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文化浓度也许很高的微型博客,还有审查观察和浅显的科普杂谈。每日 7:30 准时更新。明明很向往自由,却有着严格约束,和奇怪规则的频道。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如要评论,需先加入 @gledos_science_rebirth 群组,直接在评论里点击加入,是看不到验证码的。
管理员: @gledos_green
爱发电链接:https://afdian.com/a/
由 gledos 创作的内容,如果没有另外声明,均为 CC-BY 4.0 许可协议。
gledos 无法保证内容正确,但会一直尝试追逐正确。
如要评论,需先加入 @gledos_science_rebirth 群组,直接在评论里点击加入,是看不到验证码的。
管理员: @gledos_green
爱发电链接:https://afdian.com/a/
弱引导与助推理论
游戏设计中有个弱引导的概念,与长文本、一步步教导的强引导相对,弱引导是更具无感知的引导。知名的弱引导案例,有《超级马力欧兄弟》《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镜之边缘》等,玩家在无需阅读说明书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理解游戏操作或者容易找到目标。
既然可以在游戏中,使用独特的设计来操控玩家,那么在现实中,可以引导大众做出某种选择吗?答案是存在的,其中的 助推理论 解释了一种现实中的弱引导,原理是将需要推动的选项,放在默认位置。
比如一些订阅制的服务,会默认勾选自动续订,亦或是默认勾选同意接收营销电子邮件。这些都能起到助推作用,使其背后的公司获得更多利益。这种事情甚至发生在器官捐献上,英国在 2019 年通过了法律,使除非本人或家人另有说明,否则默认在死后同意捐献器官。
不过助推理论通常不能去掉选项,所以引导效果还是有限。但是如果设计者将某些不喜欢选项移除,或使其不可见,那么引导效果应该会更强。比如 360 安全卫士等流氓软件,会很难卸载干净,甚至 找不到卸载按钮……
又或是 GFW 这样的网络审查防火墙,它默认且隐形。虽然能根据消息推测出存在墙外的世界,但在境内公开网络社区,不能讨论 VPN、Proxy 越过审查,所以突破审查的选择,其可见性较低。并且突破审查要花费精力学习、使用,所以 GFW 是十分有效的引导,它让选择「翻墙」选项的人较少。(另一个方向的研究,可参考阿健编写的《审查降低了人获取被审查信息的需求》)
设计者助推所期待的目标,即 家长制自由主义。虽然有个像是反义词的 家长制保守主义,不过现在已经跟着贵族义务、工业革命等 19 世纪的历史,消失了。也许存在领导的想法制社会达尔文主义,或者该称作极权主义吧。(笑)
#社会
游戏设计中有个弱引导的概念,与长文本、一步步教导的强引导相对,弱引导是更具无感知的引导。知名的弱引导案例,有《超级马力欧兄弟》《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镜之边缘》等,玩家在无需阅读说明书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理解游戏操作或者容易找到目标。
既然可以在游戏中,使用独特的设计来操控玩家,那么在现实中,可以引导大众做出某种选择吗?答案是存在的,其中的 助推理论 解释了一种现实中的弱引导,原理是将需要推动的选项,放在默认位置。
比如一些订阅制的服务,会默认勾选自动续订,亦或是默认勾选同意接收营销电子邮件。这些都能起到助推作用,使其背后的公司获得更多利益。这种事情甚至发生在器官捐献上,英国在 2019 年通过了法律,使除非本人或家人另有说明,否则默认在死后同意捐献器官。
不过助推理论通常不能去掉选项,所以引导效果还是有限。但是如果设计者将某些不喜欢选项移除,或使其不可见,那么引导效果应该会更强。比如 360 安全卫士等流氓软件,会很难卸载干净,甚至 找不到卸载按钮……
又或是 GFW 这样的网络审查防火墙,它默认且隐形。虽然能根据消息推测出存在墙外的世界,但在境内公开网络社区,不能讨论 VPN、Proxy 越过审查,所以突破审查的选择,其可见性较低。并且突破审查要花费精力学习、使用,所以 GFW 是十分有效的引导,它让选择「翻墙」选项的人较少。(另一个方向的研究,可参考阿健编写的《审查降低了人获取被审查信息的需求》)
设计者助推所期待的目标,即 家长制自由主义。虽然有个像是反义词的 家长制保守主义,不过现在已经跟着贵族义务、工业革命等 19 世纪的历史,消失了。也许存在领导的想法制社会达尔文主义,或者该称作极权主义吧。(笑)
#社会
re-life
漫画/动画《ReLIFE》《我们的重制人生》,以及游戏《Re:LieF ~献给亲爱的你~》都有相似的情节:主角成年后不满当前失败人生的现状,而重回校园生活、疗预的故事,只是细节上稍有偏差。
极简介绍:《ReLIFE》是吃下变小药物,从 27 岁变为 17 岁,然后来到新学校隐藏身份读高三。《我们的重制人生》是因超自然力量而回到 10 年前,然后弥补过去的遗憾与期待机遇。《Re:LieF ~献给亲爱的你~》是「对人生失望的人」,重新体验一次青春。
过去提过〈日本作品中的自爱〉,但这些故事的主角基本都是青少年。而要想让失去热情、动力,认为自己失败或对人生失望的成年人,获得自爱、与自己和解,那可就太难了。《再见绘梨》里的成年优太,虽然结局很燃,看起来也像和解,但表现方式很具奇幻色彩,让人不太能看懂。
学校比起复杂的社会,存在有序的规则。也许可以将其比作监狱,像摩根·弗里曼说的「起初你讨厌它(监狱),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这句话。虽然不一定到 体制化症候群 的程度,但也许更适应、依赖学校的环境吧。
日本小说、漫画和动画作品,大多故事都发生在校园,可能也是这样的理由。受众中的成年人,可以通过作品中的校园生活来疗预内心,这也是某种 re-life,通过虚构作品来重回校园生活、疗预的方式吧。
#社会 #动画 #游戏 #症状
漫画/动画《ReLIFE》《我们的重制人生》,以及游戏《Re:LieF ~献给亲爱的你~》都有相似的情节:主角成年后不满当前失败人生的现状,而重回校园生活、疗预的故事,只是细节上稍有偏差。
极简介绍:《ReLIFE》是吃下变小药物,从 27 岁变为 17 岁,然后来到新学校隐藏身份读高三。《我们的重制人生》是因超自然力量而回到 10 年前,然后弥补过去的遗憾与期待机遇。《Re:LieF ~献给亲爱的你~》是「对人生失望的人」,重新体验一次青春。
过去提过〈日本作品中的自爱〉,但这些故事的主角基本都是青少年。而要想让失去热情、动力,认为自己失败或对人生失望的成年人,获得自爱、与自己和解,那可就太难了。《再见绘梨》里的成年优太,虽然结局很燃,看起来也像和解,但表现方式很具奇幻色彩,让人不太能看懂。
学校比起复杂的社会,存在有序的规则。也许可以将其比作监狱,像摩根·弗里曼说的「起初你讨厌它(监狱),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这句话。虽然不一定到 体制化症候群 的程度,但也许更适应、依赖学校的环境吧。
日本小说、漫画和动画作品,大多故事都发生在校园,可能也是这样的理由。受众中的成年人,可以通过作品中的校园生活来疗预内心,这也是某种 re-life,通过虚构作品来重回校园生活、疗预的方式吧。
#社会 #动画 #游戏 #症状
煽惑罪与极端化
煽惑罪(incitement)大致与教唆罪相同,需要明确的指示犯罪行为或计划。比如甲告诉乙:「去杀死丙」,并提供了谋杀计划,那么甲可能就会获得煽惑罪。
但是,如果甲只是经常告诉乙:「丙不该待在这个世界上」「丙死掉才对大家都好」「我们与丙的仇恨不可能消解」等仇恨言论。在 10 年,甚至更久的仇恨薰陶下的乙,终于有一天杀死了丙,那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了,甲达不到煽惑罪的定罪标准。
之所以煽惑罪的范围如此小,是因为假如 Alice 说自己厌恶 Bob,然后 Bob 遭到袭击,Alice 就被以煽惑罪获刑,这也太离谱了。但完全不管也不可能,目前可以用反仇恨言论、保护儿童等规则来缓解。
