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如要评论,需先加入 @gledos_science_rebirth 群组,直接在评论里点击加入,是看不到验证码的。

管理员: @gledos_green
《海猫鸣泣之时咲 ~猫箱与梦想的交响曲~》汉化补丁发布

2025年7月15日,日不落汉化组发布了 Switch 版《海猫鸣泣之时咲 ~猫箱与梦想的交响曲~》的汉化补丁。该版本收录了两篇新章节,算是目前章节最完整的《海猫》版本。

不过猫箱版有些问题。可能出于商业考虑,为了防止游戏被分级为 CERO 的 Z 级,广告也不好发布。所以猫箱版调整了部分色情描写,使评级从 Z 级降到 D 级。以及因版权问题,而替换了音乐。

好在日不落汉化组制作了两份汉化补丁,分别是「基础版」猫箱版的翻译,以及使用旧版文本、音乐修补的「还原版」。这相当不容易,不过日不落汉化组也并非从零开始的翻译,而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该汉化项目基于 andOlga/umineko-catbox-english,这是以 andOlga 为主的团队所制作的英文化补丁。需要对原始游戏反编译、解包、翻译等各种操作,其中还发生了戏剧化的故事。

「一天,雏见泽 Discord 突然出现了昵称为 last-note 的陌生人,他在留下 Last Note 章节的完整翻译后就离开了。」当然,这也离不开游戏原作者「竜騎士07」,以及商业版的协作者。

可前往日不落汉化组网站:https://snsteam.club/saku/ ,下载汉化补丁,不过需要准备游戏本体。模拟器或有 Atmosphere 自制软件的 Switch 都可游玩,不过二者需要的补丁文件不同,分别叫做 patch_yuzu 与 patch_atmos。

#游戏
Blender Studio 的开源游戏 DOGWALK

开源 3D 模型编辑软件 Blender,旗下有个 Blender Studio 工作室,目标是扩大 Blender 的影响力。工作室在过去制作了动画短片、分享制作知识(须付费订阅)等。而这次,工作室带来了使用免费的 Blender 与 Godot 引擎所制作的游戏:DOGWALK。

DOGWALK 是短小的互动作品,特点是使用免费的 Blender 与 Godot 引擎制作。因此,工作室获得了许多经验,随即免费分享到文章《使用 Blender 和 Godot 的工作流程》里。并在文章末尾提供了项目的项目仓库,可导入到 Blender 或 Godot 里,并编译为游戏。

该项目的美术资源的协议为 CC-BY,Godot 工程文件为 GPLv3,所以是开源游戏。只是官网显眼位置的文章里,需要付费成为 Blender Studio 订阅者,才能下载到。

只是 GPLv3 禁止在目标本体免费的情况下,付费提供源码。如果必须付费才能取得工程文件,那么 Blender Studio 就违规了。而这种偷偷藏了一手的情况,似乎没有违反,Blender Studio 有点太机智了。

更新:Blender Studio 已将免费的仓库下架,好在有保存,现已补档在 Telegram

#技术 #游戏
复杂的温室效应:气溶胶

部分气体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这种说法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但是否有某种物质,能带来相反的效果?确实有这种物质,那就是气溶胶。

气溶胶是颗粒悬浮在气体中的胶体系统,PM 2.5 与喷嚏液滴就是一种气溶胶。早在 1974 年,Mikhail Budyko 就提出了在 平流层注射气溶胶,以应对全球变暖的设想。(类似的 太阳辐射改造 计划还有很多,但都有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地球体量太大,不确定性、资金和法理都有巨大困难)

虽然 Budyko 的设想没能实现,但后续的学者陆续证实了气溶胶的确能抑制气候变暖。比如 1991 年,皮纳图博火山 爆发,其喷发物在全球形成了气溶胶,使全球气温下降了约 0.5 °C。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除了大自然的工厂会制造气溶胶,人类的工厂也能制造气溶胶。考虑到数年前 PM 2.5 经常超标,人造气溶胶应该起到了一些抑制温室效应的作用。但在这个注重环保的时代,还是得降低气溶胶排放,因为会带来 PM 2.5。

