导,尚不明确各大漫展对日式服装的态度,以及是否能在漫展里穿着日式服装。

2024年11月22日,「苏州·ICOMEACG二次元年会动漫游戏博览会」的哔哩哔哩售票界面,被发现明确禁止了传统日式服装(传统和服、剑道服、羽织等),以及大白、小熊维尼、鲁迅和恐怖分子等。然而该规则被注意到后,很快就被清除了。

不过同一时期的其他漫展,在售票页面里基本都明文提出了「日本传统服装」,比如和服、剑道服、浴衣、木屐等都是被禁止的。

附言:2024年6月24日,发生了 苏州新地中心公交站台持刀袭击事件,胡友平死亡;2024年9月18日,发生了 深圳日本人学校学生遇害事件,(小山)航平死亡。

ggame
被区别对待的游戏玩家

之前介绍过「乐逗游戏」,这是《神庙逃亡》《水果忍者》《地铁跑酷》等手游的大陆代理商。它会将游戏魔改,增加各种付费点,亦或者刻意增加资源获取难度。早期腾讯代理的网游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腾讯服调整了许多道具的售价。

甚至是在 2022 年,腾讯代理的《全境封锁2》,也增加了肝度和课金点。全球最坑玩家的代理商,应该都来自大陆吧,那么大陆制作的游戏,在其他地区会调整吗?

答案是可能会,比如西山居的《尘白禁区》时装,是直接用现金购买,不能用比特金(付费货币)。而国际服可以用比特金购买,至少能享受充值优惠,并且稍早前的和谐事件中,补偿的也是比特金。这导致玩西山居服的玩家,没法用补偿的比特金购买其他活动的时装,而国际服玩家可以。

Day1 工作室的《卡拉彼丘》也有相似的区别对待,并且似乎更显著。国际服的 gacha 奖池添加了保底,以及金色皮肤不重复机制,部分限定课金皮肤也能用免费代币兑换。这引起了一些 Day1 服的老玩家炎上,Day1 稍后对此做了 澄清,但安抚效果有限。

关于奖池的事情,Day1 表示之前其实已经添加,只是文本描述没有标注上。这被解读为 Day1 暗改规则,罪加一等。其他的差异基本是开发者自认为合理的修改,亦或者会在未来同步到 Day1 服。最后给全球玩家 5 张记忆序列(抽奖票),作为国际服刚开服就进入 Steam 新品榜和免费版排行榜双榜第一,给玩家的礼品。

#游戏 #杂谈
游戏中出现的商品版权,及其社会责任

之前在〈作品的商品版权〉一文中,介绍了现在许多含有枪支的游戏,均未获得许可协议一事。具体来说,这是因为枪支既政治不正确,但又政治正确。

不正确在它是武器,在人类之间的冲突里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游戏厂商为沾满鲜血的武器付钱,那么作品可能会被抵制。所以现在业界基本不会花钱购买枪支的版权。一些武器商知道社会的态度,也就默许游戏厂商在无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武器名字和外形。

不过另一游戏大类:竞速赛车游戏,就没有发生类似的情况。虽然汽车杀死了许多人,但这被不被认为是汽车的责任,亦或者汽车的好处超过了坏处。所以竞速赛车游戏都需要跟汽车厂商谈判,获得授权后才敢加入到游戏。

在游戏中危险驾驶,也存在些争议。比如有研究通过 1356 人的调查问卷,调查了接触含有危险驾驶元素的电影、游戏的观众或玩家。根据自我量表,来研究参与者对驾驶风险的感知,危险驾驶行为和交通违法行为。结果发现游戏主要增加交通违法行为,而电影比游戏更明显增加危险驾驶的倾向。

由于厂商亲自参与了,出于社会责任或是规避责任,所以常见的竞速赛车游戏游戏里,都会提醒请勿危险驾驶。并且因为签署了授权协议,所以可能有关于授权时间的要求,亦或者禁止汽车损坏的麻烦规定。不过射击游戏里,似乎还没有类似的提醒,比如「请勿在现实中,对人射击。」