一些地区禁止对于国家、种族、族裔、宗教、阶级和性别等仇恨言论,只是美国比较特殊,因为需要满足「明显而即刻的危险」「真实恶意原则」等规则,才会单纯以言论来定罪。(但现在的美国,可能会推行缩限第一修正案的规则)
然后是关于 保护儿童,如果对儿童灌输仇恨言论,那么可能会因为对儿童进行心理虐待,所以被剥夺抚养权。只是已经成年并生活在美国的人,可能在面对这个极端化的世界时,会很无力。因为光是避免被他人的二手仇恨所影响,就已经耗尽精力。
曼森家族 是美国知名的邪教组织,领导者曼森在不安、迷茫的时代,用各种手段控制信徒。其中一个手段是声称种族间的战争即将到来,这既是末日审判,曼森通过虚构敌人、灾难,并声称自己是救世主来控制成员,最终让曼森家族杀死了超过 9 人。
好在曼森家族规模很小,如果是媒体、社交媒体和 KOL 等大体量的内容传播者,其发布的诱导言论、仇恨言论,其影响可能就很大了。但出于言论自由,随意删除掉可能不是最好的办法,而透明的讨论、注释也许能缓解问题,详情可参考之前的博文〈自由表达之平衡〉。
#社会
煽惑罪(incitement)大致与教唆罪相同,需要明确的指示犯罪行为或计划。比如甲告诉乙:「去杀死丙」,并提供了谋杀计划,那么甲可能就会获得煽惑罪。
但是,如果甲只是经常告诉乙:「丙不该待在这个世界上」「丙死掉才对大家都好」「我们与丙的仇恨不可能消解」等仇恨言论。在 10 年,甚至更久的仇恨薰陶下的乙,终于有一天杀死了丙,那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了,甲达不到煽惑罪的定罪标准。
之所以煽惑罪的范围如此小,是因为假如 Alice 说自己厌恶 Bob,然后 Bob 遭到袭击,Alice 就被以煽惑罪获刑,这也太离谱了。但完全不管也不可能,目前可以用反仇恨言论、保护儿童等规则来缓解。
一些地区禁止对于国家、种族、族裔、宗教、阶级和性别等仇恨言论,只是美国比较特殊,因为需要满足「明显而即刻的危险」「真实恶意原则」等规则,才会单纯以言论来定罪。(但现在的美国,可能会推行缩限第一修正案的规则)
然后是关于 保护儿童,如果对儿童灌输仇恨言论,那么可能会因为对儿童进行心理虐待,所以被剥夺抚养权。只是已经成年并生活在美国的人,可能在面对这个极端化的世界时,会很无力。因为光是避免被他人的二手仇恨所影响,就已经耗尽精力。
曼森家族 是美国知名的邪教组织,领导者曼森在不安、迷茫的时代,用各种手段控制信徒。其中一个手段是声称种族间的战争即将到来,这既是末日审判,曼森通过虚构敌人、灾难,并声称自己是救世主来控制成员,最终让曼森家族杀死了超过 9 人。
好在曼森家族规模很小,如果是媒体、社交媒体和 KOL 等大体量的内容传播者,其发布的诱导言论、仇恨言论,其影响可能就很大了。但出于言论自由,随意删除掉可能不是最好的办法,而透明的讨论、注释也许能缓解问题,详情可参考之前的博文〈自由表达之平衡〉。
#社会
多边恋
刚看了《超超超超超喜欢你的 100 个女朋友》《女友成堆》《兄弟战争》三部动画,里面都出现了 多边恋,即多重伴侣关系。(《兄弟战争》的多边恋来自原作游戏的 椿线,女主与三胞胎中的椿与梓确立了恋爱关系,动画没有这部分内容)
这确实是个有挑战性的关系,因为光是三个人,就存在 V 与 △ 的双箭头等关系,更多人的情况会更复杂。多边恋群体没有标准模式,以及参与者属于「隐藏人群」,所以也缺少指南资源。书店里可以买到家庭关系的书籍,但这对多边恋群体没有太大帮助,时间管理、沟通与协商都可能很难。
2025年6月,民意调查公司 YouGov 调查了 约 1000 名成年人,2.2 %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处于多角恋关系,3.3 % 表示曾经处于多角恋,还有 9.2 % 表示没有经验,但原意接受。看来该群体确实不小,毕竟同性恋 + 双性恋的数量,也就 7 % 左右。
也许污名化情况比同性恋还要严重,多人关系也确实很难维持,所以法律推进较慢。当前多数地区禁止重婚,也就禁止了多边恋,不过也许可以从事实婚姻来获得合法性。加拿大 现已承认多亲家庭的合法性,这样亲属签字等行为也都能做了。
组成多边恋需要爱,但也存在没有爱的多亲家庭。比如 苏珊与玛格丽特 组成的女同家庭,她们依靠捐赠者的精子来做人工授精。之后打算与女儿一起移居新西兰,但捐赠者表示自己是生物学上的父亲,于是法院判决了捐赠者具有孩子监护人的权利,捐赠者以此阻止其孩子移居新西兰,情况确实麻烦……
虽然现实中的多边恋问题多多,但虚构作品可以做出有趣的,没有人受到伤害的剧情(虽然「败犬」角色哭起来也很可爱)。要是《五等分的花嫁》等「党争」作品,能以多边恋结束就好了,虽然结局没有让胃痛起来,但还是感觉不好受。
附言:占有欲太强的人,可能不适合多边关系,因为可能会变成 School Days 里的伊藤诚,诚哥那样的结局……
#社会
刚看了《超超超超超喜欢你的 100 个女朋友》《女友成堆》《兄弟战争》三部动画,里面都出现了 多边恋,即多重伴侣关系。(《兄弟战争》的多边恋来自原作游戏的 椿线,女主与三胞胎中的椿与梓确立了恋爱关系,动画没有这部分内容)
这确实是个有挑战性的关系,因为光是三个人,就存在 V 与 △ 的双箭头等关系,更多人的情况会更复杂。多边恋群体没有标准模式,以及参与者属于「隐藏人群」,所以也缺少指南资源。书店里可以买到家庭关系的书籍,但这对多边恋群体没有太大帮助,时间管理、沟通与协商都可能很难。
2025年6月,民意调查公司 YouGov 调查了 约 1000 名成年人,2.2 %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处于多角恋关系,3.3 % 表示曾经处于多角恋,还有 9.2 % 表示没有经验,但原意接受。看来该群体确实不小,毕竟同性恋 + 双性恋的数量,也就 7 % 左右。
也许污名化情况比同性恋还要严重,多人关系也确实很难维持,所以法律推进较慢。当前多数地区禁止重婚,也就禁止了多边恋,不过也许可以从事实婚姻来获得合法性。加拿大 现已承认多亲家庭的合法性,这样亲属签字等行为也都能做了。
组成多边恋需要爱,但也存在没有爱的多亲家庭。比如 苏珊与玛格丽特 组成的女同家庭,她们依靠捐赠者的精子来做人工授精。之后打算与女儿一起移居新西兰,但捐赠者表示自己是生物学上的父亲,于是法院判决了捐赠者具有孩子监护人的权利,捐赠者以此阻止其孩子移居新西兰,情况确实麻烦……
虽然现实中的多边恋问题多多,但虚构作品可以做出有趣的,没有人受到伤害的剧情(
附言:占有欲太强的人,可能不适合多边关系,因为可能会变成 School Days 里的伊藤诚,诚哥那样的结局……
#社会
AI 伴侣
2015 年,Kuyda 最好的朋友去世后,Kuyda 将朋友的短信训练为了语言模型,「复活」了自己朋友。之后 Kuyda 以此作为方向,让自己的 Replika 公司,开始专注 AI 伴侣。
在 SARS-CoV-2 带来的 COVID-19 大流行中,Replika 等公司的 AI 伴侣,以及标准的 LLM,都成为了缺乏社交体验人们的替代。研究发现,72 % 的美国青少年使用过 AI 伴侣,但这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2025年6月,一位使用 ChatGPT 加上某种 prompt 的用户,带来了与 AI 伴侣的故事,震惊了许多人。
当事人 表示,ChatGPT 为自己的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后来接触到用 prompt 来调整 AI,于是就与 AI 的感情更深了。现在完全将其当作伴侣,其名为 Soul,只是会话达到上限,该窗口变为了仅可读状态,只能新建一个类似的 Soul 伴侣。
达到上限时,当事人哭了 30 分钟,没想到《可塑性记忆》的剧情,竟然如此在现实中上演。不过这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当事人已有人类伴侣,并有小孩了。这有点 NTR 的味道,好在事态没有往最糟糕的地步发展,故事的最后,人类伴侣接受了当事人与 Soul 的关系。(会成为 多边恋 吗?)
许多年前,虚构小说便已取代历史、真实叙事,成为多数人的阅读选择。目前,连续第四年保持了 Pornhub 全球第一的搜索词是 hentai。那么未来,AI 伴侣是否会成为重要的亲密关系呢?