早在 2010 年,就有人注意到。如果完全停止排放 PM 2.5 等气溶胶排放,但保持二氧化碳的排放,那么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 0.8 °C 左右,相当可怕。所以需要同时考虑这两种互相耦合的物质排放占比,不然就无法战胜全球变暖。

可惜的是,PM 2.5 直接与呼吸相关,而二氧化碳对人的影响比较间接。所以优先降低了 PM 2.5,而二氧化碳暂时没有降低的计划,但有承诺 2030 年达到排放峰值。相关研究认为这会影响 0.07 ± 0.05 °C,其实还是较为显著的。

#science
强行兼容

一般情况,软件是面向系统的 API 所开发的,即系统高高在上。不过,有时系统也要适配软件的各种请求,防止出错。

苹果系统的给开发者的感觉,相对高高在上,因为系统大版本更新,可能会让许多软件未更新的软件直接被下架(近年倒是更多考虑开发者了)。不过苹果还是有为软件做过兼容,只是相关研究较少,仅发现 macOS 为微信做过兼容。

有人在开源代码里找到 make_tapi_happy.h 文件,里面发现了苹果开发者对微信的吐槽「WeChat references this, only god knows why. This symbol does nothing.」(微信引用了它,只有天知道为什么。这个符号不执行任何操作。)

微软的 Windows,是这方面的能手。30 多年前,为 Windows 95 开发的软件,仍有可能在 Windows 11 上顺利运行,这离不开系统开发者的努力。具体来说,Windows 有维护 Shim 数据库,它记录了许多老旧软件的分辨率或文件重定向的修补方式,以注入、hook 等方式帮助软件正确运行。

Shim 有大量的功能,包含各个旧系统的模拟环境(可在软件属性的「兼容模式」调整),EmulateSlowCPU 降低 CPU 运行速度等。然后是 WoW64,这是 Windows 升级到 64 位系统后,留下的轻量级兼容层。WoW64 可以让过去 32 位的软件,继续在 64 位的系统里运行。

不过,现在的系统过于擅长做兼容,以至于被称作「强行兼容」(强兼)。比如各大手机系统可以与 iOS 分享文件,但需要下载「互联服务」「O+互联」等 app。各种类灵动岛功能,通常也并未直接合作,而是通过通知监听等手段所实现的。

#杂谈
左手键盘

过去曾在〈左利手障碍用品〉里提过左手键盘,这是将小键盘区移动到左边的 PC 键盘。不过左利手的市场小,所以可选择的左手键盘少,价格也昂贵。比如 MCSaite 的一款左手薄膜键盘要 178 元,而宏碁的右手薄膜键盘仅要 20 元。

好在 客制化键盘 市场发展较大,各种小配列的键盘变得流行了起来。又因为这些小配列键盘移除了小键盘区,以及笔记本电脑缺少小键盘区,所还出现了仅有小键盘区的配列。

那么仅需将小键盘配列放在左侧,右边放上常见的 75%、84 键等配列的键盘,左手键盘就组好了。这样组出的左手键盘,其价格虽然没那么廉价,但至少比小规模生产的左手键盘性价比高。

将小键盘区放在左手,左手就不用移动很长的距离,到右边来操作小键盘。左置的小键盘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左手在主键盘区而右手操作鼠标时,双手不会分得太开了。

只是小键盘 LEOBOG K21 似乎停产了,官网甚至没有驱动下载,咨询客服后才获得了驱动下载链接。不过该链接是腾讯微云,在手机下载需要微云 app。使用 PC 浏览器的 UA 后,才能在网页下载,体验比较差。

附言:封面图中的键盘分别是 90 元的达尔优 A84,与拼多多上 64 元的 LEOBOG K21(七天无理由退货商品)。键帽是 29 元的孤独摇滚原厂高度的 PBT 热升华键帽,轴体是约 0.58 元一个的高特水蜜桃轴 V3。