#游戏 #杂谈
音乐播放器游戏

许多游戏都会使用原创配乐,这样能规避许多复杂的版权问题。比如《心灵杀手》和《极限竞速·地平线4》,都传出了音乐(车辆)的授权到期,导致游戏面临下架的窘境。

不过也有少量游戏出于各种原因,内置了大量第三方版权的音乐,比如《QQ飞车》。现在飞车内置了「QQ音乐」,以挂靠「QQ音乐」的方式实现了获得了合法性,但在没有内置 QQ 音乐的遥远过去,当时版权情况不好说,毕竟当时的百度搜索,还能直接搜索到 mp3 格式的音乐并下载的功能。(百度音乐侵权事件

之后可能出于版权问题,以及对韩语歌曲的打压,许多早期音乐都被下架了。比如 Avril Lavigne 的 Girlfriend,Britney Spears 的 3、Toxic,Fall Out Boy 的 The Take Over, The Breaks Over 等。

《Dragalia Lost ~失落的龙约~》,简称为「龙约」,是任天堂与 Cygames 共同开发的手游。其音乐非常具有特色,因为收录了大量 Daoko 的歌曲,主菜单、仓库、抽卡、战斗,甚至是 boss 出现的音乐都是 Daoko 的,所以该游戏的外号叫做「DAOKO 播放器」。Daoko 最知名的歌曲,是与米津玄師一起创作的『打上花火』。

《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特别版》是樱井政博倾尽全力所打造的电子游戏博物馆。其中收录了许多其他厂商的游戏角色,也带来了 876 首游戏 BGM,其中有许多第三方游戏的音乐。为了装下这么多音乐,开发者选择了 Opus 编码,并使用级别为 9 的 Zstandard 压缩算法,让 876 首 BGM 缩小到 1.2 GB,仅占整个游戏的 8 %。

含有第三方音乐的游戏,也起到了一些推广作用,比如《QQ飞车》让许多人,听到了当时流行的欧美韩音乐,而这些音乐并不是那么容易接触到的。亦或者玩了「龙约」的玩家,可能会成为 Daoko 的粉丝。这样的音乐播放器游戏,很有趣。

#游戏 #杂谈
虚幻引擎的鼠标加速

常见射击游戏都有「原始输入」(raw input)选项,表示鼠标的信号不经过系统处理,直接将原始数据传递给游戏,理论上能降低延迟,并移除系统自带的「鼠标加速」曲线。

鼠标加速是为精度不高的鼠标准备的特性,原理是不同的加速度带来不同的移动速度,这样较小的鼠标垫也能随意移动鼠标。为什么职业玩家往往都用较大的鼠标垫?原因通常是关闭了鼠标加速(提高指针精确度),这样就不会被鼠标加速影响手感了。

最近玩了两款虚幻引擎的 TPS 游戏,分别是《尘白禁区》与《卡拉彼丘》,发现默认都具有鼠标加速,并且设置里无法关闭。对于经常玩 CS2、Apex 等射击游戏的玩家来说,难以习惯忽远忽近的拉枪,所以只能寻找解决方法。

方法就是寻找 Input.ini 配置文件,然后在最下方添加以下代码,就能移除鼠标加速。

[/script/engine.inputsettings]
bEnableMouseSmoothing=false


这段配置文件是虚幻引擎游戏通用的,所以其他的虚幻引擎游戏也能用,比如《寂静岭2》重置版杀戮空间2》《战术小队》(Squad)。所以发现虚幻引擎的游戏,视角操控有些怪异,可以查查是否具有鼠标加速功能,然后将其关闭后再试试。

#游戏
《街角魔族》中主角的贫困生活的细节

S1E01 04:22,母亲清子说:「这个月已经没有米了。」而画面中的咖喱汤,几乎没有菜。

S1E01 22:07,清子购买含有收集贴纸的蘑菇,既能作为一家人的食物,之后贴纸也能(低价)换盘子。

S1E02 13:05,优子的零花钱从 120 上涨到 500 円/月。18:46,清子去超市抢打折的,只要 88 円的鸡蛋。

S1E06 13:20,优子能吃下了千代田桃制作失败,外面焦了里面没熟的汉堡肉。理由是只有导致嘴巴麻痹,以及喉咙会本能吐出的食物才是不能吃的。

S1E10 13:29,清子集齐了三套贴纸,打算直接换三个相同形状的盘子,因为每段时间可供兑换的盘子有外形差异,之前没有注意这个,不同的盘子导致碗柜放不齐。(比起外形,更注重功能性。也许家里还有许多餐具,是其他商品附赠的吧。)

