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管理员: @gledos_green

爱发电链接:https://afdian.com/a/gledos
摆脱法律保护与责任

最近,澳大利亚的 Dezi Freeman 枪杀了前来调查的两名警察。Dezi 是位 56 岁老人,他对 主权公民理论 有较深的研究。由于主权公民群体出现过数次暴力犯罪者,所以该群体被认为恐怖主义风险较高,甚至比非自愿单身群体更高。

不过极端主权公民的目标主要是政府雇员,如警察、法官等,所以比起非自愿单身者的常见目标:公共场所目标的女性、情侣,对多数非政府雇员来说没有那么恐怖。

之所以主权公民反对政府,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未授权法律、国家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却要通过法律来约束自己。这与反出生主义有点相似,不过反出生主义者可以与父母切断关系,而主权公民的独立之路就很困难了。

稻草人理论 在尝试构造一个虚假的身份,然后避开法律责任。不过相关尝试都失败了,因为法学者都不会完全按照字面意义来解释法律,而是背后的法制精神,除非是像刑事责任年龄认定这种有具体数字指标的情况。

很早之前,就有人尝试用同音但拼写不同的假名来诈骗,但法院或陪审团可以依法宣告它们相同,这便是 Idem sonans 原则。所以,跟自由心证的高手玩文字游戏,还是太难了。

另一个方法是脱离联邦管辖,比如放弃国籍。但这也很困难,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允许在仅有当前一个国籍时,放弃国籍,除非拥有其它国籍。还有个方法是建国,比如知名的海上微型国家:西兰公国玫瑰岛共和国。只是如果建立在本土,还是得缴税,赫特河公国 在坚持了 50 年后亡国,因为 SARS-CoV-2 打击了该国唯一的产业:旅游业。

主权公民的许多理论确实很无聊,毕竟摆脱法律责任,也就意味着丢掉了法律保护。许多方法也很魔幻,比如 David Wynn Miller 在 1988 年发现真理中的数学界面,他因此创建了「量子语言」,他认为该语言可以保证官司成功,还可以用于免除税收和吊销法官资格。还是在无主之地建立国家安全、可靠些。

#社会 #SARS
殖民主义的合法性

殖民主义备受批评,无论是对殖民者,还是被殖民的地区来说,都会带来复杂的历史包袱与伤痕(愧疚感也是伤痕)。但在过去,殖民主义是如何获得合法性,获得大众支持的呢?毕竟当时欧洲的人文主义倾向,不算匮乏。

首要的合法性是 文明使命 论,该观点认为社会发展足够前沿的国家,有责任义务去帮助非洲落后的民族。而这又有种族主义的因素,因为这些民族本质上无法实现社会、经济进步,所以白人应当充当救世主,去承担这份责任。Rudyard Kipling 的诗句《白人的负担》,就充分的表现了这种思想。

然后是经济吸引力,殖民地带来了大量的,不适合本土生产的新原料。之所以合法性没有文明使命高,是因为殖民不总是能到赚钱,经济合法性还是太脆弱了。

媒体不断宣传各种片面的,不公正的内容,因此让人觉得,需要去拯救水深火热的非洲人。殖民带来的产品、金钱收益,也让人支持这一政策。大量新获得的土地,哪怕自己从未登上查看,也能获得荣誉感。所以殖民主义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期间没有强力的反对力量,将殖民主义给终止。

用现在的思想、知识,可以轻易的指出殖民主义根本缺陷,那就是没有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人有犯错、犯傻,甚至是将自己置于险境的自由,比如《东京宣言》剥夺了医生无条件救人的权利,病人如果反对救助,那么医生应该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与尊严。

当然,也可以去干预文明,但需要建立平等关系,然后提供合作的选择。如果被拒绝,那就继续研究,直到给出对方认可的协议。买通、威胁或给予关键人物需要的资源,然后控制该地区的暗黑手段也许有效,但背后的交易一旦暴露,什么合法性都没有了,比如维希法国、满洲国那样。

#社会
如何降低犯罪率

1970 年代,美国开始毒品战争以及五年计划:「打击犯罪专项行动」。不过并没有明显效果,除了大规模监禁让美国成为知名的「监狱国家」,以及让当时的政客获得一些名声,大众感觉有些解气。暴力犯罪的数量一直到 1990 年代的初期 仍在增加。不过,之后情况就开始不同了

1993 年至 2022 年间,美国的暴力犯罪率下降了 49 %。这是如何降低的?为什么这段时间才降低?