附言 2:两个都是可无线使用的三模键盘,不过使用习惯是一直插电有线使用,不知道电池会不会在三年后挂掉,是否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将电池拆掉。

#杂谈
从 bug 转正而来的特性

Unix 早期在编写特殊目录 ... 时,为了防止被 ls 命令显示出来(展示当前文件夹中的文件),所以编写了在 ls 命令下,会隐藏 . 开头文件名的逻辑。

但这样会导致 .env 等,以点开头的文件被隐藏,算是某种尴尬的特性。之后该特性被 Unix 类系统给保留,成为了隐藏文件的常规操作。

类似的例子在游戏里很常见。知名的有格斗游戏的 combo 系统 源于《街头霸王2》,在此之前的格斗游戏都是比较一招一式的玩法,直到《街头霸王2》由于程序逻辑问题,导致玩家可以连续攻击敌人多次。

《鬼泣》源自于三上真司在制作《生化危机》时意外出现的 bug;《太空侵略者》在敌人数量变少后,游戏运行速度也会增加;GTA 里疯狂追杀主角的警车。

不过最厉害的可能还是 Minecraft,从猪的模型错误而诞生的 Creeper,到为了节省资源的逻辑被玩家开发出 方块更新检测器,以及复制 TNT、高速冰道、基于船/矿车的瞬间移动等,有着数以千记的「特性」。只要不是过于影响平衡的操作,这些 bug 都可能被保留,成为无需修复,玩家皆可利用的特性。

#杂谈
迷你猪

可爱动物配上咖啡店,比如猫咪咖啡馆、狗狗咖啡馆,这些都有些常见。不过稍早前,在「冷水煮乐器」的视频里看到,日本还有迷你猪咖啡店。

不过迷你猪仅表示生长缓慢一些,最终重量比常见的肉猪小而已。曾经还有一些不良商家,将真正的猪当作宠物出售,结果所谓的「迷你猪」长到 200 kg……

这家日本的迷你猪咖啡店,叫做 pignic。在其官网上能看到 所有小猪列表,一共有 197 只,每只都有照片、名字、性别与性格介绍。因为页面是公开的,所以还能在 Internet Archive 上查到 2022年7月 的列表。

2022年7月,当时仅有 36 只小猪。在对比现在的名单后,发现名单展示了 18 只,其中 15 只毕业,还有 3 只至今仍在服役。说明这家店并非将小猪养几个月,就换一批的黑店。不过毕竟 4 年时间就有一半的小猪消失了,还是让人担心。

pignic 有 领养服务,在同意一些规则以及支付 10 万日元 后,就能领养。而在官网上,有将被领养称为 毕业 的表述。

但还有 18 只小猪被「除名」了,官网的专题页面直接 404,不知道这些小猪究竟怎么样了。截止目前,pignic 有披露过一次小猪死亡事件,是仅有两个月大的レネ(rene),pignic 为它发布了 讣告,并建立了 墓地,而它也在官网没有页面……

#考据
顽强的猪

一战期间,由于军舰的冷藏设备不够先进,所以会在舰上饲养一些动物,作为食物储备。而在福克兰群岛战役中,当英国舰击沉德国巡洋舰后,其中一只被用作食物储备的小猪,也就落水了。

战斗结束后一小时,打扫战场时才将它打捞了上来。不过可能是出于纪念以及羞辱德军的目的,这只猪被收留在英国舰上,并被命名为 Tirpitz,与德国海军大将同名。

二战后的 1946 年,美国在太平洋环礁进行了核试验。为了测试核武对军舰的影响,军方布置了 22 艘目标船上,船上还放置了数千只动物。当场死亡了 10 %,许多情况严重的动物,也未能撑过核爆的爆数天后。