S2E01 15:27,桃想要给吉田家送礼,但不知道送什么好。清子这时出现,表示不用费心,但是要送的话,「米券」比较好。

大概还有其他体现贫困生活的描写,这里先记录这么多。

#动画 #考据
《街角魔族》中主角的贫困生活

《街角魔族》这部作品挺特殊,虽然表面多数时间都很轻松愉快,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悲伤的故事。比如主角吉田优子的家庭只有母亲吉田清子、妹妹吉田良子和自己,属于单亲家庭。并且由于诅咒,吉田一家每个月最多可以使用 4 万日元的生活费。(医疗、教育和取暖费例外)

有人 计算了大米费用,吉田一家大约每月消耗 20 公斤大米,亚马逊上最便宜的也要 7000 日元。除此之外还有鸡蛋以及各种菜,那么大约 2 万日元的伙食费是比较合理的。而户主 40 岁以下的家庭,其水电费平均为 17847 日元,要想攒钱还是很困难吧……

日本没有固定的贫困线,因为日本计算的是相对贫困,年收入低于国民平均收入 50 % 的人口,属于相对贫困者(但这样计算,就没法消灭贫困人口了)。2012 年,厚生劳动省设立的家庭贫困线为 122 万日元可支配收入。

所以单从家庭可支配收入来看,吉田家是相当贫困的家庭。而作品中还仍然多次描写了贫困生活的细节,这在脱贫率很高的二次元作品中,很罕见。(后文跳转
夜骑开封的细节

维基百科收录了「夜骑开封」的许多内容,但维基百科不收录原创研究,所以这里就来补充一下细节:

王志安认为该活动是开封的文旅集团所策划的。 给出的理由是:原本夜骑的人数不多,但在 2024年11月3日,突然让多个媒体发布消息,景区开启大学生免费活动,以及交警和志愿者提供帮助,所以只能是文旅集团安排的。

11月3日 的确是特殊时间点。因为 11月1日~2日 美团共享单车仅有 2000 大学生骑行该路线,虽然挺多,但跟之后阻塞交通比起,还是太少了。之后在 11月3日,能让上游新闻、海报新闻、河南的民生频道和大河报等官媒,一起报导,确实应该有策划。

关于共享单车的问题,相关公司表示会协助政府部门进行城市维护管理。并准备了运力司机回收聚集的共享单车。但之后单车数量爆炸,超出共享单车公司的预料,可能与下面的情况有关。

有人注意到共享单车供不应求,于是准备了小型货车,从其他充足的地方运输到起点,然后转让给需要的大学生。公司可能以为这一区域只有一定数量的单车,所以运力司机的数量,以及道路拥堵问题都不用担心,可是没想到这个平衡就被轻易打破了,使道路堆满了单车。

不过投机者的运力究竟如何,就不清楚了。但单车公司应该能监测单车数量,从而安排运力人手,应该不会草台到足够数据的模型,也能计算失误吧。所以猜测是意外的情况,打乱了原本的运力计划,这个变量可能就是大量跨区来到起点的单车。

ggame(时间线)
复杂的世界

自由市场的「无形之手」调整着商品价格,以提升效率,但它带来的问题不仅限于浪费和分配不公,还有使世界变得复杂化。商业中,复杂化的商品往往更具吸引力,因为它不仅增加了壁垒,还让消费者对其产生依赖。

最明显的,让商品复杂的例子,可能就是让商品难以被用户维修。通过增加维修的复杂度,使厂商垄断维修市场。好在多地有做 维修权 相关立法,这使厂商降低了部分复杂度。

即便是软硬件同质化的 Android 手机,各个厂商也在拼命做差异化,不同的设计语言、系统 API、充电协议等等。这让用户换机成本增加,App 开发者也需要大量厂商的手机,防止出现兼容问题。