没人知道答案,假说有许多,比如铅中毒导致犯罪增加,因为 80 年代末开始禁止含铅汽油。然后是恶性循环问题,加强打击犯罪导致监狱满员,出于司法系统减负,所以定罪变轻,但这也增加了犯罪的动力(来自 Alexander Tabarrok)。以及反战运动让受过军事化训练的人减少,所以之后的暴力犯罪有降低。

那么为什么需要监狱?同样有 多种解释,分别是「改造康复说」「威慑说」「无行为能力说」与「报应说」。以威慑、报应为理由的监狱,大概不会提供较舒适的环境,但以其它的解释来运营监狱,就可以提供 PS1、Game Boy 等游戏机。

而环境恶劣的监狱,也许无法起到改造罪犯的功能,只会让许多犯人龙场悟道。因为出狱后有案底,难以获得合法的工作,所以许多人会再次犯罪。那么合理的做法,就是增加社区服务、缓刑的比例,以及让监狱环境不再恶劣,而是成为改造康复中心。(除非使用死刑替代监狱,这样就不会有人再次犯罪了)

#社会
美国的毒品战争与种族歧视

1970 年代,尼克松开启了 毒品战争,之后里根时期将运动提升到战争级。FBI 缉毒部门的预算增加到 12 倍,CIA 和军方也参与到禁毒战争里。

1980 年代,大量可卡因在黑市上过剩,导致价格下跌严重。一些毒贩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将可卡因粉末做成晶体,这样纯度更高一些,而制作方法简单,所以价格还便宜,这便是 Crack

Crack 主要流行于非裔社区,粉末状的普通可卡价格较昂贵,所以中产较多的群体里流行它。不过量刑差了 100 倍,持有 500 克粉状可卡因会被判处至少五年的监禁,而持有 5 克 Crack 也是相同的刑期……这也许导致因持有毒品而入狱的群体,大多都是非裔。

这种疑似存在种族歧视的《毒品法》,被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评论为《毒品战争是新的吉姆·克劳法》(吉姆·克劳法 即种族隔离法案)。

不过药物的滥用情况,还是没有因为严刑峻法让而显著改善,之后流行起了 阿片类药物,这是美国独有的问题,与医保制度有关。因为美国大多数穷人购买的医保,只对药片有报销,最具性价比的就是止痛药便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来自医学院教授 Judith Feinberg 的说法)。不过在对其严格管之后,又出现了芬太尼填补市场空缺。

50 年过去,毒品战争被认为是完全失败的政策,政府每年的禁毒预算超过百亿美元,但大部分预算被用作执法,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用作治疗。严刑峻法除了让监狱人满为患,让美国成为监禁国民比例 第五 高的「监狱国家」外,还带来了很高再次入狱率。司法统计局在 2005 年的数据显示,出于后的三年内,67.8 % 的释犯会再次被捕。而毒品、成瘾性药物呢?还是比较容易取得,2019 年的调查中,25 岁以上美国成年人,其中 1.7 % 曾使用过可卡因,15.2 % 使用过大麻。

#社会
安全的评估方式

《广告法》禁止了「最好的产品」,这种绝对化用语表述。原因是容易误导消费者,而且可能不正当地贬低同类商品或服务。前者需要对比部分性能,比如从综合体验与生态来说,最好的智能手机是 iPhone 大概没有问题。但如果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的角度挑选最好的智能手机,那么大概只能选华为了。

各地的安全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指标能表示安全。有人以 谋杀率、群众安全感来作为指标,但这不够可靠。比如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谋杀率比中华人民共和国 要低,但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后者相对要安全点。