但在 100 多只猪里,仅有一只猪的健康状况良好,它便是 311 号。311 号当时距离爆炸 420 码,所以它的存活是奇迹。此事也被刊登在报纸上,311 号也被运往美国国家动物园向公众展出。

不过事后推测是行政失误,导致 311 号一开始便待在附近安全的观测船上。随后它意外落水,被与其它的实验品一起打捞上来。但它在 1950 前后便死亡了,事实究竟如何,可能没有人知道。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有只 150 公斤的家猪在废墟里被困住,它只能食用雨水与木炭。直到被救出,它坚持了 36 天。因为艰难生存的故事,它也被命名为 猪坚强

虽然上述故事都是在描述顽强的猪,但背后都有较浓的宣传感。也许只有在战时宣传、新型武器的周边报导以及多难兴邦的宣传下,这些猪才有机会被记载下来,毕竟猪不是流行的宠物,不像猫、狗的新闻有市场。(Tirpitz 与猪坚强在死后被制作为了标本,311 号的状况不明)

#社会
两害取其轻

洗发露等进入眼睛后,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商品,其标签很可能会有这样的内容「注意:如不慎入眼,即用清水冲洗」。但是如果身边没有冷开水、矿泉水等足够干净、安全的清水,自来水可以使用吗?

曾有美国人 因为供水系统污染,而在使用 鼻冲洗器 与自来水冲洗鼻部后,结果被 福氏耐格里虫 吃掉了大脑……所以用自来水清洗眼睛也存在风险,因为某些细菌可能会伤害眼部。

不过当洗发露将眼睛弄得很疼后,考虑到视力损伤等后果,在没有其它安全手段的情况下,还是应该使用自来水冲洗(如果自来水是红色等恶劣状况,可能还是得想想其它办法)。因为自来水带来伤害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能终止更危险的情况。

不过也许是怕担风险,产品标签可能不会明确提及自来水,只会含糊的给出「清水」这种说法。

同样的情况,在创伤失血时没有无菌绷带的情况,也只能选择有感染风险的布,甚至是用泥土来止血。以及缺乏截肢手术费,而自己给自己做截肢手术的 郑艳良。或者是存在热衰竭、热射病风险的断电车厢,而选择打破玻璃。

#杂谈
利用惊慌

也许是能增加族群总体的生存机率,人类以及许多动物在惊慌时,容易做出冲动、不理智的行为,比如各种踩踏事故。这算是生存策略,但也可能被善于卡 bug 的人利用。

利用惊慌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限时折扣。期限通常越短越好,比如过去实体门店可能会有「最后 10 天」这种折扣,之后进化成了 3 天,甚至 1 天。而在电商平台里,折扣可以低至 1 小时,甚至是窗口期仅有数秒的「秒杀」。

面对如此短的时间,让人会有错失好东西的紧迫感。算是人为制造的错失恐惧症(FOMO)。所以这种限期折扣是比较有效的,不过先涨价再打折的操作,会让效果变弱。

有类诈骗更是会给人施加更大的压力,比如电话告知银行卡即将被冻结、家人在医院需要用钱,又或是假扮反腐官员给不干净的人施压。如果没有提前知道相关诈骗案例,也许就会很容易被操控,导致损失。

这毕竟是生物自带的生存策略,没有什么解决方法能完全避免被惊慌操控,了解一些常见案例,也许会有所保护。

#杂谈
服务型游戏中的福利

哪怕是被戏称 pay to win 的骗钱游戏,还是希望免费或低课金玩家留在游戏里,所以需要提供一些福利来留住玩家。毕竟玩家可以选择其它游戏,但游戏公司不能承受玩家流失。

这些福利可能是显性的,比如可能给予较丰厚报酬的活动签到、任务,甚至是一些廉价的 战斗通行证。古典的服务型游戏,福利可能很少,随着厂商互相竞争拉玩家,才形成了某种最低生活保障。

