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管理员: @gledos_green
一些方便的食物

「菜肴包」可以搜索到,但具体名称不太清楚,这是自热米饭(方便米饭)的配料,使用铝塑袋封装,而比起盒装的自热米饭便宜又轻便,以免停电或者封城带来不便。

汤块,有些类似于火锅底料,是浓缩的汤,但这不是速溶的,还有一类 速溶汤,不过性价比大概就没有菜高了,所以我暂时还没买。(也就没有图片了)
几首相似的歌曲

柏晓创作的《投食歌》的版权有点复杂,首先这首歌实质上是翻唱了『ファミマ秋葉原店に入ったらテンションがあがった』(FamilyMart秋叶原店入店歌),不过《投食歌》的原始地址已经被删除,不能确定原作的简介是否明确指出了翻唱这点。而《FamilyMart秋叶原店入店歌》是根据 FamilyMart 入店的 EC5227WP 电铃改编的。

然后三只松鼠根据《投食歌》改编出来的广告曲《好吃歌》,就会看到词曲作者一栏没有柏晓的情况:

《好吃歌》(《投食歌》改编)
作曲:稲田康、さつきがてんこもり
编曲:内山孝洋
作词:好吃鼠

稲田康就是创作了原始音乐的人,他在松下工作,曾负责指挥管弦乐队,所以有能力在编写出了《FamilyMart秋叶原店入店歌》的原曲『メロディーチャイムNO.1 ニ長調 作品17「大盛況」』。

さつきがてんこもり是《FamilyMart秋叶原店入店歌》的作者,扩充了稲田康原曲的后半部分。

一个猜测:《投食歌》符合三只松鼠的品牌形象,所以一开始广告曲打算找柏晓,直接简单修改歌词,再演唱一遍。结果发现柏晓并不是原作者,于是经过调查后与作者二人协商,才创作出了《好吃歌》……

ネトゲ廃人シュプレヒコール』是 2010 年创作的 VOCALOID 歌曲。之后「阳炎Project」的 TV 动画《目隐都市的演绎者》在 2014 年推出了 OP『daze』,二者具有一些相似性,然后是《权御天下》,与前者的相似性有些过高。

#音乐 #历史 #考据
「中国白毛控」

从虚拟UP主诞生的梗「拆腻子都是白毛控吗」,提出了中国全部白发控的说法,不过从其他的一些事件也能发现白发具有的特殊性。

很久以前河北平山县人对「白毛仙姑」的崇拜,也算是 战时宣传 以及破除迷信吧,李满天就编写了《白毛女人》,随后改编成了歌剧《白毛女》,成为了经久不衰的作品。

世萌十年数据统计,发现 299 个角色中仅有 19 个白发,不过 Bilibili Moe 2018 最后八强共有 16 个角色,有 3 个白发,也许比例确实高了一些?

不过还是更完整的统计能说明一些事情,从独立运营/个人势虚拟UP主抽取了一小部分,发现白/银发色占 三分之一,有位制作了接近一千个角色形象的 vup 业内人士表示,大概有 60~70% 都是白色头发……

备注:这里不对白色和银色进行区分,毕竟差异过小,而且难以区别。
Fly Me to the Moon

这是 1954 年创作并出版的音乐,不过最初的标题并不是这样,是被出版商以及演唱者建议后才修改的,也许这又是一个创作者与解读者产生分歧的作品吧。

也许是因为词曲作者 Bart Howard 没有完全出售版权给演唱者,所以这首歌有大量的歌手演唱的版本,那么大概也不会将第一位演唱者称为原唱,其他的演唱者称为翻唱。(第一个以录音贩售的版本是 Kaye Ballard 演唱的版本)

1995 年,这首歌已有了超过 300 个版本,EVA 动画也使用了这个音乐,但 Netflix 将美国 EVA 的片尾曲修改了,原因不明,也许是版权没谈好吧,而 Netflix 的《鱿鱼游戏》就有这首歌,难道跟 GAINAX 或者日本动画有关么……毕竟 GAINAX 的主要成员成立了 TRIGGER,制作的《赛博朋克 边缘行者》即使真的上了月球,也没有这首歌,好在有粉丝制作了「边缘行者」的这首歌 AMV。