群众安全感也难以对比,比如刚刚结束了内乱的国家,经济开始高速增长,那么大家的安全感应该会有明显提升。不过经济走下坡路多年的发达国家,各团体不断对抗,哪怕没有达到内乱的程度,其国民的安全感,可能也会较低。

好在澳大利亚的 NGO 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想到了用 23 项指标来描述和平度,这就是全球和平指数(GPI)。GPI 使用的指标有近期冲突情况、与邻国的关系、政治恐怖、谋杀率和监禁率(可能漏算了 黑监狱)等多项指标,所以最后得出的排名相对合理。

GPI 第一名是冰岛,之后领先的有新加坡共和国、瑞士联邦和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排在 132,比第 88 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低不少,跟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黎巴嫩共和国一个水平……原因是对外冲突,以及大量军事武器和人员也会计分。

#社会
诱人滋扰原则

1869 年,有儿童非法进入苏城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铁道附近,在火车轨道转盘玩耍时受伤了。随后孩子的家人将苏城太平洋铁路公司告上法庭,最后获得 7500 美元的赔偿。并正式确立了 诱人滋扰原则

法庭认为铁路公司在面对儿童时,需要承担更高的 注意义务,即避免可能预见的,会伤害他人的粗心行为。比如将果树当作观赏植物,而给果实打上了剧毒药物,就可能会让别人陷入危险,哪怕别人是在偷窃果实,也许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诱人滋扰原则认为废弃汽车堆、建材堆放处、废弃泳池等可能吸引儿童的地方,如果对儿童造成伤害,其拥有者都有赔偿责任。原因大概是希望这些危险地区的拥有者,应该做好防止儿童进入的措施,足够的警示,或是处理掉危险的环境(比如将废弃泳池填平),从而起到保护儿童的作用。

类似的概念也拓展到了商品里,纽扣电池在 21 世纪初期被广泛使用在玩具里,而它容易被幼儿吞食。有数据称严重后果或死亡的发生率为 0.42 %,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 12.6 %。

因此,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颁布了 Reese 法案(纪念因纽扣电池而死亡的 Reese Hamsmith),要求使用纽扣电池的消费产品,其电池仓必须有良好的固定,跌落测试中不能掉出电池,包装、说明书上必须有警告提示(如果可行,产品本体也要有)。

#社会 #wikipedia
日本的网约车

日本有将驾照分为 两大类,一类驾照只能驾驶私家车或货车,而有偿载人需要二类驾照,但二类驾照的功能,无法赋予私家车。因此,日本在法律上禁止私家车载客,网约车也就办不起来。

这种限制直到 2023 年的 12 月才发生变化,在数字行政财政改革会议上,决定从 2024年4月1日 起,部分允许网约车。具体的措施是让参与者跟出租车公司签约,接受调度、培训和监管等要求,在指定时间与地点进行运营。而计费方式统一为计程打表,不是网约车常用的动态定价。

不过,目前还是试点,允许的区域仅有 12 个,包含特別区・武三交通圏(東京都)、大阪市域交通圏等。而时限可能有点严苛,东京是 7:00-11:00,以及 24:00-29:00,分别是早高峰与出租车休息的时候。

之所以日本的网约车合法化推进如此慢,这与出租车行业的施压有关,但更关键的还是失业率较低。虽然 工作时间、幸福度 比不上北欧各国,但在亚洲已经足够顶尖了。因此,年轻人没有就此向政府施压,除非政府突然对某成熟行业进行限制,比如什么游戏、教培和金融之类的,那么可能就会出现示威游行了。

而近期又放开一部分,是因为出租车的司机人数在疫情后 减少了两成,网约车也许可以缓解运力不足的问题。看起来,又是 SARS-CoV-2 改变世界 的案例。

#社会 #SARS
The Machine Lite

The Machine 是电视剧《疑犯追踪》里的人工智能。它能预测人类有预谋的暴力犯罪,因为它接入(包括骇入)了全球的监控画面,以及各种数据库、电子设备等,从而评估是否有人计划谋害他人。毕竟准备犯罪计划、凶器,都可能会留下痕迹。