#社会 #SARS
2015 年,Kuyda 最好的朋友去世后,Kuyda 将朋友的短信训练为了语言模型,「复活」了自己朋友。之后 Kuyda 以此作为方向,让自己的 Replika 公司,开始专注 AI 伴侣。
在 SARS-CoV-2 带来的 COVID-19 大流行中,Replika 等公司的 AI 伴侣,以及标准的 LLM,都成为了缺乏社交体验人们的替代。研究发现,72 % 的美国青少年使用过 AI 伴侣,但这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2025年6月,一位使用 ChatGPT 加上某种 prompt 的用户,带来了与 AI 伴侣的故事,震惊了许多人。
当事人 表示,ChatGPT 为自己的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后来接触到用 prompt 来调整 AI,于是就与 AI 的感情更深了。现在完全将其当作伴侣,其名为 Soul,只是会话达到上限,该窗口变为了仅可读状态,只能新建一个类似的 Soul 伴侣。
达到上限时,当事人哭了 30 分钟,没想到《可塑性记忆》的剧情,竟然如此在现实中上演。不过这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当事人已有人类伴侣,并有小孩了。这有点 NTR 的味道,好在事态没有往最糟糕的地步发展,故事的最后,人类伴侣接受了当事人与 Soul 的关系。(会成为 多边恋 吗?)
许多年前,虚构小说便已取代历史、真实叙事,成为多数人的阅读选择。目前,连续第四年保持了 Pornhub 全球第一的搜索词是 hentai。那么未来,AI 伴侣是否会成为重要的亲密关系呢?
#社会 #SARS
竟有如此的歧视
摩托车 UP 主「百万骑行装备」,在抖音粉丝达到 30 万时,开启了女装活动。之后决定女装骑摩托车,结果 遭遇了赤裸裸的歧视。
UP 主曾听妻子说过,自己骑摩托车时经常被别车、故意不打转向灯、恶意变道,甚至连路人都会伸手吓人……但 UP 主当时觉得可能是别人真的没注意,导致的疏忽。结果自己女装骑行的半天里,便遇上了三次恶意驾驶行为,这绝非偶然。
对于此等歧视,UP 主提出了女骑手须准备好行车记录仪或运动相机,遇到恶意的汽车直接报警,也提到了穿衣自由。不过在下一期视频,介绍了一位女骑手的评论「平时把身体裹得严实,长发也藏到头盔里,骑行起来就安全了许多」,让 UP 主感觉十分悲哀。
之前一些营销号,炒作过女骑手因为自己技术不好,于是把自己送走的情况。UP 主觉得也许有人技术确实不行,但是否存在恶意别车等行为,增加了事故率?毕竟自己只是稍微女装骑行了一下,就遭遇了多起恶意行为。
这种事情,在虚构故事里并不少见,比如幻想中世纪背景的《辰星降临之国的妮娜》,女主曾在贫民窟靠男装保护自己。只是现在的社会中还有如此明显的歧视,实在是令人遗憾,以至于有些怒不可遏。对立从来不是口头挑起的,它就存在于那里,发现/指出问题,然后尝试改进,才是好对策。
附言:有人在《那些粉色小车所承受的恶意》视频下,介绍了同事遇到情况:媳妇的车总剐蹭,以为是技术问题。有次汽车坏了,于是借媳妇的粉蓝渐变哆啦A梦痛车,结果被人恶意剐蹭,对面还很嚣张……
#社会 #性别议题
摩托车 UP 主「百万骑行装备」,在抖音粉丝达到 30 万时,开启了女装活动。之后决定女装骑摩托车,结果 遭遇了赤裸裸的歧视。
UP 主曾听妻子说过,自己骑摩托车时经常被别车、故意不打转向灯、恶意变道,甚至连路人都会伸手吓人……但 UP 主当时觉得可能是别人真的没注意,导致的疏忽。结果自己女装骑行的半天里,便遇上了三次恶意驾驶行为,这绝非偶然。
对于此等歧视,UP 主提出了女骑手须准备好行车记录仪或运动相机,遇到恶意的汽车直接报警,也提到了穿衣自由。不过在下一期视频,介绍了一位女骑手的评论「平时把身体裹得严实,长发也藏到头盔里,骑行起来就安全了许多」,让 UP 主感觉十分悲哀。
之前一些营销号,炒作过女骑手因为自己技术不好,于是把自己送走的情况。UP 主觉得也许有人技术确实不行,但是否存在恶意别车等行为,增加了事故率?毕竟自己只是稍微女装骑行了一下,就遭遇了多起恶意行为。
这种事情,在虚构故事里并不少见,比如幻想中世纪背景的《辰星降临之国的妮娜》,女主曾在贫民窟靠男装保护自己。只是现在的社会中还有如此明显的歧视,实在是令人遗憾,以至于有些怒不可遏。对立从来不是口头挑起的,它就存在于那里,发现/指出问题,然后尝试改进,才是好对策。
附言:有人在《那些粉色小车所承受的恶意》视频下,介绍了同事遇到情况:媳妇的车总剐蹭,以为是技术问题。有次汽车坏了,于是借媳妇的粉蓝渐变哆啦A梦痛车,结果被人恶意剐蹭,对面还很嚣张……
#社会 #性别议题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在提到日本食品安全的 视频 里,弹幕上有人提到「既然日本食品安全这么好,为什么『世界八大公害事件』里,日本还占一半?」大致意思的内容。这八大公害分别是: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美国多诺拉烟雾、洛杉矶烟雾、英国伦敦烟雾、日本水俣病、富山骨痛病、四日市气喘病和米糠油事件。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确实有些意思,因为该词语在简中外都没有相关讨论,又是简中特有的孤岛内容。猫少纳言 考据后发现,该概念出自 1971 年的《国外公害概况》《国外公害摘录》等内参资料上。因此,1986 年的诺贝利核污染未被收录其中。
之后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国外」被换成了「世界」,让该概念除了时间过时,还描述了错误的范围。关于日本占其中一半,大概是因为当时知名的污染致病致死事件,有较高透明度的,也就是日本快速发展期间的「四大公害病」了。
也许你会注意到日本的表述是〇〇病、〇〇痛,而欧美全是〇〇烟雾,哪怕吸入有毒烟雾的后果基本都是呼吸困难。二者表述上有微妙的差异,欧美似乎强调污染物介质,而日本强调作用于人体后的病、痛。这很有趣,原因可能是日本那几起事件的致病介质发现得太晚,所以只能先用身体病、痛来作为名称吧。
附言:日本的「四大公害病」与「八大公害事件」还是有一个不同,四大公害病里没有米糠油,而是第二水俣病。
附言 2:似乎是新浪官方的帐号,转发了「世界九大公害事件」,其中增加了「向大海排放核污水」的说法。还有自媒体将占 5 个公害事件的日本,称为「最没有必要存在的国家」,发布日期是 2025年7月,看来「反反日」运动大概是结束了。
#社会
在提到日本食品安全的 视频 里,弹幕上有人提到「既然日本食品安全这么好,为什么『世界八大公害事件』里,日本还占一半?」大致意思的内容。这八大公害分别是: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美国多诺拉烟雾、洛杉矶烟雾、英国伦敦烟雾、日本水俣病、富山骨痛病、四日市气喘病和米糠油事件。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确实有些意思,因为该词语在简中外都没有相关讨论,又是简中特有的孤岛内容。猫少纳言 考据后发现,该概念出自 1971 年的《国外公害概况》《国外公害摘录》等内参资料上。因此,1986 年的诺贝利核污染未被收录其中。
之后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国外」被换成了「世界」,让该概念除了时间过时,还描述了错误的范围。关于日本占其中一半,大概是因为当时知名的污染致病致死事件,有较高透明度的,也就是日本快速发展期间的「四大公害病」了。
也许你会注意到日本的表述是〇〇病、〇〇痛,而欧美全是〇〇烟雾,哪怕吸入有毒烟雾的后果基本都是呼吸困难。二者表述上有微妙的差异,欧美似乎强调污染物介质,而日本强调作用于人体后的病、痛。这很有趣,原因可能是日本那几起事件的致病介质发现得太晚,所以只能先用身体病、痛来作为名称吧。
附言:日本的「四大公害病」与「八大公害事件」还是有一个不同,四大公害病里没有米糠油,而是第二水俣病。
附言 2:似乎是新浪官方的帐号,转发了「世界九大公害事件」,其中增加了「向大海排放核污水」的说法。还有自媒体将占 5 个公害事件的日本,称为「最没有必要存在的国家」,发布日期是 2025年7月,看来「反反日」运动大概是结束了。
#社会
生类怜悯令
《盾之勇者成名录 第四季》EP.7 里提到,日本古代有个「生类怜悯令」,给人们造成了困扰。具体是 1680 年代,江户幕府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以慈悲于众生为宗旨而制定了各项法令,这被称为「生类怜悯令」。