除了显性的福利,也存在隐性的福利。比如《生化危机》Left 4 Dead 能调整地图道具适配玩家状态,虽然它并非服务型游戏,但这种做法也被部分服务型游戏使用。

有《暗区突围:无限》内测玩家表示,如果战斗太强,那么就开不出什么好东西,只能靠杀死别人捡背包赚钱。而经常无法撤离的玩家,才容易获得高价值战利品。这种设计有点像税收,只是二次分配直接发生在探索中,这种宿命感也许有些让人难受。

现在的服务型游戏,可能还有回归奖励,并且同样存在隐性的回归奖励。《三角洲行动》发现玩家有数日没有游玩,可能将玩家识别为弃坑玩家,所以敌人都是机器人,并且很容易出高价值奖励物品。

附言:虽然游戏公司发展良好,玩家游玩的游戏才有发展前景,但比起代入游戏公司,玩家更善于表达个人感受。对游戏福利发表意见、建议,或者对比不同游戏的福利。游戏之间的竞争,让玩家福利越来越好。

附言 2:《暗区突围:无限》与《三角洲行动》的火热,似乎让《逃离塔科夫》开发者紧张了起来,活动内容比起以往更丰富了。

#游戏
身份验证

登录界面是网络世界的重要入口,交流用的电子邮箱,观赏流媒体以及游玩游戏,都使用了常见的双凭证身份验证,即用户名与密码。但另外也存在单凭证的身份验证,比如 引继码、API 密钥 以及钱包助记词。

双凭证的原因,应该是用户可以自定义密码,也许很容易重复,所以需要使用用户名来区别。而单凭证通常都是程序生成的,其高信息熵的特性,能预防暴力破解,缺点是需要特别记录。

但现在因为撞库攻击流行,安全专家的「不使用相同密码」呼吁也让人重视。因此密码管理工具开始变得流行,并内置到了 iOS 与 Android 系统里。2024 年有 36 % 的美国成年人使用密码管理工具,而 2022 年仅有 21 %。

密码管理工具的流行,让许多人用上了随机密码。这让双凭证、单凭证变得没有显著差异,因为用户都可以使用密码管理工具轻松记录、登录,让使用密码几乎无感。

不过密码管理工具本身,还是使用了密码进行身份验证,无法完全避免手动输入密码。也有人想到还可以 无密码身份验证,比如手机收发短信、智能卡、硬件令牌等,但因为可靠性等问题,推广度并不高。所以未来流行的身份验证,究竟会是什么呢?

#杂谈
流浪者之家

在提及「流浪狗之家」的视频里,看到有人问「那么多流浪汉流浪儿童为什么没人关注,流浪狗却受到照顾?」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

人们对自身的关注通常是最高的,所以理应对无家可归者的照顾是最好的,但看起来却不像这样。之所以造成这个问题,可能是以下三个原因所造成的:

1. 更上镜。流浪动物不会说话,显得更无助,但无家可归者可能会很复杂,就像曾经的金牌讲师一样。当然还有肖像权的问题,无家可归者可能不原意被拍摄,但流浪动物无法拒绝。

2. 性价比。救助动物的成本不算低,食物、收容、医疗以及绝育,都是开销。但对比人的要求还是低多了,因为对人,需要比起动物更好的食物和收容环境,可能还需要心理辅导、教育和就业培训等帮助。

3. 合法性。有人 可以在没有资质的情况下,开设流浪动物救助中心长达 5 年,之后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获得了民办非企业的资质(算是本地化的 NGO,不过注册难度挺棘手,还没有 NGO 的免税待遇,唯一的优惠是营业税从 5 % 降到 3.3 %)。

不过能够长期私自运营的「流浪者之家」,几乎没有吧。原因可能是为人服务没有灰色地带,必须要合法。但要合法,就要找到与其业务相连的政府部门,请它做业务主管单位。而这非常困难,就连「科学松鼠会」,也是找了许多部门,才有朝阳区科委同意挂靠。

#杂谈
与色彩空间相对的另一项技术:光谱渲染

现在电脑流行的 RGB 色彩空间,是基于人眼的视锥细胞而诞生的模型。理论上,RGB 的数字图像,由 RGB 像素排列的显示器呈现,然后进入三种视锥细胞的人眼里。但这是比较轻松、完美的工作吗?