#音乐 #动画
动画 staff 表的剧透

动画中可能会有需要隐藏声优身份的情况,比如用斗篷隐藏身份的神秘人,外形改变以及两个角色其实是同一个人的情况,这时直接把声优名称写到 staff 表中就会很糟糕了,因为认真看 staff 表就会被剧透……

有部动画对此解决的相对不错,由于内容中出现了两个角色其实是一个人,只是通过叙述性诡计隐藏了这点,但声优还是同一个人,所以制作组将第二个人的名称换成了假名,这时就只能祈祷观众不要因为看到不认识的声优,就去搜索其详细信息了……

而《风都侦探》的动画就很离谱了,第 7 集的 staff 表直接暴露了敌人「アルコール・ドーパント」的本体……

#动画
ggame 的 LGBT 主题条目整理

ggame 计划已运行了超过两年,累计了许多资料,不过没有搜索功能,所以在两个月前增加了按时间排序的功能,方便找到新创建或最近更新的条目,而条目之间的连接关系,但这缺少明显的视觉效果,所以新增了一个 theme 板块。

theme 板块用来将某一主题的条目联系起来,第一个 theme 板块页面就选择 LGBT 主题了,因为较完整的相关「研究」较少,很多资料简单的举例一二,但是可能不足以将此事定义为某种大规模审查。

现在这个 LGBT 主题收录了许多对 LGBT 内容的审查,算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吧。

🔗 #ggame 条目 #性别议题
大脑可塑性的研究 —— L R 读音不分的知觉磁铁 (perceptual magnet)

知觉磁铁效应是从口音发现的,研究者发现婴儿能够区分各种声音,但成年后却会像这一群体一样,拥有一些相似的口音特质,最受人熟知的例子大概就是「日本人 L R 读音不分」,不过汉语也有相似的情况,方言地区可能会依赖输入法的模糊音也是相同的原理。

「日本人 L R 读音不分」相关研究的论文挺多的,不过太复杂了……我也看不懂,简单地说,就是母语需要识别一些特定的声音,对此会很敏感,但对某些声音的差异就不敏感了,也许类似于磁场有疏有密,所以就被叫做知觉磁铁效应了。英语母语使用者在听日语的 ええ (ee) 之后,也有部分受试者不能完美的模仿,说明这种现象是广泛的。

小岛秀夫在《潜龙谍影V:幻痛》中引用了埃米尔·齐奥朗的话:「我们的祖国并不是所住的国家,而是语言。请别弄错;我们的母语才是真正的故乡」,也许也有类似的原因,语言确实会影响一定程度的认知。

附言:最初公布的 PS3 手柄,将 Select 按钮拼写成了 Serect……

🔗参考资料(论文) | #论文 #游戏 #症状
影片特效滑动变焦 (Dolly zoom)

滑动变焦是一种摄影机内特效,只要调整焦距就能实现,所以早在 1958 年希区柯克导演的《迷魂记》就有被使用,因此此特效也被叫做希区柯克变焦,通常会用来表示角色或者场景的不安全感。

因为是基于摄影机镜头的特效,所以实拍或者 3D 影片中都能使用,因为但手绘动画进入数码时代之前几乎会很难见到,毕竟「赛璐珞时期」的动画应该很难缩放背景,而现在有了数码摄影(后期合成),就能做出各种缩放特效了。

不过动画滑动变焦原理多数情况跟实拍不同,毕竟二维动画通常都是图层,而不是真实的环境,只要把背景图层和人物分别以不同的程度进行缩放就好。少数情况会像《斩服少女》一样,用 CG 来做滑动变焦的镜头。
被隐藏的视听节目共享黑名单

2008年,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在内的八家中央网络媒体发起并签署了《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此公约提到了建立、健全「互联网视听节目信息库」系统,而此系统会共享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视听节目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一处封禁,处处封禁的共享黑名单。

如果排除《公约》中宽泛的内容,已经有法律规定的内容,那么这个「信息库」应该才是主角,这点从附件1的《签约书》也能看出,《签约书》在保证遵守公约的各项规定和法律上,强调了共建共享「互联网视听节目信息库」。

但是各缔约单位有保密的责任,不向外界公布「信息库」的内容,所以难以研究具体的情况了。2016 年有审片员透露《奇葩说》有几集上了「自律库」,应该就是指这个信息库。