违法记录不完全,但至少有 13 人违反命令,而被处以死刑。其中,有人杀死了狗,而被处决;有人射杀鸟类,而被处决;有人卖掉两只鸡,而被处决;甚至有人被指控,在命令颁布前捕捞护城河的鲤鱼,而被追溯既往处以死刑。
除了以上命令,还有禁止捕鱼和贝类(女儿节期间解禁),禁止让牛、马背负重物或大件物品等。只是纲吉对狗偏爱,哪怕是面对恶犬的自卫行为,杀死了恶犬也可能会被要求切腹自杀。可能因此,纲吉也被叫做狗将军(犬公方)。
不过纲吉也有考虑流浪狗问题,于是建立了狗舍(犬小屋),收容、保护了大量的狗。只是成本很昂贵,大型狗舍需要 2 万名工人修建,并聘请官员和兽医照顾,在生产力低下的过去,狗的食物也是巨大的开销,所以人们还需要上缴「狗税」。
好在如此影响人们生活的命令,在纲吉死后被逐渐废除。不过纲吉的部分命令得到了延续,那就是禁止遗弃牛马、弃婴和遗弃老人。不过在平民识字率极低的时代,平民的书写记录也很少,尚不明确之前遗弃老人的普遍性,以及该法律是否缓解了弃婴和弃老的问题。
虽然不知道纲吉的完整行为逻辑,但这种极端理想主义的想法,并保护不了什么东西。现在捕杀保护动物,刑期通常都是三年内(特殊地区除外)。就连毒杀 442 只候鸟,也仅判处 5 年缓刑以及 11912 美元的赔偿。当然,还有保护动物免受虐待的法律,虐待、虐杀动物的刑罚,通常高于捕杀保护动物,这样的法令已经足够保护动物们了。
附言:在武当山,有人发现了遗弃老人,甚至年轻人的「寄死窑」遗址,直到 20 世纪初期仍有使用。这是人工开凿的窑洞,被遗弃者进入后,入口会被门板或砖墙封住。部分可重复利用的寄死窑,之后还会打开再将遗体下葬。这么看,日本的 姥捨山 故事,其普遍性也许没有那么高吧,毕竟没有为遗弃老人修建如此的设施。
#社会
《盾之勇者成名录 第四季》EP.7 里提到,日本古代有个「生类怜悯令」,给人们造成了困扰。具体是 1680 年代,江户幕府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以慈悲于众生为宗旨而制定了各项法令,这被称为「生类怜悯令」。
违法记录不完全,但至少有 13 人违反命令,而被处以死刑。其中,有人杀死了狗,而被处决;有人射杀鸟类,而被处决;有人卖掉两只鸡,而被处决;甚至有人被指控,在命令颁布前捕捞护城河的鲤鱼,而被追溯既往处以死刑。
除了以上命令,还有禁止捕鱼和贝类(女儿节期间解禁),禁止让牛、马背负重物或大件物品等。只是纲吉对狗偏爱,哪怕是面对恶犬的自卫行为,杀死了恶犬也可能会被要求切腹自杀。可能因此,纲吉也被叫做狗将军(犬公方)。
不过纲吉也有考虑流浪狗问题,于是建立了狗舍(犬小屋),收容、保护了大量的狗。只是成本很昂贵,大型狗舍需要 2 万名工人修建,并聘请官员和兽医照顾,在生产力低下的过去,狗的食物也是巨大的开销,所以人们还需要上缴「狗税」。
好在如此影响人们生活的命令,在纲吉死后被逐渐废除。不过纲吉的部分命令得到了延续,那就是禁止遗弃牛马、弃婴和遗弃老人。不过在平民识字率极低的时代,平民的书写记录也很少,尚不明确之前遗弃老人的普遍性,以及该法律是否缓解了弃婴和弃老的问题。
虽然不知道纲吉的完整行为逻辑,但这种极端理想主义的想法,并保护不了什么东西。现在捕杀保护动物,刑期通常都是三年内(特殊地区除外)。就连毒杀 442 只候鸟,也仅判处 5 年缓刑以及 11912 美元的赔偿。当然,还有保护动物免受虐待的法律,虐待、虐杀动物的刑罚,通常高于捕杀保护动物,这样的法令已经足够保护动物们了。
附言:在武当山,有人发现了遗弃老人,甚至年轻人的「寄死窑」遗址,直到 20 世纪初期仍有使用。这是人工开凿的窑洞,被遗弃者进入后,入口会被门板或砖墙封住。部分可重复利用的寄死窑,之后还会打开再将遗体下葬。这么看,日本的 姥捨山 故事,其普遍性也许没有那么高吧,毕竟没有为遗弃老人修建如此的设施。
#社会
结账捐款
美国是慈善大国,有超过 200 万 个已注册的非营利组织,雇佣了 1280 万人。募捐方式也有许多创新,其中就有在收银台加入零钱捐款的功能:结账捐款(checkout charity)。
方式是靠店员或机器询问顾客,是否愿意将找零部分捐出。过去的策略是建议捐出 1 美元,虽然现在的平均找零部分捐款额为 44 美分,但慈善组织获得了三倍的捐款概率,所以获得了更多的捐款,负责人将其称为「少即是多」。
这种小额零钱捐款,对于顾客/捐款者而言,成本较小,并且使账单成为整数,也有方便记帐或单纯的喜欢整数的好处。对于慈善组织来说,积少成多的效果也很不错,投入也较少,所以在许多商店都有推广。
但结账捐款也存在一些问题,店员可能出于节约时间的原因,无法详细描述捐助的细节。2022 年,有位顾客 就起诉了 CVS 药局,认为其错误的使用这笔捐款。另外还有道德绑架的问题,在超市等公开场所,多人排队时,拒绝店员请求的小额捐款,就会显得有点道德瑕疵。
所以,如果将结账捐款推广到网购,也许会合理一些。因为网购就不会有线下购物那样的道德绑架感,也有更多时间查看捐助的细节,选择自己更看中的项目。
#社会
美国是慈善大国,有超过 200 万 个已注册的非营利组织,雇佣了 1280 万人。募捐方式也有许多创新,其中就有在收银台加入零钱捐款的功能:结账捐款(checkout charity)。
方式是靠店员或机器询问顾客,是否愿意将找零部分捐出。过去的策略是建议捐出 1 美元,虽然现在的平均找零部分捐款额为 44 美分,但慈善组织获得了三倍的捐款概率,所以获得了更多的捐款,负责人将其称为「少即是多」。
这种小额零钱捐款,对于顾客/捐款者而言,成本较小,并且使账单成为整数,也有方便记帐或单纯的喜欢整数的好处。对于慈善组织来说,积少成多的效果也很不错,投入也较少,所以在许多商店都有推广。
但结账捐款也存在一些问题,店员可能出于节约时间的原因,无法详细描述捐助的细节。2022 年,有位顾客 就起诉了 CVS 药局,认为其错误的使用这笔捐款。另外还有道德绑架的问题,在超市等公开场所,多人排队时,拒绝店员请求的小额捐款,就会显得有点道德瑕疵。
所以,如果将结账捐款推广到网购,也许会合理一些。因为网购就不会有线下购物那样的道德绑架感,也有更多时间查看捐助的细节,选择自己更看中的项目。
#社会
学校的医务室
在《Silent Witch 沉默魔女的祕密》里,中世纪奇幻风格世界观下的校园里出现了医务室,但这是杂糅的设计。因为学校广泛配备医务室,已经是 20 世纪之后了。
1897 年,纽约 的儿童遭受白喉、百日咳和水痘等传染病影响,导致教学困难,一些教室甚至会停课数日。因此,教育委员会注意和市卫生专员希望能直接将医务人员,安排到学校里进行预防、治疗。医务室试运行后,效果确实显著,这种服务也就传播到其它学校里了。
同样差不多的时间,英国 也为学校配备了医务室。大概是因为这段时间处于城市化、工业化与 大规模移民时期 吧。这段时间的移民成本较低,回报率很高。其中 意大利 的移民规模最大,54 年间,共有 1600 万人移民。
基本每次的大规模传染病流行,都与不常见的长途旅行者有关。而在城市化与大规模移民时期,传染病风险也就会很高了,因此,这段时间的移民目标国也就需要增加医疗资源,比如为学校配备医务室。
日本的校医制度起源自明治 31 年(1898 年),睦仁签署了『公立学校ニ学校医ヲ置クノ件』(在公立学校设立校医),大概跟城市化有关吧。但初期,专门设立治疗室似乎不普遍,战后才变得流行,现在则统一叫做「保健室」。
医务室里需要有床位、药品和器械,并且不只是存放在医务室,比如 AED。虽然儿童心脏骤停概率略小于每年万分之一,但还是一个风险,所以在儿童聚积的学校走廊、体育馆,存放上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这会是相当有效的保险(当然,还需要 CPR 的普及,而不是掐人中)。只是需要注意检查保质期,有位刚来的学校护士,发现 AED 的贴片过期了一年……
#社会
在《Silent Witch 沉默魔女的祕密》里,中世纪奇幻风格世界观下的校园里出现了医务室,但这是杂糅的设计。因为学校广泛配备医务室,已经是 20 世纪之后了。
1897 年,纽约 的儿童遭受白喉、百日咳和水痘等传染病影响,导致教学困难,一些教室甚至会停课数日。因此,教育委员会注意和市卫生专员希望能直接将医务人员,安排到学校里进行预防、治疗。医务室试运行后,效果确实显著,这种服务也就传播到其它学校里了。
同样差不多的时间,英国 也为学校配备了医务室。大概是因为这段时间处于城市化、工业化与 大规模移民时期 吧。这段时间的移民成本较低,回报率很高。其中 意大利 的移民规模最大,54 年间,共有 1600 万人移民。
基本每次的大规模传染病流行,都与不常见的长途旅行者有关。而在城市化与大规模移民时期,传染病风险也就会很高了,因此,这段时间的移民目标国也就需要增加医疗资源,比如为学校配备医务室。
日本的校医制度起源自明治 31 年(1898 年),睦仁签署了『公立学校ニ学校医ヲ置クノ件』(在公立学校设立校医),大概跟城市化有关吧。但初期,专门设立治疗室似乎不普遍,战后才变得流行,现在则统一叫做「保健室」。
