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爱发电捐赠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管理员: @gledos_green
#思考 #历史考究

中午带薪拉屎+摸鱼的零碎时间,做了个考究。

这是一张拍摄于 1949年京都伏見稲荷大社前(图放评论) 的任天堂所有雇员的合照。

这张照片最初刊登在2016年发行的“京都市的昭和”写真集(图放评论)中。后来有人把它扫描、高清化后呈现了出来。

但这根本就不重要。因为我们最关心的是,带领任天堂成为世界主宰的著名社长——山内溥。他,是不是也在这张照片中?

巧合的是,1949年对于任天堂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上一任社长(山内溥父亲)因病去世。在东京早稻田大学上学的花花公子——山内溥匆忙回家继承家业。
次年,铁腕山内溥开除了大量反对只有23岁的他(1927年出生)当上社长的老员工。

从照片两旁的树影与合影人物的服装,与前述内容可以得知,这张照片应该是在1949年新年往后、春季以内拍摄的。
此时山内溥22岁,作为次任社长、长子的他,在照片中排位不应该靠后。
那么照片中唯一符合的人物像,只有最左边第二行第一个,跟我一样一到拍照就“满脸写着高兴”的人符合身份。

为了进一步做确定,我搜索了下早稻田大学当年的学生制服(图放评论)。果不其然,这家伙穿的就是当年的学校制服。他一定是因为没有穿西装,被人安排到合影的边上去了。估计可能是像我一样最讨厌穿西装、又或者压根不想合影(山内溥确实讨厌照相和公开场合)、又或者是刚赶回京都来不及换衣服。

但这也只是基于他在这张照片中的推论。或许他可能压根就没进这张照片,也说不定。
「战斗通行证」的历史

战斗通行证 算是一种游戏中的「任务 DLC」,通常需要付费获得通行证后,完成任务获得高价值收益,如果该战斗通行证有免费的任务列表,那么可能无收益或者低收益。

最初的战斗通行证应该是 2013年4月 在 CSGO 中的 回赠大行动,虽然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奖励,只能将可展示的纪念铜币升级为金币,不过靠多人游戏来升级的机制是确立了。原定的活动时间是 3 个月,也跟之后的战斗通行证基本一致。

然后就是 DOTA 2 在 2013年5月 推出的「2013年国际邀请赛互动指南」,该 DLC 给 Valve 带来上千万美元的收益。堡垒之夜之后点燃了战斗通行证的狂热,大量 的手游都加入了战斗通行证。也许是因为战斗通行证容易设计活动,还可以增加收益与游戏热度吧。

#游戏 #历史
《Wall E》未上映的未解之谜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前身是卢卡斯影业的电脑动画部,后来被乔布斯收购后成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最后被迪士尼收购。此工作室的作品几乎都是奥斯卡提名以及获奖级别的电影。

上映资料的影片来看[图2],2002年后只有两部皮克斯动画电影,没有上映,分别是《Wall E》与《恐龙当家》。其中的《恐龙当家》可能因为评分以及收益不高,所以没有引进到电影院,一年后,在 CCTV-6 放映。但《Wall E》的评分与收益都十分不错,评分达到了 iMDB 与 Metacritic 前 100 的程度。[图1]

知情人士曾经 透露《Wall E》未上映的原因:「因为这部片子的受众比较窄。一年当中好片子太多,但是名额有限,所以只能引进一些相对大众的片子。」[图3]

#电影 #历史
不需要每日登录的网络游戏

一些网络游戏,没有每日签到/任务,每周签到/任务,战斗通行证也不需要每周都上线,也能做完。这样的游戏大概就不属于「高肝度」的游戏,例如 CSGO 与 Apex。

但 Apex 曾经有过 失误,导致第七赛季的首周任务到达「高肝度」的水平,几乎需要每日花两小时以上,才能做完每日任务。不过很快就修改了任务难度,并给所有玩家增加了通行证点数。

#游戏 #历史 #原理
过去的泳装

维多利亚时代左右的泳装大概像[图1]一样,身体的大部分被泳衣遮挡,泳衣的材质为羊毛,这样的泳装基本无法看到身体曲线,但泳衣吸水后十分沉重,不灵活。

20世纪初,Annette Kellermann 制作了连体泳衣[图2],并在之后进行了推广,这才让过去的羊毛泳装逐渐退出市场。

动画《Princess Principal》E12 中,主角团就身穿维多利亚时代的泳装[图3],不过实际的羊毛泳装的颜色通常是深色。

#历史 #动画 #考据 资料来源: 1, 2
/r/Games 横幅背景图片的意义

如图,这是 Reddit 的 /r/Games 横幅背景图片,一共有七个设备的形状,每个设备也用上了不同的旗帜配色,分别是:

1. Bisexual Pride Flag (双性恋骄傲旗)
2. Pansexual Pride Flag (泛性恋骄傲旗)
3. Transgender Flag (跨性别旗)
4. Rainbow flag (彩虹旗)
5. Asexual Pride Flag (无性恋骄傲旗)
6. Non-Binary Pride Flag (非二元骄傲旗)
7. Genderfluid Pride Flag (流动性别骄傲旗)