好在 The Machine 对算力的要求太高,目前看不出有实现的可能,但收集大量资料,然后粗略的评估某些风险,目前已经很成熟了。智慧星光是一家「大数据与决策智能服务商」,用更通俗的说法,那就是舆情监控提供商。

其原理是使用爬虫收集各大社交媒体上的内容,然后将对特定关键词进行监控。比如 某地产头部企业,将各个楼盘名字都设为关键词进行监控,并且监控本地的微信公众号,实时分析可能影响品牌声誉的消息,然后将风险提醒发给当地的子公司。

2020 年,智慧星光疑似泄漏了个 内部演示的 PPT,其中介绍了许多细节。在提供给公安部门的 KOL 监控项目里,有给这些 KOL 标记三个数值,分别是影响力、危险度和活跃度。并有某种标签系统,比如「危险言论分布」下有治安问题、民生问题、贪污腐败等标签。

PPT 里最离奇的,还是介绍了一则案例。2020年5月14日 晚,某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在家中跳楼自杀。当晚「舆情秘书」便通知了校方,于是校领导开会商讨维稳策略,此时家长还未联系校方。

附言:有人认为技术的进步,能带来平权。然而不管是深度包检测,还是 基于机器学习的隐蔽隧道恶意加密流量检测识别研究,都是更先进的技术所带来的枷锁。也许抱有理想的爱好者,可以设计更好的协议来创建加密隧道,但对手毕竟拥有国家级的资源,能够勉强打平手已经是奇迹了。

#社会
日本乡村医生

日本在进入现代国家改革前,人们没有迁徙自由。比如坂本龍馬在征得藩主同意,才能前往大城市江户学习。但也因为这种人员、经济交流没有现在这么强,所以各地都存在「必要工作者」,即每个村落应该都有药师等,能提供医疗帮助的人。

不过时间来到城市化、医师职业的正规化后,年轻人就开始集中到了城市。考虑到乡村里,基本都是患有各种疑难杂症的中老年人,所以没有多少诊所、医院原意开在这种地方,也就造成了乡村里没有医生的情况。

毕竟已经现代化了,不能再将人们禁锢在土地上,强行再恢复「必要工作者」制度,这样无论是人权还是效率都得不到保障。对此,日本设定了 偏远地区医疗保健计划,对偏远地区的医生进行补贴。(类似的还有对 偏远学校 教师的补贴)

当然,只有金钱支持是不够的(因为收入也就是城市的 1.5 到 2 倍),所以还有 自治医科大学。这是全国都道府县共同出资、建立的大学,主要从各个都道府县招收 2-3 名学生,并给予学费贷款。如果接受在指定的医院工作,那么可以免除贷款。

虽然有许多措施,不过日本还是 没有实现医生全覆盖,部分地区还是缺少医疗资源,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就没有专业的急救资源了。

#社会
法律中不完美的人类

1. 谎言:在 Brenton Butler 案里,嫌疑人 Butler 在警局里承认自己犯下了谋杀罪。但是在法庭上,Butler 翻供称自己遭到参与调查的侦探恐吓与身体虐待,是被迫认罪的,随后陪审团裁定 Butler 无罪。

口供是证据,但也最轻的证据。通常,仅有口供证据,是不足以定罪的。这主要是因为人类会编造谎言,并且善于编造谎言(你还记得自己说过了多少次谎吗?)。除非像「巨人系列」(星之继承者)里的伽星人,它们无法编造谎言,它们法律中的口供证据,应该会很具价值吧。

2. 偏袒:在各个执法环节中,回避制度是重要基础。警察不能参与调查、抓捕亲属的行动;不能同时成为原告与被告的律师,或者转手为敌(代理起诉前客户的案件);不能成为相关者案件法官等。或者,部分地区对于窝藏罪犯的亲属,可以减免刑事责任。

这跟人际关系的原理有关。催产素让人信任、想要保护他人,但这也是非理性的判断,也许「大义灭亲」需要有戒海洛因的意志力吧。(因为有研究称,催产素可以减轻小白鼠对海洛因的依赖