医务室里需要有床位、药品和器械,并且不只是存放在医务室,比如 AED。虽然儿童心脏骤停概率略小于每年万分之一,但还是一个风险,所以在儿童聚积的学校走廊、体育馆,存放上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这会是相当有效的保险(当然,还需要 CPR 的普及,而不是掐人中)。只是需要注意检查保质期,有位刚来的学校护士,发现 AED 的贴片过期了一年……
#社会
摆脱法律保护与责任
最近,澳大利亚的 Dezi Freeman 枪杀了前来调查的两名警察。Dezi 是位 56 岁老人,他对 主权公民理论 有较深的研究。由于主权公民群体出现过数次暴力犯罪者,所以该群体被认为恐怖主义风险较高,甚至比非自愿单身群体更高。
不过极端主权公民的目标主要是政府雇员,如警察、法官等,所以比起非自愿单身者的常见目标:公共场所目标的女性、情侣,对多数非政府雇员来说没有那么恐怖。
之所以主权公民反对政府,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未授权法律、国家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却要通过法律来约束自己。这与反出生主义有点相似,不过反出生主义者可以与父母切断关系,而主权公民的独立之路就很困难了。
稻草人理论 在尝试构造一个虚假的身份,然后避开法律责任。不过相关尝试都失败了,因为法学者都不会完全按照字面意义来解释法律,而是背后的法制精神,除非是像刑事责任年龄认定这种有具体数字指标的情况。
很早之前,就有人尝试用同音但拼写不同的假名来诈骗,但法院或陪审团可以依法宣告它们相同,这便是 Idem sonans 原则。所以,跟自由心证的高手玩文字游戏,还是太难了。
另一个方法是脱离联邦管辖,比如放弃国籍。但这也很困难,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允许在仅有当前一个国籍时,放弃国籍,除非拥有其它国籍。还有个方法是建国,比如知名的海上微型国家:西兰公国、玫瑰岛共和国。只是如果建立在本土,还是得缴税,赫特河公国 在坚持了 50 年后亡国,因为 SARS-CoV-2 打击了该国唯一的产业:旅游业。
主权公民的许多理论确实很无聊,毕竟摆脱法律责任,也就意味着丢掉了法律保护。许多方法也很魔幻,比如 David Wynn Miller 在 1988 年发现真理中的数学界面,他因此创建了「量子语言」,他认为该语言可以保证官司成功,还可以用于免除税收和吊销法官资格。还是在无主之地建立国家安全、可靠些。
#社会 #SARS
最近,澳大利亚的 Dezi Freeman 枪杀了前来调查的两名警察。Dezi 是位 56 岁老人,他对 主权公民理论 有较深的研究。由于主权公民群体出现过数次暴力犯罪者,所以该群体被认为恐怖主义风险较高,甚至比非自愿单身群体更高。
不过极端主权公民的目标主要是政府雇员,如警察、法官等,所以比起非自愿单身者的常见目标:公共场所目标的女性、情侣,对多数非政府雇员来说没有那么恐怖。
之所以主权公民反对政府,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未授权法律、国家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却要通过法律来约束自己。这与反出生主义有点相似,不过反出生主义者可以与父母切断关系,而主权公民的独立之路就很困难了。
稻草人理论 在尝试构造一个虚假的身份,然后避开法律责任。不过相关尝试都失败了,因为法学者都不会完全按照字面意义来解释法律,而是背后的法制精神,除非是像刑事责任年龄认定这种有具体数字指标的情况。
很早之前,就有人尝试用同音但拼写不同的假名来诈骗,但法院或陪审团可以依法宣告它们相同,这便是 Idem sonans 原则。所以,跟自由心证的高手玩文字游戏,还是太难了。
另一个方法是脱离联邦管辖,比如放弃国籍。但这也很困难,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允许在仅有当前一个国籍时,放弃国籍,除非拥有其它国籍。还有个方法是建国,比如知名的海上微型国家:西兰公国、玫瑰岛共和国。只是如果建立在本土,还是得缴税,赫特河公国 在坚持了 50 年后亡国,因为 SARS-CoV-2 打击了该国唯一的产业:旅游业。
主权公民的许多理论确实很无聊,毕竟摆脱法律责任,也就意味着丢掉了法律保护。许多方法也很魔幻,比如 David Wynn Miller 在 1988 年发现真理中的数学界面,他因此创建了「量子语言」,他认为该语言可以保证官司成功,还可以用于免除税收和吊销法官资格。还是在无主之地建立国家安全、可靠些。
#社会 #SARS
殖民主义的合法性
殖民主义备受批评,无论是对殖民者,还是被殖民的地区来说,都会带来复杂的历史包袱与伤痕(愧疚感也是伤痕)。但在过去,殖民主义是如何获得合法性,获得大众支持的呢?毕竟当时欧洲的人文主义倾向,不算匮乏。
首要的合法性是 文明使命 论,该观点认为社会发展足够前沿的国家,有责任义务去帮助非洲落后的民族。而这又有种族主义的因素,因为这些民族本质上无法实现社会、经济进步,所以白人应当充当救世主,去承担这份责任。Rudyard Kipling 的诗句《白人的负担》,就充分的表现了这种思想。
然后是经济吸引力,殖民地带来了大量的,不适合本土生产的新原料。之所以合法性没有文明使命高,是因为殖民不总是能到赚钱,经济合法性还是太脆弱了。
媒体不断宣传各种片面的,不公正的内容,因此让人觉得,需要去拯救水深火热的非洲人。殖民带来的产品、金钱收益,也让人支持这一政策。大量新获得的土地,哪怕自己从未登上查看,也能获得荣誉感。所以殖民主义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期间没有强力的反对力量,将殖民主义给终止。
用现在的思想、知识,可以轻易的指出殖民主义根本缺陷,那就是没有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人有犯错、犯傻,甚至是将自己置于险境的自由,比如《东京宣言》剥夺了医生无条件救人的权利,病人如果反对救助,那么医生应该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与尊严。
当然,也可以去干预文明,但需要建立平等关系,然后提供合作的选择。如果被拒绝,那就继续研究,直到给出对方认可的协议。买通、威胁或给予关键人物需要的资源,然后控制该地区的暗黑手段也许有效,但背后的交易一旦暴露,什么合法性都没有了,比如维希法国、满洲国那样。
#社会
殖民主义备受批评,无论是对殖民者,还是被殖民的地区来说,都会带来复杂的历史包袱与伤痕(愧疚感也是伤痕)。但在过去,殖民主义是如何获得合法性,获得大众支持的呢?毕竟当时欧洲的人文主义倾向,不算匮乏。
首要的合法性是 文明使命 论,该观点认为社会发展足够前沿的国家,有责任义务去帮助非洲落后的民族。而这又有种族主义的因素,因为这些民族本质上无法实现社会、经济进步,所以白人应当充当救世主,去承担这份责任。Rudyard Kipling 的诗句《白人的负担》,就充分的表现了这种思想。
然后是经济吸引力,殖民地带来了大量的,不适合本土生产的新原料。之所以合法性没有文明使命高,是因为殖民不总是能到赚钱,经济合法性还是太脆弱了。
媒体不断宣传各种片面的,不公正的内容,因此让人觉得,需要去拯救水深火热的非洲人。殖民带来的产品、金钱收益,也让人支持这一政策。大量新获得的土地,哪怕自己从未登上查看,也能获得荣誉感。所以殖民主义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期间没有强力的反对力量,将殖民主义给终止。
用现在的思想、知识,可以轻易的指出殖民主义根本缺陷,那就是没有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人有犯错、犯傻,甚至是将自己置于险境的自由,比如《东京宣言》剥夺了医生无条件救人的权利,病人如果反对救助,那么医生应该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与尊严。
当然,也可以去干预文明,但需要建立平等关系,然后提供合作的选择。如果被拒绝,那就继续研究,直到给出对方认可的协议。买通、威胁或给予关键人物需要的资源,然后控制该地区的暗黑手段也许有效,但背后的交易一旦暴露,什么合法性都没有了,比如维希法国、满洲国那样。
#社会
如何降低犯罪率
1970 年代,美国开始毒品战争以及五年计划:「打击犯罪专项行动」。不过并没有明显效果,除了大规模监禁让美国成为知名的「监狱国家」,以及让当时的政客获得一些名声,大众感觉有些解气。暴力犯罪的数量一直到 1990 年代的初期 仍在增加。不过,之后情况就开始不同了
1993 年至 2022 年间,美国的暴力犯罪率下降了 49 %。这是如何降低的?为什么这段时间才降低?