#清单 #考据 #性别议题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这本书 描述了十个奇特而重要的心理学实验,其中的实验经常被知识型 Youtuber 作为主题 (比如「老高與小茉」「自说自话的总裁」),算是一个不错的清单。全部实验有:

1. 斯金纳箱
2. 米尔格拉姆实验 (权威服从)
3. 罗森汉恩实验 (假病人)
4. 责任分散旁观者效应
5. 认知失调
6.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7. 老鼠乐园实验 (毒瘾成瘾研究)
8. 植入记忆实验
9. CREB
10. 前额叶白质切除术

#清单 #原理 #Wikipedia
#思考
全球大厂都在追求服务型游戏,以维持一款游戏的生命周期和价格。

但随之而来的是早期玩家花了一整个游戏的钱,最后所获得的“服务”却是未知且存在巨大风险的。玩家很可能到最后都没法获得一个心满意足的“服务结果”

换句话说,利用服务型游戏的游戏公司,正在把他们本身承受着的一部分开发风险转嫁给玩家,让玩家负责。

这是因为服务型游戏≠DLC的原因。早几年大家吐槽游戏本体被瓜分成DLC来卖,现在不仅如此,还把本体分成一个个大小,不告诉玩家来卖。

并且,目前也没有任何法规来规定服务型游戏的界限。
作为玩家,服务型游戏应该去谨慎对待

而作为开发方,游戏开发成本越来越高的同时,推陈出新的速度却越来越快。一两年内一款卖得不错的、完整的游戏就已经不得不7折 6折。若是卖得更差的话,年初出年底都要半价。
并且游戏业的商业运作一直都是较为传统且单一的:只能通过卖游戏回本。

而新型的服务型游戏却能维持3A开发的同时,也能立足于版本更新带来的同一款游戏的新鲜感与社交网络话题度。并且保持价格的持续坚挺,还吸引更多玩家。
作为开发者,我其实是支持服务型游戏的

但若是单机领域大家都开始这么玩,还没有任何规定可以束缚的话。我觉得迟早出事,被影响的不单单是一两家公司的事,而是全体业界的信用度问题。

业界需要尽早出现某个大公司,或某个事件以此作为榜样和标准才行。
Streemster 游戏分发平台

这是一款因审查而诞生的游戏分发平台,由 Studio FOW 开发。目的是为德国、韩国等 Steam 区域无法游玩的玩家,提供不受限游戏分发平台。

不过由于未知问题,导致直到今天,Streemster 平台依然未上线。

#游戏 #历史
壳之少女》英文版无配音的问题

由于一款游戏的版权可能由多个不同的公司掌握,比如音乐由唱片公司掌握版权;配音由事务所掌握版权;联动 DLC 在重制版中消失等。所以再次发行游戏也需要这些版权方的同意,否则就需要删除或替换掉这些内容。

一开始游戏公司与海外代理商,跟声优事务所没有达成方案,因为声优事务所要求的费用过高。所以发行商在 2011年6月29日,将没有任何配音的英译版上架。直到两年后才放出了语音补丁。

#游戏 #历史 #原理 参考链接: 1, 2
妄想性寄生虫病 (Delusional parasitosis)

在《寒蝉鸣泣之时》中,雏见泽综合症患者到达 Level 5 阶段时会出现幻觉以及幻视,会认为脖子处有寄生虫的存在,然后在去除寄生虫的过程中伤害到自己。

现实中该症状被归类为妄想症,该症状有一个明显的 特征,是收集寄生虫存在的「证据」,例如将认为含有寄生虫的皮肤组织存放到密封袋中,半数以上的患者都有相似的行为标记。

#症状 #不符 #游戏 #动画
Remembering the New Yorkers We've Lost to‌ COVID‑19

这是一个记录因疫情而死亡的纽约人的网站,最初的信息由新闻相关专业团队 THE CITY 收集整并记录。有知名度后,一些家属、认识死者的人开始提交信息,提交系统是 Google 表单,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滥用该系统。

完整的条目会一般包含以下信息: 照片、名字、职业、年龄、区域、死亡时间、生平、评价、讣告链接。

#网站 #原理 #历史 #清单
《黑色星期五》—— 知名的都市传说音乐

曾经有一个很流行的都市传说,叫做「世界十大禁曲」,其中就有《黑色星期五》,这音乐被描述为: 导致至少 100 起自杀,原曲被封禁,所以现在流传的版本都没有原本的「魔力」了。

实际上作者 László Jávor 发行的是乐谱,随后有超过 90 次其他艺术家进行录制或者演出。比如在电影《辛德勒名单》中作为插入曲,电影《The Kovak Box》与《布达佩斯之恋》中作为剧情。

在现实中,这首歌曲只被 BBC 禁止过一个版本,是 Billie Holiday 演唱的版本,随后也解除了禁令。原作者虽然最后自杀了,不过是距离该歌曲创作 35 年后。

#音乐 #都市传说 #历史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