图形 API 也是相似的情况,在众多厂商拥抱 OpenGL 时,微软却开发了 Direct3D。后来当 Vulkan 足够好用时,Apple 也另立了 Metal。更别提游戏机领域的 Gnm/Gnmx/PSSL(PS4/PS5)、NVN(Switch)图形 API,这让得到技术支持的第一方游戏,获得极佳的表现,但也让缺乏经验的厂商,做出各种性能问题严重的游戏。

亦或者使用独特的理论进行推销,比如的南孚电池的「聚能环」,农夫山泉的弱碱性水(及其背后的酸碱体质理论),甚至是 眼保健操 背后的气功。都试图用一些复杂概念来包装,让人觉得背后的原理一定很精妙,不过实际上经不起推敲。

现在世界的版本答案,明显是偏向复杂的,因为简单的商品难以赚钱,大家更愿意为复杂的,自己难以理解原理的商品付费。如果情况逆转,世界变简单后是否更好?也许不好说,但只要还有选择的权利,现在也能选择简单的商品,比如 Bandcamp 上的 DRM-free 音乐。

灵感来自博文 Merchants of complexity | #杂谈
史翠珊效应

史翠珊效应中的「史翠珊」,是多栖艺人芭芭拉·琼·史翠珊,在 2003 年以侵犯隐私为理由,起诉加州海岸记录项目的摄影师肯尼思·阿德尔曼和 Pictopia.com,索赔 5000 万美元,因为海岸照片中出现了史翠珊的宅邸。

结果原本只有 5 个人见过这张图片(其中一个是史翠珊的律师),被诉讼新闻报导后,史翠珊的宅邸图片被超过十万人看见。所以之后,只要是试图压制信息,结果造成信息传播更广的意外,就会被称为「史翠珊效应」。

比较知名的案例有「言论自由之旗」。HD DVD 密钥被公布在网络上后,相关公司就要求删除,但导致许多人变着花样传播,其中就制作出了言论自由之旗,使其知名度更高了。

出于审查目所封禁的书籍、音乐、电影和游戏等,也充满了吸引力。比如《真人快打》在过去因为露骨的暴力表现,而在美国国会上被批评。但也因此吸引了许多感兴趣的玩家游玩,这与人的好奇心有关吧。

ggame
《缄默祸运》

昨天视频通关了《缄默祸运》(Mouthwashing)这款游戏,从中注意到了游戏在叙事上的优势。以下内容涉及轻度剧透,如果在意可以先通关游戏,全流程只有两小时,差不多一部电影的时间。

如果用电影来呈现《缄默祸运》的故事,是否能及格都不好说,因为要创作一个观众能与之共情的精神错乱角色,十分困难。但游戏能巧妙的呈现,使其不得不落入开发者预设的「圈套」。

有个例子是玩家扮演的角色陷入幻觉,来到看不见底的悬崖旁边。刚刚还开启的大门,已经不再开启,阻挡了回去的路。此时玩家在花费几十秒后,发现没有可以交互的物体,唯一可能的推进游戏的方式,就是跳下悬崖,于是玩家选择跳下悬崖。

但是如果是电影,就很难解释一个陷入幻觉的角色跳入悬崖,而不是待在安全的地方等待。而游戏里玩家可能也会怀疑,但被奖励与惩罚规则训练出的玩家,只能不断尝试能推动游戏的操作,直到抵达不可预料的结果。

玩家至少能感知到「没有选择」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不需要与精神错乱的角色产生共情,也能接受作者笔下的角色,犯下罪行的行为逻辑。因为角色他根本没得选,这点玩家非常清楚。

附言:如果以这种游戏的方式来呈现艾伦·耶格尔、星野阿库亚的故事,也许观众的感受会更好也说不定。毕竟漫画里的他们,看起来似乎还有其他的选择。

相关微型博客:剥夺玩家选项的方法 | #游戏 #杂谈
禁止 CallKit,允许 Call Kit

CallKit 是 iOS 的通话相关应用程序的原生框架,以及 VoIP 推送机制。能够让第三方软件使用系统的电话框架,让 VoIP 像原生通话一样操作顺畅。比如能通过系统拨号界面,直接拨打第三方 App 的 VoIP 电话。