3. 冲动:比如被激怒后杀人,那么可能会被当作 激情犯罪.量刑可比预谋杀人更轻,过去部分地区甚至可以免罪。类似的也有防卫中杀人,可能会免罪或者减轻量刑。

不完美的人类,设计了不完美的法律,这样的法律有时不能制裁坏人,不能保护好人。但它是憎恨邪恶,寻求正确生活方式的人们所积累的规律,并会继续累积,每日进化中。也许总有一天,这些体现人性与不完美一体两面的法律,可以被更具积累的人们修补到接近完美吧。

#社会
高温下的劳动保护机制

人体在长时间的高温下活动,可能会出现体温调节失效,体温上升到 40 °C,这是便是可能会危及生命的热射病。为了防止发生事故,保护劳动者权益,于是便有「高温金」「高温假」等相关保护机制。

第一个现代意义的「高温假」,是 1892 年普鲁士的 Hitzefrei 法令,学校和工作场所可以宣布「Hitzefrei」来放假。不过当时的法令没有具体的阈值,所以可能存在黑心校长和老板,在许多人不适的情况下不宣布 Hitzefrei。

有具体阈值的保护机制,是 1950 年代美国军方的湿球黑球温度(WBGT)。该指数综合了温度、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热。比如武汉某天最高气温 37 °C、相对湿度 66 %,其估算的 WBGT 为 34.3 °C。(WBGT 写法与摄氏度相同,所以下文使用 °Cʷ 以示区别)

美军为 WBGT 分了 5 个等级,分别是白旗(< 27.7)、绿旗(27.8–29.4)、黄旗(29.5–31.0)、红旗(31.1–32.1)与黑旗(≥ 32.2)。其中黄旗以上都会降低训练强度,黑旗会暂停所有非必要的户外体育活动。说明强大的军队还是得靠科学,而非什么信仰、意志力吧。(指十字军)

现在各地都有相关标准,日本厚生劳动省 的规范是:超过 26 °Cʷ,体力劳动需要引入合理的工作/休息循环;超过 33 °Cʷ,不可进行任何工作。法国这方面更直觉,最新的法律(Décret n° 2025-482)要求劳工权益与气象部门的预警挂钩。当气象部门发布橙、红色预警后,雇主需要评估工作风险、调整工作、休息时间等。而当员工偶遇黑心老板的情况,也可行使撤出权(Droit de retrait),合法规避迫在眉睫的风险,而不会被雇主以不服从安排为由开除。

#社会
顽强的猪

一战期间,由于军舰的冷藏设备不够先进,所以会在舰上饲养一些动物,作为食物储备。而在福克兰群岛战役中,当英国舰击沉德国巡洋舰后,其中一只被用作食物储备的小猪,也就落水了。

战斗结束后一小时,打扫战场时才将它打捞了上来。不过可能是出于纪念以及羞辱德军的目的,这只猪被收留在英国舰上,并被命名为 Tirpitz,与德国海军大将同名。

二战后的 1946 年,美国在太平洋环礁进行了核试验。为了测试核武对军舰的影响,军方布置了 22 艘目标船上,船上还放置了数千只动物。当场死亡了 10 %,许多情况严重的动物,也未能撑过核爆的爆数天后。

但在 100 多只猪里,仅有一只猪的健康状况良好,它便是 311 号。311 号当时距离爆炸 420 码,所以它的存活是奇迹。此事也被刊登在报纸上,311 号也被运往美国国家动物园向公众展出。

不过事后推测是行政失误,导致 311 号一开始便待在附近安全的观测船上。随后它意外落水,被与其它的实验品一起打捞上来。但它在 1950 前后便死亡了,事实究竟如何,可能没有人知道。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有只 150 公斤的家猪在废墟里被困住,它只能食用雨水与木炭。直到被救出,它坚持了 36 天。因为艰难生存的故事,它也被命名为 猪坚强

虽然上述故事都是在描述顽强的猪,但背后都有较浓的宣传感。也许只有在战时宣传、新型武器的周边报导以及多难兴邦的宣传下,这些猪才有机会被记载下来,毕竟猪不是流行的宠物,不像猫、狗的新闻有市场。(Tirpitz 与猪坚强在死后被制作为了标本,311 号的状况不明)

#社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