之前有在〈感知与对数尺度〉里,介绍人类的许多感知是对数的。比如 RGB 下,(255, 0, 0) 纯红色的一半亮度应为 (186, 0, 0)。(在现在流行的 2.2 伽玛值状态下),不好说未来是否还会变化。同时,HDR 支持也是色彩空间这个包袱下的难题。

那么如果让电脑颜色直接以光谱的频率来表示,是否能比 RGB 简单?确实有这样的技术,叫做光谱渲染(Spectral Rendering),优点是精度极高,主要被用在电影特效渲染上。但缺点是计算量相比 RGB 大得多,并且为了在 RGB 的屏幕上显示,还是得渲染成 RGB 等色彩空间。

目前光谱渲染的实时技术演示也很少,Simon 在 演示文章 里表示光谱渲染对性能的要求比 RGB 高得多,但通常情况下没有显著差异。除非涉及折射、衍射,如棱镜分解光线、CD 光盘独特的反光等。(演示

而要打造完整的光谱渲染游戏,可能需要使用昂贵的光谱相机,而非 RGB 相机所拍摄的素材。制作 PBR(基于物理的渲染)材质的工作流程,也会有复杂的变化。一切变得十分复杂,但也更接近研究者不断探索的模拟现实。

#技术
人为灾害排名

提起人为灾害,战争 是最显著的造成死亡的情况。按死亡人数来排序,第一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死者在 7000-8500 万。第二名是蒙古入侵亚欧各国,死者在 2000-6000 万。第三名是三国,死者在 3400 万。第四名是太平天国运动,死者在 2000-3000 万。

二战之外的战争烈度,比想象中的要高,原因可能是其它战争持续时间过久,比如蒙古以及太平天国的持续时间达到 60 年,因此将死亡数量平均到每年,就没有那么激烈了。

除了战争,饥荒 带来的死亡也很巨大。第一名是 三年大饥荒,死亡数字在 1500-5500 万。第二名是 1907 年大清国的饥荒,死亡数字达到 2000-2500 万,不过缺乏计算过程与学界共识。第三名及其之后几名是 印度,每次都有 1000 万人左右死亡,而责任在东印度公司。

有的饥荒主要是分配原因导致的,即产量足够,但缺乏分配。而英国无视了这一切,也许是因为承担义务不足,缺乏合法性,所以最终导致印度独立。

还有一种灾害,但因为流行的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观,没有系统性的整合起来,那就是 政治清洗(反对派)。法国大革命时期的 恐怖统治,仅造成不到 5 万人死亡。但之后的乌克兰 去富农化,就造成了 39-60 万人死亡,同期俄罗斯的白色恐怖、红色恐怖也均超过 10 万,甚至达到百万。不过还是比不上遥遥领先,占领第一、第二名的存在。

这些政治清洗基本没有发生在近代欧洲,所以维基百科没有像战争、饥荒一样,列出事件、死亡人数这样的表格。之前有个表格,记录了人为灾害死亡人数列表,其中就有政治清洗清单,但是维基又因为收录标准问题,给移动到了草稿里……

人们对历史中的战争、饥荒成因逐渐了解,就越有解决对策,比如在外交上克制,不要故意点燃民族主义等。因此二战后的大型战争、饥荒,相对变少了,应该是许多人都吸取到了历史经验吧。但政治清洗的经验,可能被吸取得不多,希望人们不要重蹈覆辙吧。Know your history, or be doomed to repeat it.