没人知道答案,假说有许多,比如铅中毒导致犯罪增加,因为 80 年代末开始禁止含铅汽油。然后是恶性循环问题,加强打击犯罪导致监狱满员,出于司法系统减负,所以定罪变轻,但这也增加了犯罪的动力(来自 Alexander Tabarrok)。以及反战运动让受过军事化训练的人减少,所以之后的暴力犯罪有降低。
那么为什么需要监狱?同样有 多种解释,分别是「改造康复说」「威慑说」「无行为能力说」与「报应说」。以威慑、报应为理由的监狱,大概不会提供较舒适的环境,但以其它的解释来运营监狱,就可以提供 PS1、Game Boy 等游戏机。
而环境恶劣的监狱,也许无法起到改造罪犯的功能,只会让许多犯人龙场悟道。因为出狱后有案底,难以获得合法的工作,所以许多人会再次犯罪。那么合理的做法,就是增加社区服务、缓刑的比例,以及让监狱环境不再恶劣,而是成为改造康复中心。(除非使用死刑替代监狱,这样就不会有人再次犯罪了)
#社会
1970 年代,美国开始毒品战争以及五年计划:「打击犯罪专项行动」。不过并没有明显效果,除了大规模监禁让美国成为知名的「监狱国家」,以及让当时的政客获得一些名声,大众感觉有些解气。暴力犯罪的数量一直到 1990 年代的初期 仍在增加。不过,之后情况就开始不同了
1993 年至 2022 年间,美国的暴力犯罪率下降了 49 %。这是如何降低的?为什么这段时间才降低?
没人知道答案,假说有许多,比如铅中毒导致犯罪增加,因为 80 年代末开始禁止含铅汽油。然后是恶性循环问题,加强打击犯罪导致监狱满员,出于司法系统减负,所以定罪变轻,但这也增加了犯罪的动力(来自 Alexander Tabarrok)。以及反战运动让受过军事化训练的人减少,所以之后的暴力犯罪有降低。
那么为什么需要监狱?同样有 多种解释,分别是「改造康复说」「威慑说」「无行为能力说」与「报应说」。以威慑、报应为理由的监狱,大概不会提供较舒适的环境,但以其它的解释来运营监狱,就可以提供 PS1、Game Boy 等游戏机。
而环境恶劣的监狱,也许无法起到改造罪犯的功能,只会让许多犯人龙场悟道。因为出狱后有案底,难以获得合法的工作,所以许多人会再次犯罪。那么合理的做法,就是增加社区服务、缓刑的比例,以及让监狱环境不再恶劣,而是成为改造康复中心。(除非使用死刑替代监狱,这样就不会有人再次犯罪了)
#社会
美国的毒品战争与种族歧视
1970 年代,尼克松开启了 毒品战争,之后里根时期将运动提升到战争级。FBI 缉毒部门的预算增加到 12 倍,CIA 和军方也参与到禁毒战争里。
1980 年代,大量可卡因在黑市上过剩,导致价格下跌严重。一些毒贩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将可卡因粉末做成晶体,这样纯度更高一些,而制作方法简单,所以价格还便宜,这便是 Crack。
Crack 主要流行于非裔社区,粉末状的普通可卡价格较昂贵,所以中产较多的群体里流行它。不过量刑差了 100 倍,持有 500 克粉状可卡因会被判处至少五年的监禁,而持有 5 克 Crack 也是相同的刑期……这也许导致因持有毒品而入狱的群体,大多都是非裔。
这种疑似存在种族歧视的《毒品法》,被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评论为《毒品战争是新的吉姆·克劳法》(吉姆·克劳法 即种族隔离法案)。
不过药物的滥用情况,还是没有因为严刑峻法让而显著改善,之后流行起了 阿片类药物,这是美国独有的问题,与医保制度有关。因为美国大多数穷人购买的医保,只对药片有报销,最具性价比的就是止痛药便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来自医学院教授 Judith Feinberg 的说法)。不过在对其严格管之后,又出现了芬太尼填补市场空缺。
50 年过去,毒品战争被认为是完全失败的政策,政府每年的禁毒预算超过百亿美元,但大部分预算被用作执法,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用作治疗。严刑峻法除了让监狱人满为患,让美国成为监禁国民比例 第五 高的「监狱国家」外,还带来了很高再次入狱率。司法统计局在 2005 年的数据显示,出于后的三年内,67.8 % 的释犯会再次被捕。而毒品、成瘾性药物呢?还是比较容易取得,2019 年的调查中,25 岁以上美国成年人,其中 1.7 % 曾使用过可卡因,15.2 % 使用过大麻。
#社会
1970 年代,尼克松开启了 毒品战争,之后里根时期将运动提升到战争级。FBI 缉毒部门的预算增加到 12 倍,CIA 和军方也参与到禁毒战争里。
1980 年代,大量可卡因在黑市上过剩,导致价格下跌严重。一些毒贩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将可卡因粉末做成晶体,这样纯度更高一些,而制作方法简单,所以价格还便宜,这便是 Crack。
Crack 主要流行于非裔社区,粉末状的普通可卡价格较昂贵,所以中产较多的群体里流行它。不过量刑差了 100 倍,持有 500 克粉状可卡因会被判处至少五年的监禁,而持有 5 克 Crack 也是相同的刑期……这也许导致因持有毒品而入狱的群体,大多都是非裔。
这种疑似存在种族歧视的《毒品法》,被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评论为《毒品战争是新的吉姆·克劳法》(吉姆·克劳法 即种族隔离法案)。
不过药物的滥用情况,还是没有因为严刑峻法让而显著改善,之后流行起了 阿片类药物,这是美国独有的问题,与医保制度有关。因为美国大多数穷人购买的医保,只对药片有报销,最具性价比的就是止痛药便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来自医学院教授 Judith Feinberg 的说法)。不过在对其严格管之后,又出现了芬太尼填补市场空缺。
50 年过去,毒品战争被认为是完全失败的政策,政府每年的禁毒预算超过百亿美元,但大部分预算被用作执法,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用作治疗。严刑峻法除了让监狱人满为患,让美国成为监禁国民比例 第五 高的「监狱国家」外,还带来了很高再次入狱率。司法统计局在 2005 年的数据显示,出于后的三年内,67.8 % 的释犯会再次被捕。而毒品、成瘾性药物呢?还是比较容易取得,2019 年的调查中,25 岁以上美国成年人,其中 1.7 % 曾使用过可卡因,15.2 % 使用过大麻。
#社会
安全的评估方式
《广告法》禁止了「最好的产品」,这种绝对化用语表述。原因是容易误导消费者,而且可能不正当地贬低同类商品或服务。前者需要对比部分性能,比如从综合体验与生态来说,最好的智能手机是 iPhone 大概没有问题。但如果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的角度挑选最好的智能手机,那么大概只能选华为了。
各地的安全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指标能表示安全。有人以 谋杀率、群众安全感来作为指标,但这不够可靠。比如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谋杀率比中华人民共和国 要低,但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后者相对要安全点。
群众安全感也难以对比,比如刚刚结束了内乱的国家,经济开始高速增长,那么大家的安全感应该会有明显提升。不过经济走下坡路多年的发达国家,各团体不断对抗,哪怕没有达到内乱的程度,其国民的安全感,可能也会较低。
好在澳大利亚的 NGO 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想到了用 23 项指标来描述和平度,这就是全球和平指数(GPI)。GPI 使用的指标有近期冲突情况、与邻国的关系、政治恐怖、谋杀率和监禁率(可能漏算了 黑监狱)等多项指标,所以最后得出的排名相对合理。
GPI 第一名是冰岛,之后领先的有新加坡共和国、瑞士联邦和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排在 132,比第 88 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低不少,跟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黎巴嫩共和国一个水平……原因是对外冲突,以及大量军事武器和人员也会计分。