但在 2018年5月,Apple 要求在 App Store 大陆区应用商店的 App 发布者,停止使用 CallKit 功能。因为工信部向 Apple 发了邮件这样要求。

之后微信的外区版本 WeChat,倒是还能继续正常使用 CallKit,所以一些用户转而使用 WeChat。不过在 2023年3月20日,WeChat 8.0.34 版本移除了 CallKit(至少不能稳定使用),一些用户只能坚持使用 8.0.33 版本。

Android 也有类似于 Callkit 的 API,叫做 ConnectionService。但有使用该 API 的 App 很少见,可能与 Android 的「碎片化」有关吧。

2024年11月5日,腾讯 WXG(微信事业群)员工的「客村小蒋」,在新浪微博表示 HarmonyOS NEXT 版微信,将会支持 HarmonyOS NEXT 的 Call Kit 功能。(HarmonyOS NEXT 的 Call Kit 功能,类似于 iOS 的 CallKit)

ggame
计算能力强,反而容易出错的题目

最近真理元素(Veritasium)发布了个有趣的视频:On These Questions, Smarter People Do Worse,介绍了聪明的人更容易错的一种问题。视频内容主要来自 Dan Kahan 的研究,那么直接从他的论文来看就好。

标题是 Motivated numeracy and enlightened self-government,研究者发现有种不能一眼看出优劣,需要稍微计算一下的 2 × 2 的图表数据,在部分情况下,计算更强的人反而容易出错。

实验过程是先测试基准数据,图表 1 是虚构护肤霜的效果数据,要求判断护肤霜对皮疹是否有效。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水平越高的群体,正确率也越高,这符合预期,不过接下来的情况就很微妙了。

接下来实验更换了文字部分,数字依然是相同的情况。只是将护肤霜对皮疹的有效性,修改为了禁枪问题。结果倾向不同党派的实验对象,明显因为意识形态差异,导致计算能力受到影响。

而更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计算能力更差的群体,相对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小(正确机率与护肤霜相近)。反而是计算能力更强的群体,更容易选错。所以至少在这一问题上,更强的能力反而会让人盲目?这确实是相当有趣的研究。

#science
新旧媒体大战

前首富是亚马逊 CEO 杰夫·贝索斯,他在 2013 年收购了传统媒体《华盛顿邮报》。而现首富,伊隆·马斯克在 2022 年收购了年轻的社交媒体网站 Twitter,之后更名为 X。

以记者、专栏作家,以及编辑所组成的传统媒体,跟新式的 UGC 的社交网络相比,各有什么样的优势?两位首富为何押注方向不同?这是很有趣的问题。

2024年10月27日,马斯克在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举办的市政厅活动中,发表了两小时左右的讲话及其问答。其中谈到了对媒体的态度,传统媒体是编辑决定大众能看什么,而社交网络带来的公民媒体,不会有这样的限制。

大众都能参与到公民媒体中,各行各业专业的人,也能补充报导。以及使用 社群备注 来给存在误导性的内容纠偏,而不破坏言论自由。所以马斯克认为公民媒体才是真正的未来。

就在第二天,2024年10月28日,贝索斯也写了篇专栏《残酷的事实:美国人不信任新闻媒体》,来讨论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贝索斯首先给出了不被信任的证据,盖洛普调查的媒体受信任率已经低至 31 %,甚至低于国会。而这些纸媒来越偏向与精英交流,逐渐变得自说自话,就是可信度缺乏的表现。贝索斯对这个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使一些过去的理念回归,以及引入新创造。

这样看来,目前更年轻的社交媒体,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也占更大的经济和言论市场。而传统媒体的衰败十分明显,许多人可能会记得社交网络上的 KOL 名字,但很难记住记者的名字,知名度上也有显著差距。

虽然社交媒体也许在这场对决中,取得了暂时的领先。但社交媒体也对用户带来了新的挑战:推送算法导致的信息茧房,缺乏内部审查导致的假消息泛滥等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被解决,X 对假消息的解决方法是社群备注,算是不错的尝试,而推送算法还需要研究。

灵感来自悉尼奶爸的 视频 | #杂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