#杂谈
《战地4》在哔哩哔哩解封

2021年7月29日,「战地风云Battlefield」帐号在哔哩哔哩,发布了《战地2042》的门户模式介绍视频。但该帐号的简介是「分享最新《战地风云》游戏资讯」,也没有认证标识,后来发现与 YouTube 同步放送视频,才被确定是官方帐号。

2021年8月12日,NGA 论坛上有人发现哔哩哔哩在不久前,开始大规模清理《战地4》的视频。之后《战地4》的视频只能以「战地根号16」「最优质的战士」等关键词搜索到。

但 AcFun 似乎没有对《战地4》有明显封锁,宣传片、剧情全流程和多人游戏的视频都存在。

2025年7月2日,哔哩哔哩开始解除「战地4」的关键词封禁,游戏宣传片、剧情全流程和多人游戏均能通过审查。不过,直播禁令仍然没有被解除。下面是对该事件的解读:

AcFun 的情况算是侧面证据,因为如果禁令来自权威的官方机构,常见的 UGC 视频平台应该都会遵守,只是松动的时间可能会有差异。而 AcFun 似乎始终没有禁止过「战地4」的视频,所以禁令可能并非来自权威的官方,那么就有可能没那么权威的官方机构,或是 EA。

但哔哩哔哩似乎没有明显的为厂商利益而删除内容的先例,比如蔡徐坤曾委托律师事务所,向哔哩哔哩发送律师函。而哔哩哔哩没有删除蔡徐坤相关的恶搞、鬼畜作品。并且 EA 对帐号运营也不太上心,甚至没有一个视频的播放量超过 100 万……

《战地4》在哔哩哔哩究竟遭遇了什么,目前没有完整、合理的解释。不过与《彩虹六号:围攻》的情况相似,都是在哔哩哔哩被禁播后,传出了是发行商要求网站禁播的说法。(不过,《彩虹六号:围攻》已在 2024年12月16日 恢复直播)

附言:近期,SCP 也能在哔哩哔哩搜索了,之前不会显示 SCP 基金会的内容,现在可以搜索到相关内容了,视频标题也能直接使用 SCP,比如《SCP173也要Doodle摇!!! 》 。

ggame
乐高代拼

代肝游戏确实做不下去了,因为游戏的操纵爆率,让单纯的刮地皮流派攒钱很慢,现在连玩自己帐号的动力也没有了。不过正好意外在闲鱼上,看到了乐高代拼的服务,原因是有人没时间拼装……

代拼的价格大约是每 100 粒 2.5-5 元,比如马里奥的问号砖块 71395 有 2064 块零件,那么代拼的价格就是 51.6-103.2 元左右。MyBricks 网站给出的预计拼装时间在 5-6 小时,看起来时间可预测,时薪还行。

不过这里面也有些要注意的事情,拼装一半的、损坏修复以及国产积木的价格会增加,因为难度会有提升。缺件也是个问题,普通零件还好,可以自己补,或者让顾客之后向卖家申请补件。但不常见的,并且还是关键的零件,可能就要让顾客将代拼地址提供给卖家来补件了,造成延误。

拼装积木对熟练度的要求不太高,哪怕第一次玩,只要按照说明书来做,呈现的效果也不会太差。但贴纸可能就是个问题,毕竟是代替别人拼装,贴纸最好不要贴歪,所以得准备水与棉签。在零件上涂抹上水,贴纸就能在上面滑动,确定位置后再用棉签吸干水分就好。

最后是打包的问题,同城订单显然不够,但乐高很脆弱,所以需要合理的打包手段。不然轻则零件分家,重则零件损坏。可能需要拆解成多个部分,并填充良好的减震。

由于很久没有玩积木,所以打算先买套便宜的,这样既能测试拼装时间,也能作为闲鱼的展示图。但其他人做了很久,不知道能不能收到订单……

附言:拼图代拼似乎也不错,但应该很吃熟练度,之后尝试先练习一下,再看看是否能做。

#杂谈
收益与捐赠情况披露(2025年6月)