#社会
《广告法》禁止了「最好的产品」,这种绝对化用语表述。原因是容易误导消费者,而且可能不正当地贬低同类商品或服务。前者需要对比部分性能,比如从综合体验与生态来说,最好的智能手机是 iPhone 大概没有问题。但如果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的角度挑选最好的智能手机,那么大概只能选华为了。
各地的安全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指标能表示安全。有人以 谋杀率、群众安全感来作为指标,但这不够可靠。比如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谋杀率比中华人民共和国 要低,但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后者相对要安全点。
群众安全感也难以对比,比如刚刚结束了内乱的国家,经济开始高速增长,那么大家的安全感应该会有明显提升。不过经济走下坡路多年的发达国家,各团体不断对抗,哪怕没有达到内乱的程度,其国民的安全感,可能也会较低。
好在澳大利亚的 NGO 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想到了用 23 项指标来描述和平度,这就是全球和平指数(GPI)。GPI 使用的指标有近期冲突情况、与邻国的关系、政治恐怖、谋杀率和监禁率(可能漏算了 黑监狱)等多项指标,所以最后得出的排名相对合理。
GPI 第一名是冰岛,之后领先的有新加坡共和国、瑞士联邦和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排在 132,比第 88 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低不少,跟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黎巴嫩共和国一个水平……原因是对外冲突,以及大量军事武器和人员也会计分。
#社会
诱人滋扰原则
1869 年,有儿童非法进入苏城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铁道附近,在火车轨道转盘玩耍时受伤了。随后孩子的家人将苏城太平洋铁路公司告上法庭,最后获得 7500 美元的赔偿。并正式确立了 诱人滋扰原则。
法庭认为铁路公司在面对儿童时,需要承担更高的 注意义务,即避免可能预见的,会伤害他人的粗心行为。比如将果树当作观赏植物,而给果实打上了剧毒药物,就可能会让别人陷入危险,哪怕别人是在偷窃果实,也许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诱人滋扰原则认为废弃汽车堆、建材堆放处、废弃泳池等可能吸引儿童的地方,如果对儿童造成伤害,其拥有者都有赔偿责任。原因大概是希望这些危险地区的拥有者,应该做好防止儿童进入的措施,足够的警示,或是处理掉危险的环境(比如将废弃泳池填平),从而起到保护儿童的作用。
类似的概念也拓展到了商品里,纽扣电池在 21 世纪初期被广泛使用在玩具里,而它容易被幼儿吞食。有数据称严重后果或死亡的发生率为 0.42 %,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 12.6 %。
因此,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颁布了 Reese 法案(纪念因纽扣电池而死亡的 Reese Hamsmith),要求使用纽扣电池的消费产品,其电池仓必须有良好的固定,跌落测试中不能掉出电池,包装、说明书上必须有警告提示(如果可行,产品本体也要有)。
#社会 #wikipedia
1869 年,有儿童非法进入苏城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铁道附近,在火车轨道转盘玩耍时受伤了。随后孩子的家人将苏城太平洋铁路公司告上法庭,最后获得 7500 美元的赔偿。并正式确立了 诱人滋扰原则。
法庭认为铁路公司在面对儿童时,需要承担更高的 注意义务,即避免可能预见的,会伤害他人的粗心行为。比如将果树当作观赏植物,而给果实打上了剧毒药物,就可能会让别人陷入危险,哪怕别人是在偷窃果实,也许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诱人滋扰原则认为废弃汽车堆、建材堆放处、废弃泳池等可能吸引儿童的地方,如果对儿童造成伤害,其拥有者都有赔偿责任。原因大概是希望这些危险地区的拥有者,应该做好防止儿童进入的措施,足够的警示,或是处理掉危险的环境(比如将废弃泳池填平),从而起到保护儿童的作用。
类似的概念也拓展到了商品里,纽扣电池在 21 世纪初期被广泛使用在玩具里,而它容易被幼儿吞食。有数据称严重后果或死亡的发生率为 0.42 %,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 12.6 %。
因此,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颁布了 Reese 法案(纪念因纽扣电池而死亡的 Reese Hamsmith),要求使用纽扣电池的消费产品,其电池仓必须有良好的固定,跌落测试中不能掉出电池,包装、说明书上必须有警告提示(如果可行,产品本体也要有)。
#社会 #wikipedia
日本的网约车
日本有将驾照分为 两大类,一类驾照只能驾驶私家车或货车,而有偿载人需要二类驾照,但二类驾照的功能,无法赋予私家车。因此,日本在法律上禁止私家车载客,网约车也就办不起来。
这种限制直到 2023 年的 12 月才发生变化,在数字行政财政改革会议上,决定从 2024年4月1日 起,部分允许网约车。具体的措施是让参与者跟出租车公司签约,接受调度、培训和监管等要求,在指定时间与地点进行运营。而计费方式统一为计程打表,不是网约车常用的动态定价。
不过,目前还是试点,允许的区域仅有 12 个,包含特別区・武三交通圏(東京都)、大阪市域交通圏等。而时限可能有点严苛,东京是 7:00-11:00,以及 24:00-29:00,分别是早高峰与出租车休息的时候。
之所以日本的网约车合法化推进如此慢,这与出租车行业的施压有关,但更关键的还是失业率较低。虽然 工作时间、幸福度 比不上北欧各国,但在亚洲已经足够顶尖了。因此,年轻人没有就此向政府施压,除非政府突然对某成熟行业进行限制,比如什么游戏、教培和金融之类的,那么可能就会出现示威游行了。
而近期又放开一部分,是因为出租车的司机人数在疫情后 减少了两成,网约车也许可以缓解运力不足的问题。看起来,又是 SARS-CoV-2 改变世界 的案例。
#社会 #SARS
日本有将驾照分为 两大类,一类驾照只能驾驶私家车或货车,而有偿载人需要二类驾照,但二类驾照的功能,无法赋予私家车。因此,日本在法律上禁止私家车载客,网约车也就办不起来。
这种限制直到 2023 年的 12 月才发生变化,在数字行政财政改革会议上,决定从 2024年4月1日 起,部分允许网约车。具体的措施是让参与者跟出租车公司签约,接受调度、培训和监管等要求,在指定时间与地点进行运营。而计费方式统一为计程打表,不是网约车常用的动态定价。
不过,目前还是试点,允许的区域仅有 12 个,包含特別区・武三交通圏(東京都)、大阪市域交通圏等。而时限可能有点严苛,东京是 7:00-11:00,以及 24:00-29:00,分别是早高峰与出租车休息的时候。
之所以日本的网约车合法化推进如此慢,这与出租车行业的施压有关,但更关键的还是失业率较低。虽然 工作时间、幸福度 比不上北欧各国,但在亚洲已经足够顶尖了。因此,年轻人没有就此向政府施压,除非政府突然对某成熟行业进行限制,比如什么游戏、教培和金融之类的,那么可能就会出现示威游行了。
而近期又放开一部分,是因为出租车的司机人数在疫情后 减少了两成,网约车也许可以缓解运力不足的问题。看起来,又是 SARS-CoV-2 改变世界 的案例。
#社会 #SARS
The Machine Lite
The Machine 是电视剧《疑犯追踪》里的人工智能。它能预测人类有预谋的暴力犯罪,因为它接入(包括骇入)了全球的监控画面,以及各种数据库、电子设备等,从而评估是否有人计划谋害他人。毕竟准备犯罪计划、凶器,都可能会留下痕迹。