🔗 #ggame 条目
桥洞、水泥管和水泥公交站等设施

桥洞、桥下算是一个经典的没钱就能睡下的地方,可能各个城市城市的桥洞都有人睡过,大概也成为了某种梗。

水泥管,在建筑物附近或者烂尾楼等地可能有闲置的水泥管,这个遮风避雨的效果不错。哆啦A梦经常在水泥管的上方睡觉,大概是直径太窄了,动画 Flip Flappers 中的水泥管倒是非常大,之后被主角帕皮卡装饰成了秘密基地。(如图所示)

公交站,各个城市的都有些差异,有的会使用倾斜的座位,防止有人躺在上面。不过有半包围的公交站,能遮风避雨,曾经睡过一晚,深夜时又来了一个人力三轮车司机,好在有两张长椅。

#穷人住哪儿
㓥房、群租房、棺材房与笼屋

㓥(劏)是粤语词语,意为把动物由肚皮切开,再祛除内脏,所以 㓥房 是指将住房分割成多个房间,比如使用木板进行分割,2014 年调查发现㓥房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约 5.7 平方米。

群租房 大概会在房间中摆满床位,所以个人面积会很紧张,可能只有一个床位和私人储物柜,好在大多租客只是短期入住。

棺材房 正如其名,因为高度较低所以甚至无法坐起来,但过于狭窄的房间也可能被叫做棺材房。

如果说前面的房间都还算是有墙,或者看起来算是整洁,那么 笼屋 就更可怕了,因为看起来就像是装动物的笼子,不过香港政府对笼屋的定义比较宽泛,群租房也可以被分类进去,只要出租的床位达到 12 个。

#穷人住哪儿
地下井的井居者

2013 年,王秀青在北京市区靠洗出租车为生,有三个孩子要供养,为了省下房租,他在朝阳区一个地下井住了超过十年,可能由于超生的情况,所以之前没有申请到最低生活保障,可能是因为拖欠超生罚款,女儿十多年没有上户口。(申请低保的规则,有地区差异)

虽然名为地下井,不过可以准确的称为「热力井」,这样寒冷的冬天也不会被冻死,不过夏天因为太热就直接睡在井上的草坪上了。

2000 年左右,王秀青所在的地下井住了 30 多人,最初来的时候确实这里挣钱多,但现在老家可能也容易挣钱,不过已经习惯了这里,所以如果没有意外就不会改变这样的生活方式。

意外是什么?是有记者报导了此事,很快就有人将热力井用水泥封住了,于是王秀青只能回到老家了,好在低保突然也能办理到了。

🔗参考资料 | #穷人住哪儿
成都柜族

成都的工地附近可能有一些能住人的集装箱,虽然被称作集装箱,但实际上更接近板房,只是墙面不能活动。

潘渭居住的价格只要 180 元,这比北京防空洞的价格还要低,不过这种集装箱通常会放置到城市边缘或者建筑工地附近,所以地理环境会不好,主要还是作为建筑公司作为工人宿舍用,因为这会比拥挤的活动板房好一些。

2014年2月10日,出现了相关报导《成都8000“柜族”集装箱中安家》,但十天后央视新闻出了辟谣,也可以说是勘误的视频报导,就是没有关系是不能住在导报中的位置,需要自己准备空地,然后让公司运输集装箱才行。——《“柜族”真相》。

封面图来自:租房太贵?花6元住在集装箱里成了新潮流

#穷人住哪儿
《北京折叠》的原型?北京鼠族

《北京折叠》是知名的短篇科幻小说,有着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生活在相互隔离的不同空间的设定。这跟「北京鼠族」有着一些相似性。

因为「珍宝岛特别军事行动」等事件,导致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苏处在核战争的边缘,导致了全国「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备战运动,就修建了许多防空洞。

「90年代末,政府开始把一些防空洞、地下隧道外租,它们被改造后作为出租房租赁。目前北京有 5500 个地下室,没有人确切知道地下室居住了多少人,据估计有 100 万人」—— 中国日报网 曾如此报导。

地上的高楼与地下的防空设施,区别本地与外地的户籍制度,亦是相互隔离的不同空间,这也许就是《北京折叠》的灵感之一吧。

相关 NHK 纪录片:《北京鼠族》(也是封面图)

#历史 #纪录片 #穷人住哪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