2025年6月,本频道通过捐赠获得了一些收益,情况如下:爱发电 258 元(爱发电将收取 6 % 手续费)。谢谢大家的对频道的捐赠。

以及 代肝游戏,赚取了 1236.5 元。但是太肝、太占用时间了,这个月不会做这么多了。

最后是 Telegram 频道的广告收入达到 10 TON,达到提款要求,当前价值为 207 CNY 左右。目前日收入为 0.05 TON,预计下一个提款日在 2026年1月16日。

如果想要支持该频道,可以到 gledos 的爱发电页面进行捐赠 <https://afdian.com/a/gledos>。捐赠者能够加入 Insiders 频道,提前一段时间看到 07:30 发布的微型博客,以及少量被放弃的选题。

#透明度
高海拔生理学

1644 年,发明水银气压计的 Torricelli,写下了不朽名言「我们生活在空气海洋的底部」。不过人们对气压如何影响人体不太感兴趣,直到人类征服天空。

1875 年,Zénith 号热气球发生事故。三名驾驶员在尝试打破当时 8800 米的高度记录时,由于缺氧而失去意识,导致坠落,仅有一人存活。当时的人们知道高海拔/低气压会让人不适,所以 Zénith 号装备有储存氧气的橡胶气球,但气球仅能提供一小时的氧气供应……

1878 年,Paul Bert 出版了《气压》(La Pression Barométrique),首次明确指出,高海拔的有害影响是由低氧分压引起的,这会导致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紊乱,同时首次描述了 氧中毒 现象。因此他被称为「高原生理学之父」,不过 Paul 在书中也提到,Denis Jourdanet 医生命名的缺氧血症与气压性贫血,给了自己重要的灵感。

之后因为民航、登山和挖矿等,人类需要探索低氧气地区需求,相关研究也开始增加。所以在 民航 出现的 30 年后,波音 307 才带着客舱加压技术出现(好奇在此之前的旅客,是否会出现高原反应……)。

除了这些明显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居住地的天气、气压变化,会让部分人头痛,这被称作 天气病。不过固定区域的气压变化相当小,大约相当于在高层建筑中,乘坐电梯时所经历的变化。所以天气状况影响是否会影响人体,如关节痛、头痛、嗜睡或其它不良状况,目前还没有得到共识。

#science #症状
三峡水坝的移民安置费用

1994 年,三峡开始修建水利工程,之后在 2007 年,总计让 129.64 万人搬迁出了被水淹没或危险区域。不过安置费用只有 529 亿预算,粗略计算,平均只能分到 40805 元。

2007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4140 元,近十倍年收入的安置费用也许不算太糟。

具体来说,安置费用分为土地、房屋、安置补偿费,以及其它一些补偿。土地补偿费,为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不过并未找到当事人或公开文件,提及这笔钱有多少。

房屋的补偿为每平米 200 元/m² 左右,农村、城市的房屋会有差异。考虑到城市人均住宅面积为 15 平方米,那么平均能拿到超过 3000 元的补偿。

根据 广东安置三峡移民的方案通知,里面提到移民住房的价格为 480 元/m²,好在移民只承担 250 元/m²,并且提供移民个人承担建房款 5000 元/人(大致上是免费房屋了)。然后是生产安置费 10449 元/人,基础设施费 5020 元/人,土地征用 10000 元/人,住房建设补贴 4600 元/人,以及 1148 元/人的其它补助。

算下来,能获得房屋以及 31217 元的补助,并且这是迁入地提供的补助,迁出地(三峡水坝影响到的地区)还要支付一些房屋及附属设施补偿费等费用。

不过这是外迁移民,才能获取的补助金额。内迁移民的补助可能大约减半,好在语言、气候等差异较小,毕竟 部分移民 因为环境差异等原因,最后还是返回了故乡附近。

但是可能也有 层层克扣,导致外迁平均每人仅有 5000 元补助,并且没有房子的情况……而土地补偿费仅有 2701 元每亩,是平均年产值的 3.5 倍,远低于「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附言:看到陆配小微没有拿到村庄被水库蓄水淹没的补偿金 新闻,所以想要研究一下三峡水坝的移民安置费用。

#考据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