好在 The Machine 对算力的要求太高,目前看不出有实现的可能,但收集大量资料,然后粗略的评估某些风险,目前已经很成熟了。智慧星光是一家「大数据与决策智能服务商」,用更通俗的说法,那就是舆情监控提供商。
其原理是使用爬虫收集各大社交媒体上的内容,然后将对特定关键词进行监控。比如 某地产头部企业,将各个楼盘名字都设为关键词进行监控,并且监控本地的微信公众号,实时分析可能影响品牌声誉的消息,然后将风险提醒发给当地的子公司。
2020 年,智慧星光疑似泄漏了个 内部演示的 PPT,其中介绍了许多细节。在提供给公安部门的 KOL 监控项目里,有给这些 KOL 标记三个数值,分别是影响力、危险度和活跃度。并有某种标签系统,比如「危险言论分布」下有治安问题、民生问题、贪污腐败等标签。
PPT 里最离奇的,还是介绍了一则案例。2020年5月14日 晚,某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在家中跳楼自杀。当晚「舆情秘书」便通知了校方,于是校领导开会商讨维稳策略,此时家长还未联系校方。
附言:有人认为技术的进步,能带来平权。然而不管是深度包检测,还是 基于机器学习的隐蔽隧道恶意加密流量检测识别研究,都是更先进的技术所带来的枷锁。也许抱有理想的爱好者,可以设计更好的协议来创建加密隧道,但对手毕竟拥有国家级的资源,能够勉强打平手已经是奇迹了。
#社会
The Machine 是电视剧《疑犯追踪》里的人工智能。它能预测人类有预谋的暴力犯罪,因为它接入(包括骇入)了全球的监控画面,以及各种数据库、电子设备等,从而评估是否有人计划谋害他人。毕竟准备犯罪计划、凶器,都可能会留下痕迹。
好在 The Machine 对算力的要求太高,目前看不出有实现的可能,但收集大量资料,然后粗略的评估某些风险,目前已经很成熟了。智慧星光是一家「大数据与决策智能服务商」,用更通俗的说法,那就是舆情监控提供商。
其原理是使用爬虫收集各大社交媒体上的内容,然后将对特定关键词进行监控。比如 某地产头部企业,将各个楼盘名字都设为关键词进行监控,并且监控本地的微信公众号,实时分析可能影响品牌声誉的消息,然后将风险提醒发给当地的子公司。
2020 年,智慧星光疑似泄漏了个 内部演示的 PPT,其中介绍了许多细节。在提供给公安部门的 KOL 监控项目里,有给这些 KOL 标记三个数值,分别是影响力、危险度和活跃度。并有某种标签系统,比如「危险言论分布」下有治安问题、民生问题、贪污腐败等标签。
PPT 里最离奇的,还是介绍了一则案例。2020年5月14日 晚,某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在家中跳楼自杀。当晚「舆情秘书」便通知了校方,于是校领导开会商讨维稳策略,此时家长还未联系校方。
附言:有人认为技术的进步,能带来平权。然而不管是深度包检测,还是 基于机器学习的隐蔽隧道恶意加密流量检测识别研究,都是更先进的技术所带来的枷锁。也许抱有理想的爱好者,可以设计更好的协议来创建加密隧道,但对手毕竟拥有国家级的资源,能够勉强打平手已经是奇迹了。
#社会
日本乡村医生
日本在进入现代国家改革前,人们没有迁徙自由。比如坂本龍馬在征得藩主同意,才能前往大城市江户学习。但也因为这种人员、经济交流没有现在这么强,所以各地都存在「必要工作者」,即每个村落应该都有药师等,能提供医疗帮助的人。
不过时间来到城市化、医师职业的正规化后,年轻人就开始集中到了城市。考虑到乡村里,基本都是患有各种疑难杂症的中老年人,所以没有多少诊所、医院原意开在这种地方,也就造成了乡村里没有医生的情况。
毕竟已经现代化了,不能再将人们禁锢在土地上,强行再恢复「必要工作者」制度,这样无论是人权还是效率都得不到保障。对此,日本设定了 偏远地区医疗保健计划,对偏远地区的医生进行补贴。(类似的还有对 偏远学校 教师的补贴)
当然,只有金钱支持是不够的(因为收入也就是城市的 1.5 到 2 倍),所以还有 自治医科大学。这是全国都道府县共同出资、建立的大学,主要从各个都道府县招收 2-3 名学生,并给予学费贷款。如果接受在指定的医院工作,那么可以免除贷款。
虽然有许多措施,不过日本还是 没有实现医生全覆盖,部分地区还是缺少医疗资源,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就没有专业的急救资源了。
#社会
日本在进入现代国家改革前,人们没有迁徙自由。比如坂本龍馬在征得藩主同意,才能前往大城市江户学习。但也因为这种人员、经济交流没有现在这么强,所以各地都存在「必要工作者」,即每个村落应该都有药师等,能提供医疗帮助的人。
不过时间来到城市化、医师职业的正规化后,年轻人就开始集中到了城市。考虑到乡村里,基本都是患有各种疑难杂症的中老年人,所以没有多少诊所、医院原意开在这种地方,也就造成了乡村里没有医生的情况。
毕竟已经现代化了,不能再将人们禁锢在土地上,强行再恢复「必要工作者」制度,这样无论是人权还是效率都得不到保障。对此,日本设定了 偏远地区医疗保健计划,对偏远地区的医生进行补贴。(类似的还有对 偏远学校 教师的补贴)
当然,只有金钱支持是不够的(因为收入也就是城市的 1.5 到 2 倍),所以还有 自治医科大学。这是全国都道府县共同出资、建立的大学,主要从各个都道府县招收 2-3 名学生,并给予学费贷款。如果接受在指定的医院工作,那么可以免除贷款。
虽然有许多措施,不过日本还是 没有实现医生全覆盖,部分地区还是缺少医疗资源,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就没有专业的急救资源了。
#社会
法律中不完美的人类
1. 谎言:在 Brenton Butler 案里,嫌疑人 Butler 在警局里承认自己犯下了谋杀罪。但是在法庭上,Butler 翻供称自己遭到参与调查的侦探恐吓与身体虐待,是被迫认罪的,随后陪审团裁定 Butler 无罪。
口供是证据,但也最轻的证据。通常,仅有口供证据,是不足以定罪的。这主要是因为人类会编造谎言,并且善于编造谎言(你还记得自己说过了多少次谎吗?)。除非像「巨人系列」(星之继承者)里的伽星人,它们无法编造谎言,它们法律中的口供证据,应该会很具价值吧。
2. 偏袒:在各个执法环节中,回避制度是重要基础。警察不能参与调查、抓捕亲属的行动;不能同时成为原告与被告的律师,或者转手为敌(代理起诉前客户的案件);不能成为相关者案件法官等。或者,部分地区对于窝藏罪犯的亲属,可以减免刑事责任。
这跟人际关系的原理有关。催产素让人信任、想要保护他人,但这也是非理性的判断,也许「大义灭亲」需要有戒海洛因的意志力吧。(因为有研究称,催产素可以减轻小白鼠对海洛因的依赖)
3. 冲动:比如被激怒后杀人,那么可能会被当作 激情犯罪.量刑可比预谋杀人更轻,过去部分地区甚至可以免罪。类似的也有防卫中杀人,可能会免罪或者减轻量刑。
不完美的人类,设计了不完美的法律,这样的法律有时不能制裁坏人,不能保护好人。但它是憎恨邪恶,寻求正确生活方式的人们所积累的规律,并会继续累积,每日进化中。也许总有一天,这些体现人性与不完美一体两面的法律,可以被更具积累的人们修补到接近完美吧。
#社会
1. 谎言:在 Brenton Butler 案里,嫌疑人 Butler 在警局里承认自己犯下了谋杀罪。但是在法庭上,Butler 翻供称自己遭到参与调查的侦探恐吓与身体虐待,是被迫认罪的,随后陪审团裁定 Butler 无罪。
口供是证据,但也最轻的证据。通常,仅有口供证据,是不足以定罪的。这主要是因为人类会编造谎言,并且善于编造谎言(你还记得自己说过了多少次谎吗?)。除非像「巨人系列」(星之继承者)里的伽星人,它们无法编造谎言,它们法律中的口供证据,应该会很具价值吧。
2. 偏袒:在各个执法环节中,回避制度是重要基础。警察不能参与调查、抓捕亲属的行动;不能同时成为原告与被告的律师,或者转手为敌(代理起诉前客户的案件);不能成为相关者案件法官等。或者,部分地区对于窝藏罪犯的亲属,可以减免刑事责任。
这跟人际关系的原理有关。催产素让人信任、想要保护他人,但这也是非理性的判断,也许「大义灭亲」需要有戒海洛因的意志力吧。(因为有研究称,催产素可以减轻小白鼠对海洛因的依赖)
3. 冲动:比如被激怒后杀人,那么可能会被当作 激情犯罪.量刑可比预谋杀人更轻,过去部分地区甚至可以免罪。类似的也有防卫中杀人,可能会免罪或者减轻量刑。
不完美的人类,设计了不完美的法律,这样的法律有时不能制裁坏人,不能保护好人。但它是憎恨邪恶,寻求正确生活方式的人们所积累的规律,并会继续累积,每日进化中。也许总有一天,这些体现人性与不完美一体两面的法律,可以被更具积累的人们修补到接近完美吧。
#社会